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是在湘江邊長大的,小時候湘江上只有一座鐵橋。上學了,我們學唱了一首兒歌《外婆橋》,歌詞中有這樣幾句:"橋下輪船嘟嘟叫,橋上火車在飛跑。江南工廠一大片,江北高樓造得高。"當時我暗暗地想,要是把江南江北改成河東河西不就是我們湘潭的真實寫照嗎?在那樣的年代貧窮限制了想像力,人們對人類最美好的理想 - 共產主義生活的想象也不過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和"土豆燒牛肉"而已。我幼小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輪船在江上行馳、列車在橋上飛奔這就是我腦海中幸福、美好生活的畫面。我家住在通濟門附近的巷子里,每天到江邊挑水往東眺望就看得到鐵橋,但走起來卻有好幾里,我第一次近距離看鐵橋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語文老師要我們寫一篇鐵橋的作文,于是帶領全班同學實地去參觀,置身橋下,我們都感到很震撼,但要動筆寫卻又很茫然,老師為了啟發(fā)大家,點了幾個同學的名要他們形容一下自己所看到的橋的樣子,有個女同學平時喜歡看課外書,作文寫得好,她把鐵橋比作長虹臥波,贏取了大家的嘖嘖稱贊聲。有位平時調皮成績不咋地的男生這時把手舉得高高的,躍躍欲試,老師點了他的名,要他站起來形容一下,他說:"我看像積木搭在水面上。"頓時惹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這樣的形容出自一個小學生之口,雖然不是很雅,但也不能說不形象。</h3> <h3> ?。⒎晟介_路,遇水架橋",橋是讓人走的,但鐵橋不能走人,只能走火車,湘潭人要過河都得坐渡船。湘潭最大的渡船碼頭一個是城里頭小東門碼頭,在鐵橋上游幾百米處。雖相距這么近,但湘潭鐵橋真還走了一次人,一、二百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從鐵橋上走過。那是一九五九年的春節(jié),湘紡做了一個大龍燈,要一百多人才舞得動,他們過河去給市政府拜年,沒有這么大的渡船,怎么辦呢,后來由市政府出面,與鐵路部門協(xié)調同意不過火車的空閑時候過橋。湘潭另一個大的渡船碼頭是十八總大碼頭,如今渡船已經被時代淘汰了,但這兩個寬闊氣派的碼頭還在,幾十級臺階都是花崗石板砌成的,蔚為壯觀。五六十年代的渡船靠人劃槳,通常一條船只有一個人劃,船老大在后邊劃雙槳、掌舵,前面還有一支槳,旅客如果肯幫忙劃船的話可免船費,很多年以后人力船才慢慢地換成了機械船。"江南工廠一大片,江北高樓造得高",湘潭的河東是工業(yè)區(qū),幾大國營大廠基本上都在那邊,而住家大多在河西,每日過江有一、二萬人次,所以熙熙攘攘的過江人使得渡輪應接不暇,江中同時有好幾條船在穿梭,等待過河的人要排隊等候,有時要等半個多小時。渡江的車輛從1958年到1959年由300多輛增加到近3000輛。1959年9月,省政府批準湘潭建設公路橋,這是湖南省第一座跨湘江的公路大橋,史稱"千里湘江第一橋"。在那個人多力量大的時代,除了3000多名建橋工人外各行各業(yè)的人都參與義務勞動,為大橋建設挑土打硪,有時參加義務勞動的人一日近萬人次,我的哥哥姐姐們都曾為大橋建設貢獻過自己的力量。1961年10月1日湘潭一大橋建成通車了,我們作為小學生的歡呼隊也參加了通車的剪彩儀式,當時的湘潭地委第一書記華國鋒為通車剪彩,一字排開五輛解放牌大貨車的車隊方陣緩緩從橋上開過。紅旗飄揚、鼓樂喧天,高音喇叭中傳來高吭的歌聲"我們走在大路上?",我心中情不自盡地涌出一股自豪感,多么寬闊的橋??!