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b>2020年7月4日。</b></p><p> 今年疫情,我哪里也沒去,周六沒啥事,不能出市,就想就近溜達溜達。</p><p> 很久就想到本溪龍道溝去看看。想和媳婦孩子一起去,但孩子推說這個景點賞楓時去還可以,現(xiàn)在去沒意思,我只好獨自前往。</p><p> 乘車到東芬長客站,問有沒有到龍道溝的車,答曰沒有。查百度地圖,發(fā)現(xiàn)堿廠距龍道溝較近,就買了到堿廠的票。票價不算太貴,15元。</p><p> 二樓候車室人不多,寥寥幾位。一個男人拿著手機,進行登記,錄入了我的身份證和電話號碼。12點發(fā)車,車上才九個人。不過,沿途哩哩啦啦上了不少乘客。</p><p> 也就是一個半小時左右的車程,快到堿廠時,我忽然看到一條岔路上立著一個指示牌,上面寫著龍道溝,6公里。我在百度地圖上查,是12公里,如果是6公里,走也不怕了。</p> <p> 堿廠到了,下車,順馬路一直走到頭,是堿廠長客站。</p> <p> 堿廠小鎮(zhèn),和我前些日子去的清河城鎮(zhèn)一樣,也是一條街,但比清河城可繁華多了。清河城沒有幾家飯店和旅店,這里卻很多。</p> <p> 沿街找飯店,看到了這家蘭州牛肉面,一位男子在門前蹲著,我對他說,來碗面,就走進了飯店。飯店里有個小女孩,正伏在餐桌上寫作業(yè)。不一會,面條上來了,里面居然還有幾塊牛肉。</p><p> 吃完面,用微信付了10元錢。想到剛才在車上,看到了離龍道溝標牌不遠的地方,有很多農(nóng)家院的招牌,如果在那里住店,離龍道溝景區(qū)近一點,如果明天徒步去的話,能少走幾步路,就向那個方向走去。</p> <p> 路過一個旅店,走進去想打聽一下價格,好給到農(nóng)家院講價做個參考,但沒人。又走了幾步,看到了這個交通旅店,走進去問價,最低30元,一個老太太領(lǐng)著我去二樓看了房間,我一看,沒有窗戶,就想走,老太太把邊上的一間有窗戶的房間推薦給了我,我一看,也行吧,就交了款。錄完身份證,又把我的光輝形象錄入微機。我想明天徒步龍道溝,今天要先去探探路,反正時間有的是,就走出旅店,向龍道溝方向走去。</p><p> 剛走不兩步,突然在馬路對面看到有去龍道溝的小客,我就去問明天幾點有去龍道溝的車。車上一個女人答,8點40,我問多少錢?她說20元。我一愣,多說12公里的路程,咋會這么貴?那女人看出了我的疑惑,說來回車費,加上門票,一共20元。我半信半疑,走開了。</p> <p> 走到了堿廠大橋,來往車輛不斷,橋上也沒有人行道,在上面走,非常危險,猶豫了半天,最后決定,不冒險過橋了,現(xiàn)在的司機都沒撇,別把我撞了。12公里的路,徒步得近3個小時,也不是沒車,費那勁干啥。</p> <p> 返回旅店的路上,路過堿廠農(nóng)貿(mào)市場,遠遠地拍了個照。</p><p> 回到旅館,問前臺,明天幾點有去龍道溝的車,領(lǐng)我看房間的老太太告訴我,最早7點多鐘就有,問票價多少錢?她說也就3、4元錢吧!看來,她們對龍道溝也不是很熟悉。</p> <p> 回到房間,打開小電視,還真有影,只是網(wǎng)絡(luò)電視,屏幕又小,沒法看。就連上歪派,躺在床上,寫美篇。</p><p> 天陰著,落了小雨,但不一會就停了。</p><p> 美篇寫得告一段落,又去學(xué)習(xí)強國,把當天的積分弄滿了。歪派不好,時斷時續(xù),我是流量加歪派輪流用,算是滿足了我的需要。</p><p> 6點鐘,出去吃晚飯。</p> <p> 正在街上找飯店,媳婦來電話,我告訴她,今晚回不去了。