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周模范園德育專題活動“經(jīng)典詠流傳——每周一誦讀”給同學(xué)們帶來了一篇陶淵明的詩作——《歸園田居·其三》。公元405年(東晉安帝義熙元年),陶淵明在江西彭澤做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便聲稱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掛印回家。從此結(jié)束了時隱時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終老田園。歸來后,作《歸園田居》詩一組,共五首。本詩就是其中的第三首。 本詩共分為兩層,前四句為第一層。反映了作者躬耕勞動的生活。暗用楊惲詩作。后四句是本詩的第二層,抒寫的則是作者經(jīng)過生活的磨勵和對社會與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對真善美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和與現(xiàn)實社會污濁官場的決裂。<br> 對于詩人來說,人生的道路只有兩條任他選擇:一條是出仕做官,有俸祿保證其生活,可是必須違心地與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條是歸隱田園,靠躬耕勞動維持生存,這樣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堅持操守。當(dāng)他辭去彭澤縣令解綬印歸田之際,就已經(jīng)做出了抉擇,寧可肉體受苦,也要保持心靈的純潔,他堅決走上了歸隱之路。為了不違背躬耕隱居的理想愿望,農(nóng)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懼?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為“惜”了。這種思想已經(jīng)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堅定信念,本詩結(jié)尾兩句’,可謂全篇的詩眼,一經(jīng)它的點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盤現(xiàn)出。 陶詩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詩的情趣來自于寫意?!皫г潞射z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里,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胺N豆南山下”平淡之語,“帶月荷鋤歸”幽美之句;前句實,后句虛。全詩在平淡與幽美、實景與虛景的相互補襯下相映生輝,柔和完美。下面請欣賞三年六班同學(xué)們的精彩表現(xiàn)~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臨摹書寫,銘記于心</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熟讀成誦,傳遞經(jīng)典</font></h3> <p> “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币粋€國家的非凡成就,總是由點點滴滴的平凡構(gòu)成。戰(zhàn)“疫”一線,無數(shù)平凡英雄挺身而出,在各自崗位上拼盡全力,形成抗擊疫情的不凡力量?!耙磺谔煜聼o難事?!绷?xí)近平總書記說,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xiàn);發(fā)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新時代,千千萬萬的勞動者,只要敢想敢干、敢于追夢,必將激發(fā)蓬勃的創(chuàng)造偉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