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明確提出:中國共產(chǎn)黨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就要堅持“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p><p> 什么叫文化自信?近年來,一些專家學者及教科書解釋為: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發(fā)黨和人民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自豪感,在全社會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遍共識和價值認同。本人通過學習認為,這樣解釋文化自信,缺乏深度和廣度,也不能完全表達習近平總書記的原意。講文化自信,中國5000年的歷史不能回避,有些代表人物也是不能回避的,特別是漢高祖劉邦和毛澤東。 </p><p> 本文通過中國5000年文化的發(fā)展經(jīng)歷,從思想史的角度做一個粗略的梳理,則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大致經(jīng)歷了三個重要高峰時期。</p> <p> 一、第一個時期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共800多年的時間。</p><p> 這是中國哲學史最發(fā)達的時期,百家爭鳴為中國的文化奠定了數(shù)千年的基礎。老子、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家,影響至今。《周易》《道德經(jīng)》等一大批哲學名著,進入尋常百姓家。</p><p> 中華文明一系列古老而維新的理想追求把每一個中國人都緊密地連接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與“和而不同”的社會意義與倫理之中,形成了超強的凝聚力、包容力和轉化力,成就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個人理想和人文精神。其中以“天人合一”等為代表的理想境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人類現(xiàn)在對于宇宙的認知還非常非常少,可以說連皮毛也算不上。到底宇宙背后的操控者是什么,是自然的一種力量還是其它的未知神秘力量,現(xiàn)在都是未知。</p><p> 我們都知道科學的終點就是神學,而神學是無所不能的,創(chuàng)造萬物,創(chuàng)造宇宙似乎也不是不可能。僅舉最近兩個祭祀的例子。</p> <p> 2020年5月18日,中國沛縣第十三屆劉邦文化節(jié),祭祀漢高祖皇帝大典隆重開幕。17日晚,參加祭祀的劉氏宗親、呂氏宗親的歡迎晚宴剛剛開始。賓館外雷鳴電閃,下起了瓢潑大雨,暴雨直到宴會結束。沛縣城區(qū)部分路段水深過膝,臨縣個別地方下了冰雹,于會代表都擔心明天的祭祀活動還能不能正常進行。</p><p> 第二天,5月18日晴空萬里,祭祀活動正常進行。司儀官祭文一念,漢高祖原廟大風列列,祭祀漢旗全場飄起。西南方幾片白云緩緩飄浮而來,高祖廟內上空正中間出現(xiàn)一塊盤龍云朵,祭文結束,云朵消失東方。參加祭祀的宗親,無不認為是漢高祖顯靈,魂魄歸故鄉(xiāng)。</p><p> 2020年5月21日下午3點,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拉開帷幕,與會全體人員集體肅立,為新冠疫情犧牲的英雄和罹難的同胞集體默哀。此刻,北京全城驟然天黑,電閃雷鳴、暴雨傾盆!天安門城樓只見輪廓,故宮角樓失去色彩。突然的天黑,路燈沒來得及打開,如同凌晨三點,人天齊哀!隨后,云開霧散,雨過天晴。這種天象,2000多年前多有記載,并屢屢應驗,它已是中國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用科學無法解釋。</p><p> 習近平主席會見來訪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時候,在故宮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前,就談我們五千多年文明史。特朗普總統(tǒng)說埃及更長一點。習近平主席馬上接過來說,中國是唯一的文明沒中斷的國家。我們古代的傳統(tǒng)觀念、文化,至今還在我們的骨子里,至今我們還堅持認同。如這次抗擊新冠疫情,十日內建了兩座醫(yī)院,并分別起名為:雷神山、火神山,疫情隨機緩解。因此,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首先就是對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理想的繼承與自信。</p> <p> 二、第二個時期就是兩漢400年時期。</p><p> 劉邦從一個微不足道的秦朝小吏,艱難蛻變成為重塑華夏史的大漢皇帝,開啟了漢字、漢語、漢族和漢文化的延續(xù)、傳承和發(fā)展;同時象征著包納、融合、揚棄和創(chuàng)新的國家和民族的一種精神,他從上層建筑入手,在政權結構、官吏職能的轉換、稅賦制度、軍政制度、工商政策、文化建設、基層政權建設等等方面,進行了新皇朝的種種創(chuàng)新和奠基。使民心得以凝聚,國家得以鞏固,獲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果。