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一代風流老知青——中國知青卓越群詩文原創(chuàng)作品集(18)

李樹華2932240

<p><br></p><p><b>?時光如水,歲月匆匆!熱愛生活的一代知青人,在變老的途中一路芬芳,一路采擷,那些心中流淌出的詩句,那些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悟,無不彰顯著他們的真誠與豁達,展現(xiàn)著他們不老的情懷和風采。</b></p><p><br></p><p> ———編者前言——</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中國知青卓越群詩文作品集(18)目錄</b></p><p><br></p><p><b>【詩歌】影子……………………張玉普</b></p><p><b>【詩歌】一代知青話風流………董 軍</b></p><p><b>【詩歌】回望故鄉(xiāng)………………黑國章</b></p><p><b>【詩歌】在風雨中攜手同行……周長征</b></p><p><b>【詩歌】知青歲月………………董 軍</b></p><p><b>【回憶錄】夜路…………………董建國</b></p><p><b>【回憶錄】惜別…………………董 軍</b></p><p><b>【回憶錄】知青往事……………王桂紅</b></p><p><b>【回憶錄】祖堪大伯……………張后勤</b></p><p><b>【回憶錄】最后兩年的足跡……李樹華</b></p><p><b>【詩歌】以共產黨員的名義……莫 耘</b></p><p><b>【詩歌】梅河夏夜………………黑國章</b></p><p><b>【詩詞】江城子 · 荷思…………孫 偉</b></p><p><b>【詩歌】新阿里郎………………黑國章</b></p><p><b>【詩歌】古稀隨感………………欒殿國</b></p><p><b>【隨筆】夏日遐想………………王志學</b></p><p><b>【隨筆】笑對人生………………曾 輝</b></p><p><b>【隨筆】那次高考………………鄧萬夏</b></p><p><b>【詩歌】遲到的高考……………朝 陽</b></p><p><b>【詩歌】贈錚錚學子……………李淑芹</b></p><p><b>【詩詞】七絕 · 高考……………孫 偉</b></p><p><b>【詩歌】贈考生…………………黑國章</b></p><p><b>【詩歌】贈千秋萬夏書法………張玉普</b></p><p><b>【書法】江山多嬌………………史建全</b></p><p><b>?</b></p> <p><b style="font-size: 20px;">【詩歌】影子</b></p><p><b> 作者/張玉普(哈爾濱知青)</b></p><p><br></p><p>我穿開襠褲的時候</p><p>結識了人生的第一個朋友,影子</p><p>他領著步履蹣跚的我前行</p><p>在我快跌倒的時候</p><p>他總搶著墊在身下</p><p>怕我摔疼</p><p><br></p><p>我下鄉(xiāng)時還很懵懂</p><p>他執(zhí)意和我同行</p><p>站臺昏暗的燈光下</p><p>流淌著</p><p>他跟媽媽淚別時眷戀的移動</p><p>蹉跎歲月里我們相依為命</p><p>疲憊的身體</p><p>總被他在夢中叫醒</p><p>年輪沒有捆綁住影子的芳華</p><p>時光把我們纏繞在春夏秋冬</p><p>綠水銀冰倒映著胖瘦的身形</p><p>黑土碧空證明我倆長了年齡</p><p>汽笛長鳴</p><p>車輪碾碎青春誓言的夢</p><p>影子無語</p><p>淚灑黑土躲進行囊返城</p><p><br></p><p>回到城里呼吸明媚的陽光</p><p>影子手舞足蹈樂的夠嗆</p><p>工作時他成了我的助手</p><p>結婚時他當了我的伴郎</p><p>幾十年中</p><p>每當我孤獨和醉酒的時候</p><p>他就陪我聊家常</p><p>我勸他別老跟著我</p><p>他說,你是我今生的偶像</p><p>此后,我很少照鏡子照相</p><p><br></p><p>退休多年來</p><p>他常攙扶著我去廣場曬太陽</p><p>好多人在追趕時髦的節(jié)奏</p><p>活力在舞曲中大膽地瘋狂</p><p>影子抱著我的大腿感傷</p><p>我認真地對他講</p><p>等我臥床不起的時候</p><p>你不要起早貪黑賴在我的床上</p><p>他說天堂的路很遠很遠</p><p>我會陪你回到故鄉(xiāng)</p><p>那時我也要回到父親的身旁</p><p>知道嗎?</p><p>我是太陽的兒子</p><p>影子,我愛你……</p><p>風把淚水帶到遠方</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詩歌】一代知青話風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文/董軍(鶴崗知青)</span></p><p><br></p><p>光陰似箭</p><p>歲月悠悠</p><p>總覺得知青是最應該</p><p>謳歌的一代風流</p><p>想當年</p><p>手捧“寶書”踏征程</p><p>苦中磨煉心最紅</p><p>無垠的黑土地</p><p>茂密的橡膠園</p><p>巍巍的大青山</p><p>茫茫的大草原</p><p>回蕩著我們知青的歌聲</p><p>留下了我們知青的身影</p><p><br></p><p>白天勞作背朝天</p><p>汗水滴落濕透衫</p><p>夜晚煤油燈下搓桑麻 </p><p>家書思念淚兩行</p><p>扛麻袋、拉大犁</p><p>自建房、和大泥</p><p>忍受艱辛不叫苦</p><p>風吹日曬脫層皮</p><p>日復一日的勞作</p><p>山鄉(xiāng)還是那樣清貧</p><p><br></p><p>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p><p>能否扎根農村</p><p>主意一時難定</p><p>為了從長計議</p><p>毅然選擇回城</p><p>知青們的心愿如祈盼的春風</p><p>知青們的心愿</p><p>化成了千萬人的共鳴</p><p>拂楊扶柳紅梅笑</p><p>山明水秀郁蔥蔥</p><p>國家落實了政策</p><p>知青們陸續(xù)返城</p><p>中央這一舉措</p><p>如睡夢中聽到了驚雷的炸響</p><p>從此知青們臉上又呈現(xiàn)了</p><p>久違的笑容</p><p>知青們奔走相告</p><p>樂顛顛地踏上了回家的歸程</p><p>人生就是這樣</p><p>喜憂摻半歡樂中帶有幾分彷徨</p><p><br></p><p>進城了</p><p>我們知青不能坐等吃“閑飯”</p><p>要自食其力</p><p>不能甘拜下風</p><p>人,不能萎萎縮縮</p><p>要有朝氣不斷前行</p><p>勞動不分貴賤</p><p>只要是正道所得</p><p