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梅雨將至時節(jié),感念好友相約,竟實現(xiàn)半生夙愿,去往夢魂深處,那煙雨蒙蒙的皖南桃源,走進那寧靜的水墨丹青。</h3><h3>車行青山翠嶺,已是晚上,但見黛色群山踴躍向后奔去,山谷里,時而暴雨如注,時而雨休云散。隧道一個接一個,讓久居平原的我,好生好奇。</h3><h3>進了宏村,撲面而來的是清新的水汽,四處黑黢黢,偶見遠處民居點點燈籠,亮著溫馨的光,迎著遠方的客。下榻在友人自家的民宿里,完全的徽派建筑,精致的小院,主人給我們特意安排了有陽臺落地大窗的廂房,滿屋的木香。</h3><h3>一夜疲憊,夢里卻多了些詩韻遐想。</h3> <h3>清晨的鳥鳴,淡淡的天光,喚醒了我,賞山水,最美莫過于早晨,立即起床洗漱,駐足陽臺,禁不住贊嘆,好美的畫!白墻黛瓦,青林翠柳,一池碧水,尋常巷陌,“一溪煙水明如畫,十畝桑田誰并耕”,桃花源不就是這里嗎?遠山繚繞著云霧,像溫雅的君子悠然不語,卻自在風流。</h3> <h3>乘著早涼,在村里漫步,青石板的路面似曾相識,家鄉(xiāng)小城也曾經(jīng)有這樣的青石板,可惜現(xiàn)在都不知流落何方了。古老的宏村,處處寫滿明清的歷史,給人的印象是寧靜溫婉祥和的,就像在那清清的溪水邊捶衣的女子,寸寸光影里,任平靜的日子流淌。</h3><h3>巷陌里,有清澈的水渠,當?shù)孛袼自缟?點前是不允許在溝渠里洗衣服的,因為早起的人們要打這里的水做飯煮茶,幾百年來,沒有誰會去打破這個俗約。</h3> <h3>徽派建筑在這里保存完整。民居大多數(shù)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翹角飛檐,雕梁畫棟,黛青色的江南瓦均勻相扣,簡單而質(zhì)樸,書香門第或商賈人家,高堂大屋都會有敞開式的門廳,積水聚財?shù)奶炀犛讶苏f,下雨時,這里呈一個水幕,很有一番情趣。正廳里八仙桌,太師椅,幾案上一瓶,一鐘,一鏡,女坐鏡前,心要靜,男坐瓶前,要平安,有的大堂兩邊還會各有半扇圓桌,友人說只有當家里的男主人經(jīng)商歸來時,大圓桌才會拼起來,意味著團圓。</h3><h3>在古老的徽州土地上,由于重山疊嶺,土地缺乏,迫于生計,人們便形成了外出謀生的習俗。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徽商、徽州文化就是這樣在中華大地上傳播美名。</h3> <h3>人都說江南美景如畫,慢慢的走在這古老的村落,真切的體會到了這一句話。墻角,屋檐,幾乎每個角落都是一番風景,更叫人喜歡的是這里的水都是活水,都是源自于山上流下的,由于古人精巧的設(shè)計,南湖春曉,月沼風荷,雙溪映碧,所有的水域都會有潺潺的充滿活力的聲音。</h3> <h3>就像這寧靜祥和的氛圍,這里的人們也多是溫聲細語,不急不徐的,他們守著自己祖先的老宅,擺放著最具地方特色的磚雕、木雕、竹雕或者茶葉、山菌、竹筍、火腿,接待著四方游客,幾乎家家都會做一首地道的美味的徽州菜,我們的午飯安排在拍攝《臥虎藏龍》的景點,月沼邊的一家餐館。臭鱖魚,錫紙毛豆腐,涼拌三絲,還有香菇腐皮湯,配上冰鎮(zhèn)的酸梅湯,簡直是人間美味,結(jié)賬的時候主人家再三的優(yōu)惠,才170多塊錢。</h3> <h3>下午去的是五柳先生的守拙園,“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h3><h3>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北闶刈荆@也許是古代文人最鐘愛最心安的一種處世方式,也許不夠融通,不暢達,但終究維持了自己的本性,不讓自己自尊和良心受到不值得的委屈。有人說陶淵明辭官后的生活是貧困的,但他畢竟是文人,又是辭官不做的官員,從這里的建筑看出應(yīng)該不像我們課本上所說的那么潦倒吧。</h3> <h3>黟縣的古村落,處處是文化,處處刻滿了人們對學(xué)而優(yōu)則仕、對門第和精神世界的追求,祠堂書齋廳堂的楹聯(lián)讓人禁不住贊嘆,不僅對仗巧妙,用詞精準,意蘊更是深刻,對后人很有啟迪。“陶公容膝樂天命,劉子作銘惟德馨”</h3><h3>“書作良田,何必嫌無后產(chǎn)。仁為安宅,由來自有亨衢?!