</p><p> 找了一家飯店,走進去,服務(wù)員說沒有米飯了,我說那就來盤菜。看到桐花菜醬雞蛋,想到好久沒吃桐花菜了,就來了一盤。</p> <p> 菜上來了,一大盤子,量太大了,我也吃不了啊。服務(wù)員拿來一瓶啤酒,我說再來一瓶。</p><p> 對面桌是一對老頭喝酒,正對著我的那位,有七十來歲了,背對著我這位年輕一點。</p><p> 旁邊一桌是后進來的,一家五口,二個姑娘一個小子,都是如花似玉的好年華。要了一盤辣豆腐,四碗餛飩,一個姑娘在別的飯店要了一碗過橋米線。結(jié)賬,37元,姑娘搶在老爸前面付了帳。</p><p> 對面?zhèn)z老頭也喝完了,七旬老翁要付賬,服務(wù)員說93元,收90元,年輕一點的老頭說我付,一百元也在手里拿著了,卻遲遲沒有交給服務(wù)員,等七旬老頭把錢付給服務(wù)員了,他才要把那一百元給七旬老頭,七旬老頭自然不要,他也就把一百元收起來了。七旬老頭走了,他卻遲遲不動,七旬老頭出了飯店,他才離去。</p><p> 咱也喝完了,菜沒有吃完,剩了不少。結(jié)賬,才20元,挺實惠的。</p> <p> 吃完飯,在街上溜達。有一個小廣場,大媽們在跳廣場舞,我在邊上看了一會兒。</p> <p> 忽然想到明天去龍道溝,要帶點水,就去找超市買水,路過農(nóng)貿(mào)市場,又碰到一群跳廣場舞的大媽,放的都是紅歌,我喜歡聽,就又駐足當了一會觀眾。</p> <p> 買完水回來,天也黑了,小廣場很熱鬧,有燒烤,也有擺攤讓小孩釣魚的,5元隨便玩,釣上魚可拿走,收10元。在廣場走了一圈,沒什么意思,回旅店,繼續(xù)寫美篇。</p><p> <b>2020年7月5日</b></p><p> 換了地方,睡不著了,折騰到夜里1點多了,去了趟衛(wèi)生間大扔,回來后才睡著。不一會又醒了,再睡,卻被一束白光吵醒了,原來天亮了,一看手機,才4點20,到衛(wèi)生間小解,回來又睡不著了,便到網(wǎng)上搜索有關(guān)龍道溝的報道,又續(xù)寫了一段美篇,又查了天氣。11點有雨,其他時間段都是晴,看窗外陰沉沉的,不知道今日運氣如何。</p><p> 7點多鐘,走出旅店。在昨晚用餐飯店的隔壁早餐店,要了一碗豆腐腦,一張?zhí)秋灐o埩T,來到昨天詢問去龍道溝停車的位置,問一個等車的老太太,去龍道溝幾點有車,老太太說不知道。又問路邊開百貨店的店主,他說別看我天天在這賣貨,還真不知道。正說著,一位六十多歲的男人走了過來,指著路邊停著準備待發(fā)的一輛藍色小客對我說,坐這趟車就行,到王崴子下車,走不遠就到了。我不知道他說的王崴子是哪三個字,就到小客前窗立著經(jīng)停站的指示牌去看,看到了王崴二字。看到馬路對面有出租的三輪蹦蹦,問去龍道溝多錢,答20元,太貴了,就死心塌地的回到藍色小客旁邊等車,與剛才那位六十多歲的男人聊天。他說你別看我在這住,龍道溝還真沒去過。聊了一會疫情,司機對那男人說,走了。我就隨男人上了車,對跟車的男乘務(wù)員說,我沒去過王崴子,到站告訴我一聲。男乘務(wù)員說,你是去走親戚呀還是干啥?旁邊的男人替我回答,他去龍道溝景區(qū)溜達。男乘務(wù)員說那我就知道了。我問車票多錢,說3元,交了錢,心想,3元錢能到,干嘛要花20元呢?車上就我和男人兩個乘客,老男人和男乘務(wù)員聊天,說那排樹有的被放倒了,那樹可有年頭了,我上小學(xué)時就有。乘務(wù)員說,不放倒也不行了,刮風(fēng)下雨老掉樹枝子,砸了人就完了。小客拐進了一個村子,在一個農(nóng)家院門前,老男人下車了。車子繼續(xù)前行,路過一個村子,一個老男人上了車,乘務(wù)員問:干啥去???答:去打針。咋的了?輕微腦梗。咋不走著去?也不遠。答:坐車也沒幾個錢,不扯那蛋了。