從此奠定了400多年的大漢基業(yè),中華民族從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p> 由漢高祖劉邦奠基而發(fā)展起來的漢朝文化,在中華民族的文化發(fā)展史上,乃至世界文化發(fā)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無論對中國、對世界都曾產(chǎn)生過并將繼續(xù)產(chǎn)生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漢朝文化的發(fā)展,從某種意義上說即代表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它所形成的影響則滲透到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方方面面。</p> <p> 博大精深的漢朝文化是一個集萃八方文化的整體。它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心理,是融合和汲取了各種類型文化精髓的“大一統(tǒng)”文化,因而也就顯示出十分的廣泛性和適用性。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個性和鮮明性,是使民族統(tǒng)一、國家統(tǒng)一、多元文化走向一元文化的光輝典范。其功績之大、影響之深是任何一種文化都無法比擬的。因此,作為華夏民族“核心文化”的漢朝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征,它凝聚著中華民族奮發(fā)向上、自強不息的斗爭精神,仍將會對中國、對世界產(chǎn)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p><p> 漢高祖劉邦確立漢國后提出:天下要“和”,劉項兩家和為一家,永不再戰(zhàn);“以文化民”;“利天下人”;“天下一家”等文化思想并形成了制度。習近平多次推崇劉邦,稱他“能團結一批有本事的人?!倍啻沃v解漢代劉邦的故事。在中央紀委全會上,他講到制度建設時說:漢高祖劉邦同關中百姓“約法三章”,為其一統(tǒng)天下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習近平并用劉邦創(chuàng)作的《大風歌》提醒領導必須勇于擔當。2016年9月在杭州舉辦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2019年10月國慶閱兵式中的解說詞,都引用了劉邦《大風歌》中的詞句。應該說漢高祖劉邦是歷代名人一致推崇的金牌人物。漢高祖及漢帝國鞏固這些制度的種種探索,也成了當今治國安邦的重要借鑒。沛縣祭祀漢高祖皇帝大典,也是不斷增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的必要形式。</p> <p> 三、第三個時期,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毛澤東思想產(chǎn)生和發(fā)展100年時期。</p><p> 1840年后的近代中國,被強行納入西方主導的世界體系,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威脅。這種威脅不僅是堅船利炮,而且還是一種異質的,似乎是更加優(yōu)越的新文明對中國舊文明的威脅。應對這次沖擊,也應運產(chǎn)生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最主要的思想成果,就是毛澤東思想。</p><p> 毛澤東思想,一方面深深扎根于中國文化之中,是中國文化持續(xù)發(fā)展的產(chǎn)物,另一方面,它又超越了中國文化的固有框架,吸收了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內的人類優(yōu)秀文明成果,在吸收整合之后,現(xiàn)已影響中國100年。毛澤東把中國文化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又一重要貢獻。</p> <p> 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奠定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文化理想。其中“翻身求解放”“建設新中國”“為人民服務”等,培育了億萬群眾參加中國革命與建設的政治激情、犧牲精神和道德追求。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豐滿內核和連續(xù)譜系。</p><p>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chǎn)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边@就表明,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遠而務實的文化理想,把當代西方文化霸權的現(xiàn)實性和不合理性收攝并涵化,才能“推動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xiàn)人類美好理想。</p><p> 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說,如果毛澤東思想與他的業(yè)績能夠證明中國文化的優(yōu)越,那為什么對他避而不談呢?如果他是一個“錯誤”因而需要回避的話,那么我們的文化又怎么可能是優(yōu)越的呢?這個悖論,將摧毀一切關于文化自信的夸夸其談!</p><p> 請記?。杭t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但紅色文化的核心就是毛主席思想!</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