弊x書,積善,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正因為這些文化的熏陶,有名的徽商在人們的心目中也是儒雅又睿智的。風雨飄搖的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的積善成德,設(shè)立粥廠、善堂、義墊,修復(fù)名寺古剎,收殮了數(shù)十萬具暴骸;恢復(fù)了因戰(zhàn)亂而一度終止的牛車,方便了百姓;向官紳大戶勸捐,以解決戰(zhàn)后財政危機等事務(wù)。胡雪巖因此名聲大振,信譽度也大大提高。他的商業(yè)帝國又增添了多少彩色光芒。<br></h3> <h3>原以為西遞和宏村是一個地方,這一次才真正的厘清概念。西遞原名西溪,西川,北宋慶歷七年,胡昌翼之五世孫胡仕良由婺源去金陵(南京)途徑西遞鋪,被這里的山形水勢所吸引,認定西遞是一塊極為難找的風水寶地。一年后,舉家遷來西遞居住。明代又出了刺史胡文光,樹了恩榮五檐牌樓,飛檐走獸,黟青古樸,雕刻藝術(shù),精妙絕倫,彰顯著皇家的恩賜和贊譽。</h3> <h3>西遞的古民居和宏村既相同又總覺得有些不同。似乎這里的文化氣息更加濃厚,一個個家訓(xùn)、祠堂,以及對孝文化的弘揚,都讓人覺得這里面值得品味深思的地方太多。友人給我們請了一個導(dǎo)游,一個清秀文雅的當?shù)毓媚?,輕聲細語的給我們介紹著這每一個院落的前世今生,偶爾會遇到她的同行,一個同樣清秀笑瞇瞇的小伙子,在向他的游客說歷史時,總是時不時的瞟著我們的小導(dǎo)游,眉眼間是甜蜜的小小歡喜。在最后一站胡家祠堂結(jié)束時,小伙子就在門外笑瞇瞇地等著她,姑娘羞紅了臉,向我們告辭而去。耳畔似乎響起了黃梅戲的俏皮情韻。</h3> <h3>西遞的院落是小巧的,卻各具情志。有的邁入大門就可見寬敞的廳堂,有的卻是桂花窗阻隔了視線,對著廳堂。取意“貴氣臨門”。夏天的時候屋子里有些悶,但是聰明的古人卻早就發(fā)明了土空調(diào),廳堂正中的地磚有一個洞,手伸下去會覺得一股冰涼的氣息從地下冒出,像現(xiàn)代空調(diào)的出風口一樣,瞬間屋子清涼無比</h3><h3>“”桃花谷里桃花仙,桃花美人樹下眠?;ɑ赆劸吞一ň疲R花香皆有緣。”村落人家很擅長利用山間的野花野果來釀制美酒,主人家殷勤的遞過來一杯杯桃花酒、楊梅酒、杏花酒,酸甜中是酒曲的醇香,不敢多喝,真怕如《西游記》中杏仙的一杯“何必西天萬里遙”,再留住了腳步。</h3><h3><br></h3> <h3>徽州山水,如夢如畫,茶香萬里,舉世聞名。漫山的茶園,有茶農(nóng)如蜜蜂般為了人們清逸優(yōu)雅的生活,辛苦采茶。路邊有幾從小茶樹,我們也停車下馬,做了一回茶農(nóng),都說茶葉就是兩片葉子一片芽,果然如此,兩片葉子呵護著中間那一顆嫩芽。像鳥的舌頭一樣,青翠嬌嫩,清香無比。</h3> <h3>皖南山區(qū)竹林遍布,木坑竹海是賞竹的絕美之地,李安導(dǎo)演的《臥虎藏龍》就是用這么一片靈秀之地為他的武俠俗片,蒙上了一層浪漫唯美。竹海在山風中波動,滿眼的青翠,滿眼的高潔,所有的竹亭亭如君子,有陽光從高高的竹葉間透下光芒,卻更襯得這竹的圣潔高傲。清溪從高處潺潺奔流而下,用它的柔情日復(fù)一日磨礪著溪澗里的頑石,水,徹骨的涼。</h3> <h3>山谷里,時不時就會見到一個粉墻黛瓦的小村落。古老的黟縣人們很是聰明,他們很早就懂得色彩的協(xié)調(diào)美。藍天青山,中間是鮮明的白墻灰瓦,村落的生機便跳動在這廣袤的天地間。難怪無數(shù)的畫家、攝影家都喜歡到這里寫生、采風。真是如葉圣陶在蘇州園林里面說到,無論從哪個角落看都是一幅畫。這里,不也是如此嗎?</h3> <h3>黟縣之行,仿佛做了一個美麗而短暫的夢,仿佛在畫中游玩了兩天,還沒有久久品味,又踏上了歸途。除了美好的景色,心底一直念念不忘的,便是那浸透在山水村落每一寸土地的徽州文化,一個民族,文化是靈魂,有了文化的景致,才有深刻的內(nèi)涵和情韻。想起了我的家鄉(xiāng),岐陽門那一片有些馬頭墻的徽派民居,我曾經(jīng)住在粉墻黛瓦的院落,在鋪著青苔的磚地上數(shù)螞蟻,坐在青石的臺階上看門廊下的燕子。而今,它們都永遠留在了夢中。</h3><h3>我多么希望,我們的家鄉(xiāng),也像那桃花源里的人家一樣,保留一些,挖掘一些,屬于我們的文化美景。鋼筋水泥的叢林,灰暗冰冷,哪里有夢魂棲息的凈土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