那時哪見過這么寬敞的路?</h3> <h3> 湘潭一大橋建成后我們每次到河里挑水就可以東眺鐵橋,西望一橋。漫長的暑假里我們也會邀幾個同學從橋上走過,去河對岸的寶塔嶺玩耍,摘野果、打游擊、登寶塔,癡迷于關于高峰塔的那些故事,想像著塔頂哪一株植物是傳說中的那棵臭胡椒樹。我記得我十二歲那年跟隨長我兩歲的同學橫渡湘江,那是我第一次游過湘江,再要游回來到底有點膽怯了,我害怕游到河中間時會抽筋而被淹死。盡管繞走大橋回家有七八里路,要走個把鐘頭,但畢竟不會有生命危險啊。據說這座橋設計可承重80噸斯大林級重型坦克,"文革"時搞武斗"革造聯(lián)"真把江麓兵工廠造的坦克車開出來,準備開到易家灣去震懾長沙的造反派,結果坦克一開上橋整座橋好像在顫抖,嚇得他們只好把坦克開回去了。一橋建成三十多年里湘潭沒有建一座橋,倒是"文革"后期的戰(zhàn)備年代聽說舟橋部隊一夜間便在湘江上架起一座浮橋,但我們沒看到,第二天天沒亮就拆了,因為這只是戰(zhàn)備演習,而且不拆除也會影響通航,畢竟每天有無數的船只穿梭在湘江上。在改革開放的年代湘江更成為了一條繁忙的河流,被人們稱為"東方的萊茵河"。</h3> <h3> 改革開放以來,一座公路大橋再也適應不了湘潭的經濟發(fā)展,湘潭二大橋于1993年11月建成通車了。二大橋是連接湘潭河東與易俗河的橋梁,橋本身沒有什么特色,太樸素的一座橋,樸素得像一條鄉(xiāng)村公路,充其量就是四、五條鄉(xiāng)村公路的并列。但是這座橋卻為易俗河的發(fā)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自古以來湘潭只是一個小縣城,1950年建立湘潭市,湘潭縣隸屬湘潭市。建市以后的四、五十年里湘潭市向四周擴展了若干倍,湘潭縣政府還一直蝸居在湘潭城里頭的原址,實實在在可稱為有縣無城。易俗河古稱洛口,唐代天寶年間是湘潭縣治所在,有過千余年輝煌的歷史,后來衰敗了,洛口古鎮(zhèn)還在,與湘鋼高大的現代化煙囪隔河相望。隨著縣政府搬到易俗河和二大橋的通車,易俗河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尤其是房地產業(yè)和教育產業(yè),博得很多市民的青睞,湘潭市不少市民在那邊買房,很多青少年中學六年都是在那里渡過的。<br></h3> <h3> 蔡國慶曾在一首歌中唱道:"北京的橋千姿百態(tài),北京的橋瑰麗多彩?"不光北京的橋如此,湘潭的橋也是這樣,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湘江上建橋真有點像搭積木一樣容易了,橋也越建越漂亮,"一橋一景",二橋以后,每建一座橋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隨后不久建成的湘潭三大橋是一座富麗堂皇的雙塔垂直雙索面三跨斜拉橋,當你驅車從橋上走過看到它的兩個塔柱時你會覺得它像兩扇門,這是湘潭當之無愧的門戶。三橋連接湘潭的一環(huán)線,橋上車水馬龍,當夜幕降臨時三橋的燈光燦爛,與下游不遠處萬樓的燈光交相輝映。三橋與一橋相距不到五公里,非常方便地分流了一橋的車輛,但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有時還是會出現擁堵,尤其當有車輛不講規(guī)矩的時候,三橋上就發(fā)生過一個這樣的小故事 :2013年7月的一天,清早上班高峰期即將到來的時候,三橋上的車輛漸漸增多,一輛湖北牌照的貨車在橋頭違法掉頭,引起了堵車,被正巧路過的時任市長胡長林逮個正著,胡市長趕緊打電話叫來交警,從此以后橋上車輛不僅不可以掉頭,連變道也不可以,肅整了行車秩序,大橋變得更加通暢了。