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農(nóng)村,曾經(jīng)這兩個厚重字留給人們的印象是:低矮的草房,土胚得墻,泥濘得羊腸路,下點雨就一步三滑出不了村,昏暗的煤油燈下,老媽媽一手鞋底一手針線,飛針走線給孩子做雙千層底。又曾幾何時作為一個“農(nóng)村人”被城里人嫌棄,成了一些陋習得代名詞!</p><p>當一年又一年春風催來了春燕,一次又一次喚醒沉睡的土地,小草每一次睜開歇了一冬的眼睛,都會驚喜的發(fā)現(xiàn),咦,好大的變化呀!草房子什么時候變成青磚紅瓦啦?泥濘的土路什么時候變成了柏油路,混凝土路啦?干干凈凈的,沒有一點泥土,孩子們在路上歡快的奔跑,……變了變了……老奶奶坐著馬扎看著歡實得小媳婦跟著音樂跳舞,活動廣場里,老爺爺在下棋,打牌……</p><p>我也自豪地說一句:我就是農(nóng)村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