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去功利化”,培育堂堂正正的中國人</b></h3><h1><b>------來自疏勒二小援疆老師的思考</b></h1> <h1><b>2020年3月上旬,開學遙遙無期,殷昌峰從山東淄博轉(zhuǎn)乘多個交通工具來到新疆疏勒,主持學校工作,那個時候是山東疫情防控的緊急關(guān)頭,殷昌峰又是獨自1人,可想而知路上有多少困難,估計殷校長也是2020年山東援疆到達疏勒的第一個人。當時我得知這個消息,也很驚訝,也很擔心,我打電話問其他援疆同志什么時候出發(fā)時,殷校長回答“疫情嚴重,你出發(fā)還早著呢,在家安心休息吧,難得多陪陪家人?!毙iL的這一句話,作為一名老師,聽了之后心里很溫暖,也有很多的反思。這些反思一部分是受殷校長啟發(fā)的。</b></h1><p><br></p> <h1><br></h1><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01教育要培育全面發(fā)展的人</b></h1><p><br></p><h1><b>2018年來到疏勒縣第二小學,那時也是缺教師,殷昌峰校長提出了“去功利化”,回歸培養(yǎng)人的初心;同時真正開啟了“全學科育人”。英國詩人多恩說過:“沒有人是與世隔絕的孤島?!蔽覀兯腥硕际敲\共同體,教育的價值就是把每一個個體培養(yǎng)成為有道德情懷、知識能力、忠于職責、勇于奉獻、身體健康的人,只有通過教育把每一個人都培養(yǎng)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我們的命運共同體中的每個人才能同舟共濟。長期以來,老師和學校比較重視德育與智育,相對忽視了美育、體育與勞動教育。體育是身體層面的發(fā)展,是其他各育的前提和基礎(chǔ),智育、德育和美育屬于心智層面的發(fā)展,勞動教育是實踐層面的發(fā)展。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了教育中深層次問題,學生衛(wèi)生應(yīng)急素養(yǎng)教育缺失,生命教育、健康教育不夠系統(tǒng),安全意識不強等??鬃釉疲壕硬黄鳌<唇逃桥囵B(yǎng)有道德、有情懷的君子,而不是工具。教育一定要“去功利化”,回歸培養(yǎng)人的初心,這樣才能培養(yǎng)好每一個孩子,為構(gòu)建健康的命運共同體打好基石。</b></h1><p><br></p> <h1><br></h1><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02教育要培育頂天立地的中國人</b></h1><p><br></p><h1><b>在多次會議上,殷昌峰校長談到了“培養(yǎng)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重要性。教書育人、為國育才是教育者的崇高使命,老師和學校要站在未來社會的需要上培育人才,基礎(chǔ)教育要為孩子40歲做準備,甚至50歲做準備。頭頂?shù)奶?,是我們共同的國;立身的地,是我們共建的家。“頂天立地”就是家國擔當。迎?zhàn)疫情,迎面成長,教育一定要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人,我們要致力于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成為“頂天立地的中國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生,促使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思考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思考我們培養(yǎng)的人如何有力促進社會的科學有序運轉(zhuǎn),如何促進人類和自然界生物的和諧共處,也由此思考把我們的孩子培養(yǎng)成為什么樣的人,教育工作者應(yīng)該承擔起怎樣的歷史使命。教育必將“去功利化”,返璞歸真到人本身的發(fā)展,教育要為社會的進步培育優(yōu)秀的人,要為強國夢的實現(xiàn)培育更多有擔當、有能力、有創(chuàng)造的人。</b></h1><p><br></p> <p><br></p><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03教育要爭取多一份理解和尊重</b></h1><p><br></p><h1><b>希望社會理解小學老師。這里感受最深的是疏勒二小的70名班主任,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家長擔當了教師的角色。沒有一絲準備的家長,嘗到了當教師的滋味。孩子們被家長稱為“神獸”。一個“神”字,多么可愛;一個“獸”字,又是多么無奈,當然網(wǎng)上也出了很多“段子”。但是,不知道家長們是否理解了教師工作的辛苦?社會是否對教育、對教師多了一份敬重。學校要抓住這一契機,做好教育、教師的宣傳工作,希望家長和社會對教師的專業(yè)和教育的使命多一份理解和激勵。</b></h1><p><br></p> <h1><b>教育是極其艱巨而復(fù)雜的育人事業(yè),教師每天挑起一份重擔,擔子的一端挑起孩子的未來,擔子的另一端挑起祖國的明天,教師需要日夜兼程、探索規(guī)律、拼搏前行。</b></h1> <h1><b>教育要培育真正的人,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人,體格健壯的人,精神高大的人,靈魂高雅的人,思想豐富的人,善于創(chuàng)造的人、樂于奉獻的人,這些合在一起就是培育堂堂正正的中國人。</b></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