<p>去年三月,肥城縣搞了一個桃花節(jié),本來十分想去感受一下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盛開的景象,但由于種種原因,最終還是沒能去成。只是在朋友圈,欣賞了很多桃花綻放的照片,但心里始終是失落的,因為失去了一次人面桃花相映紅的遇見。</p><p><br></p><p>今年三月,又因疫魔隔闊沒有了桃花節(jié),這不轉(zhuǎn)眼到了桃子成熟的七月,好友相約去摘桃子,欣然接受,去享受摘桃子的快樂也是一件幸事。</p><p> </p><p> ——題記</p> <p>桃壓滿枝最撩人。一直對桃有好感,還是源于讀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覺得有桃花的地方都環(huán)境幽靜、生活安逸,是個令人神往、適宜人居的好地方。</p><p><br></p><p>每年的六、七、八月是桃子的成熟最多季節(jié),只見桃樹掛滿了鮮紅的果子,壓得枝丫顫巍巍的搖動,好像含羞的姑娘低垂著頭,可怎么也掩飾不了一個個粉紅的小臉蛋,看上去既可愛又迷人。</p> <p>貓著腰在桃林里行走,看到滿樹滿樹的桃,一串串,一掛掛,綴滿枝頭。 不禁讓我想起“桃花四散飛,桃子壓枝垂”的詩句。一個個又大又紅、色澤鮮艷的桃子,真是誘人無比!有的桃子很大方地掛在枝干上,低垂著眼簾,像是謙卑的與我們問好;有的桃子像害羞的小姑娘,忍不住咧著嘴笑開了花,但同時又羞紅了臉頰;還有的桃子則像一個個調(diào)皮的娃娃,躲在樹葉后面,似乎邀你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呢。看著這一個個碩大無比又天真可愛的桃,自在快樂地長在枝頭,心里面還真不忍心強行將它從母親的懷抱里奪走!</p> <p>我們提著籃子,在桃林里分散開來,四下里尋找各自心儀的“目標”。別說,此時的感覺有點像孫猴子進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園,頓時眼花繚亂了,不知從何下手。當然,我們的標準應(yīng)該是一致的,那就是,單撿大的、紅的下手,毫不留情。好友喜歡軟的面的,所以他摘起桃來格外仔細。當然,開始摘桃之前,我倆心照不宣地掏出手機,先拍照再說??粗︻^上那累累碩果,綠紅相襯,真是養(yǎng)眼呢。眼前的一幕,不由得讓人想起國畫大師齊白石老先生筆下的壽桃,“碧桃紅頰一千年”,令人讒言欲滴了。一陣左拍右照之后,我們隨即投入了緊張的“戰(zhàn)斗”中,盡管沒有前期的勞作付出,但卻有幸享受到了收獲的喜悅,真要感謝好友。說實話,即使有點累,這也算不了什么,我勞動,我快樂!</p> <p>看著枝頭上這些紅撲撲的桃子,我想,當年劉關(guān)張?zhí)覉@三結(jié)義如果是恰逢桃子成熟的時節(jié)也挺美的,想想看,他們?nèi)丝念^之后,每人摘了桃子,然后大快朵頤,雖然沒有桃花掩映的那么浪漫,但也是件快意的事,起碼能吃個肚兒圓。估計他們哥仨不像我,光記得吃了。還有李白的那篇《春夜宴桃李園序》,聚會的時間也似乎有點早了,試想,在碩果累累的桃樹下“開瓊筵”不也詩情畫意,充滿情趣?說不定作者與諸位寫出的詩賦更有才情呢。</p> <p>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無論是西王母的蟠桃園里,被孫悟空、東方朔偷吃的仙桃;還是夸父和太陽賽跑、渴死前把手杖扔出去化作桃林;或者是主宰人間壽命的南極仙翁手中托著的碩大仙桃。這一顆顆飽滿圓潤的桃子,都寄托著人們對健康長壽的向往,以及對親朋好友的美好祝愿。</p> <p>帶著滿滿的收獲,回到紛擾的城里,但那桃林的景象深深的印在腦海里,那一棵棵桃樹就是一幅幅畫。遠遠望去,滿樹的桃子壓彎了樹枝,好似一副美麗的畫卷。</p> <p>撰文/一群</p><p>攝影/天下泉城</p><p>背景歌曲/心中的桃花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