>賺錢理所應當自信從容</p><p>自謀生路</p><p>拿出知青的智慧和勇氣</p><p>活的瀟灑自如芬芳滿庭</p><p>知青們不給國家添亂</p><p>積極地發(fā)揮著主人翁的才能</p><p>我們出過大力、當過木瓦工</p><p>我們擺過地攤、下過礦井</p><p>我們曾當過編外的代課老師</p><p>我們曾學裁剪為他人做嫁衣裳</p><p><br></p><p>一九七七年恢復了高考</p><p>我做夢都想進入高等院校</p><p>聆聽那朗朗地讀書聲</p><p>這是強大的動力</p><p>鼓舞著我對求知的渴望</p><p>復習常常是廢寢忘食</p><p>學習資科和做題副本整整</p><p>裝了一大皮箱,中榜了</p><p>終于如愿以償</p><p>手捧入學通知書</p><p>我熱淚盈框</p><p>正是知青歲月中錘煉了</p><p>我的意志</p><p>我才沒有陷入城市的迷茫</p><p>路在腳下應該怎樣走</p><p>知青們闊步昂頭挺起胸</p><p>為城市增添了活力</p><p>為國家排憂解難</p><p>我們頑強地拼搏、進取</p><p>憑著滿腔熱血</p><p>為共和國樹立了不朽豐碑</p><p>開創(chuàng)了一代風流壯舉</p><p><br></p><p>知青們是風流人物</p><p>在續(xù)寫著時代的風流</p><p>這里有當今國家領導人的指點江山</p><p>有各界精英運籌帷幄的赤膽忠誠</p><p>這里有千干萬萬大國工匠聰明絕技</p><p>還有許許多多海外愛國志士</p><p>抗“疫”募捐的赤子之情 </p><p>這里有作家、科學家和領軍人物</p><p>的無私奉獻</p><p>還有不計其數(shù)的時代奉獻者</p><p>融入改革的大潮向前奔騰</p><p><br></p><p>寫風流啊,話風流</p><p>知青們不論在何時何地</p><p>都突顯自強不息的本色</p><p>知青們無論勢態(tài)怎樣炎涼</p><p>他們都彰顯了時代的風流</p><p>知青的風流是一首歌</p><p>歌聲不落震山河</p><p>知青的風流是一幅畫</p><p>畫出了美好的新生活</p><p>上山下鄉(xiāng)鍛造了知青最美的風流</p><p>回城后施展著敬業(yè)愛崗的風流</p><p>一代風流</p><p>應屬知青當之無愧</p><p>一代風流</p><p>為國富民強</p><p>贏得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殊榮</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詩歌】回望故鄉(xiāng)</b></p><p><b> 作者/黑國章(遼寧知青)</b></p><p><br></p><p>今夜我佇立窗前</p><p>向著家鄉(xiāng)的地方眺望</p><p>思念從心底涌起</p><p>在心中靜靜的流淌</p><p>李家堡子</p><p>那個離我很遠很遠的地方</p><p>一個在大山里面偏僻的小村莊</p><p>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p><p>讓我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p><p><br></p><p>那里有我的孩童時代</p><p>那里有我已經遠去的爹娘</p><p>我在這里出生</p><p>我在這里成長</p><p>和伙伴們追逐嬉戲</p><p>一起瘋狂</p><p>還是光屁股娃娃的我們</p><p>卻在夢想,哪個姑娘</p><p>會是自己的新娘</p><p>春天來了</p><p>野花開滿了山崗</p><p>花香彌漫了村莊</p><p>大人們在田野里忙碌</p><p>播撒下一年的希望</p><p>夏天時酷暑難耐</p><p>似火的驕陽曬黑了他們的脊梁</p><p>汗流浹背的他們</p><p>忙著除草鏟趟</p><p>一滴一滴的汗水灑在腳下</p><p>也滋潤著他們腳下那片</p><p>賴于生存的土壤塘</p><p>他們盼著風調雨順</p><p>他們的眼睛里流露著對明天</p><p>生活的向往</p><p>精心伺弄著每一棵秧苗</p><p>因為那是溫飽的希望</p><p>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p><p>也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光</p><p>山上碩果累累</p><p>田野稻谷飄香</p><p>沉甸甸的谷穗壓彎了腰</p><p>高粱漲紅了臉龐</p><p>黃澄澄的玉米</p><p>金燦燦的黃豆</p><p>一片豐收的景象</p><p>還是孩童的我們</p><p>也要去地里幫忙</p><p>砍柴做飯</p><p>放牧牛羊</p><p>為的是減輕父母的負擔</p><p>也為了能讓爹娘的臉上</p><p>露出贊許的目光</p><p>冬天的時候</p><p>是一年中休閑的日子</p><p>忙碌了一年的人們</p><p>圍坐在炕上嘮著家常</p><p>老人們的煙袋把火盆敲得山響</p><p>埋下幾個土豆地瓜</p><p>熟了以后滿屋飄香</p><p>粘火勺粘豆包凍的硬梆梆</p><p>那可是冬日的最好吃的干糧</p><p>殺年豬時把左鄰右舍都叫上</p><p>大碗酒大塊肉是</p><p>那么豪爽,那么酣暢</p><p>那是勞累了一年的人們</p><p>最歡樂的時光</p><p><br></p><p>后來我離開家鄉(xiāng)</p><p>去外面的世界闖蕩</p><p>離開家的那天晚上</p><p>父親把一把泥土放進我的行囊</p><p>也把他的牽掛伴隨在我的身旁</p><p>離開家的那個早上</p><p>爹娘一直送我到村口</p><p>殷殷囑托,情深意長</p><p>當我走了很遠的時候</p><p>回頭看去</p><p>爹娘還在村口招手凝望</p><p>風吹起他們已經花白的頭發(fā)</p><p>在秋日里顯得那樣凄涼</p><p>禁不住讓我淚流兩行</p><p><br></p><p>故鄉(xiāng)啊,故鄉(xiāng)</p><p>多少次我在夢中回首</p><p>多少回我在夢中思想</p><p>故鄉(xiāng)啊,故鄉(xiāng)</p><p>你可知道我對你的牽掛</p><p>你可知道我對你的向往</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詩歌】我們在風雨中攜手同行</b></p><p><b> 文/周長征(鶴崗知青)</b></p><p><br></p><p>有人問我:</p><p>為什么一談起北大荒,</p><p>你們就那么動情?</p><p>有人好奇:</p><p>為什么知青這樣眷戀</p><p>并不輕松的那段歷程?</p><p>我的回答并不完美,</p><p>可是卻激起了荒友們</p><p>強烈的共鳴!