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充滿濃郁邊塞風情之世界第二垮國德天大瀑布——廣西百色大新靖西之旅散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字 攝影 制作/筱 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2年5月7日至11日,我隨家鄉(xiāng)老年攝影家協(xié)會去廣西大新、靖西采風、拍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靖西縣渠洋湖旅游風景區(qū)位于靖西縣城西北方向28公里處,總面積為2469.9公頃,總庫容量為9200萬立方米,其中湖面寬為15540畝,湖長為15公里,最寬處有1公里,是百色市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水庫,第二大人工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些環(huán)繞湖邊的群山,不像怪石嶙峋的西岳,不像高峭挺撥的泰山,也不像萬木蔥蘢的大興安嶺,卻有秦嶺“連綿起伏,攜手并肩”的容顏與風格。它們不僅成為渠洋湖的天然屏障,還成了渠洋湖一道迷人的風景線;山腳下湖兩岸,坐落著幾十個美麗的具壯族特色的桂寨,把渠洋湖點綴得更加迷人。白天,它們掩映在綠樹叢中,往往給人一種串玉綴的村舍倒是映在明鏡般的水面上,其現(xiàn)代氣息比現(xiàn)代都市里的“水上世界”毫無遜色,且因天然去雕飾而更富魅力;湖中,十幾座獨峰錯落突兀,爭奇競秀,令你目不暇接。它們有高有矮,有的活象雄獅乍醒,有的似鯉魚跳躍,有的仿佛田螺出水,更有如玉兔、如金鐘、如奔馬,千姿百態(tài),生機萬類。渠洋湖也是一片喀斯特峰林中的水泊風景;泛舟水上,使人聯(lián)想到千峰環(huán)野矗立的水上桂林,然而,悠然之間,又能體味到江南西子湖上的寧靜和愜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湖內(nèi)秀峰如林,水面煙波浩渺,岸邊翠竹婆娑,炊煙繚繞,被譽為水上桂林,是水上娛樂、游覽度假的勝地。</p> <p class="ql-block"> 德天在祖國邊陲廣西崇左市大新縣,有一個奇特的旅游景區(qū),這就是遠近聞名的山水畫廊——廣西德天跨國瀑布風景區(q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我們團隊來到德天瀑布,只見大自然竟然情有獨鐘,將山水神秀盡集于此地,形成了數(shù)百里的天然山水畫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里山峰奇巧,云霧飄杳,湖若明鏡,江如玉帶,怪石崢嶸,古木參天,步步是景,處處含情。春日,紅棉怒放,燦若云霞;夏臨,青峰浴水,花木繁茂;秋至,金風送爽,遍地金黃;冬來,群峰峭拔,山色空朦。無論陰晴云霧,季節(jié)交替,均各具情態(tài)。游德天,能令您仿如書中,心無纖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天瀑布,國家特級景點,其氣勢磅礴,銀瀑瀉,三級跌落, 為壯觀,其魄力、其氣勢、其風采,震魂攝魄,搖動心旌。其與緊鄰的越南板約瀑布相連,堪稱為世界第二大跨國瀑布。</p><p class="ql-block"> 然而,德天景區(qū)風景之美,又豈止只是德天瀑布呢?奇峰夾峙,樹木蔥蘢的黑水河,綺麗多姿的那岸奇景,怪石遍布的雷平石林和水上石林,層巒疊嶂、溶洞遍布的恩城山水及自然保護區(qū),水平如鏡、石峰玉立的喬苗平湖,鬼斧神工、造型奇特的龍宮巖,多級跌落、白練翻滾的沙屯疊瀑,具有特殊意義的53號界碑,無數(shù)的古跡文物和珍稀動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且看山巒從翠,奇峰錯列,輕紗繚繞,霞落云飛,山影平湖,茂林翠竹,花草掩映,百鳥低徊,綠水梯田,民居水車,小橋流水,耕夫荷鋤,村童在小河中嬉水,竹筏在秀水中穿行,這就是素有“小桂林”之稱的明仕田園和五百里畫廊為您展開的一幅又一幅寧靜抒情的南國特有的風光風情畫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置身于山水畫廊中,處處是書,這又豈止是丹青妙手所描繪的呢?真可謂德天歸來不看書。拋開一切煩囂,融入大自然的懷抱吧! 與山水相依,在清幽絕俗的山水書廊中,您的心靈將得到凈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水畫廊——廣西德天跨國瀑布風景區(qū)是一風景秀麗、物產(chǎn)豐富、名勝匯聚,充滿濃郁邊塞風情、令人流連忘返的旅游勝地。</p> <p>自攝于德天大瀑布</p> <p> </p><p> 明仕田園風光,距大新縣縣城53公里,為國家AAAA級景點。方圓20公里的景區(qū)山清水秀,山環(huán)水繞,素有小桂林之稱。這里翠竹繞岸,農(nóng)舍點綴,獨木橋橫,稻穗搖曳,農(nóng)夫荷鋤,牧童戲水,風光俊朗清逸,極富南國田園氣息。景區(qū)內(nèi)配備有完善的設施,停車場,接送車,酒店,歌舞表演。景區(qū)因《花千骨》在此取景而受到游客的追捧,在這里,游客會忘記了時間的流逝,猶如進入無人之境,是居家旅游的好去處。</p><p><br></p><p> 明仕的山光水色的確迷人。這里,青山綠水,相互輝映,形成許多秀麗景點,而最為人稱道的,莫過于明仕河。