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陽光的酒調(diào)的很淡,卻很醇,斟在一粒粒杯形的花葆里,所有的枝葉都被暖風(fēng)邀舞,喜悅的潮音低低的回響著,突然想裁下山這么一角,回去夾在書里,扁扁的,像壓過的唐詩。</p> <p> 生命不也如一首詩歌嗎,我們慷慨激昂,我們沉吟頓挫,我們笑著相逢,所有的花交給蜜蜂去點數(shù),所有的蕊交給蝴蝶去縱寵,所有詩家寫不盡的驚艷,游者道不完的寒暄,總該留給畫師的筆了吧!</p> <p> 春風(fēng)雨露,皆是君恩,拜訪師父的一天,我像是一個謙卑的信徒,手里的白紙,正是我開拔朝圣的長旗。</p> <p> 我們沿著嬌羞婉轉(zhuǎn)的綠色出發(fā),目的地是詩人寫下的春溫上筆端,那片大樹下的厚氈,是我們坐過的,突然想,躺在這樣的景色里,我是在用腳步丈量一張畫的厚度。</p> <p> 我們從一片綠色走進(jìn)又一片綠色,一路上師父有說有笑,講他的師父四十五天走遍天山,講他最初不被人認(rèn)可時只有師娘一遍遍鼓勵,講他沒有畫案只能趴在地上創(chuàng)作,講沿途的風(fēng)景有哪些可以入畫,講他小時候把自己做的風(fēng)箏飛到很高的天空……</p> <p> 師父就像一個小孩子一顆一顆的清點盒子里心愛的玻璃彈珠一樣,這些細(xì)小瑣碎的往事串成珠鏈,從時光那頭的垂髫少年鏈接著時光這頭的腕攜風(fēng)雷淋漓酣暢的畫家。</p> <p> 光陰百代,時間是冷的,似水流年,流水是冷的,然而這樣一片樹下的涼蔭,這樣一片有詩有花,有紙筆交互的樹蔭,有人跟人的聚首,樹下有人世的芳馨。身外的修持是一卷讀不完的書,所有的藝術(shù),都應(yīng)該扎根在這樣的泥土里,一手伸向傳統(tǒng),一手伸向生活。我所理解的“需向外求”是畫面以外的廣闊天地。</p> <p> 期待下一個草長鶯飛,夏至未至的時間,我想匍匐在藝術(shù)的熱土里,聽候師父的教導(dǎ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