</p><p>“因為我們與共和國一起翻山越嶺,</p><p>因為知青那段路就是我們這一輩</p><p>難忘的長征!”</p><p>……</p><p>記憶中的校園里,</p><p>我們唱著陽光的歌,</p><p>樸素的生活,</p><p>擋不住我們燃燒的激情!</p><p>文革中我們和祖國一起</p><p>在劫難中跋涉,</p><p>風雨交加中</p><p>造就了我們涅槃重生!</p><p>無邊的田野里,</p><p>我們是品嘗酸甜苦辣的知青,</p><p>有悔無悔我們都堅強地走過了</p><p>那苦澀的歷程!</p><p>天災人禍中,</p><p>我們跌倒又站起,</p><p>暗礁險灘前,</p><p>我們向著潮頭沖!</p><p>蹉跎歲月</p><p>把我們百煉成鋼,</p><p>披荊斬棘</p><p>看我們大呂黃鐘!</p><p>夕陽正紅的路上,</p><p>我們老驥伏櫪,</p><p>展現(xiàn)著朝霞般的壯美;</p><p>民族復興的船頭,</p><p>我們劈波斬浪,</p><p>笑迎暴雨狂風!</p><p>我們承上啟下,</p><p>我們擔當忠誠。</p><p>因為我們是老三屆,</p><p>因為我們是老知青!</p><p>在時代的風雨和</p><p>道路的坎坷中,</p><p>我們驕傲地與祖國</p><p>攜手同行 !</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詩歌】知青歲月(五首)</b></p><p><b> 作者/董 軍(鶴崗知青)</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下鄉(xiāng)</b></p><p>手捧寶書來拓荒</p><p>屯墾戌邊續(xù)華章</p><p>酸甜苦辣都償遍</p><p>磨煉意志爭榮光</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秋思</b></p><p>凝視桑梓思故鄉(xiāng)</p><p>沉默不語淚兩行</p><p>舉目無奈望秋水</p><p>何時才能見爹娘</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江防</b></p><p>沿江巡防朔風寒</p><p>哨卡高聳壯威嚴</p><p>北疆安定民享樂</p><p>屠蘇祭祖又一年</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返城</b></p><p>飛燕銜泥喜訊傳</p><p>驚雷一聲震宇環(huán)</p><p>知青返城雀歡躍</p><p>踏破關山樂團圓</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自強</b></p><p>回城自立解民懸</p><p>心夢同在也誠然</p><p>多年拼得鄉(xiāng)下苦</p><p>錚錚鐵骨不平凡</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回憶錄】夜路</b></p><p><b> 文/董建國(濟南知青)</b></p><p><br></p><p>連隊與師部大約五十里地旱路,凡有個頭疼腦熱連吃幾天藥片不見效的,就得步行百里路到師醫(yī)院瞧大夫。運氣好可搭上到馬場的馬車省一半的路,如果能搭上順路的拖拉機那簡直是享受了“處級待遇”。幾天來喉嚨發(fā)炎,想到師部瞧瞧,愁的是那一百里路。</p><p><br></p><p>晚飯過后連里來了一輛吉普車,不知送的什么急件要趕回師部,好話說盡總算答應搭車,盡管這是一輛近似報廢的破舊帆布篷吉普,但當時能坐著車到師部,不亞于享受“局級待遇”。</p><p><br></p><p>天色已黑,坐在這充滿刺鼻的汽油味的車里得意非?!?。突然車在一個大壩上停了下來,“有煙嗎?”司機回頭問?!皼]有。我不會抽煙”?!斑馈彼緳C打開車前的那個鐵匣子,掏出顆煙獨自吸起來,時明時暗的煙頭那一點火光,映出了這家伙一臉的不高興。</p><p><br></p><p>“不走了!”他把吸的快燎到指尖的煙頭一丟?!盀槭裁矗渴遣皇擒囉忻??”他靠在車頭前說“沒什么”,接著又掏了一顆煙——這煙鬼!</p><p><br></p><p>我也從車上下來坐在路邊??删驮谶@時他突然鉆進車一溜煙顛了。這王八司機??!</p><p>這時我全沒了主意。夜半三更在這荒無人煙的大壩上向前到師部30里,后退回連隊20里。最后還是后撤,離這里不遠有軍馬場的一個養(yǎng)馬點,大概在那里可以借宿一夜。</p><p><br></p><p>馬廄的柵頭是一間土房,養(yǎng)馬人就住在這低矮的土房里。不大的小房里堆滿了馬料,一張木板床上鋪著退了色的舊軍被,一支被煙熏得烏黑的馬燈中仆仆地閃灼一絲火頭,墻上掛著用白紙訂成的小本,封皮上用紅色圓珠筆歪歪扭忸地寫了幾個大字《好人好馬紀錄本》。養(yǎng)馬人正趴在桌子上打盹,我向他說明來意并再三強調我們是同一個軍區(qū)的,希望能給個方便。</p><p><br></p><p>養(yǎng)馬人很健談,大概一人獨守在這寂寞中話語儲存的太多,先是夸了他的馬,我想這多是他那《好人好馬紀錄簿》的內容。然后是訓練一匹戰(zhàn)備馬如何如何不易,簡而言之便是這里是軍隊戰(zhàn)備馬訓練基地,那神態(tài)似乎和原子彈試驗基地一樣重要。外人不經首長親自批復是萬萬不能在此留宿的。于是我心一橫,決定連夜返回連隊。</p><p><br></p><p>夜很靜,微風帶來一絲潤潤的涼意,我獨自一人在這月色的曠野中前行。前面便是最讓人心煩的“八里長條”,二十里路彎彎曲曲,獨有這八里地是一條見首不見尾筆直的車道似乎永遠使人走不到頭。路兩旁的楊樹在夜風中發(fā)出索索的響聲令人毛骨悚然,月光下的樹影將土路切割的斑斑駁駁。終于走出了這八里長條,前面就是黃河了。</p><p><br></p><p>月兒特別圓,只是躲在薄云里?;颐擅傻摹掗煹暮用嫦笳至艘粚影准?。河水沖擊著河岸不時發(fā)出塌方的轟鳴聲。這悶雷一般的轟鳴之后又是異常的寂靜。遠處不知什么鳥兒發(fā)出一兩聲凄鳴,再不遠處是一片低矮的槐樹林。穿過樹林就是我們的連隊了。</p><p><br></p><p>林子里風好像大了許多。樹與樹影都在晃,奇怪的是林中的小道要比白日里明顯的多,亮亮的象一條彎彎曲曲穿過林子的小溪。</p><p><br></p><p>終于到了連隊邊的水庫了,這時才感到又累又饑,于是在水庫旁的菜地掐來兩支黃瓜,坐在土坡上大嚼起來。</p><p><br></p><p>這時月亮又一次從云層中露出來了,大地頓時像撒下一片水銀。不遠處是我們連隊建在土臺上的那幾棟房,中間的連部因為是磚房顯得昏昏暗暗。只有我們戰(zhàn)士住的土坯房在月光下是那么的凈亮。</p><p><br></p><p>我第一次在這風清月明的夜欣賞我們的營地。那一個個黑洞洞的門后,五十多位熱血青年正在做著充滿希望的五彩繽紛的夢。我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該動身了,天要亮了。