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良好的溝通,是我們與外界互動的最好途徑,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溝通更是尤為重要。為了使老師們重視有效溝通的重要性,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營造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6月15日下午18:30,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有效溝通技巧” 專題講座在學校報告廳開講。本次專題講座的主講老師是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學校兼職心理教師廖玉柳。</p> <p> 周一的工作忙碌,也許會令老師們都身心疲憊。但是,為了使自己的教育工作充滿智慧,大家都準時如約來到了講座地點。為了緩解疲勞,在廖老師引導下,老師們互相按肩、互相捶背,在歡笑聲中,大家的學習熱情隨之高漲,講座也隨之開始了!</p> <p> 廖老師首先為大家介紹本次講座背景,并簡明扼要地點出師生間在溝通方面的不足。在接下來的講座中,廖老師著重講述了有效溝通的技巧。</p><p> 廖老師提出,從“心理準備”開始,去進行有效溝通。廖老師還希望老師們在與學生、家長溝通之前,要先處理好情緒,用雙贏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讓家校溝通、師生溝通變得更有效。</p><p><br></p> <p> 在講座中,廖老師還引用了許多她平時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真實案例,并進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為老師們今后與學生或家長交流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jīng)驗。</p> <p> 廖老師的講座,讓老師們深受啟發(fā):所有的溝通,都是從“心”出發(fā),經(jīng)過一系列的加工,被我們反饋給別人。在信息加工和傳遞間,我們想要表達的,不一定能夠完整地傳遞到位,而決定我們溝通方式的,正是我們的思維模式,但思維模式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愿我們都能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要求學生進步的同時,我們也在進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