停車,老男人交了2元錢,下車了。小客繼續(xù)運行,透過車窗玻璃,我發(fā)現(xiàn)這就是王崴子村。直到快要駛離村子,小客在一個三岔路口停下,乘務(wù)員告訴我,從下面那條道往里走,就是龍道溝。我急忙道謝下車。</p> <p> 路邊正好有一公廁,走進去澆泡尿,給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做點貢獻。</p><p> 村貌比較整潔,還是“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示范村呢!</p> <p> 打開導(dǎo)航,此處離龍道溝不到三公里,路程不算太遠,徒步去完全可以。</p> <p> 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取得了重大成效。一路之上,村容村貌都很整潔,路邊有結(jié)著青果的桃樹,有花花草草,有各種我叫不上來名字的闊葉樹,健身小廣場上,還有健身器材,在樹蔭下趕路,涼風(fēng)習(xí)習(xí),讓人神清氣爽。</p><p> 在一個三岔路口,看不明白導(dǎo)航了,遇到一個老太太,上前問路,老太太親自給我送到正路上,說龍道溝就在前面那條溝里。</p> <p> 過了小橋,遠遠地看到了巨大的龍道溝廣告牌,上面寫著到龍道溝有一公里,可導(dǎo)航上是兩公里,導(dǎo)航說的應(yīng)該是準確的。</p><p> 在一家小商店,買了一瓶水。登山,有兩瓶水足夠了。</p> <p> 沿途的路邊,隔幾步就是龍道溝的宣傳牌,龍道溝風(fēng)景區(qū)歡迎我呀!</p> <p> 不知道喝水喝多了,還是走路加快了新陳代謝,一路上拉拉好幾回尿,白花花的,尿量還不少,幸虧路上無人,可以隨意小解。</p> <p> 快到九點時,抵達龍道溝風(fēng)景區(qū)??諘绲拇箝T前,不見一個人。</p><p> 在美團上買票,本溪市民優(yōu)惠10元,美團給我一個優(yōu)惠券5元,結(jié)果點進去一看,每次只能用0.25元,還得開通微信快捷支付,于是果斷放棄,改用支付寶支付,花了20元。</p><p> 在這期間,來了一輛旅游大巴,下來不少人,大家站在景區(qū)大門前拍照,我本想給大門照個相,但有這些人擋著,只好作罷。</p><p> 在售票處出示美團購票碼,售票員掃了一下,有些吃驚地問我,就一個人?我說是,售票員說,進去吧!我想留一張龍道溝的門票做紀念,就問,沒有入場券嗎?她說,沒有。</p> <p> 步入景區(qū),沿著柏油馬路在綠蔭下行進,這地方小咬很多,嗡嗡嗡圍著脖子、腦袋盤旋,成群結(jié)伙地攆著攆著咬人,害得我不得不揮動著右手,去驅(qū)趕這些惱人的東西。</p> <p> 這里有不少指示牌,介紹樹種,這還是比較人性化的,起碼能讓人知道這是什么樹,只可惜,我記性不好,辨識能力差,就是看了,以后再遇到這樣的樹,可能還是不認識。</p> <p> 看手機天氣預(yù)報,今天11點有雨,天始終陰著,這樣倒好,很涼快,正適合游覽。</p> <p> 刻著壽字的石頭堆壘起來的壽山,許多人在上面拍照,我只好在側(cè)面照了一張。</p> <p> 這里有個水壩立了兩塊石頭,刻上幾個字,就成了一景。</p> <p> 我向水壩走去。</p> <p> 站在水壩上,我大膽推測:所謂的龍道溝,指的就是從山上往山下淌水的這條溝。現(xiàn)在,這里修了水壩,截斷了山水,導(dǎo)致下游斷水。難怪我剛才路過的溝塘里,沒有一絲水,全都是白花花的石頭,鋪滿河床。</p> <p> 水壩上面,是一處休憩場所,樹木之間,吊了許多秋千,供游人休息。