</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回憶錄】知青往事</b></p><p><b> 文/王桂紅(沈陽知青)</b></p><p><br></p><p>我們經歷的知青歲月,林林總總故事百態(tài),有苦有甜,有淚有樂,亦有偷有愧!</p><p>今天,我給大家講兩個故事。</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偷雞</b></p><p>一天,知青點的男知青大利累了沒出工,一個人去村供銷社買東西,回來時順手牽羊,抓了道邊社員家圍墻根下的一只雞,做賊心虛地加快腳步往青年點急奔。</p><p><br></p><p>雞叫聲引來雞主人在后面追,大利用衣服前襟將偷來的雞和剛買的一包餅干緊緊裹抱在胸口處,急三火四回到青年點院里,可巧我和伙食長常杰正要去菜地收拾菜,更巧伙食長還手拿著一把鐵鍬,看那打蔫的雞已被大利捂抱的快咽氣的樣子,再看大利的狼狽相,常杰即刻明白了怎么回事,就地三下五除二挖了坑,把雞掩埋進去!拉著偷雞的大利站在埋雞的坑上。</p><p><br></p><p>隨后雞主人追來,東張西望念叨著“雞呢,俺的雞呢!”伙食長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問道:“大娘,什么雞呀沒看見啊”?!肮至?,俺順著雞叫聲趕來的,咋沒聲了?”</p><p><br></p><p>雞主人是個上了年紀的大娘,有點老眼昏花,看著偷雞的大利也不敢確認,只好喃喃低語著“俺的雞哪去了,哪去了……”邊東張西望,無奈地走出了知青點。</p><p><br></p><p>我們幾個人長出了一口氣,偷雞的大利抹著腦門的汗,看看我,又看著伙食長,用手拍拍肚子,張著嘴只說一個字:“我……我……”有點不知所言。</p><p><br></p><p>伙食長常杰上去一個窩心拳,打在大利的胸口,“你還能有點出息不?就你肚子缺肉啊,告訴你僅此一次,下次絕不饒你!”說完拿著鐵鍬去菜地。我也心慈手狠地用手指使勁戳了一下大利的腦門,快吃你的雞肉去吧!拎著菜筐跟著伙食長常杰去了菜地。</p><p><br></p><p>一年一季的秋忙開始了,青年點伙房殺豬改善伙食,為知青們加油鼓勁。伙房的鍋碗瓢盆不夠用,伙食長常杰特意派大利去被偷雞的社員家借了一些鍋碗瓢盆,用完送還時,一并捎帶了一些豬肉,算是悄悄的彌補一下偷雞的罪過。</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和尚”偷瓜吃</b></p><p>那是一個夏天的夜晚,悶熱的天氣讓人無法入睡。已是午夜時分,村邊的佟隊長還坐在自家的小院里扇著扇子,抽著旱煙??纯磿r間已經太晚,佟隊長起身要回屋睡覺,剛一站身的功夫,忽然他看見不遠處好像有一片暗暗的光在晃動。</p><p><br></p><p>借著月殘星疏,佟隊長眨了眨眼再看,只見這片光竟然在自己家的菜地!佟隊長悄悄向前走了幾步,呵!原來是一群和尚!有六七個人,清一色的亮禿禿的光頭,且都光著膀子正在菜地里摘黃瓜呢!有的“和尚”站在菜地里,嘴里還嘎吧嘎吧的嚼著黃瓜。 </p><p><br></p><p>佟隊長就納悶了,和尚化緣是光明正大的事呀,怎能半夜三更的做偷偷摸摸的事呢?感覺蹊蹺,佟隊長貓著腰悄悄地繞到自家的菜地后邊。 </p><p><br></p><p>“和尚們”坐在菜地里,悠閑自得地吃著清脆爽口的黃瓜,好一番愜意!佟隊長悄悄從他們的背后襲來,陡然一聲呵斥:“嗨,你們是那里來的和尚,太放肆野蠻了,偷吃人家的東西也不嫌害臊!”并順勢抓住一個人的胳膊,這時“和尚”們慌忙站了起來,有些不知所措。佟隊長仔細一瞧:“呦,你們不是新來的知青嗎?啥時都變成禿子了?”</p><p><br></p><p>這是怎么回事?原來天氣悶熱,這幾個知青一塊回城探家,順便在城里把頭發(fā)都剃光了。晚間回到青年點,大家熱得睡不著覺,相約出外邊走走。不知不覺走到菜地邊,看見黃瓜,不管三七二十一摘下就吃,卻讓佟隊長逮個正著 。</p><p><br></p><p>知青們趕緊承認錯誤:“佟隊長對不起,佟隊長不好意思,我們賠錢吧?!敝鄠兤咦彀松噘r禮道歉。 “沒什么,你們小青年離家在外也不容易,吃點黃瓜不算啥事,只是以后深更半夜可別出來了,如果有的社員不理解造成誤會就不好了?!?lt;/p><p><br></p><p>佟隊長的一番話說的知青們無言以對,挺受感觸。不打不成交,在以后的日子里佟隊長和知青們的相處中,逐漸有了至深的情感,佟隊長對知青們更多了一份關心和幫助。 </p><p><br></p><p>其實,知青們在下鄉(xiāng)插隊務農的年代,偶爾做一些沖動的事,基本都是在剛下鄉(xiāng)時的單純魯莽行為,隨著參加生產勞動和社員們的接觸,思想身心都逐漸成熟,和社員們彼此之間有了情感,這類事情就不多見了。</p><p><br></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回憶錄】惜別</b></p><p><b> 文/董軍 (鶴崗知青)</b></p><p><br></p><p>一九七二年一月,我返城了。臨走的前兩天,趙家為我包了一次全是肉蛋蛋的豬肉餡的餃子,還做了六個菜(寓言六六大順)。干爸和干媽為我忙里忙外,小玲妹妹也幫我整理著行裝和隨身攜帶的物品。雖然是這樣,但相互之間都透露著依依不舍的親情。</p><p><br></p><p>我忘不了啊,下鄉(xiāng)三年多干爸全家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一次,聽說我感冒了,發(fā)高燒好幾天不退燒,干爸便開著車專程來連隊看我。還有多次,干爸開車路經我們連隊來看望我,並給我?guī)砦易類鄢缘呐D烫呛颓煽肆?。干媽和小玲妹妹就更不用說了,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給我留著。三年來,小玲妹妹沒少為我負出,除了日常的洗衣服之外,還幫我拆洗並做好過被褥,買過衣服,還為我織過毛衣。就要離開農場了,一種留戀的苦澀滋味涌上了心頭。</p><p><br></p><p>回到連隊,戰(zhàn)友們與我共敘衷腸。熄燈號已經吹過了,但是戰(zhàn)友們還小聲與我聊著天,就像有說不完的心里話。我和“小北京”躺在一個被窩里,低聲聊天一夜未眠。我們談論著在農場里發(fā)生的一些有趣的事,談論今后的人生和理想,談論著我們之間的友誼和今后的交往。就這樣,越嘮越興奮,一直嘮到天亮。</p><p><br></p><p>第三天,趙家的干爸干媽和小玲妹妹一直把我送到綏濱農場汽車站上。我登上了長途大客車,我們相互隔窗而望,我止不住流下了眼淚。我清楚地看到干爸緊鎖著眉頭不停地向我揮手致意,干媽和小玲各自用手帕擦拭著著眼淚,一直目不轉睛地望著我。這時車緩緩地開動了。再見了!綏濱農場。再見了!