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永不消逝的電波</span></p><p class="ql-block"> ——懷念敬愛的老岳父</p><p class="ql-block"> 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建國初期原中央軍委總臺、中央辦公廳機要室無線電報務員、電傳股長,我敬愛的老岳父王佐章,于2020年5月22日22時30分于世長辭,享年90歲。</p><p class="ql-block"> 老岳父生于山東省海陽縣辛安鄉(xiāng)茂梓集村一個貧苦的家庭,抗戰(zhàn)時期十三歲擔任共產(chǎn)黨、八路軍領導下的村兒童團團長,十六歲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7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被選送到華東通校進修,培養(yǎng)成為一名電臺報務員,他是建國初期中央軍委最早的優(yōu)秀無線電報務員之一,他的手鍵電報嘀噠嘀嘀噠聲,通過電波發(fā)往四方,為傳遞黨中央、中央軍委的號令,為解放全中國和建立新中國立下了默默的、不為人知的,且沒有名聲更無獎章的功勛。但那發(fā)出的永不消逝的電波,卻一代接一代的被繼承著、發(fā)揚著,在祖國的天空、廣闊的環(huán)宇、無垠的蒼穹中回響……</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岳父的相識,還要從七十年代我參軍當電臺報務員說起。</p><p class="ql-block"> 1970年夏,我的軍人老父親接到調令到江蘇徐州赴任,去接收裝甲兵學校即坦克兵學校營房,我們全家又從東北吉林通化的七道溝鎮(zhèn),隨父親搬到了徐州市。至所以是“又”,那是因為我們早在六十年代初,從西北的甘肅酒泉7169部隊,隨軍搬到了洛陽344工程兵學校,六九年中蘇邊境戰(zhàn)爭,工校被軍委撤銷解散,合并到了工程兵的總字352部隊,十月份就隨父親搬家到了寒冷的東北吉林省。軍令如山倒,部隊就是這樣,軍人子弟家屬同樣也是這樣,隨軍而動,遷移四方,哪里需要那安家。</p><p class="ql-block"> 剛到徐州一個多月,九月份352部隊的司政后總隊機關及家屬就搬到了徐州大院,很高興我們又見到了離別九個多月的小學同學和小伙伴們。然而感到新奇的是,我家的對門隔壁住進了一家雙軍人家庭,雖然在原洛陽工校時,也見過雙軍人家庭,但遠沒有這次住的這么近,而且做鄰居,聽說女軍人還是搶救病號輸血病休的護士,令我們很是崇拜。因為曾經(jīng)是兩個部隊合并到一起的,雖是鄰居,但互相不認識又不熟悉,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接觸交流的少,彼此都很陌生。</p><p class="ql-block"> 直到年底,我報名填表體檢政審參軍,被分到了皖南山去當兵,接兵的劉參謀召集我們新兵,到首長辦公室進行動員聽指示,才知道這位首長是我們家對門的鄰居姓王。</p><p class="ql-block"> 1971年3月份,經(jīng)過在皖南山黟縣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我們野營拉練下到了各個連隊,我和一部分新兵戰(zhàn)友被分到大隊部機關(團部),我到了通訊班,還沒認全班里的戰(zhàn)友和不知道自已將要干啥工作。一天晚上,就被大隊參謀長和政委,叫到電臺報房進行考察,考察我的首長居然是徐州的鄰居,新來上任的王佐章政委,讓我吃驚不小。他問了我的學歷、視力、身體狀況、新兵隊訓練的成績等等,還出了些囗算和基礎知識題,讓我應答,以考察我的腦子反應和應變能力,并讓我背他而立,拿手表在我耳朵左右、頭上頭下、時遠時近,像查視力表一樣,讓我用手指指出聲響的方向和遠近,以考察我的聽力和判斷能力。大慨一個多小時后,才讓我回到班里睡覺。</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就被通知和另外一名七零年的兵,準備行裝趕赴徐州總隊通信連,參加報務訓練。并給我們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要嚴守紀律,服從命令聽指揮,團結同志,嚴格要求自己。二是要好好學習,勤學苦練,掌握技術,事事爭先,做個好戰(zhàn)士。這樣當兵三個月,我就回到了徐州總隊大院,成了一名待訓報務員,正式的通訊兵。</p><p class="ql-block"> 由于赴徐州總隊報訓任務非常緊急,而且紀律要求嚴格,做為一名新戰(zhàn)士革命軍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此乃天職。雖然我的家和父母親離通信連住地只有三百米之遙,我也沒能有時間去看望,連里和戰(zhàn)友們誰也不知道這個情況。我牢記著王政委的指示,一心撲在訓練上,要把報務學好。還是近一個月后,大隊首長鄭主任到總隊開會,去24中隊看望干部戰(zhàn)士(中隊與通信連宿舍是前后營房),他知道我的家庭情況,問到通信連彭連長我的表現(xiàn),彭連長晚上找我談心,我才告訴他。于是連長讓我利用星期天的時間,請假回家去看望了父母親和兩個弟弟,以及同學和小伙伴們。</p><p class="ql-block"> 1971年的春與夏,經(jīng)過野營拉練到山東微山湖,野外搶占山頭,進行開機通訊聯(lián)絡演習,報訓收發(fā)報綜合考核等,近半年的訓練生活終于結束,我和戰(zhàn)友們圓滿地完成了電臺報務訓練任務。由于在訓練期間學習刻苦,表現(xiàn)突出,成績優(yōu)異,我被連隊嘉獎表彰,并光榮的入了團。于九月份返回到了皖南山部隊。