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立夏前夜的這場雷暴雨,不知道又會催生多少落紅。這個春天已經(jīng)過去,不過,就在幾天前的那個暮春,那場扶王山二天一夜之旅,卻還在令人一唱三嘆,回味無窮。</h5><h5> 扶王山是屬衡山余脈的(一說雪峰山余脈)安化芙蓉山系主山之一,是芙蓉山的分水主峰。她水源豐富,飛瀑流長。東水經(jīng)溈水入湘江,南水經(jīng)湄江入漣源,西水經(jīng)洢水,北水經(jīng)沂溪入資江,顯得雍容而大度。她的主峰在大福鎮(zhèn)東山村境內(nèi),南部高明,驛頭鋪、九關十八鎖一帶亦屬扶王山,與長沙市接壤;西面清塘鋪鎮(zhèn)的廖家坪水庫一帶亦屬之,有山路與八鋪大道相連。這里自古以來就是梅山古國的前沿陣地。所以這里的居民不僅人高馬大,而且驍勇善戰(zhàn)。縣志上的扶王山以前叫金壺山,之所以后來叫扶王山,這自然與梅王扶漢陽有關。扶漢陽不僅是一代梅王,更是梅山的圖騰。(關于扶漢陽的事跡,可參考拙作《九關十八鎖,梅山鮮活的記憶》一文。)傳說扶漢陽升天時,左腳踏在九關十八鎖的一處,現(xiàn)叫仙神石,右腳落在金壺山下,也叫仙神石,現(xiàn)二石皆存,腳印清晣可見。高明與東山之間的山坳,也即扶漢陽的兩只腳印之間的地方就叫大步侖了,幾年前還叫大步村,現(xiàn)合并后叫石巖村。他的鮮血則化作杜鵑花,染紅了千里梅山,那以后,金壺山就叫扶王山了,并且其周圍的許多山自然也叫扶山或者扶峰山,許多山頂都建有扶王廟,但只有扶王山上才有唯一的扶王殿。殿,是供奉神佛的地方,或者帝王處理朝政的房屋。至于扶王墓,扶王后人初定梅王寨對面山頭,但未最終確定,不過到清明祭祖時,扶王后人都以梅王寨為準。</h5><p><br></p> <h5>二位“大王”</h5> <h5> 自新一代“梅王”寧大作先生在扶王山重建梅王寨,矢志開發(fā)扶王山花海旅游以來,每年的四月五月,關于扶王山萬畝杜鵑花海的報道層出不窮,除了在網(wǎng)上看過海量的圖片,我卻不曾身臨其境。當然去是去過的,那是去年和朋友去看過一次櫻花。今年(2020年)四月二十八日晚,我和作協(xié)龍子明理事決計要去扶王山露營一次,不僅要攬盡她的花海,登上她的絕頂,穿過她的密林,用腳丈量她的每一寸土地,還要吃透她的風格和內(nèi)涵。<br> 我們準備好干糧和被子,第二天一早就興致勃勃地出發(fā)了。大作不知怎么知道了這事,車剛到飛霜崖,他的電話就接二連三地打過來,熱情邀請我們?nèi)フ献骺汀?lt;br> 其時大作腳傷初愈。在我的印象里,大作是個傳奇式的人物,人稱山大王或寨主。他早年停薪留職來到當時尚未開發(fā)的深圳蛇口碼頭,不幾年竟成了舉足輕重的蛇頭。并以拓荒牛的精神,在當?shù)亓粝铝舜箫L車屋和奇勝碼頭兩個地理標志。正干得風生水起,也許是冥冥中的感應,他對老家扶王山的荒山野嶺情有獨鐘,放棄年薪千萬的深圳事業(yè),卷起鋪蓋來到這荒山野嶺,投入全部家當,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發(fā)掘山上寶貴的野生黑茶,并種植幾千畝厚樸,尤其利用扶王山萬畝野生杜鵑花和野生櫻花的得天獨厚的條件,開發(fā)旅游景區(qū),意欲帶領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他常年吃住在山上,熟悉山上的每一寸土地,他能倒著將車騰云駕霧地開上海撥八百多米的觀云山,這次他為了鋸木修路,不小心被電鋸鋸傷右踝,骨頭都露出來了,他卻一邊在醫(yī)院縫針,一邊輕描淡寫地與朋友們互動,說不過一點雞毛蒜皮的小傷,過幾天就回梅王寨陪大家看杜鵑花。此情此景,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兩年前,他被山上的五步蛇咬傷足背,在近乎休克的情況下也是這么輕描淡寫地與人互動,一幅關云長剮骨療毒的氣概。</h5><h5> 子明先生駕著海撥上升到位于半山腰的梅王寨,身材剽悍的大作先生早已慈眉善目地等候在寨中。