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我?guī)е鄤e的復雜心情,乘著長途大客車,又回到了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鶴崗。</p><p><br></p><p>我雖然離開綏濱農場四十八年了,但我始終沒有忘記,是綏濱農場——我的第二故鄉(xiāng),磨煉了我,養(yǎng)育了我。哪里有我的親人,還有我的戰(zhàn)友,我將銘記在心,終生不忘。</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回憶錄】祖堪大伯</b></p><p><b> 文/張后勤(武漢知青)</b></p><p><br></p><p>祖堪大伯住在同興沖小張灣村最東頭,他家正對大門的稻場上,長著一棵幾百年古老的大梍角樹,樹冠非常大,上面結滿了長長的梍角。在那個極度貧困的年代,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洗衣洗頭都是用梍角當肥皂用。</p><p><br></p><p>大伯五十出頭的年齡,在張姓家族里輩分算高的,大伯的長像有點像電影平原游擊隊里的老候。村東頭一棟大土磚黑瓦房里住著兩家人,一家是祖堪大伯,另一家是大伯的幺爺大隊里的張老書記。在村里張老書記輩分最高,兩家人共用一個堂屋。老書記見多識廣,喜歡舞文弄墨。堂屋西面的墻壁上粘貼的是老書記的大作,上面畫著的是對共產主義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一幅畫的是一臺履帶拖拉機,但是文字標上的卻是汽車。另一幅畫的是二層樓房,房里卻吊著的是一盞汽燈,一部老式的手搖電話放在窗前的桌子上,文字表明,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在那個極度閉塞的交通不便的大山深處,具有非常大的誘惑力和轟動效應。</p><p><br></p><p>同興四隊的人都喊大伯祖堪叔,在隊里他是分管小隊多種經營的小隊長,專門負責小隊里的菜園子,魚塘還有白木耳種植和養(yǎng)豬場。大伯40多歲找了一個外鄉(xiāng)的老伴,為他生下一個兒子后又離開了他。我們下鄉(xiāng)的時候他兒子已經10多歲了,名字叫啟元,是我們知青點里的??停刻旆艑W后都會跑到知青點玩,我也非常地喜歡這個小弟弟。正因為我喜歡啟元,在我病重生命垂危時,大伯用小土罐為我煨肉湯補身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下鄉(xiāng)的第二年大伯的獨子啟元卻因病夭折了。這對大伯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大伯從此成了孤苦伶仃的孤寡老人了。</p><p><br></p><p>大伯非常勤勞,隊里的菜園子是幾個老人家在打理,大伯一個人在小隊加工點兼養(yǎng)豬場忙活著,并在加工點的周圍種了很多的南瓜喂豬,我們這幫知青隔三差五的就會去那里摘南瓜,大伯也就是睜只眼閉只眼,假裝沒看見。如果是其他社員去偷摘瓜,就會招到一頓臭罵。我們發(fā)現(xiàn)還沒掉花的小南瓜切成絲和青椒絲在一起炒非常美味,就專門挑小嫩南瓜摘,這下可把大伯心疼得夠嗆。大伯就會站在院子里笑罵著:"狗沃(日)的們哪,涅(那)些大南瓜不摘,偏偏都摘那些南瓜沃(兒)"大伯是在心疼我們這些離娘的孩子們。在同興四隊除了二爺一家人的幫助外,大伯也是非常地疼愛著我們這些小知青的。</p><p>1974年過年后隊長安排我和謝火祥二人,負責培育早稻躉秧。我從知青點搬到了小隊加工點,天天都和大伯在一個院子里干活。中午做飯時我總是特意多做一個人的飯菜,挽留大伯一起就餐。我想盡我所能照顧一下這位無兒無女的孤苦老人,大伯也沒推辭,從那天開始每天中午飯都是我和大伯一起吃。他從家里拿來臘肉,切成薄片放在米飯上,燜出來飯滿屋子飄香。飯熟了那臘肉燜出的油寖到鍋底,形成了一層油汪汪的金黃色的鍋巴,那味道真的是人間美味。</p><p><br></p><p>大伯和我在一起時心情非常地愉悅,忘記了憂傷,我和大伯情同父子,春節(jié)回武漢時帶上大伯一起回家過年,并帶著大伯領略了武漢的風味小吃,蔡林記的熱干面,四季美的湯包,老通城的豆皮統(tǒng)統(tǒng)地讓他老人家嘗遍?;仃牶蟠蟛谕d四隊里,鄉(xiāng)親們都在羨慕他,大伯也不厭其煩的向鄉(xiāng)親們訴說著他在大城市里的所見所聞。</p><p><br></p><p>1974年公社舉全公社之力,在同興沖修一座攔水大壩,攔住那股長年奔流不息的清泉。省水利廳派來了一臺履帶東方紅拖拉機壓土,這下子那個閉塞的大山深處的人們沸騰起來了。從來都沒有見過汽車人們紛紛趕到大壩上去看汽車,因為張老書記的墻上貼著他的大作上清楚畫著一臺履帶拖拉機,已經標得清清楚楚寫的是汽車,相信村里所有人都看過,大家確鑿無疑的認為那就是汽車。為了方便夜戰(zhàn),上級派來了一臺柴油發(fā)電機,讓整個施工現(xiàn)場燈火通明。這在那個年代大山深處是頭一次見到電燈的人們來說,簡直就是破天荒地。張老書記家里的第二幅畫上畫的電燈是汽燈圖,汽燈是可以點著煙袋的,心奇的人們裝上煙絲到燈泡上去點煙。</p><p><br></p><p>知青點被公社征用為營部,賴大均兄在營部當司號員,張傳高同學在營部當炊事員,庭勝兄和胡中華搬到了政工凹暫住。從此我就一直住在了小隊加工點,與祖堪大伯整整地相處了兩年之久。直到1975年9月我招工到石油單位,將要離別同興四隊的前27天,我搬到了大伯家里,陪伴著大伯度過了最后的27天知青歲月。</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回憶錄】下鄉(xiāng)最后兩年的足跡</b></p><p><b> 文/李樹華(天津知青)</b></p><p><br></p><p>我在農村插隊整整七年半,最后兩年主要是做宣傳方面的工作。</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寫黑板報</b></p><p>村里大隊部旁有個大院兒,每天生產隊長在那里給社員們派活兒、派車。院里靠近倉庫墻邊有一塊黑板,以前是隊里寫通知的地方,后來成了一個宣傳黨的政策,宣傳好人好事的陣地。從1973年夏季開始,寫黑板報就成了我的活兒。</p><p><br></p><p>記得有一天,我拿著鋤頭正要出工,民兵連長姜長發(fā)攔住了我,讓我把一篇表揚稿寫在黑板上,我不知他怎么知道我以前寫過黑板報。黑板上原來寫的幾行字是一個“計劃生育的通知”,不知是誰寫的。我把黑板擦干凈,重新刷了黑板油,把他給我的那篇稿件修改了一下,工整地抄寫在了黑板上,還畫上了兩個小圖案,領導非常滿意。后來我主動出黑板報,有重大新聞時,我利用收工后的業(yè)余時間不定期地出黑板報。我非常喜歡干這樣的工作,在中學時我就是班級里的板報員,還寫過學校的黑板報。