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這張拍于1986年11月的照片,是在湖北化纖廠金環(huán)公園菊展時。作為丙一工段大捻二班的成員,在班長劉青平的帶領下,很榮幸和兩位工段領導:工段長王國華、付工段長劉臘梅,在一起賞菊合影。</h3><h3><br></h3><h3>八十年代的化纖廠是生產的鼎盛時期。拳頭產品簾子布銷售喜人,給企業(yè)贏得了生機,為提高產能,補充定員,化纖廠多次大批招工。</h3><h3><br></h3><h3>我在1980年12月,隨同一干余人招工到化纖廠。此時,我剛滿16周歲,走出校門邁進化纖廠的大門,在同批招工的隊伍中屬于年齡最小的。</h3><h3><br></h3><h3>半個月的新工培訓結束,我和眾多新工分到了捻織車間丙一工段。當時的工段長兼書記李斯特、付工段長劉景梅,把這批新工從車間接回到工段。我和楊明琴、陳明英、陳秀格、邵元芬分到大捻一班。班長王國華,師傅徐光鳳。</h3><h3><br></h3><h3>從此,三尺寬、十二米長的車弄里,師傅的前后左右跟著五位新學員,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h3><h3><br></h3><h3>我們五位師姐妹是幸運的。班長王國華吃苦耐勞、以身作則、會管理、能力強,對待工作即講原則又注重感情,是一位深受員工愛戴的好班長。由于工作出色,王國華很快便上任到工段長的崗位。</h3><h3><br></h3><h3>師傅徐光鳳也是一員干將。當時,她懷有身孕,瘦弱的身影穿梭在車弄里,接頭、控頭、落紗動作嫻熟麻利,身手不凡。我們五位徒弟人人羨慕、佩服,都暗自思慮一定要把師傅的技術早日學到手。</h3><h3><br></h3><h3>事實證明,強師出高徒,正是師傅的敬業(yè)和高超的技術,好的傳、幫、帶作風,才使得五位徒弟都順利在學徒期間練就了本領,很快能獨擋一面的工作。</h3> <h3>1986年元月,丙一工段在班長劉青平、付班長王美玲的帶領下,前往金環(huán)公園打掃衛(wèi)生的途中。</h3><h3><br></h3><h3>1982年4月,我因產質量在全工段名列前矛,工作任勞任怨,調到大捻二班。班長周愛玲、付班長王美玲。</h3><h3><br></h3><h3>回憶發(fā)生在八十年代,丙一工段大捻二班的故事,我是倍感光榮、自毫。說起大捻二班,十里化纖城的人們無人不知,可見名氣之大。</h3><h3><br></h3><h3>湖北化纖廠、捻織車間、丙一工段、大捻二班,在八十年代是全國化纖行業(yè)有名的學雷鋒先進班,連續(xù)多年獲全國、省、市各級榮譽稱號;是廠里多年的“三八”紅旗班;是一個人人都想進來,有著光榮歷史的優(yōu)秀班。</h3><h3><br></h3><h3>班長周愛玲曾經代表大捻二班到北京出席了全國先進班集體表彰,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h3><h3><br></h3><h3>付班長王美玲,工作表現(xiàn)突出,產質量多年創(chuàng)高新,是多年的廠級“標兵”,光榮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王美玲代表人民和國家領導人一起參政議政,這是何等的光榮和驕傲!</h3> <h3>我和侯慧有幸和工段長王國華,付工段長劉臘梅合影。美好的瞬間成為一生難忘的記憶,非常珍惜在丙一工段的這份情誼。</h3> <h3>1983年3月,全國上下開展慶祝毛主席為雷鋒題詞二十周年活動。大捻二班勇于站在時代的前列,集思廣益為精神文明建設增添光彩,投入到義務打掃陳家湖火車站的行動中。</h3><h3><br></h3><h3>陳家湖火車站臨近化纖廠,是一座開放式的小站。站臺無固定清潔工。