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有一種向往叫“未來可期”,有一種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種記憶叫“刻骨銘心”,可我更看重的還有一種等待叫“收到請回復”…</p><p> 它可能是領導工作任務下達后,對完成情況匯報的等待;</p><p> 它可能是一件好消息分享給好友后,希望得到祝福的等待;</p><p> 它可能是對方遇到困難尋求幫助時,希望得到答復的等待;</p><p> 它可能是逢年過節(jié)父母盼孩子回家,希望收到航班信息的等待;</p><p> 它可能是生日聚會邀請信息發(fā)出后,確認信息是否收到的等待;</p><p> 它可能是一次長途旅行,期盼收到報告平安的等待;</p><p> 它還可能是一位重癥患者,家人在焦慮期盼手術成功消息的等待。</p><p> 小事見格局,細節(jié)看人品。 “收到請回復”,看似是一個簡單的等待和請求,在我看來,從它可以看出一種禮貌、尊重,可以衡量出一個人的人品和素養(yǎng),用我們平時最通俗的話說,就是可以看出這個人靠譜不靠譜。</p><p> 手機不離手的時代,秒回時??梢?,信息傳遞快,工作效率高,大部分人做到了。但也有一些人,接到群里發(fā)布的任何工作通知,經常會遲遲不回復,不予理睬,導致無法確認消息是否傳達成功,工作不能及時落實,對“收到請回復”永遠都是石沉大海,沒有下文。冷漠,與己無關已成習慣,即便與切身利益有關的事情也是如此。</p><p> 一個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應該靠別人指責提醒,而是自律意識和換位思考意識的長期培養(yǎng)。 回復別人的信息,是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p><p> 在工作單位,珍視同事合作,尊重崗位分工,尊重每一個“收到請回復”,長期以來,不僅可以獲得領導的信任,增強團隊凝聚力和協(xié)作關系,更有可能成為改變一個人人生軌跡的關鍵因素。</p><p> 朋友交往過程中,對信息視而不見、永不回復的人,時間久了必將在失望中漸行漸遠,最終形同陌路相識。</p><p> 還有最牽掛我們的父母家人,也不能讓他們的一句“收到請回復”,變?yōu)榭帐厥謾C的翹首以盼和牽腸掛肚。</p><p> 對“收到請回復”給予一個簡單的回應是最起碼的禮貌和修養(yǎng),不需要華麗,不需要修飾,只要一個笑臉和一個“收到謝謝”。</p><p> 有一種尊重,叫“收到請回復”。</p><p> 有一種責任,叫“收到請回復”。</p><p> 有一種牽掛,叫“收到請回復”。</p><p> 有一種素養(yǎng),叫“收到請回復”。</p><p> 有一種熱情,叫“收到請回復”。</p><p> 有一種等待,叫“收到請回復”。</p><p> 收到見人品,凡事有結果。你的形象和價值不要在“收到不回復”中被減分、被打折扣,你的熱情不要在“收到不回復”中被澆滅,請不要丟失這個時代中不可或缺的安全感,不是隨叫隨到,而是“收到請回復”!</p><p><br></p><p><br></p><p> 2020年6月2日莊老莊</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