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汝寧東關石橋</p> <p>汝寧東關石橋位于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城東關,橫跨在汝河之上,是一座大型明代石橋,原名“濟民橋”。因為位于汝寧大街東端,故又稱“汝寧東關石橋”。該橋為五孔實腹聯拱石橋,長55米,寬7.3米,高11米,整座橋面均用長條青石砌筑。這里是古城汝寧府東去西來的交通咽喉,百姓商賈,車輛來往,絡繹不絕,500多年來在橋面石板上留下兩道深深的車轍印記。</p> <p>石橋的設計和建造體現了實用與美觀。橋身構造從側面可分橋栿石、仰天石、橋面石三層,為青條石漫砌;兩側有望柱二十六根,望柱上面各雕刻有桃形狀柱頭和石獅子柱頭。每個橋墩正中,各有一個長方形的小橋洞,這既節(jié)省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洪水大時可以行洪,減少對橋的沖擊,同時,圓方相間,倒影更是美觀大方。</p> <p>橋的欄板用上下兩塊青石板拼成,欄板的雕刻以動物、花卉為主,其他紋飾作陪襯。橋墩的分水尖上有分水獸。橋的設計嚴謹,構造精巧,顯示出了古代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藝。雖歷經數百年滄桑,仍然橫臥在汝河之上,至今發(fā)揮著作用。</p> <p>據《汝寧府志》載:“濟民橋跨汝河之上,舊為木橋,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知府錢鉞始易以石,隆慶之年圮,知府陳廷光重建。崇禎六年知府黃元功修,兵亂復圮。順治八年同知高異辰重修?!庇謸度觋柨h重修汝東橋碑記》記載:“大橋始工于明隆慶四年(1570年)四月,落成于萬歷元年(1573年)二月?!?lt;/p> <p>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東關古橋橋墩和東西兩邊橋身,不是方方正正的石條,而是圓柱體的石磙,過去農村常見的麥收打場用的石磙,磙眼還依稀可見呢,這其中的原因讓很多專家百思不得其解。</p> <p>每一座古橋都是一部歷史書,從明代至今,這座石橋成為汝南歷史的見證。無論是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還是和平年代歲月靜好的模樣,靜默的石橋鐫刻下太多的往事,也見證了汝南這座古城的過往與未來。</p> <p>1987年11月12日東汝河石橋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汝寧石橋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p> <p>而今,根據國家舊城改造項目安排,新規(guī)劃的汝河故道整修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作者站在石橋邊,看著汝河水岸的別樣風景,綠樹紅花掩映在極具現代特色的鋼筋混凝土建筑中,恍惚間穿越千年。小橋,流水,人家,煙雨濛濛。幾多風雨,裊繞著紅塵的往事;幾段綺夢,輕淺著落寞的回憶。</p> <p>汝寧東關石橋就像這滾滾流淌的汝河水,悠悠歲月中,默默地注視著日出月落,執(zhí)著地守望著綿綿鄉(xiāng)愁。</p><p>2020年6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