</p><p><br></p><p>板報不定期出了幾次后,效果很好,大隊領導說每周可以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寫板報,這時寫黑板報就成了定期出刊。后來那塊黑板挪到了院外水井的旁邊,并重新?lián)Q了一塊更大的黑板,放在那里非常醒目。這時黑板報歸團總支負責了,當時我還不是團員。</p><p><br></p><p>從當板報員開始,我十分關注大隊發(fā)生的各類事件,報刊上的新聞,電臺廣播的新聞消息等,自己編稿、摘錄,然后抄寫在黑板報上。每當看到社員們圍著黑板觀看時,我心里都感到非常高興。那時,上級有什么新指示,新政策,隊里各地方的生產進度,勞動中的好人好事,對錯誤事件的評論等等都是板報上的內容。就連上級部門來村檢查工作,工作組在村里搞運動,都充分利用這塊陣地宣傳政策性的信息,引導社員關心國家大事,關心生產隊里的大事。</p><p><br></p><p>后來大隊領導特許我可以到各個生產點參加勞動,采訪社員事跡然后寫出稿件出刊。我有機會接觸各地干活的社員,并與他們打成一片,很受社員歡迎。干了幾個月之后,隊里要派人到市里培訓學習科學養(yǎng)魚,讓我去學習。當時是漁業(yè)隊長來要人,大隊團組織想讓我繼續(xù)兼任板報員,因為我喜歡這項工作,誠然接受。就這樣,我在漁業(yè)隊養(yǎng)魚的一年期間,每周仍然定期抽出時間寫那塊黑板報。</p><p><br></p><p>這塊小小的黑板報,上面凝聚著我的心血和熱情,使我得到了鍛煉,加入了團組織,得到了社員們的贊揚和信任。</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專職辦廣播,編小報</b></p><p>1974年秋末,大隊領導向漁業(yè)隊要人,調我到大隊部工作。一開始我擔心在辦公室工作會脫離生產一線脫離社員群眾,我在漁業(yè)隊干得挺開心,不想去大隊部。大隊書記為此事專門跟我談了一個多小時,做我的思想工作,說這是大隊工作需要,并且大隊部的宣傳工作也非常重要,我就服從了大隊領導的安排。</p><p><br></p><p>我是大隊廣播室第一任專職廣播員。當時公社大辦有線廣播,村里也安裝了室內有線廣播,家家戶戶都有了小喇叭。我每天清晨四點鐘到廣播室,打開廣播,先放一些歌曲唱片,準備好稿件或是報紙新聞,然后播出大隊新聞稿件,還有一些報紙上的社論、新聞和重要文章。社員們每天聽著我的廣播做早飯,吃早飯,然后上工,我要是起晚了,大家就都晚了。為了準時起床,我特意買了一個小鬧鐘,每天定點兒響鈴起床。因此我每天都嚴格遵守時間,準時廣播,從沒有遲到過。每天中午,晚間,也是定點按時廣播。</p><p><br></p><p>我在廣播的空隙時間,繼續(xù)寫我的那塊黑板報。同時,我又自己辦了一份《五一大隊宣傳報》,把上級的政策和指示精神,生產隊的各項安排和總結,各處生產進度狀況,村里的好人好事等都用“豆腐塊”文章反應出來,用8開大的白紙,自己刻鋼板,自己印刷,自己發(fā)行。那時,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覺得挺有意思。一直干到上學離開大洼時,共印發(fā)了四五十期《五一大隊宣傳報》。</p><p><br></p><p>我把廣播、小報、黑板報結合起來,把大隊的宣傳工作干得有聲有色。新發(fā)公社廣播站舉辦過一期通訊員學習班,培訓我們這些廣播員,主要是講通訊報道及各類文章的寫法,讓我們給公社廣播站寫稿,同時還發(fā)了一些寫作方面的書籍。那時,我經常投稿,把五一大隊各項工作中的好作法及動人事跡寫成稿件,遞交到公社廣播站進行廣播,五一大隊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績事跡都通過我的稿件報導了出去,我在大隊廣播室進行轉播,社員們在家里就可以直接聽到公社廣播站播出的聲音,當時對廣大干部和社員真是一種很大的鼓舞和鞭策,這個邊遠的小村莊名聲在外。</p><p><br></p><p>公社廣播站的領導和廣播員還帶著沉重的錄音設備親自到來到我們大隊,現(xiàn)場錄制了一次廣播節(jié)目,介紹推廣我們的作法。公社還召開過一次有線廣播工作總結表彰會,我被評為公社“優(yōu)秀通訊員”,獎勵了多本圖書。后來,我把買的書、獎的書和從天津帶來的書都拿出來,團總支又買了一批書,在廣播室建立了一個小小的圖書角,團員和青年們都可以借閱交流。</p><p><br></p><p>我在大隊部專職寫板報,編小報,辦廣播兩年多時間,這是我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一個重要階段,更是為今后人生道路打下良好基礎的一個重要階段。感謝大隊領導們對我的信任和鼓勵!感謝陳家洼的父老鄉(xiāng)親給了我鍛煉成長的機會!</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詩歌】以共產黨員的名義(外一首)</b></p><p><b> 文/莫耘(鶴崗知青)</b></p><p><br></p><p>一個尋常的名字</p><p>卻贏得人們的敬意</p><p>一位普通的公民</p><p>卻有著高尚的止舉</p><p>事事為他人著想</p><p>關心別人勝過自己</p><p>朋友</p><p>你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名義</p><p>履行著自已神圣的權利</p><p>一點微薄的資助</p><p>卻贏得群眾的感激</p><p>一件平凡的小事</p><p>卻受到人民的贊譽</p><p>樂于奉獻的孺子牛</p><p>偉大母親的好兒女</p><p>朋友</p><p>你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名義</p><p>密切著黨和群眾的關系</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孟廟小唱</b></p><p>古木漫云煙</p><p>香火繞庭院</p><p>紅墻裹碧瓦</p><p>重檐翹飛天</p><p><br></p><p>雕梁畫棟翼龍舞</p><p>詩文題詠八百篇</p><p>孔孟桑梓亞圣廟</p><p>名揚四海千古傳</p><p><br></p><p>綠蔭掩門坊</p><p>曲徑通祠殿</p><p>甬道立碑林</p><p>祭器伴神龕</p><p><br></p><p>匾聯(lián)書自帝王手</p><p>箴言出自孟子篇</p><p>孔孟桑梓亞圣人</p><p>先哲思想照人寰</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詩歌】梅河夏夜</span></p><p><b> 作者/黑國章(遼寧知青)</b></p><p><br></p><p>今夜獨步植物園,</p><p>不見明月陰雨綿。</p><p>楊柳依舊搖青翠,</p><p>幾片落葉逐水殘。</p><p>碧水清,</p><p>流潺潺,</p><p>荷葉下面魚蝦歡。