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攝影游戲規(guī)則的拐點:固件3.0后的尼康Z系列測評(二)

杰夫

<h1><b>野生動物攝影的中短焦利器</b></h1> <br>(一) 職業(yè)攝影師對片子的要求<br> <br> 作為職業(yè)野生動物攝影師,對于相機來說我最看重的是高感畫質(zhì)和對焦。那么我們就主要從這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下Z系列的表現(xiàn)。<br> 其實,Z系列在基本畫質(zhì)方面的各方面的測評已經(jīng)很多,我就不炒冷飯了。相對于那些后院靜態(tài)測評師來說,野生動物攝影師更注重的是野外實地拍攝時高感下的畫質(zhì)。這有三個原因:<br>1.在野外為了凍結住動物互動時高速運動的動作,我最常使用的快門速度是在1/1250s-1/2000s之間,而為了最大限度地捕捉兩個以上可能不在同一焦平面上的目標(比如:追擊的獵豹和逃跑的羚羊),我經(jīng)常使用F8或更小的光圈,這樣ISO就會很高。<br>2.動物最活躍的時段往往是日出日落前后,和在密林深處,光線往往很暗,ISO會高。<br>3.為了得到高ISO下優(yōu)質(zhì)的畫面,我在大部分的場景中會采用向右曝光的方式,來增加場景暗部的曝光量,這樣也會讓ISO向高處走。<br><br> 作為職業(yè)野生動物攝影師能不能拍到,拍到后的片子能不能用是創(chuàng)作要求的第一位。<br> 什么是能用的片子的標準:1.在雜志刊物書籍畫冊發(fā)表時能獲得細節(jié)清晰的4000px以上的圖像,<br> 2. 打印到20吋以上做展覽時能獲得優(yōu)秀的畫質(zhì)。只要能達到這樣的畫質(zhì)它的ISO是100還是10000并不重要,專業(yè)報刊發(fā)表的作品注重的是原創(chuàng)性。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去年在英國“泰晤士報”等4種不同的報紙刊物的發(fā)表的我用尼康D850拍攝的一張獵豹捕獵的片子,這張片子是ISO 14400拍攝的:<br> Nikon D850, 180-400mmF4 , 1/2000s, F5.6, EV+1.33, ISO 14400 <br>(二) 令人驚艷的高感畫質(zhì):<br><br> 在野外拍攝時,我的曝光模式是M檔,ISO自動,對焦模式3D。拍攝的場景里所有的曝光是由IS0的自動變化實現(xiàn)的。這樣做是為了全面控制我所需要的快門速度和景深,和對焦的快速和追焦的精準。因此大部分的照片ISO的范圍從3200-20000不等,這些作品占我拍攝作品的80%以,因此從實用性上來說:ISO10000左右的拍攝場景是最常見的。在ISO 6400以上的畫面畫質(zhì)我稱之為高感畫質(zhì),高感畫質(zhì)是我衡量相機感應器成像能力最看重的品質(zhì)。<br><br> 尼康Z系列使用的是近年來在微單技術里領先的的背射式(BSI)CMOS感應器,說簡單點就是感應器是反裝的,直接靠在微透鏡和顏色濾鏡下面,記錄光線信號時沒有阻礙地先進入感應器,然后才進入控制電路和布線,來確保感應器獲得最優(yōu)化的畫質(zhì)和更加少的噪點。<br> 下面是我今年初在BBC攝影師板扎?馬特的匈牙利潛伏攝影基地用Z7拍攝的一些作品,ISO范圍 從3200-16000:<br> Nikon Z7+ AF-S180.0-400.0 mm f/4. 1/1600s, F4, EV+1.33 ISO 3200 Nikon Z7+ AF-S180.0-400.0 mm f/4. 1/1250s, F4, EV+0.33 ISO 7200 Nikon Z7+ AF-S180.0-400.0 mm f/4. 1/1250s, F4, EV+0.33 ISO 9000<br><br> Nikon Z7+ AF-S180.0-400.0 mm f/4. 1/1250s, F4, EV+0.33 ISO 10000<br><br> Nikon Z7+ AF-S180.0-400.0 mm f/4. 1/1250s, F4, EV+0.33 ISO 14400 Nikon Z7+ AF-S180.0-400.0 mm f/4. 