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的父親徐正邦,現(xiàn)年84周歲,1956年舟山中學初中畢業(yè),1956—1996年從事教育工作40余年,1996年退休。</h3><h3> 父親從小愛好繪畫,但參加工作的前30年,因忙于其它教育事務而荒疏了畫畫,直到退休前10年才擔任美術教學工作。退休后父親重拾愛好,于繪畫中尋找生活樂趣,“養(yǎng)生第一,畫畫第二”便成了晚年生活的主旋律。</h3> <h3> 2006年11月,父親的“行走海邊”50幅水彩畫系列作品在舟山市群藝館專場展出一周,觀賞人數(shù)眾多,也得到了專家和群眾的好評。去年四月,我以美篇形式將那次畫展中的部分作品進行過展示,也受到不少讀者的點贊。</h3> <h3> 近來,年邁的父親在家中整理物件時又翻出不少所繪的水彩畫,這些都是父親退休后的作品,也沒有在上次個人畫展中展出過,所以我就又翻拍一下,并在此再來曬曬,算是對父親這些水彩畫作品打個包吧。作品雖然不多,有些父親也不十分滿意,但卻基本集結(jié)了父親退休后一些水彩畫作品,反映出父親對水彩畫的一種特殊情結(jié)。</h3> <h3> 前幾年,父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繪制了一幅《毛峙村五十年代全景圖》,這是一幅長約1.8米的水彩畫,作為一種非遺文化和過去的記憶,現(xiàn)被毛峙社區(qū)文化禮堂收藏。</h3> <h3> 父親出身漁民家庭,從小行走在海邊,盡管以上作品都是退休以后所繪,但大多作品仍洋溢著濃重的“海味”。</h3><h3> 父親堅持寫實風格,時時約好友去野外寫生,有時也會和我們一起去海邊拍照,以上作品都是父親走過的、看到的山水縮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舟山海島、海灘和鄉(xiāng)村的田野風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