<br><br></h3> <h3> 湘潭四大橋又名蓮城大橋,2007年7月建成通車,連接二環(huán)線,主要分流過境車輛。為了配合湘江風光帶建設,橋梁被設計成集拱、梁、索為一體的雙索斜拉 - 飛燕式鋼管混凝土拱橋,將古典拱橋和現代斜拉橋有機結合,這是一種世界首創(chuàng)結構形式。<br></h3> <h3> 湘潭五大橋又名芙蓉大橋,從河東將二環(huán)線連接到天易公路,與三公里外的湘潭二大橋遙相呼應,將株洲市區(qū)拉近了五公里。五大橋為"V"型鋼構橋,V既表示5,又是勝利的標志(victory),橋梁上3個"V"表示長株潭三市融城前景美好。</h3> <h3> 2020年四月三十日,湘潭最靠北的一座橋通車了,湘潭六大橋,又名昭華大橋,這座橋是湘潭繞城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目前湘潭已建成的橋中最寬的橋,雙向八車道。橋型為不對稱結構的獨塔雙跨自錨式懸索橋,索塔以湘潭市花為原型,寓意為含苞待放的蓮花,這不正是湘潭城蓬勃發(fā)展新風貌嗎?<br></h3> <h3> 現在湘江上正在建設兩座大橋:楊梅洲大橋和下攝司大橋。<br> 楊梅洲大橋于2016年9月動工興建,西起西二環(huán),東至建設路與河東大道相接,從楊梅洲上跨越過江,因為楊梅洲地處湘潭飲用水二級保護區(qū),這個地方也是國家野生鯉魚保護區(qū),為了不直接占用保護區(qū)水域,不影響魚類洄游、遷移,楊梅洲大橋設計成不在江中建橋墩的"一跨過江"式斜拉索橋,共有168根斜拉索,建成后河西側的大橋主塔高181米,將會是湘潭最高建筑。</h3> <h3>楊梅洲大橋建成后的模擬圖</h3> <h3>楊梅洲大橋建成后的模擬圖<br></h3> <h3> 下攝司大橋于2017年初動工興建,如果說三大橋是一大橋的兄弟的話,那么下攝司大橋則是二大橋的姐妹,而且它將會比二大橋靚麗得多,它的簡潔立體的多拱造型模擬了"湘江碧波"的流動形態(tài)。它是我市第一座中承式提籃拱橋,因為酷似提籃的提手,所以叫提籃橋,中承式是指橋面在拱的中間(湘潭一大橋橋面在拱的上方,稱上承式),這不更像提籃嗎?<br></h3> <h3>下攝司大橋建成后的模擬圖</h3> <h3> 這兩座橋都將于2020年建成,屆時,湘潭將擁有八座公路橋梁。老鐵路橋旁新增加了一座鐵路復線橋,與城際鐵路橋一字排開,三座鐵路橋相隔僅百來米。再加上竹埠港上瑞高速公路橋、馬家河京港澳高速公路橋,湘潭共有十三座過江通道。"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湘潭的橋多了,路通了,生活更便捷了,湘潭人民期盼更幸福美滿的生活!<br></h3> <h3>湘潭湘江上同框的橋</h3> <h3>由于種種原因,楊梅洲大橋和下攝司大橋的建設一度中斷。楊梅洲大橋恢復施工后于2024年5月30日成功合龍,估計2024年9月可正式通車。</h3> <h3>2024年9月29日楊梅洲大橋正式通車。</h3> <h3>下攝司大橋全長1885.5米,其中主橋長540米,橋寬達37.5米,主跨200米為通航孔。其主橋采用五跨飛燕式中承鋼箱提籃拱橋結構,在造型上如飛燕展翅般靈動優(yōu)美, 預計2025年6月30日正式通車。</h3> <h3>2025年6月27日下攝司大橋提前正式通車。各界群眾自發(fā)來到現場,沒有領導講話和剪彩,通車慶典的主要活動是舉辦"我愛湘潭我的家 我的大橋我開通——跨越下攝司大橋健康跑"千余名跑步愛好者參加了這項活動。大橋工程項目負責人和跑步男女冠軍共同宣布大橋正式通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