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第一章應(yīng)征入伍 援越抗美(三)</p><p> </p><p> 跨過水口關(guān) 進駐馬伏坡</p><p>1965年10月14日,經(jīng)過兩個月的政治教育和訓(xùn)練,正式起程執(zhí)行援越抗美任務(wù)。部隊首先乘坐火車來到中越邊境附近的寧明,在一個橡膠園里休整換裝。服裝是藍色的海軍軍裝,軍裝紐扣上的八一字樣巳全部割去,帽子是膠制頭盔,與越人民軍的帽子一樣,看上去就像一支民工隊伍。所有帶部隊標(biāo)志的東西全部上交,並告知入越后不用部隊番號和代號,通信地址一律寫“廣西第四號信箱中國交通部筑路工程隊第十六大隊xx分隊”,(到1966年12月把中國交通部改為中國后勤部隊)。</p><p>1965年10月15日下午四五點左右,部隊從寧明坐汽車出發(fā),前往中越邊境的水口關(guān),到達水口關(guān),接近傍晚,因防空的原因,部隊不能在白天行動,大約六點左右,部隊開始出關(guān),我們的車子過關(guān)時,班長說:“大家記住,現(xiàn)在是六點二十分,我們出國了”。那個時候,手表是高檔消費品,只有干部和一些老班長才有。我們都記住了這一時刻進入越南。公路很不好走,大部隊行動速度很慢,天很快全黑了,車子又不能開大燈,只能開防空燈,慢慢往前爬行,走了幾個小時,汽車上了一小山坡后在路邊停下了,聽班長說我們的目的地到了,大家下車,卸下全部物質(zhì),帶到一間大草房子里,全連大部分人擠在這間房子里,每個人只有一塊床板寬的地方,坐了一天的火車汽車,也很困了,就這樣擠在一起睡下了。</p><p>第二天早晨起床出操,對周圍看了看,我們是住在山上的公路交叉口,聽排長講,這個地方叫馬伏坡,這是我入越后的第一個駐地,在此住了10個月。以后才知道,馬伏坡處戰(zhàn)略要地,是3號公路北端的咽喉,往北有簡易公路通往廣西靖西,離邊境只有19公里,東北就是我們來的方向,也只有幾十公里。南面下山是一段彎彎曲曲的傍山公路,到山下有兩條公路,往西南通高平河內(nèi),就是我們要整修的3號公路,往東一條通復(fù)和諒山。山上有法國人構(gòu)筑的水泥工事,地勢險要,我們連隊的任務(wù)就是把山坡上原有的單行道進行擴建改造成雙人道。</p><p> 冒 雨 搶 建 住 房</p><p>進駐馬伏坡后,首先要解決的是住房問題,這么多人擠在一間大房子里是不行的,因為援越抗美不是三天兩天的事,而是要幾年時間。原來越方聽說有一個大隊的隊伍駐高平境內(nèi),他們以為一個大隊也就百八十號人,住的地方很好解決,空房子有的是。但哪想到我們一個大隊是一個齊裝滿員的加強團,有4000多人,因此整個部隊的住房成了大問題。</p><p>越方知道這一情況后也非常重視,迅速采取了行動,凡是住房沒解決的地方,群眾都動員起來了,采取措施搭建住房,幫助入越部隊解決住房問題。</p><p>住房材料主要是竹子和茅草,這兩項材料越南都不缺,當(dāng)時越南巳進入雨季,我們進入越南雨就下個不停,馬伏坡附近的群眾在當(dāng)?shù)睾献魃绲慕M織下送來了大量的竹子和稻草,為了早點把房子建好,他們都是冒雨進行施工,在馬伏坡的山坡上平整了三處地基,增建三棟住房。房架是竹子,房頂蓋稻草,墻壁用竹片編成,用稻草和泥糊上去,泥尚未干,里墻貼上報紙,就這樣住進去了,這樣,四個排和連部及炊事班都有一棟獨立的房子。為防敵機轟炸,每棟房有前后左右四個出口,從出口處挖了一條防空壕通往山上,並規(guī)定了每個班的出口,在緊急情況下做到有序撤出。</p><p>剛住進茅草房,還發(fā)生了一個小插曲,山坡上有蛇,住進去后幾個地方都發(fā)現(xiàn)過蛇,新兵都是湖南人,怕蛇,一發(fā)現(xiàn)蛇嚇得尖叫,但正副班長里有幾個廣東兵,他們不怕蛇,聽到有蛇馬上過來問在哪,告訴他在床底下往哪個方向走,廣東兵就跑前頭等著,一會就把蛇抓住了,一手的兩指頭抓著蛇頭,一手兩指抓著蛇尾,抓著在新兵面前直晃動嚇唬他們。光靠廣東老兵抓解決不了問題,連隊衛(wèi)生員拿來硫磺,在房子的進門處撤一些,這樣以后在房子里就沒發(fā)現(xiàn)蛇進入了。</p> <p>1965年10月15日傍晚,部隊越過水口關(guān),開赴越南執(zhí)行援越抗美任務(wù)</p><p>楊志雪攝影</p> <p>馬伏坡的盤山公路。</p><p>譚林書攝影</p> <p>一營副營長賈銀山和四連副指導(dǎo)員易圣貴馬伏坡留影</p> <p>譚林書于馬伏坡中越友誼亭前留影</p> <p> 幫助越南群眾收稻子</p><p>住的問題解決之后,就進入了施工前的準(zhǔn)備工作。在這段時間沒更多的事,連隊根據(jù)上級的指示,組織人員幫助越南群眾做點事情。越南的水稻種植不分季節(jié),四季都可種植,當(dāng)時正值水稻收割季節(jié),越方勞力緊張,青壯年都上前線了,連隊就組織全連幫助當(dāng)?shù)睾献魃缡崭畹咀?。收割稻子對我們這些農(nóng)村出來的新兵是非常熟練的工作,干起活來勁頭十足,越南群眾主要是婦女,她們也不干活了,站在田邊笑嘻嘻地看著這些中國軍人干活,其實在越南干田里的活主要是婦女,男人在家也很少下地的,她們看到中國軍人干活干得這么好,直伸大姆指夸獎我們,幾天時間,附近合作社的稻子就收完了。</p> <p>副政委楊振江幫助越南群眾收稻子,休息時與群眾交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