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前一個月還在網(wǎng)傳:</p><p>太原汾河公園內(nèi)有一座鐵道橋變身網(wǎng)紅橋,</p><p>許多人慕名而來,</p><p>在鐵道橋上拍照、游玩。</p><p>每到周末,更是人員密集,</p><p><br></p><p><br></p><p>走上這座鐵道橋,頭頂是湛藍的天空,身后是宏偉的橋身和一望無際的鐵路,向兩邊望去,汾河公園的風(fēng)景盡收眼底。站在橋中央,沐浴著清晨的春風(fēng),別有一番感覺。</p><p>鐵道橋不長,但前來游玩的人絡(luò)繹不絕,很多人通過不同角度和這座鐵道橋合影。一對情侶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他們是通過同事的朋友圈知道這個拍照地方的,于是慕名前來。他們不僅帶了手機,還帶了自拍桿、相機架,準備拍一些寫真集。還有一家三口前來游玩的,孩子愉快地在橋上奔跑,父親則除了要保護孩子不受傷之外,還用手機給孩子抓拍下了各種有趣瞬間。</p><p><br></p><p>這座鐵道橋之前是做什么的呢?</p><p>我家老公小時候就住在附近古城,他說這座橋是日本人修的(可能是為了煤礦資源),5O年代有軍人把守,抗美援朝期間還抓過不少人(只要有人敢上橋,抓你沒商量),這里遷扯到軍事機密(火車通山里軍火庫),還有階級斗爭(階級敵人總是要搞破壞的)。</p><p>不過這都是過去式了。</p> <p>官方消息稱</p><p>西山支線汾河鐵路橋始建于1933年,橋梁總長470.9米,主要承擔(dān)著太原到白家莊的煤炭運輸。2019年6月上旬,隨著西南環(huán)鐵路線的建成通車,汾河鐵路橋也停止使用,徹底完成了它的運輸使命。今年以來,汾河鐵路橋在各種網(wǎng)絡(luò)媒體突然飚紅,成為了我市的一個“網(wǎng)紅”地標,市民紛紛慕名前來拍照。然而,橋梁由于年久失修,橋上水泥蓋板等部件存在風(fēng)化影響,存在安全隱患。</p><p>4月23日,在市護路聯(lián)防中心積極協(xié)調(diào)下,太原鐵路局安排太原工務(wù)段派人到場,將鐵路橋的兩端焊接護網(wǎng),并在護網(wǎng)上安裝滾筒刺網(wǎng),將“網(wǎng)紅”鐵路橋封閉。</p><p>我和宋老師是4月25號來的,從鐵路橋東頭側(cè)面柵欄鉆進去,因為是星期六,來的人真多,摩肩接踵,絡(luò)繹不絕。</p> <p>有個老師傅給我們看他手機中的照片,說從橋下面拍照也很漂亮。幾天后我們坐公交從攝樂橋下沿著汾河邊往北到鐵路橋下,往上爬卻失望了,橋頭徹底堵死上不去了,二拍鐵路橋宣告失敗。</p><p><br></p> <p>我給二次來拍鐵路橋的朋友P了幾張照片,以彌補遺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