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大凡去過黃山的人,都會贊不絕口。在天氣不如人意時,黃山都會讓人微醺;若遇上好天氣,那一定會酩酊。難怪“斗酒詩百篇”的李白,為黃山多作了好幾首詩。我這次上黃山,也是被黃山的大美而如癡如醉。</h1><h1> 黃山,最富有畫意。足到之處、目光所及,一山一景,一景一畫;處處山,處處景,處處美如畫。云霧中,黃山是潑墨大寫意國畫;晴空時,無論側(cè)光、逆光、頂光都顯現(xiàn)油畫印象;即使薄云遮日,也盡是生機勃勃的青綠山水畫。</h1><h1> 黃山之美,美得驚心動魄!</h1><h1> 黃山的誕生,就驚心動魄。從8億年前的大海,到距今約260萬年的第四紀,受到新構造運動以及冰川作用的影響,黃山地區(qū)多次抬升變形,最終造就了高逾千米,翹首云天的花崗巖峰林。如果以千年一幀照片組成延時攝影視頻,那黃山真是驚心動魄的拔地而起場景!</h1><h1> 在黃山,登山的人大都感覺到驚心動魄(主要是西海大峽谷、天都峰、蓮花峰)。而我卻是特別地感覺到開這山路的人是驚心動魄的偉大。他們規(guī)劃的線路,都是能看到最佳的景色。如果沒有親自攀登險峰,沒有宏大的審美氣魄,怎么能成就這么美的設計?工人們的施工更是牛,硬是在陡峭的巖壁上修成了階梯路。那么高又危險的地方,平常人看著都頭暈(這次在西海大峽谷的下山路上,有些一米八以上的高個小伙子恐高,是四腳著地倒退著往下爬的)。而那些工人們每天都是在90度峭壁上勞作的(這樣的懸挑棧道長732.95米)。道路全長3634米,路寬0.8—1.4米,其中還修建了山洞和拱橋。整個工程海拔1260—1600米,上下高差360米,臺階5147級,觀景平臺62個。1998年10月18日開工修建,2002年8月全面開放。我們那天走在一條偏僻的山路時,發(fā)現(xiàn)這些工人們就住在一個坡上簡陋的窩棚里。聽口音有點像是浙江人。后來,當?shù)氐墓哺嬖V我們,修建西海大峽谷這條陡壁階梯的,是浙江溫嶺的工程隊。</h1><h1> 黃山在上世紀末開始對道路大改造大修建,使現(xiàn)在的山路絕大部分都很好走了。像西海大峽谷這樣的階梯路,確實比較陡,但也是比較安全的了,有些地方比較狹窄,但也分為“一環(huán)”和“二環(huán)”,游客比較多時,也能分流。像“百步云梯”(據(jù)說是218級臺階),也是山巖上開鑿加寬了很多。這些,都是工人們辛勤勞動才有的改變。</h1><h1> 他們,雖然不是“大國重器”的制造者,也不是精細工程的“大國工匠”,但在這驚心動魄的峭壁上,創(chuàng)造了驚心動魄的奇跡,值得我們每一位游客敬佩、感恩。</h1><h1> 黃山之美,美得親和溫馨!</h1><h1> 黃山的特殊地形環(huán)境,造就了最高的云霧繚繞概率、最豐富的云霧場景。每當云海涌動、霧氣彌漫之時,就恍然飄入仙境。云淡風輕、薄霧裊裊,沁潤肌膚、暖入心肺。得“始信”甘霖,掬“蓮花”浪漫,攬“天都”氣韻,抒“光明”詩情。</h1><h1> 這就是黃山的親和力。黃山的親和溫馨,還表現(xiàn)在賓館服務員的熱心熱情。我們?nèi)胱〉氖菙z影特色賓館,沿途就受到近百幅黃山經(jīng)典照片“迎接”。我們說要去哪個景點,服務生都會非常耐心地指路,并帶到岔路口。朋友介紹的汪經(jīng)理雖然自己不會攝影,但天沒亮就等在路口,帶我們一眾攝影人前往始信峰拍日出。在黃山人的微信朋友圈,每天都能看到黃山的氣象預報,其中有游客最希望看到的日出日落時間,及其包括云海的可見概率。最讓人敬佩的是,黃山上有好幾處賓館,服務人員數(shù)百上千。因為工作的需要,他們平時就只能住在山上的宿舍。在當今如此繁華開放的時代里,為了更好服務游客,他們卻能夠如此安心地靜守在這么閉塞的山里。有的人已經(jīng)在山上工作了幾十年。</h1><h1> 黃山之美,美得堅韌不拔!</h1><h1> 黃山的松樹有一種特殊的美。能在巖石縫里探出身軀,會在峭壁間舒展長臂;站在高聳的峰尖也是挺拔傲然,被風雪雷電折磨后仍“身殘志堅”。漢語詞典里的“堅韌不拔”,也許就是對黃山松最好的寫照。也正是這樣性格,人們才更喜歡多姿的黃山松。</h1><h1> 我們在黃山看到的挑夫和保潔工,也是讓我們游客佩服不已的“堅韌不拔”者。