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在植物界,可算是高級官員了,因為它是毛茛科的大科長。<br> 毛茛的花很打眼,金燦燦的黃色,表面就像打了一層蠟一樣,光滑耀眼。 毛茛的英文名叫“buttercup”,翻譯成中文就是“奶油金杯”,當然取了butter的黃色,以及花表面的油光發(fā)亮的樣子,非常貼切。拉丁文名字“Ranunculus”,意思是“青蛙”,不比英文那么直接,但說明毛茛喜歡生長在青蛙出沒的地方,含蓄地說明花兒喜歡有水的地方。 從小就熟悉這個小野花,不過那時不知道它姓甚名誰,只知道小伙伴們都叫它“野辣椒”。辣與不辣,我也不知道,大人們都說它有毒,所以至今我也沒敢品嘗它。 去年在延吉市的延河水庫看到好大一大片毛茛花,因為這里是延吉市的飲用水源,游人是進不去的,我也是望它興嘆了一回。 昨天,看完疫情最新通報,形勢越來越好,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青頂山。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小片金燦燦的“細腳伶仃”、搖搖晃晃的毛茛花,在夏風中懶散的扭著腰肢,翩翩起舞。 毛茛花的花瓣有5片,呈倒卵形。我無論如何也不愿意相信,這么鮮艷的花居然是有毒的,而且觸及可使皮膚發(fā)泡。當然,說它不可以食用,我似乎還有點認同。 毛茛的葉子也很有特點,上部葉片細長。下部葉與基生葉相似,漸向上葉柄變短,葉片較小,3深裂,裂片披針形,有尖齒牙或再分裂;最上部葉線形,全緣,無柄。 毛茛的植株比較高挑,齊腰了,莖又瘦,有點東倒西歪的感覺,看著讓人有些胡思亂想。 毛茛的果實很可愛,聚合果近球形,極具誘惑性,因其含有大量的白頭翁素,似乎印證了美女蛇的定律。<br> 毛茛的花期較長,在我們這里能開兩三個月呢(5月到8月)。它們仿佛是駐場在這里的無聲歌者,將無限的生機寫成隱秘的旋律寄于夏風,柔柔的吹拂到人們的耳邊,訴說著關(guān)于夏天的秘密...... 文字編輯、圖片設(shè)計:SILANGZHU2008 <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