他熱烈地與我們握過手,引我們走進古樸的山寨,坐在虎皮椅上親自為我們沏茶。龍子明先生素有“芙蓉王”之稱,大作先生是“新梅王”,二位“大王”在這里勝利會師。賓主寒喧片刻,見時間不過十點光景,大作提議立即上山賞花。</h5> <h5> 一行四人走出山寨,四面山坡上的厚樸林正枝繁葉茂,含苞吐蕊,加之藍天澄碧,白云掩映,散發(fā)出極其清爽的氣息。大作因腳傷初愈,率先騎摩托車載著同行的張女士上山,囑咐我和龍子明先生在岔路右側(cè)的櫻花谷匯合。</h5><h5> 此時櫻花雖已凋謝,卻已長出幼果。我們步行片刻,即已到達櫻花谷的杜鵑花海。櫻花谷的杜鵑花更象是一片園林,象一面紅綠相間的旗織鋪在山坡上,中間被辛勤的大作辟出幾條階式花徑。一眼看上去,哎喲,青山著上了紅妝!我們興奮地走進綠葉紅花遮掩的花徑,恍若走進夢幻之境,頭上是花,兩側(cè)是花,腳下也是花,這火紅的杜鵑花,或團團簇簇如一塊紅紗,或密密麻麻如一束爆竹,或搖搖曳曳而一枝獨秀,或星星點點如一簇禮花,在天空中,在山坡上,在綠樹叢中自由地綻放。姑娘們在花海中穿梭弄影,或如淑女凝重,或似狐仙妖嬈,或若孩童天真,人人賽若西施,個個天香國色;小伙子們則頻頻舉起相機,或圍著花兒,或圍著姑娘,咔嚓咔嚓地照個不停。所有的人都燃了,亮了,浪了,醉了……</h5> <h5> 櫻花谷之行其實只能算作熱身。大作說,由這里向東到觀云山(又叫蓮花山)的十里花海,才是蔚為大觀。他適時安排我們回到寨中用餐。下得山來,豐盛的菜肴早已備好,席間大作說,扶王山的野生杜鵑花,目前為止是中國境內(nèi)面積最大的花海之一,并且是先開花而后長葉的特殊品種,是真正的花海,也是安化真正拿得出手的花海名片。只是受制于資金問題,萬畝才開發(fā)了幾百畝。如果有一天把萬畝連片打造出來,其影響會怎么樣?大作言辭切切,露出求賢若渴的神色。<br> 飯后稍息片刻,立即動身二上觀云山,大作照例給我們拿來草帽,然后跨上摩托載著張女士先行。我們慢慢地上行,漸漸地,我們又醉了,哎喲,青山不但戴上了紅帽,還穿上了紅裙!走著走著,“十里花海走廊”出現(xiàn)在眼前。“望帝千年魄,春山幾度風(宋.丘葵)”,轉(zhuǎn)過一彎又一彎,走過一山又一山,漫山遍野都是這鮮紅的杜鵑花,它們高達二三米,毫無拘束地綻放在崖邊,嶺上,山腰,如盆景,似紅纓,若朝霞,雁夢云天,春深似海,仿佛從地底天心奔涌而來的熱血。才見此處“斷崖幾樹深如血”,那邊又是“映日晴花暖欲燃”,方才感嘆“三嘆鶴林成夢寐,前生閬苑覓神仙(宋.擇璘)”,轉(zhuǎn)眼又是“杜鵑花發(fā)杜鵑啼,似血如朱一抹齊(秋瑾)”,令人目不暇接。真是花的海洋,詩的國度。<br> 上得觀云山,張女士的腳被毛蟲蟄了,起了一片紅暈。大作見狀立即掏出隨身攜帶的消毒水和寶葫蘆,細心地為張女士上藥,鐵漢柔情盡顯無遺。</h5> <h5> 我們沒想到的是當天還會三上觀云山。下午六點半光景,為了趕在落日以前看花,大作急忙招呼我們坐上他的越野車,只見他做足功夫,越野車象壁虎一樣在盤山公路上疾速行駛,一百八十度的轉(zhuǎn)彎也毫不減速,傾刻就飛也似的上了觀云山。西邊海撥1228.8米扶王山主峰雄偉地聳立在晚霞之中,下沉的太陽發(fā)出了金色電閃的光輝,山上的杜鵑花與晚霞相互輝映,恍若鳳凰涅槃般的壯觀。人們爭相拍攝晚霞中的花,自是“鮮紅滴滴映霞明”。<br> 我站在觀云山頂,望著這紅色的山,紅色的晚霞,也沸騰了,顧不上拍攝,即興吟成憶秦娥一闋,以應此情此景:<br>憶秦娥.再詠映山紅<br></h5><h5>鵑花烈,丹心耿耿枝頭拽,枝頭拽,群峰莽莽,晚霞紅徹。<br>由來怕與東君別,楚些風里啼聲切,啼聲切,花山如海,詩箋如血。</h5><h5><br></h5><h5> (2860字)<br></h5><div><br></div><h3></h3><h3><a href="http://www.zit.org.cn/1nppicmf?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九關十八鎖~~梅山鮮活的記憶</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