1/1250s, F4, EV+0.33 ISO 16000 我選的這些都是在同一個場景拍攝的類似的片子以便于比較,第二張ISO 7200和倒數(shù)第二張ISO14400的片子的拍攝距離構圖幾乎一樣,細節(jié)和清晰度上差別不大,可以看出Z7在ISO 10000以上的高感畫質(zhì)非常優(yōu)秀,當然,ISO這么高的片子的后期處理并不簡單,需要攝影師有一定的專業(yè)后期技能,我們在下面會深度討論。<br> 下面我們以第四張這個鸕鶿捕魚ISO 10000的片子為例,來分析Z系列的高感下的畫質(zhì)以及后期處理思路:<br> 上圖就是這張ISO10000的Z7的RAW原片打開時未做調(diào)整的狀態(tài)。<br><br> 這是一張向右曝光-即用相機的曝光補償功能強制過曝的片子;說的簡單一些就是這是一張“白花花”的片子;我?guī)F教學時,教到向右曝光學生們問的最多的就是“杰夫老師,這片子怎么一片白花花的”,我就告訴他們:“白花花就對了,這是向右曝光片子的特征?!薄谶@里我必須強調(diào)的兩點是:1向右曝光是強制過曝,但絕不是曝光溢出。2 每個場景的向右曝光量是不同的,比如第一張我過曝了1.33檔,而其他的只有0.33。我到一個地點時,會先向不同的方向拍攝幾張樣片,找出合適的過曝量,前提是主體最亮的部分不會造成直方圖右邊切斷,造成高光溢出,一切以直方圖為準。<br><br> 向右曝光的目的是減少噪點提高畫質(zhì),尤其是加強暗部的曝光量,使得暗部的細節(jié)不用在后期提亮的過程中充滿噪點。如上圖綠色部分暗部的細節(jié)放大后可見細節(jié)清晰,噪點量少。通過ACR除噪,和插件降噪很容易除去(詳情請百度“杰夫流程”,這里就不再贅述),黃色部分是直方圖,我們可以看見90%以上的信號是分布在右邊。<br> Z系列的高感動態(tài)寬容度非常強大,注意上圖高光部分有紅色的溢出警示,似乎已經(jīng)過曝,但是在ACR里我們把曝光減低,高光控制撿到最?。ㄗ钭笃奈恢茫瑢Ρ榷冉档?,紋理提高后,放大到50% 看一下魚身的亮部,可以看到原本似乎缺失的高光部分的細節(jié)就回來了:<br> 這樣高的ISO下,Z7高光部分的寬容度可以和以畫質(zhì)優(yōu)秀聞名的尼康D850 相媲美。<br> <br> 而注意觀察暗部,亦可見紋理清晰,噪點不明顯,這樣的表現(xiàn)也非常接近D850。<br><br>我們再進一步檢查細節(jié),把畫面放大到100%, 可以看見即使有噪點,鸕鶿細羽細節(jié),眼珠邊界的紋理都非常好:<br><br> 下面根據(jù)“杰夫流程”做一個復合式降噪;<br> 我們先用RAW文件做一個曝光量低,降噪幅度小,高光細節(jié)完整的版本,打開進入Photoshop(左邊)。<br> 然后把同一RAW文件打開,忽略高光部分,以整體畫面畫面曝光量為準把片子亮度提高,降噪幅度適當增加,以100%放大暗部的噪點基本干凈,保留住最小細節(jié)為準(參見’杰夫流程“),然后把第二個版本也打開進入Photoshop(右邊)。<br> 然后把兩個版本以圖層方式疊加,建立亮度蒙版,把第一個高光完整版本的高光部分用亮部選區(qū)合并到第二個高光細節(jié)不好的版本上,合并后用除噪軟件(我用的是D-Fine2.0)進一步降噪,噪點就都干凈了。<br> 然后裁圖,再做顏色,對比度,紋理的微調(diào)和強化;<br> 最后完成的作品畫質(zhì)細節(jié)非常令人滿意—記住這是ISO10000的片子:<br> 一句話結論:Z系列的高感畫質(zhì)在低光下的表現(xiàn)非常讓我滿意。<br><br>(三) Z系列對焦的分析:<br> 首先我要說明的一點是:在目前這個階段微單的對焦能力在迅速提升,Z系列在風光,人文,微距等題材的對焦要求已經(jīng)完全可以滿足,甚至相對于單反更有優(yōu)勢(我們在第三篇里會詳細講述);但是在高速縱向的立體對焦追焦能力還不能和單反旗艦機的(3D)對焦模式相抗衡。<br> 這里我先要啰嗦一下什么是“高速縱向的立體對焦追焦”,這對于我們理解兩種機型對焦方式的區(qū)別至關重要。<br>先看一張片子:<br> 尼康D850+70-200mmF2.8, 1/2000S F11, EV+0.66, ISO1400<br><br> 下圖里我們分析一下這種場景的拍攝的對焦特點:動物的運動方向和相機焦平面相對是垂直的,從相機準確對焦拍攝開始點1,到連續(xù)拍攝完成結束點2,這段時間里對焦平面和景深距離的改變以綠色標出,可以看出這段距離的變化是很窄的,也就是說橫向連續(xù)拍攝運動物體,物體和相機之間的距離變化很小,在這個范圍內(nèi)相機的追焦其實無論用單點對焦,五點對焦,局部對焦還是3D對焦,只要在點1合上焦,到點2這段距離內(nèi)都可以對目標進行精準追蹤連續(xù)對焦,這是橫向?qū)梗?lt;br> <br> <br> 而當目標對著相機迎面快速移動時,即縱向接近相機時,對相機的對焦和追焦能力是最大的考驗縱向高速對焦最大的難度是目標和相機之間的距離每一個瞬間都在變化。