</p> <p> 看到了抗聯(lián)遺址指示牌,就想再接受一次革命傳統(tǒng)教育。</p> <p> 一路上,不見一個游人。山深林茂,再加上陰天,頭頂難見一絲光亮,小風(fēng)那么一吹,我還真有了回到暗無天日的舊社會的感覺。</p> <p> 終于來到了一塊開闊地,找到了抗聯(lián)遺址。</p><p> 從這里上山,可以尋到抗聯(lián)遺址,周圍還是沒有人,仍是我孤身一人,看來,今天我要當一把孤膽英雄了。走過一個短短的小木橋,我向上山尋去。</p> <p> 遠遠地,看到了一桿紅旗,我知道,抗聯(lián)遺址到了。走到近前,展開紅旗,上面還印有文字,這以后,每到一處遺址,都有一面紅旗,都印有文字,如抗聯(lián)某師、不忘初心之類。我想給紅旗拍照,怎奈孤掌難鳴,一手展開紅旗,一手拍照,距離太近,照不了。心想,下次出游,一定要帶自拍桿。</p> <p> 抗聯(lián)地窨子外貌。</p> <p> 地窨子內(nèi)部。</p><p> 有一個小炕,炕上還有個小桌,照片沒照全。</p> <p> 抗聯(lián)哨所外貌。</p> <p> 抗聯(lián)哨所內(nèi)部。</p> <p> 走到抗聯(lián)井這兒,向上一看,有一個標牌,上面寫著尚未開發(fā)、游人止步的字眼,沒有從原路返回,看見前面有路,就順路下山了。</p> <p> 到了山下路旁,才發(fā)現(xiàn)了這個標志牌,原來這里才是抗聯(lián)遺址的正式入口,我從旁邊入口上山,在山上繞了一圈,下山看到了正式入口,也算是殊途同歸。</p> <p> 此處建有一座小木屋,上面掛著莊嚴的黨旗和入黨誓詞,顯然是給黨組織開展活動時重溫入黨誓詞用的。</p> <p> 小木屋的墻壁上,掛著介紹抗聯(lián)的宣傳欄。小木屋沒有窗戶,很黑很暗,看不清上面的文字,我用手機拍照,居然把我看不清的文字照出來了。</p> <p> 從抗聯(lián)遺址折返,重新順大道上山,路過一個小廟。</p> <p> 根據(jù)指示牌前行。</p> <p> 看到了第一個景點~龍泉瀑布。</p><p> 這是什么瀑布啊,落差小,水流也小,真是撒泡尿也敢叫溫泉。</p> <p> 順著步行道,向山上走。遇到一個在長凳上休息的老者,熱情地和我打招呼,顯然是把我當成他們旅游群里的人了。我問,你一個人來的?他說是跟團來的,大家怕他累著,讓他在這休息一會。</p> <p> 看到了第二個景點,吊橋。吊橋上有不少人,我正要往橋上走,一個看橋的黑瘦老頭攔住了我,說橋上只能上10個人,多了危險。我只好在橋頭等著。老頭告訴我,你再往山上走,走一個小循環(huán),最后從這個橋回來。我問需要多長時間,他說半個多小時。我就離開吊橋,繼續(xù)向山上爬。</p> <p> 看到了第三個景點。</p> <p> 龍道溝的溝,始終跟隨在我的右側(cè),溝里或無水,或有少量的水。</p> <p> 看橋老頭所說的另一座吊橋,也就是鐵索橋,就在前面。</p> <p> 還沒走到鐵索橋,就看到了一條小路,旁邊的導(dǎo)游圖告訴我,這是通往龍道溝最頂峰~老平坨的道路,老平坨海拔1252米,我從入園走到現(xiàn)在,一個半小時了,而這里僅僅處于老平坨的山下,距離老平坨,還有很遠的一段路,沒有4、5個小時怕是登不了頂。旅游團隊的人說,老平坨危險,不建議登,出了事自己負責(zé)。我看到旅游團隊的人,沒有一個去老平坨的。再看看時間,10點半了,明天還要上班,時間不夠用了,只好非常遺憾地放棄了登頂,而是規(guī)規(guī)矩矩上了鐵索橋。</p> <p> 天女木蘭是本溪的市花,以前旅游也見過,可我總記不住它的模樣,這次見了,也還是記不住。</p> <p> 第四個旅游景點~拔涼地,上面有好幾個人,我就沒有上去看,下山了。