他們挑著游客沉重的旅行箱、背包和賓館用品上陡坡、越險路,一走就是幾十里,雖然一挑只有百十來元的收入、一天可能只有一挑,有時可能一挑也沒有。但他們還是很樂觀,有的邊挑擔還邊扭舞步哼小調(diào)。我們在“百步云梯”的頂端遇到一位保潔工,他向我們展示了他手機拍攝的云海日出日落視頻。正如航拍黃山的劉寬新所說的,把黃山拍得最好的是這里的保潔工。這視頻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絕版、是非專業(yè)的專業(yè)版本(當然也是配了音樂的)。我估計他們是看了比較多的專業(yè)人士拍攝,“偷學”的,又占了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天候時機,才有這樣的收獲。當然,正是有他們一年四季、每天上下山,酷暑寒冬也守護著黃山的草木山石,才使得黃山保持著始終的美麗。而他們的收入是“六億人月收入水平”。</h1><h1> 我每在一處對自然風光的拍攝,都似乎在與其對話。但在黃山,卻不敢。因為黃山承載了太多的內(nèi)涵,有地質(zhì)變遷、歷史更替、風云變幻,有文化藝術的生發(fā)與傳承,更有現(xiàn)代人的奮發(fā)。對此,我只有膜拜之后的心靈感悟。</h1><h1> 在黃山,我拍到了險峻綺麗,但難以拍到黃山景色背后的故事。只能用這些文字來敘述感悟。</h1><h1> 黃山如畫,意在深處?!蛟S這就是“黃山歸來不看岳”的大美!</h1><p> (背景音樂:《空靈之境》)</p> <h1> ▲童子拜觀音</h1> <h1> ▲石猴觀海</h1> <h1> ▲夢筆生花</h1> <h1> ▲天都峰</h1> <h1> ▲西海大峽谷棧道</h1> <h1> ▲飛來石</h1> <h1> ▲光明頂上的大酒店還建了一個可能是中國最大的足球。祝愿中國足球走向光明。</h1> <h1> ▲這個石頭奇怪的那上面突出的部分好像不是一體的,但又不會落下去。</h1> <h1> ▲一線天</h1> <h1> ▲這是人工開鑿的山洞通道。</h1> <h1> ▲松鼠觀峰</h1> <h1> ▲這也是西海大峽谷的階梯。</h1> <h1> ▲這處是西海大峽谷最窄最陡的下坡階梯。那個洞口只能一個人過去。</h1> <h1> ▲過去之后就是一個很陡的臺階。</h1> <h1> ▲這就轉(zhuǎn)過彎之后的下坡階梯。有扶手還是安全的,就是往下看的話肯定會頭暈。</h1> <h1> ▲這是一處連續(xù)下陡坡的階梯。像這樣的階梯在西海大峽谷屬常見。</h1> <h1> ▲“仙人指路”。</h1> <h1> ▲遠眺“百步云梯”。</h1> <h1> ▲登上“百步云梯”后的埡口。</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這是同行的朋友秦維冬拍攝的延時視頻。</span></p> <p>最近發(fā)表的文章還有:</p><p><a href="http://www.zit.org.cn/2x2y0786?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觀云 ? 讀景(圖/文原創(chuàng))</a></p><p><a href="http://www.zit.org.cn/2psfq0ak?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追尋霞浦之美(圖/文原創(chuàng))</a></p><p><a href="http://www.zit.org.cn/2pc2rqw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游解尼泊爾“幸福指數(shù)”(圖/文原創(chuàng))——尼泊爾人文/人像</a></p><p><a href="http://www.zit.org.cn/2qn4ep2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水光影:靈動之魅(圖/文原創(chuàng))</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