下圖大家可以了解得直觀一些:從合上焦開始拍攝的點1,到拍攝完的點2,焦平面和景深的跨越距離非常大,要在這段距離里連續(xù)拍攝而且每一張的焦都要準,目標移動速度極快時,光是對上焦就變得很困難,在一段時間里維持連續(xù)對焦即我們說的追焦能力,則是對相機的偵測分析、各個對焦點之間立體比較、繼而操控鏡頭相機的性能的要求最高的 在縱向快速立體追焦的能力上來說,現(xiàn)階段單反毫無疑問的占據(jù)明顯優(yōu)勢。這也是微單和單反的基本物理結構決定的,<br> 首先解釋一下單反的3D對焦原理。<br> 單反相機的獨立對焦/測光感應模塊是它光學組件的核心,其技術已經(jīng)成熟發(fā)展了十幾年而日臻完善。相機的對焦點對焦基本原理是目標的對比度,專業(yè)高級單反在占據(jù)畫面70以上面積的對焦區(qū)域內(nèi)從10年前的十字對焦點(即在橫豎兩個方向?qū)Ρ榷葌蓽y的對焦點)到發(fā)展到今天有50個以上的雙十字對焦點(即米字型對焦點,在橫豎和45度傾角方向都對對比度偵測的對焦點),以獲得快速而精準的瞬時對焦偵測能力;在算法上,新一代的中央處理器具備的相陣對焦和人工智能內(nèi)容識別預測,形成了強大的3D立體對焦(有些品牌稱為AI-SERVO人工智能伺服對焦)能力。它的原理就是3D對焦以中心點作為識別目標的合焦點,合焦的同時對目標進行識別,在一直按住對焦按鈕持續(xù)對焦狀態(tài)下,目標即使離開中心對焦點,只要還在十字對焦區(qū)內(nèi),處理器瞬間比較所有十字對焦點和目標的距離,會指令最近的對焦點瞬間對其合焦并維持到下一個對焦點被認可。這樣在對焦區(qū)范圍內(nèi)拍攝的目標會一直保持合焦狀態(tài)。<br> 3D對焦需要專門的對焦點(十字對焦點),和專用的對焦/測光模塊對光學信號進行分解,轉(zhuǎn)化為數(shù)碼信號進行分析對比和對相機的操控。3D對焦最強大的地方就是縱向瞬間對焦和追焦能力。<br> 下面這個驚心動魄的視頻是我們今年一月份拍攝的一次馬賽馬拉獵豹五兄弟捕獵場景的視頻,由我們團隊的專業(yè)攝像師Link拍攝,他用微單全程使用了手動對焦,因為自動對焦在縱向追焦跟不上每小時120公里狂奔的獵豹迎面而來的焦段變化:<br> 我同時拍攝的同一場景的照片(所有照片:尼康D850+180-400mmF4,1/2000s,F11,EV+1, ISO2500) 這個場景種獵豹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45°角迎面奔跑過來的速度是世界百米記錄的3.5倍,D850強大的3D立體對焦追焦功能毫無困難地抓住了最精彩的瞬間。這是任何微單在現(xiàn)階段還達不到的對焦能力。<br><br>微單對焦功能分析<br>微單沒有光學組件和對焦模塊。它的對焦點是分布在感應器表面的,沒有十字對焦點,所以大部分的微單對焦基礎是使用對比度對焦;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微單開始融合相陣對焦模式,來增加追焦能力。<br>Z系列的感應器上埋有成排的相陣對焦光子,通過微透鏡產(chǎn)生的相差來達到相陣對焦,但是微單的相陣對焦和單反是有差別的。單反的相位對焦是光學透鏡分離的相位檢測信號,這是有它的光學組件產(chǎn)生的,光線相陣差的對比度立體感強,而微單通過微透鏡產(chǎn)生的光束亮度相差信號則無法和單反相比,這也是微單沒有十字對焦點的原因。<br>Z系列的對焦方式是相陣/對比度混合式對焦模式,相陣對焦優(yōu)先,對比度對焦補償。微單是全數(shù)碼信號信息電子裝置,性能提升很多是通過中央處理器的固件升級實現(xiàn)的。Z系列的固件在2月底升級3.0版本之后,對焦能力提升了很多;這樣的提升主要是通過處理器算法的改變,一是增強了人工智能對于場景內(nèi)容的識別,這從其強大的臉部和人眼/動物瞳孔的識別可以看出來;二是增強了人工智能對于物體運動方向和速度的偵測和預估能力。在連續(xù)對焦AF-C的對焦模式中,縱向?qū)沟哪繕说淖R別,行動方向預測的準確性提高,追焦向3D追焦方式靠攏,即使現(xiàn)在還和真正的3D有差距,但是微單的算法更新不受物理條件限制,局限性是處理器的計算能力極限。