</p><p> 回到了剛才路過的吊橋處,此處現(xiàn)在人少了。過了吊橋,也就沒地方去了,就決定下山,早點回家。</p><p> 前方有一位背著背包的獨行者,他去看風(fēng)景,我超過了他。</p><p> 正往山下走,一對男女向我問路,我告訴他們,走小循環(huán)還得一個小時。</p> <p> 回到了壽石堆。剛?cè)雸@的時候人多,沒有照到正面,這回補上。</p> <p> 出園的時候,給景點的大門樓照個相。</p> <p> 出了景區(qū),去看導(dǎo)游圖,發(fā)現(xiàn)我連一半都沒有走完。沒辦法,時間不等人,等退休后時間寬裕了,如果有興趣,再來走一走吧!</p> <p> 看門票價格板,吃驚的發(fā)現(xiàn),竟然要50元,這個價格,我覺得不太值。但龍道溝搞活動,門票降至30元,本溪人20元,這個價格,還勉強可以接受。</p><p> 順原路返回,遠遠地看到有火車,就到網(wǎng)上搜,無論是田師府,還是堿廠,均沒有到本溪的火車。看來只好返回堿廠去坐車了,也不知道在王崴子能不能坐上車,如果沒有車,走回堿廠,可完蛋了,那可是十多公里的路啊。</p><p> 王崴子村到了,我剛踏上公路,就見堿廠方向,來了一輛綠色小客,我忽然想到,到田師府坐車回家不也行嗎?急忙招手攔車,問到田師府嗎?車上的人說到,我就上了車,乘務(wù)員坐在后排,對我說,你不是去龍道溝游玩了嗎?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我定睛一看,正是早晨拉我到王崴子的那輛車的乘務(wù)員。真是緣分啊,這竟是我早晨來時坐的那輛車。</p><p> 與我鄰座的女人聽說我去了龍道溝,就問有什么好玩的,我把抗聯(lián)遺址、瀑布、老平坨等情況說了一遍。坐在車里,覺得今天非常幸運,不早不晚,剛好趕上了這輛車,這要是晚一分鐘,這輛車就過去了,沒有車,走回堿廠,十多公里的路啊,這后果不堪設(shè)想。</p><p> 車到田師府,乘務(wù)員說你回小市嗎?我說不,回本溪。他說,一點左右有去本溪的客車。我道謝下車。</p><p> 想去找飯店吃飯,看到路邊有去小市的小客,就坐了上去。女乘務(wù)員收票,我以為5元錢夠了,就給了她五元。哪里知道根本不夠,要八元,多說25公里的路,竟要8元,我隨口說,這么貴呀!</p><p> 后面一個年輕的媽媽抱著嬰兒,和一個年輕的女人聊自己結(jié)婚、生子、與婆婆不好相處的話題,并互報結(jié)婚年齡,一個21歲結(jié)婚,一個27歲結(jié)婚。21歲結(jié)婚的女人說,不知道怎么就處對象了,不知道怎么就結(jié)婚了。父親說她結(jié)婚了,有孩子了,你可就不能玩了。另一個老女人在打電話,怒氣沖沖的,好像是說為了等誰,耽誤她上車了,只好坐到小市的車,多花了冤枉錢,一再告訴給她打電話的人,趕快把他的微信拉黑了,這人太次了。</p><p> 想在小市喝碗羊湯,出站時走了綠色通道,直接進了售票處,得了,買票回本溪吧!去了趟衛(wèi)生間,洗過的手拿票,把票面弄濕了,掃不到機器里去,檢票員只好手工錄入了進去。掃碼上車,發(fā)現(xiàn)剛才在小客上發(fā)火的女人,也坐了這趟車,還在打電話,還在說那個不講究的人,一再告訴對方把那人拉黑。</p><p> 車到向陽山,下車,有點累了,不愛走了,就等19路,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至,不禁有些懊悔,有這工夫,爬也爬到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