</p><p class="ql-block"> 一回到通訊班,電臺負責人通信班副班長,就及時讓我倆熟悉報房和電報機,分了電鍵,并給我們編了代號(呼號),排了帶班和值班表,除了每天的訓練和公差勤務外,正式上機日夜值班工作,收發(fā)電報。為保密我們使用的是65型有線電報機,由于部隊當時國防施工戰(zhàn)備緊張,通訊聯(lián)絡的上情下達,下情上報,軍務繁忙。我們電臺的收發(fā)報量比較大,白天黑夜的嘀噠嘀嘀噠聲,不時的響徹在深山溝里。大隊領導對通訊班和電臺也十分關心,尤其是王政委。聽老兵們講,當時部隊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只有政委可以進報房和機要室。一次,王政委到我們報房來看望,指示我們除了工作值好班外,還要堅持平時的報務訓練,收發(fā)電報的技法和質量好壞,是非一日之功能練的出來的,必須常抓常練,堅持不懈。當他看到我們用的電鍵都是新?lián)Q的國產(chǎn)電鍵,鍍鉻閃光很是漂亮時,就講起了他們解放初期,用的是手搏電鍵,十分老舊,電碼是莫爾斯碼,如不勤學苦練是發(fā)不好電報的。直到這時我們才知道,政委原來是老報務員出身,令我們肅然起敬,無比的佩服。</p><p class="ql-block"> 更令人敬佩的是,政委平時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處處為干部戰(zhàn)士做榜樣。他起早貪黑為部隊建設勤奮工作的精神,使我深有感觸。因為我們電臺收發(fā)電報,沒有固定的時間,一般特級電報都在晚上或者半夜發(fā)來,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們邊收邊送到機要室譯電,由譯電參謀呈送首長審閱。我就多次送電報到機要室,路過政委的茅草房辦公室,里面經(jīng)常是亮著燈,他看電報,審文件,伏案工作,孜孜不倦,而第二天早上照樣出操。</p><p class="ql-block"> 說來我們機關的干部戰(zhàn)士都很佩服他的軍人精力和體魄,每天出操都能見到他在操場上的身影。他的習慣是先長跑幾公里,然后到籃球小操場上翻單杠、撐雙杠。經(jīng)??吹剿趩坞p杠上,上下翻飛,標準的軍體動作,矯健的身姿,干部戰(zhàn)士們無不為之拍手稱快。</p><p class="ql-block"> 然而最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他對我的諄諄教導和關懷。自我知道他是我家的鄰居并在他手下當兵時,他就對我格外的嚴格要求,時常告誡我:要向工農(nóng)子弟學習,不要有特殊和“自來紅”思想,要夾著“尾巴”做人,處處爭先,多看書勤訓練,做個合格的好戰(zhàn)士。我牢記著他的教導,在機關大隊部,無論是營建蓋房、公差勤務、農(nóng)副業(yè)生產(chǎn),還是上山砍柴,挑水燒水,打掃衛(wèi)生,為干部戰(zhàn)士們服務,都不怕苦不怕累,搶著去干,不為名不為利,默默地奉獻,踏實地做人。大隊部除個別領導和本班七三年倆名報務員,知道我的家庭情況外,其他同志均不知道我家和政委家在徐州是鄰居關系,更沒有什么特殊照顧和優(yōu)親厚友等事情的發(fā)生,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士兵,為部隊和國防建設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1974年,我被政委任命為通訊班副班長后,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越發(fā)努力上進。除干好本職工作,收發(fā)好電報,搞好軍事訓練外,還見縫插針,在山上開荒種地,種瓜種豆,搞好農(nóng)副業(yè)生產(chǎn)。我們通訊班種的蔬菜瓜豆,是全機關收交最多最好的單位,彌補了炊事班當時疏菜副食的不足,受到領導和戰(zhàn)友們的一致好評。</p><p class="ql-block"> 最難忘的1976年2月,我在大隊部機關首長、直接領導和戰(zhàn)友們的教育培養(yǎng)幫肋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并在訓練新兵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吃苦耐勞,訓練出了優(yōu)異的新兵班,被新兵隊嘉獎。四月份,園滿完成了新兵訓練任務,我?guī)ьI分到大隊部的新兵,回到了大隊部機關??蓻]過多久,確得知王政委要轉業(yè)地方工作了,令我很是吃驚。在幫助他整理辦公室,收拾東西,就要離開部隊的時侯,王政委知道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就把馬列毛的書和部隊文化教材,以及電工學通訊一類的書籍送給了我。再三囑咐我:要學理論、學文化,如果沒有理論和文化知識,將來一事無成。并用他自己很小就學文化,當兵當報務員上通訊學校,自學初中、高中課本,在高級通校當教員時,更是刻苦鉆研的經(jīng)歷,講給我聽,鼓勵我今后要繼續(xù)努力學習,使我深受啟發(fā)和深刻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直到1979年4月,我退伍回到洛陽等待分配工作,和參加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回來探家的大弟弟,受同時參戰(zhàn)歸來王政委的大兒子之邀,去看望當年的老鄰居、老首長。他還是十分的關心我,問這問哪,鼓勵我,說我還很年輕,如分配工作后,還是要努力學習,干什么都要勇于進取,不甘落后。然而令他吃驚和沒有想到的是,自這次會面后,我和從來沒怎么說過話,他的大女兒談起了戀愛,后來盡成了他的女婿,這也許就是老革命的電臺報務員和我這個新時代的報務員的緣分吧!