<br><br>好在我拍攝像獵豹捕獵,猛禽空戰(zhàn)這樣高速立體對焦的場景全部是由D850和180-400mmF4鏡頭擔任的。但是Z7加70-200mmF2.8已經(jīng)正式成為我正式的第二套系統(tǒng),第三套系統(tǒng)是Z7加Z卡口的14-24mmF4廣角鏡頭。不但負責所有的視頻拍攝,在3.0版本升級之后的日趨強大的對焦能力,已經(jīng)完全能夠勝任在中近距離內(nèi)對大型動物如長頸鹿、大象這樣速度不是很快的野生動物,和位置相對固定的貓科動物的拍攝工作:<br><br> 尼康Z7+70-200mmF2.8, 1/2000S F11, EV+0.33, ISO4500 尼康Z7+70-200mmF2.8, 1/1600, F8, EV+0.33, ISO500 尼康Z7+70-200mmF2.8, 1/1250S F8, EV+2.33, ISO 1100 尼康Z7+70-200mmF2.8, 1/1250S F5.6, EV+1.33, ISO1100<br> <br> 尼康Z7+70-200mmF2.8, 1/1250S F5.6, EV+2, ISO450 Z7和Z卡口的14-30mmF4廣角的輕便組合的畫質(zhì)非常棒,近距離拍攝的片子視覺沖擊力很強: 尼康Z7+Z14-30mmF4, 1/640S, F8,EV+1.33,ISO5600 尼康Z7+Z14-30mmF4, 1/800S, F13, EV+1.33, ISO 4000 尼康Z7+Z14-30mmF4, 1/1250S, F8, EV+1, ISO3600<br><br> 尼康Z7+Z14-30mmF4, 1/250S, F11, EV+1.67, ISO1600<br> 微單的輕便性無需我多說,我喜歡尼康Z系列的一點是它的設計是明顯是面對尼康專業(yè)單反的用戶的,它的操作平面的設計更像簡化版的單反,使得用慣單反的用戶很容易上手;而且Z系列幾乎所有的功能按鈕都設計在右邊,使得需要時我可以單手操控,在野外這樣的操縱是非常實用的,在津巴布韋拍攝大象時,在離大象一米多的泥潭里拍攝,我的左手必須時刻保持平衡,單手操作Z系列非常輕松;見下圖: (攝影:津巴布韋攝影師 杰夫?梅耶斯(Geoff Mayers), 特此鳴謝)<br><br> 尼康Z6+Z14-30mmF4, 1/1250S, F5.6, EV+2, ISO400<br><br> 結論:除了畫質(zhì)優(yōu)秀以外,3.0版本后Z系列的對焦功能得到提升,沒有物理限制的人工智能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微單的對焦能力越來越接近單反。而另一方面,單反的對焦能力已經(jīng)走到接近極限,對于攝影師也足夠用了,當有一天微單的人工智能對焦達到單反3D對焦水準時,單反就會退出歷史舞臺,而我們正在越來越接近這個拐點。<br><br>下一篇我們會討論在Z系列在風光和人文方面拍攝方面對于單反的優(yōu)勢。<br>(未完待續(xù))<br><br>杰夫<br><br>2020年5月識于多倫多<br><br> 作者介紹:杰夫 ---《野性之美—野生動物攝影手記》作者<br><br>--- 加拿大專業(yè)攝影師協(xié)會PPOC(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s Of Canada)認證的職業(yè)野生動物與自然風光攝影師<br>---英國索倫特新聞圖片社簽約攝影師<br>---肯尼亞Game Watcher Safaris 常駐攝影師<br>---肯尼亞Lentorre Lodge 常駐攝影師<br><br>---尼康世界攝影大賽”Nikon Photo Contest"評委<br>---世界最佳自然攝影比賽“Nature's Best Photography Competition” 非洲區(qū)評委<br>---加拿大攝影藝術協(xié)會持證裁判<br>---2015,2017多倫多國際攝影節(jié)裁判委員會主席<br><br>---中國鳥網(wǎng)國際推廣總監(jiān)<br>---加拿大加華杰作攝影協(xié)會主席 <br><h3>---上海鋒銳影像文化傳播公司首席策展人兼藝術總監(jiā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