</p><p><br></p><p> 明仕河發(fā)源于越南,從念斗屯流入我國,向東南流經(jīng)本縣的謹湯、明仕、堪圩、蘆山、后益等,至雷平鎮(zhèn)的科度屯對面與黑水河匯合,全長44.13公里。明仕山水田園風光集中在明仕至拔浪一帶。風景區(qū)河段長約8公里,游客可以乘坐竹排,順流而下,飽覽兩岸迷人景色。這里,你會看到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景觀,看到鳳尾蕭蕭,龍吟嘀嘀的碧江竹影,看到古風淳厚的壯族村落,看到威武的將軍山,靈秀的通天洞,奇特的萬乳崖,還有那天然生成的崖壁畫。國家郵政局首次公開發(fā)行《祖國邊陲風光》特種郵票一套12枚,明仕田園風光命名為《桂南喀斯特地貌》(第七枚)入選郵票題材,影視作品《牛郎織女》、《酒是故鄉(xiāng)醇》、《天涯俠醫(yī)》以及《草本藥王》外景拍攝地和神秘的千年巖洞葬、老龜送客等勝景。</p><p><br></p><p> 明仕田園山水之間皆是稻田,眼光所及皆是綠色。在綠色的之中,到處點綴著情態(tài)各異的山峰。在山峰點綴下的綠色之間,靜靜地流淌著彎彎曲曲的清清小河,仿佛是翡翠的碧玉。清澈的河水中,是緩緩飄動的柔美水草,無數(shù)的魚兒自由自在地徜徉在水草之間。幾只鴨子游過,泛起無數(shù)的漣漪,打碎了山峰寧靜的倒影并擴散到岸邊。岸邊是一簇簇蔥蘢的毛竹,三五枝紛批的枝葉倒映在河中,那是蘇氏獨有的“竹外桃花三兩支,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畫圖。在落日的余暉中,從山間露出的夕陽染紅了小河,小河泛著金色的光芒,格外的美麗!</p><p> </p><p> 總之,明仕山水田園風光完全可以和德天瀑布,黑水長峽等著名風景區(qū)媲美,游人到大新旅游,明仕風光是必不可少的觀賞景點之一。</p><p><br></p><p> 說到此,還有一段傳說:風景區(qū)在大新縣堪圩鄉(xiāng)明仕村。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南海有一條妖龍,因羨慕桂林山水之美景,便變作人形,到桂林游覽,返回時,它施了妖法,將桂林的一段迷人山水縮小,藏入袋中,然后乘云南歸,欲帶回南海。誰知它的這一舉動,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皇大帝便派出雷公,用大斧將妖龍劈死妖龍死后,它口袋里的那段山水便掉下來,剛好落到明仕的地面上,所以,明仕的山水景色和桂林的一樣美。</p> <p>廣西靖西渠洋湖風光</p> <p>明仕田園</p> <p>廣西靖西鵝泉風光</p> <p>左起:市老攝會會員啟明、牛牛、周莊哈蘇、筱冰留影大新德天瀑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抵達德天瀑布的翌日一早,我又獨沿著一道小路,來到中越邊境53號界碑,此時見到了團隊捷足先登的幾位團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越邊境53號界碑是中國和越南邊境的一座石碑,為清朝于公元1896年所立,位于中國廣西崇左大新德天瀑布旁德天山莊山峰以下,是用來衡定中國廣西和越南之國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該碑刻有中國廣西界五字,來往中越只須一秒,碑后為中國,碑面向著越南一方,而非左右?!拔迨柦绫睔v史上的正式稱謂為“中法廣西安南第五十三號界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界碑為青石,高不足2米,碑面凹凸不平,破損嚴重,兩側(cè)各缺一豁口。碑身正書“中國廣西界”,下附法文。據(jù)說,當年清政府派兩名士卒去立碑,當時邊境地區(qū)人跡罕至,兩人背到這兒,實在背不動了,就隨便將界碑立在這兒。從此,53號碑便成了中越兩國的爭議之地。 其實,這塊界碑是時任云貴總督的岑毓英奉清政府之命,根據(jù)“中法天津條約”,經(jīng)過近三年的勘界后所立。此前的1884年,越南和法國簽訂《第二次順化條約》,否定了中國對越南的宗主權,改由法國全權管理越南。這個條約是沒有中國參加、單方面簽署的“準主權”條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越南一直是中國的屬國,自秦到唐末,越南相當中國的一個省,在清朝仍是中國的屬國。53號界碑的豎立,是清政府對越、法兩國這種“準主權”的升級與認定。從此,中國讓出了對越南的宗主權。53號界碑,透出了清政府的腐敗與國勢的衰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用相機架上三角架,自拍了在碑旁的片片。當時我站在界碑前,感慨萬千,在這里,清楚地見越南境內(nèi)有許多攤位在做生意……</p> <p>自攝于中越邊界53號界碑</p> <p><br></p><p><br></p><p> </p> <p>自攝于中越邊界53號界碑右腳在越南,左腳在中國</p><p><br></p><p><br></p><p>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攝于中越邊界53號界碑 左腳在越南,右腳在中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自攝于靖西渠洋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