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春光無限好,正是讀書時。為了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品味閱讀散發(fā)的芬芳,讓東關(guān)實驗小學這所美麗的校園因讀書而更加美麗,因讀書而充滿生機和活力,老師們紛紛投入到讀書活動中,一個個美麗的身影定格在人間最美四月天。</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4月28號下午在東關(guān)實驗小學階梯教室舉行“ 閱讀豐盈東關(guān)底蘊 分享積淀教育智慧 ”青年教師讀書分享活動,16位青年教師親自制作PPT,結(jié)合工作實際和生活體驗,暢談了自己的讀書感悟。一個個教育故事,一段段教育名錄,一條條教育建議,從老師們口中娓娓道來。老師們的分享各有特色,精彩紛呈,現(xiàn)場掌聲不斷。</span></p> 孫迎亞:《師生溝通的藝術(shù)》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教師對學生向教師所傳遞的看法和感受要持接納態(tài)度。</span>教師站在學生的立場,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立場來看待他們。<span style="color: inherit;">透過語言或非語言的形式,向?qū)W生表達出教師對他們的了解。</span></p> 王露露:《給教師的建議》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和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span></p> 李璇:《教育就是喚醒》 <p> 育人先育心,澆樹要澆根。喚醒孩子,就要喚醒孩子的責任與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喚醒孩子追逐人生夢想,成就自己美麗人生。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鼓舞和喚醒。</p> 王敏杰:《做最好的老師》 <p> “ 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有些在成人看來是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兒童看來卻是非常自然的。而變‘不可理解’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優(yōu)秀教師贏得學生心靈的可貴之處?!?lt;/p> 黃靜:《平凡的世界》 <p> 浮云流水,白駒過隙,從牙牙學語到記事開始,從少年到青年,到回首長嘆,人生在成長中思考。我是一名教師,有著一份世間最偉大的工作,世界上最難的事是把一件普通的事重復一百遍一千遍一萬遍。</p> 王睿:《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p> “絕處逢生”取決于什么因素?從人的本體角度來看,取決于一個人對待生活和生命的態(tài)度。堅強不屈是海倫非凡生命的一個基點,而樂觀向上的品質(zhì),更是她創(chuàng)造奇跡的源泉和亮點。</p> 邵瑤瑤:《給教師的100條建議》 <p> 教師是否熱愛讀書,精神生活是否充實,對學生有很深的影響。教師的知識淵博,教師的談吐不凡,會讓學生對教師充滿敬佩之情,對知識充滿渴望。</p> 王松子:《只有一個人生》 <p> 人生就應該如此:滿足于當前的現(xiàn)狀。以高漲的熱情,投身到當前的生活中,盡心盡力,懷有迎刃而上的勇氣與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加之勤于思考并堅持不懈。</p> 毛敏:《父母要成為子女的精神》 <p> 每一個成功孩子的背后都有著父母的付出,優(yōu)秀的孩子背后同樣是優(yōu)秀的父母,父母才是孩子成長的精神導師,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家長是最重要的老師。</p> 周亞東:《活著》 <p> 林清玄曾說過:“生命是苦,人的煩惱比恒河的沙還要多,只要在柴米油鹽中有更精微的契入,那是永也是遠。”或許福貴就是如此吧。生活的折磨,命運的打擊,這苦澀人生中的煩惱何嘗不是一次又一次地痛擊著他。這個“四十年前的浪子”在人生暮年也不禁感慨:我還活著。</p> 仲晶晶:做一個心理健康的教師 <p> 學生不單單對教師知識和才能提出高要求,也對教師的人格提出新的期望。充滿睿智,善解人意,寬容大度的教師是學生所喜歡的教師,也是我們不斷追求的個性品質(zhì)。</p> 時琳琳:《我教小學數(shù)學》 <p>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有濃濃的深情,才會執(zhí)著地愛自己的工作,愛自己的學生;才會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作;才會寫出最真誠、最美好的教育詩篇。</p> 嚴靜文: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 <p> “ 讀書的秘訣無非是聯(lián)想與思考。聯(lián)想是讀出自己的共鳴,與生活、經(jīng)歷、情懷、時代接通;思考是讀出問題,思考、質(zhì)疑、不輕易相信?!?lt;/p> 華明潔:美術(shù),另一種學習的語言 <p> 很多人評價兒童的作品的時候會說“像不像”。這樣的評價很多時候是從成人的角度來看待事物。作為教師,不僅能夠正確評價兒童的作品,還要能通過對兒童美術(shù)創(chuàng)作的過程和結(jié)果的觀察,策略地介入和提示,給予兒童幫助。</p> 錢司司:《愛的教育》 <p>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于世界各地的著作,這本書是以一個小孩的日記方式來寫的。雖然每篇故事的篇幅不長,但行行句句間都無不透露出一個“愛”字,令人感動。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自己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美好。</p> 毛冬梅:《音樂課程標準》 <p> 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有賴于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強調(diào)弘揚民族的同時,還應以開闊的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通過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以利于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p> <p> 兩個多小時的讀書交流活動,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在活動中,老師們或深情委婉,或激情澎湃,或儒雅從容,或沉穩(wěn)有范,充分再現(xiàn)了自己在閱讀中的感悟與收獲。</p> <p> 東關(guān)實驗小學江文龍校長對本次活動作了總結(jié),他肯定了每位老師的讀書分享,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他指出:讀書,讀懂不夠,學會才重要!最后,送給青年教師們?nèi)湓挘?.沉淀一份靜氣。2.增強一份底氣。3.修煉一份才氣。要提升一所學校,首先要提升學校的校園精神。要提升一個教師,首先要提升他的價值追求。要提升一個學生,首先要提升他的人生期望。在“正文化"引領下,東關(guān)實驗小學努力打造學習型校園,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