</p><p>幾時蜻蜓立枝上,</p><p>滿池蓮花綻斑斕。</p><p> 二</p><p>滿塘荷花紛紛開,</p><p>不知昨日誰人栽?</p><p>我在池邊凝目望,</p><p>不知故人幾時來?</p><p> 三</p><p>園內漫步過小橋,</p><p>風吹柳枝輕輕搖,</p><p>幾道曲廊湖上過,</p><p>荷花何時展妖嬈。</p><p> 四</p><p>紛開荷花散幽香,</p><p>誰把綠意鋪做床?</p><p>月下我自橋上立,</p><p>獨看美色賞月光。</p><p> 五</p><p>亭亭玉立百媚嬌,</p><p>一池清荷映碧霄。</p><p>待到明日花開時,</p><p>滿園幽香透風騷。</p><p> 六</p><p>滿池綠意滿池柔,</p><p>游人止步凝駐眸,</p><p>魚蝦嬉戲荷葉下,</p><p>令我橋下醉清幽。</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詩詞】江城子·荷思(外一首)</b></p><p><b> 文/孫偉(遼寧營口知青)</b></p><p><br></p><p>菏塘濃碧滿香漣,蝶忙歡,燕雙躚。滴翠韻音,蒲葉月兒園。者素悠然霞彩里,鴛戲水,柳含煙。</p><p><br></p><p>倚廊遠眺燭華年,曲琴傳,蕩房弦。一見轉頻,角盼曉蟬牽。珊絮熏風吹亂影,斜陽溢,映輝前。</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詩詞】七絕·東崗賞葵花</b></p><p>柳佰澱花香,</p><p>韻簾錦畫廊。</p><p>詩綾波渺里,</p><p>社展耀東崗。</p><p><br></p><p>注:藏頭【柳韻詩社】</p> <p><b style="font-size: 20px;">【詩歌】新阿里郎</b></p><p><b> 文/黑國章(遼寧知青)</b></p><p><br></p><p>美麗的姑娘走上山崗,</p><p>尋找道拉吉挖入竹筐。</p><p>盛夏時節(jié)滿山翠綠,</p><p>紫色的道拉吉獨自綻放。</p><p>姑娘的身影在山間徘徊,</p><p>悠揚的歌聲在山谷回蕩。</p><p>美麗的姑娘走上山崗,</p><p>尋找道拉吉的美麗芬芳。</p><p>姑娘舉目四望,</p><p>尋找心中的阿里郎。</p><p>阿里郎,</p><p>阿里郎,</p><p>你在何方?</p><p>為什么還不見你來到我們</p><p>約定的地方?</p><p>一陣清風拂過山崗,</p><p>阿里郎來到姑娘的身旁,</p><p>牽手走過山間小路,</p><p>彼此訴說,心中的渴望,</p><p>歌聲飛出姑娘的歌喉,</p><p>把心中的憧憬唱響。</p><p>阿里郎跳起歡快的舞蹈,</p><p>伴著他心愛的姑娘。</p><p>美麗的道拉吉在山間綻放,</p><p>姑娘挽著她的阿里郎,</p><p>一起走向遠方。</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詩歌】古稀隨感(外一首)</b></p><p><b> 文/欒殿國(鶴崗知青)</b></p><p><br></p><p>時光轉瞬近黃昏,</p><p>童夢難圓鬢發(fā)稀。</p><p>也曾奉獻青春志,</p><p>更為采光汗水掬。</p><p>探鉆尋油臨五嶺,</p><p>栽培桃李將身趨。</p><p>今生回望無遺憾。</p><p>酌酒品茗賞晚菊。</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無題</b></p><p>花好香妍始有終,</p><p>風狂雨驟半邊晴。</p><p>魚翔江海謀生路,</p><p>鳥入叢林覓小蟲。</p><p>古往今來多怪事,</p><p>開天辟地少真龍。</p><p>潮流起落抒詩意,</p><p>人世滄桑繪彩虹。</p><p>(給群里高考的知友)</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隨筆】夏日遐想</b></p><p><b> 文/王志學(山西知青)</b></p><p><br></p><p>溫情夏日,花釀清香,著一襲薄衣,漫步在綠葉花叢岸柳之下,那氤氳的芬芳,似相思無涯,繾綣于芳菲的夏日。</p><p><br></p><p>看平靜湖水,荷花滿塘,花開成畫,如花的往事被一抹枝影撩動,我循著多色的暗香在花海中找尋,任所有心事消散成六月花巷里的云卷云舒。</p><p><br></p><p>將時光折成經卷,總有溫馨的畫面裝點,總有美好的風景收藏。那青山綠水,是心底間的一絲澄明;那流水潺潺,是溫情夏日間的一襲:清涼。人生沒有什么事情是過不去的坎兒,只要你能靜心聞花香,精心賞花開,經年所有貯藏于心間的紛擾,都會如花瓣般從心上飄過,香染了心海,也消散了陰霾。</p><p><br></p><p>夏月的黃昏,湛藍如洗,那清澈,足矣滌去心間所有的塵埃;那寬廣,足矣讓我們放下所有過去。</p><p><br></p><p>抬頭仰望,心中的那一抹溫柔,和眉間心上的輕盈,裹挾著花的芬芳,在我的眼中鐫刻了一幅美麗的風景。流年,是一首邊走邊唱的歌,而歲月的清唱,是我們最終的皈依。</p><p><br></p><p>時光深處,釀一杯蝶花雨,將所有馨香凝煉成一盞芳茗,在那每一個獨處的午后,伴清歡飲下。想來,便是最為愜意的時刻。人活著,除了忙碌的奔走,偶爾也要慢下腳步,記得看一看身邊的美好。那些平日不經意間的錯過,往往有著最美的清歡。</p><p><br></p><p>云為裳,水為飾。我守侯在一簾幽夢里,書寫著人生四季的故事。風輕輕地吹來,呢喃間為我傳遞來花的心事;湖水靜靜地看著我,她將綠翠花紅,小橋倒映,荷塘魚嬉鑲成最美的畫卷,與藍天白云交相呼應。</p><p><br></p><p>為了追隨這一季花開的馨香,蜂與蝶也開始相約相伴,翩躚起舞。它們穿越花海,擁抱花香,它們不知疲憊,也不言放棄。唯有辛勤的付出,才能感受生活的甜蜜;讓花開在心間,心情才能似蜂蝶般飛舞。</p><p><br></p><p>花無語,香如故,季節(jié)的風溫潤了眼眸,穿過流年的罅隙。我情愿將自己安放在一片夏花深處,暗香浮動。書一筆美麗的水墨煙云,讓淡淡的墨香浸染衣袖,讓心間常伴花開,留守那一份心靈的溫婉。迎風,剪一段素白時光,將四季最美的景致,裝幀成冊。讓生命走過四季如歌,走出山長水闊。</p><p><br></p><p>夏季里,描繪著絢麗多姿的色彩,跳躍著活潑可愛的音符,充滿著朝氣蓬勃的氣息,還有那云水禪心的歡喜。攜著夏的蔥蘢,伴著夏的芬芳,讓我們蕩起時光的雙槳,劃開歲月的波瀾,感受夏日溫情,揚起人生的風帆,朝著夢想的方向,起航!</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隨筆】笑對人生</b></p><p><b> 文/曾輝(湖南知青)</b></p><p><br></p><p>人的一生</p><p>就像走單行的獨木橋</p><p>迎接光明,也經歷黑暗</p><p>但就是沒有回頭路</p><p><br></p><p>早就知道,結局都是一個樣</p><p>然而,也只能一直向前走</p><p>人生路上,各有各緣法</p><p>有人艱辛歷盡</p><p>有人一生坦途</p><p>這是命運,往往由不得人</p><p>何不活在當下,享受今天</p><p><br></p><p>知足!