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幾天前,我報名參加了當?shù)匾粋€旅游公司組織的一日游旅游團,目的地是科右中旗的圖什業(yè)圖親王府和中旗的翰嘎利湖,下午到中旗巴圖查干奶制品車間參觀熬制奶茶奶制品工藝演示。今天就參觀親王府的所見所聞奉獻給大家。當然和團出去最大的好處就是節(jié)約,不僅節(jié)約費用,就連時間都節(jié)約了,走馬觀花連錄帶聽,回來還要看看資料因為這個景區(qū)就在家門口,起碼要知道它的歷史背景,如果來了親朋好友有個能看能玩的好去處。</p><p><br></p><p>一天的旅途奔波勞累,但心情始終愉悅,一來天氣不冷不熱,很適宜出門旅游,二來親眼目睹豪華奢侈的清朝蒙古部落的建筑,這個建筑群融漢,蒙,藏之精華,古樸大方,中規(guī)中矩,即展當年王爺之威風八面,又能體現(xiàn)當朝帝王為了一統(tǒng)江山而籠絡邊疆臣民大肆揮霍無度的景象,為了確保邊疆的長治久安,確實下了一番苦心,比如對邊疆少數(shù)民族眾大臣的寬容和利用,但又時時的在削弱他們的權力,讓他們分散管理以防他們互相勾結給國家造成麻煩,在有通過公主下嫁連姻的方式籠絡人心,這在清朝期間也是有很多這樣的例子。</p><p><br></p><p>其實這個親王府是個翻版的建筑,原有的親王府在1962年的時候,在“滅四舊”的狂潮中被夷為平地,130年的古建筑毀于一旦,實實在在的可惜了。為搶救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當?shù)卣弑M全力籌措資金在原址上,按原樣復建了親王府,并于2017年7月6日對外開放。</p> <p>科右中旗的圖什業(yè)圖親王府,離我家烏蘭浩特市并不遙遠,同屬內(nèi)蒙古興安盟管轄,距離150左右公里,而且路況良好,適宜自駕游。到了旅游季節(jié),會有好多北京東北等地的游客自駕來此觀光。</p><p><br></p><p>真正的到了目的地,看到了親王府的雄姿,就如同見到了濃縮的故宮,只不過比例縮小了,整個建筑吸納了漢式建筑的坡頂,斗拱,隔扇間房,雕梁畫棟,飛檐翹脊,亭臺樓閣的風格。站在最高的門樓上望去,高低錯落的大小房屋對稱的排列在門樓下的中軸線兩面。古樸的灰墻灰瓦讓人想到王爺之威嚴,歷史之遙遠。</p> <p>親王府建在離科右中旗白音胡碩鎮(zhèn)以北20公里的代欽塔拉大草原上。地勢東高西低,靠山面水,后面靠著五頭山,面對代欽哈嘎湖,左面有額木庭高勒河,右面緊依查干礎魯漫坡,順應了“天時地利”。</p><p><br></p><p>親王府是圖什業(yè)圖扎薩克第十三代親王巴寶多爾濟執(zhí)政期間(清同治10年清光緒16年即1871年到1890年)修建的。說起來這個十三代親王是世襲制傳承下去的,三百多年前他的鼻祖奧巴被努爾哈赤封為“圖什業(yè)圖汗”,1636年,奧巴的兒子巴達黎被改稱為王。235年后,十三代親王巴寶多爾濟開始修建了這個規(guī)模宏大的王府,至此王府結束了蒙古包的生活。</p> <p>親王府總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150間。整體建筑由王宮(中院)、三個衙門、游樂場、佛事經(jīng)堂等組成。進的城門就進入了正院,長廊迂回,花草樹木,遮陽防雨,進入院里如同進入了花園一樣。進入第二道門西側是王爺?shù)募覐R,東側是個雙排的十四間博物室,當時應該有各種古董玉器,現(xiàn)在并沒有開放。當然現(xiàn)在如果有器物展覽也一定是贗品。一,二道院中有七間通間大房,是王爺商決旗務的議事大廳。首進四合院是王爺?shù)氖绦l(wèi)和仆人的居所,叫侍衛(wèi)院。王宮正院設有東西衙門,東衙門為長史處,為二進院,建有26間房屋,是管理王府內(nèi)務的辦公場所,西衙門為印務處,也是二進院,同樣26間房屋,是管理旗務的辦公場所。而王爺起居飲食應該在府里最后一排,有東西對稱的兩個大間,都有單獨的幔床。</p><p><br></p><p>王府外圍建有城墻,周長800米,四角和東西城墻中段有六個炮樓,站在城墻上恍惚間如在萬里長城上一般,大氣磅礴。</p> <p>客觀的說,參觀親王府給人的第一印象當然是大氣宏偉,到處雕梁畫棟,古樸典雅,無不彰顯清朝蒙古王公奢靡的生活環(huán)境和當年匠工的精心設計和施工。但是走了一遭就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建筑都很新?經(jīng)過了解才知道這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按照原址原樣一樣不差的重新打造的。這在心里有些不大不小的遺憾,好在心里有數(shù),雖然整個宮殿重建很新,但確實是原地重建,同樣可以再現(xiàn)當年親王府的模樣和興衰,是一部難得的客觀反映蒙古民族幾百年興衰的大百科全書。</p><p><br></p><p>可以想象,那個年代貧苦的牧民過著顛肺流離的游牧生活,他們不僅要抵御天災人禍,同時還要時時的受到王公貴族的老爺們的欺凌。</p><p><br></p><p>親王府的花天酒地的生活是貧困的牧民打造的,是牧民的血和淚鑄成的,因為有生活的不平等,因為有壓迫,最后到了十四代親王色旺諾爾布桑保執(zhí)政的時候,草原上爆發(fā)了花里亞蓀兄弟領導的牧民起義,十四代親王色旺諾爾布桑保在牧民的聲討中被迫自縊身亡。</p> <p>歷史的塵埃已經(jīng)落地,不管當年王爺多么威風凜凜不可一世,終將會變?yōu)闅v史故事。站在高處望去,親王府古樸莊重,古香古色。看不到當年王爺及達官貴族高高揚起的霸主鞭,聽不到九九八十一個9歲兒童為了修建王府被活活埋葬,成了王府的奠基之魂的哭泣,而今耳邊都是歡聲笑語,一片祥和。</p><p><br></p><p>歷史就是歷史,而今早已物是人非。時常用歷史檢驗自己,是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我們很幸福,因為我們攤上個好國家,好時代。我們應該知足,應該好好享受現(xiàn)在的生活。踏踏實實走好腳下的路,因為一切都來之不易。</p> <p>文字/璀璨星空</p><p>插曲/蒙古草原</p><p>插圖/手機拍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