</p><p class="ql-block"> 直到后來,我被分配到工商執(zhí)法戰(zhàn)線工作,甚至結了婚,愛人生了孩子,我還依然記著他在部隊時對我的教誨,在愛人的辛苦支持下,我上夜校,補初中補高中,考電大考黨校,黨校畢業(yè)取得大學??茖W歷后,回到工作崗位,更是勤奮工作,積極進取,多年多次立功受獎,被評為市、區(qū)的先進個人和優(yōu)秀黨員。這都與他在部隊和地方時,平時對我的要求和教育是分不開的。</p><p class="ql-block"> 俗話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泉。老岳父對我們的愛,就如那永不消逝的電波,嘀噠清亮,點劃厚重,鏗鏘有力,綿延迴長! </p><p class="ql-block"> 愿老岳父、岳母天堂幸會,一路走好!兒女們會永遠感恩,記住你們的恩澤和教養(yǎng)。</p><p class="ql-block"> 最后,讓我用電碼嘀噠嘀噠嘀完畢(●一●一●)來結束這篇小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文獻草于老岳父逝世一月之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0年參軍的岳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1年我父母在徐州合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次探家的全家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皖南山我們電臺的戰(zhàn)友</p> <p>1979年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歸來的大弟和內弟在總隊大院合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春節(jié)合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悼念岳父】</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少小抗戰(zhàn)兒童團,開國大典紅旗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戎馬生涯三十載,軍工建設十四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忠于領袖忠于黨,為國為民終身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勤儉廉潔傳后代,留得清名人世間。</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岳父王佐章生平簡介</span></p><p> 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我的老岳父王佐章,于2020年5月22日22時30分因病逝世,享年90歲。本著老人生前遺愿喪事從簡,已于2020年5月24日火化后,葬于洛陽盤龍陵園。在此特向老岳父生前的老戰(zhàn)友、老同事及親朋好友,尤其是聞訊第一時間誠摯致喪致哀、來信來電,共計80多名老同志、老戰(zhàn)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下附:老岳父的生平簡介)</p><p> 老岳父1931年5月15日生于山東省海陽縣辛安鄉(xiāng)茂梓集村,1943年擔任共產(chǎn)黨、八路軍領導下的村抗日兒童團團長,1947年加入共產(chǎn)黨,6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p><p> 1947年6月至48年12月在華東通校進修</p><p> 1948年12月至50年3月中央軍委總臺任報務員,在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閱兵式中成為一名紅旗方隊的旗手。</p><p> 1950年3月至53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室任電傳組長、股長</p><p> 1953年3月至53年9月中央軍委總臺任領班員,曾在毛主席和中央領導身邊工作。</p><p> 1953年9月至59年9月解放軍高級通校進修任教員、主任教員</p><p> 1959年9月至65年5月在7169部隊參謀軍教連任連長期間,分別赴新疆馬蘭基地,甘南酒泉發(fā)射基地工作,為中國的導彈和原子彈事業(yè)做出貢獻。</p><p> 1965年5月至70年5月總字352部隊任警通連連長、工程科副科長等職</p><p> 1970年5月至76年8月任80592部隊政治委員、黨委書記</p><p> 1976年8月至78年12月任5111廠武裝部長</p><p> 1978年12月至80年8月任5111廠黨委常委武裝部長、政治部副主任</p><p> 1980年8月至1991年10月任5111廠黨委副書記</p><p> 1991年10月經(jīng)國防工辦批準離職休養(yǎng)。</p><p> 1956年1月曾獲國防部授予的解放獎章</p><p> 2015年9月獲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紀念章</p><p> 2019年10月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p><p> 注:悼念文和遙祭詩照片,分別為原352部隊警通連司務長劉漢斌和原80592部隊周澤斌工程師所作。再次表示感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