常樂!</p><p>愉快地擁抱幸福</p><p>堅強地承受挫折</p><p>無奈太多,不如放下</p><p>今朝正好,笑對花開</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隨筆】那次高考</b></p><p><b> 文/鄧文夏(重慶知青)</b></p><p><br></p><p>四十七年前,還在農村插隊時,本人有幸參加了文革中唯一的一次高考。</p><p><br></p><p>遙想當年,在李市中學考場四周,基干民兵荷槍實彈,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當年考試成績感覺良好,坐等錄取通知,殊不知白卷英雄橫空出世,所考成績不算數(shù),重新推薦,本人因此名落孫山。回想過去,感覺真有意思。</p><p><br></p><p>事隔三年多,即一九七七年,我才被貧下中農推薦考上師范,從此跳出農門,步入教育戰(zhàn)線。回想八年知青生涯,往事不堪回首。真所謂:</p><p>上山下鄉(xiāng)整八載,</p><p>黃泥裹身紅心在,</p><p>逝去青春終無悔,</p><p>我等趕上新時代。</p><p><br></p><p>望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們,在疫情尚未完全消除的環(huán)境中,擺正心態(tài),考出好的成績!</p><p><br></p><p>(附一九七三年參加高考的《考查證》以示紀念)</p> <p><b style="font-size: 20px;">【詩歌】遲到的高考(外一首)</b></p><p><b> 文/朝陽(河南知青)</b></p><p><br></p><p>二零二零不平凡,</p><p>此屆考生歷艱險。</p><p>出生非典難煞人,</p><p>高考又遇鬧新冠。</p><p>十年寒窗苦鉆研,</p><p>全為跳躍龍門關。</p><p>疫情未除誤學期,</p><p>高考時間無奈延。</p><p>七月七日開考天,</p><p>拳拳學子受考驗。</p><p>各業(yè)后勤做保障,</p><p>祈福學子夢實現(xiàn)。</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贊扶貧攻堅</b></p><p>二零二零脫貧年,</p><p>習總親臨督攻堅。</p><p>抗疫戰(zhàn)貧嚴要求,</p><p>層層問責細把關。</p><p>一村一戶搞調研,</p><p>精準扶貧成效顯。</p><p>攻堅克難初心在,</p><p>國強民富譜新篇。</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詩歌】贈錚錚學子</b></p><p><b> 文/李淑芹(吉林知青)</b></p><p><br></p><p>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侖,笑呂梁。</p><p>磨劍數(shù)年,今日顯鋒茫。</p><p><br></p><p>烈火再煉雙百日,化莫邪,利刃斷金剛。</p><p>雛鷹羽豐初翱翔,披驚雷,傲驕陽。</p><p><br></p><p>狂風當歌,不畏冰雪冷霜。</p><p>欲上青天攬月,傾東海,洗乾坤蒼茫。</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詩詞】七絕·高考</b></p><p><b> 文/孫偉(遼寧營口知青)</b></p><p><br></p><p>如夢似馬筆為槍,</p><p><br></p><p>懸梁刺骨標金榜。</p><p><br></p><p>寒稜十載吳鈎礪,</p><p><br></p><p>碩取五洲鶴植桑。</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詩歌】贈考生(二首)</b></p><p><b> 文/黑國章(遼寧知青)</b></p><p><br></p><p>苦讀十年伴寒窗,</p><p>風華少年意氣揚,</p><p>明日金榜題名時,</p><p>蟾宮折桂慰高堂。</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二</b></p><p>莘莘學子寒窗苦,</p><p>數(shù)載春秋勤不休。</p><p>只待明日佳訊至,</p><p>題名金榜競風流。</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詩歌】贈千秋萬夏書法</b></p><p><b> 文/張玉普(哈爾濱知青)</b></p><p><br></p><p>誰言古稀容顏改</p><p>精神矍鑠人自在</p><p>無私無欲納同仁</p><p>有意有情施大愛</p><p><br></p><p>筆走龍蛇才思快</p><p>嘆為觀止字豪邁</p><p>千秋萬夏墨生輝</p><p>一禪一蓮花自開</p><p>致@千秋萬夏(重慶知青)?</p><p><br></p><p>(下圖書法作者,重慶知青鄧文夏,筆名“千秋萬夏”)</p> <p><b style="font-size: 20px;">【書法】江山多嬌</b></p><p><b style="font-size: 18px;"> 作者/史建全(徐州知青)</b></p> <p><b><i>文字原創(chuàng)/卓越群知青</i></b></p><p><b><i>圖片攝影/卓越群知青</i></b></p><p><b><i>文圖編輯/李樹華(天津知青)</i></b></p><p><br></p><p><a href="http://www.zit.org.cn/2zmfvp1a?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青春是一首奮斗的歌——中國知青卓越群詩文原創(chuàng)作品集(16)</a></p><p><a href="http://www.zit.org.cn/310mav2f?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情懷永不老 頌歌獻給黨——中國知青卓越群詩文原創(chuàng)作品集(17)</a></p><p><br></p><p><b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下圖設計:蔡湘萍(福建泉州知青)</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