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a href="https://www.xiami.com/song/1769704633?_uxid=E9E9F78302B26CC8507EDE2B09234EF4"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網(wǎng)頁鏈接</a><br><font color="#167efb">1908年11月至1908年5月,法國銀行家和慈善家阿爾伯特·卡恩(Albert Kahn,1860-1940年)來中國從事商務(wù)考察和旅游,對中國的文化產(chǎn)生極大地興趣?;貒箝_始醞釀具有全球性的“地球檔案”(Les Archives de la Planète)計劃??ǘ饔媱澲凶钜俗⒁獾氖遣捎靡环N具有革命性的傳媒工具,即:剛剛發(fā)明成功的“彩色膠片”(l'autochrome)和相機??ǘ飨Mㄟ^三個“十年計劃”,能夠“一勞永逸地記錄下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跡,風(fēng)土人情,民族習(xí)俗,生活方式。 其中一些將會永遠消失只是時間的問題。”卡恩招聘了十幾位攝影師,其中就包括斯特凡那?帕塞(Stéphane Passet),以實現(xiàn)“視覺世界”的宏偉計劃。<br>有關(guān)斯特凡那·弗朗索瓦·瑪麗·帕塞(Stéphane Fran?ois Marie Passet,1875-1941年)的生平資料極少:他在軍隊里自愿服役了十五年。1910年在巴黎定居。是一位業(yè)余攝影愛好者。1912年在卡恩的“地球檔案”工作室工作。至于他此前是如何學(xué)習(xí)照相和攝像,如何被應(yīng)聘等情況一無所知。從 “地球檔案”留下的資料表明,帕塞和他的“攝制團隊”曾于1912年(五月至八月)和1913年(五月底至六月底)兩次遠行中國進行攝制活動。帕塞攝制組在中國的活動主要以北京和北京近、遠郊為主,其中包括北京城內(nèi)外的主要建筑,頤和園,靜明園(玉泉山),靜宜園(香山),明十三陵,八達嶺長城。其它城市有:沈陽(奉天),張家口,曲阜,泰山,上海等,以及長江沿岸的城鎮(zhèn)和風(fēng)景。<br>1931年卡恩(Kahn)破產(chǎn)后,“地球檔案”(Archives de la Planète)的計劃也宣告結(jié)束。<br>帕塞為卡恩的“地球檔案”攝制的資料,后由多家博物館收藏。也有各收藏單位整理的不完整的“照片目錄”。<br>從由帕塞標(biāo)注的照片看,有的是以前認為卡恩1908年-1909年來華期間所拍。所以具體到每張照片的原攝制者還需細考。當(dāng)然都歸在卡恩的“地球檔案”中是沒有問題的。<br>我將在《帕塞1912-1913年中國彩照》標(biāo)題下分別推出這些照片。因照片原注多為籠統(tǒng)地名,如“頤和園”,有的只有“中國”,“北京”,為方便欣賞,我加了一點標(biāo)注。</font><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