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長時間室外勞作,或長途徒步旅行的人們,往往極度疲憊,饑渴難耐。此時,渴是首選,水是第一位,渴望而不可求。即使望梅生津,也樂聞其祥;那怕飲鴆止渴,也在所不辭。真的,在你遠(yuǎn)行的旅途,在你涉足的路旁,在你目及的前方。會有一瓦缸清水等著你,那就是——三奶奶的那瓢透心涼!</p><p> 記憶中的三奶奶和藹可親,慈祥可敬。滿臉的皺紋笑起來真好看,就像一朵永不凋零的木棉花,溫暖又滄桑。滿嘴沒有一顆牙笑起來真好聽,宛若留聲機(jī)嘻嘻哈哈永不停息,可人又親切。三奶奶并非本家,孩子私地下稱呼“三老婆”(其實(shí)聽大人私下也這么稱呼),即使被她聽到了,也從不責(zé)怪,一笑而過。</p><p> 三奶奶家獨(dú)居村外西南(大概是現(xiàn)在隋家屯村前,青島路與北京路紅綠燈位置偏東南)。房前屋后有好大一片古杏林,林前便是一條淙淙小溪,林后還有一方菱荷共生的水塘,頗有蟬噪林靜,蛙鳴溪幽的韻味,堪比世外桃源。春來被杏花掩映,在杏林里嘻戲。夏天被杏香熏陶,在綠蔭下乘涼。屋西一條沙土路——209省道貫通南北,是通往縣城的唯一主干道——青島路的前身。南可達(dá)即墨、青島,北可去棲霞、煙臺。</p><p><br></p> <p class="ql-block"> 上世七十年代,說是跑汽車的公路,其實(shí)整天見不到幾輛汽車,別說象龜殼一樣的‘小臥車’更難得一見,偶有部隊(duì)拉連的車輛通過,大人孩子會站在路邊歡呼雀躍??吹捷喿佣嗟钠嚕⒆觽儠晃逡皇臄?shù)著——‘十輪卡’,記憶中一輛車十個輪子是最多的了。也是我們村因近臨省道,才會有幸見到的盛況。</p><p class="ql-block"> 平常主要交通,以馬拉車,獨(dú)輪推車,步行為主,自行車都極少見。南來北往徒步的人們,往往極易脫水干渴,特別是夏日。這時,三奶奶的屋西路旁,便多了一頂瓦缸,一個篦簾,一塊石板,幾只舊碗。往往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先行者,是瘋鬧渴了的孩子們。好奇打開篦簾,是一股涼意,一缸清水,一把水瓢。一陣狂飲,從頭涼到腳的爽快,透心涼的愜意。最是,近水樓臺先得瓢的第一人,飄飄欲仙的樣子,讓人羨慕又嫉妒。一會功夫,被孩子們輪番喝了個缸底朝天。三奶奶會笑嘻嘻的重新打井水加滿,叮囑我們千萬別浪費(fèi),更不能糟蹋。告訴我們過路的人要喝,還有向路中央推沙的養(yǎng)路工更需要水。我們腳下平坦的金光大道,是靠養(yǎng)路工汗水推出來的。三奶奶那質(zhì)樸的語言,表達(dá)了她的初心;那微不足道的善舉,便是她的擔(dān)當(dāng);那滴水之恩,涌泉相報(bào)社會的行為,踐行著她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吃水不忘挖井人。已不清楚三奶奶家的水,取之于村中的那口井,村中的數(shù)口井也早已不見蹤跡!但,三奶奶的那瓢透心涼,沁人心脾,余味猶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