經過全班姐妹們的考查,把清掃火車站當做義務奉獻的崗位,為南來北往的旅客提供一個舒心、清潔的好環(huán)境。</h3><h3><br></h3><h3>姐妹們利用每個輪班,中班倒夜班的時機,早上八點,自帶工具,風雨無阻,兩年里沒間斷過一個星期。其間,班里大姐們王建敏、大趙霞的小孩都是幾個月大,正在喂奶期,她們克服困難從沒缺席過。</h3><h3><br></h3><h3><br></h3><h3>大捻二班這種無私奉獻精神感動無數(shù)人,直到火車站配了專職清潔工。1985年初,大捻二班又把學雷鋒做好事轉到廠“金環(huán)公園”。照例是每周的這一天、這個點,姐妹們不顧寒冷酷署,揮舞著大掃把,把公園里的每一個角落清掃地干干凈凈,為全廠職工家屬提供了一個干凈、舒心的休息、娛樂好去處。</h3><h3><br></h3><h3>記得當年,有文章這樣贊美我們大捻二班:“大捻二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可貴之處就在于她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貴就貴在長年累月堅持不懈做好事;貴就貴在無私奉獻為他人”。</h3><h3><br></h3> <h3>1984年11月,廠團委為大捻二班拍了這張照片,用于櫥窗張貼先進集體的宣傳。定期更換后,我從團委干事郜光義那里討要來的?,F(xiàn)在照片上還帶著膠水的痕跡,無比的珍貴。</h3> <h3>1985年10月,丙一工段團支部成立的“青年突擊隊”隊員在金環(huán)公園合影。說起這支“青年突擊隊”真是不簡單。別看一張張燦爛的臉龐透著稚嫩,干起活來可是生龍活虎。</h3><h3><br></h3><h3>當年,突擊隊員利用每周第二個早班后,或第一個中班前,為工段處理堆積在更衣室里的壞線。所有隊員無私奉獻,不計報酬,為工段分擔壓力,受到工段領導的贊揚。</h3> <h3>1986年11月,我和大捻二班班長劉青平(下圖),班友王志華(上圖)合影。大捻二班這個選進集體,歷任班長都是作風過硬,素質優(yōu)良,并把光榮傳統(tǒng)傳承下來的好帶頭人。</h3> <h3>上圖,我和大捻二班付班長王美玲。大捻二班這么優(yōu)秀,好的帶頭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作為人大代表的王美玲吃苦耐勞,勇于奉獻,是全工段人人目睹的。她多年來總是提前一個多小時到崗位,把全班機臺的準備工作安排就緒。</h3><h3><br></h3><h3>我在大捻二班這樣一個先進班里,在兩位班長言行的感召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加之工段領導的培養(yǎng),先后取得可人的成績,產質量在全工段名列前矛,多次操作表演獲得好成績。曾創(chuàng)下捻線工序三萬多錠無疵點的記錄。1985一1986年連續(xù)兩年當選化纖廠“標兵”?;w廠十大標兵,丙一工段大捻二班就有我和王美玲。這在化纖廠的歷史上是唯一?,F(xiàn)在回憶起來都是滿滿的光榮和驕傲。</h3><h3><br></h3><h3>難忘和王美玲搭擋,為工段分擔壓力,連續(xù)九天擋三臺車,為保證工段產質量穩(wěn)定,做出了很大的貢獻。</h3><h3><br></h3><h3>下圖,1986年9月2日,我和王美玲作為化纖廠優(yōu)秀員工赴桂林旅游時,在桂林七星巖公園友誼樹前的合影。</h3><h3><br></h3><h3>照片上,我倆背著一樣的包包。這是當年先進工作者的獎品,一個非常漂亮、精致的淺棕色包。光榮的歷史帶給我幸福的回憶。</h3> <h3>1984年8月,化纖廠團委組織優(yōu)秀青年到湖南張家界旅游。丙一工段,我和侯慧、葉本秀同行。右一是丁一工段的陳素芬,我的發(fā)小閨女好友。</h3><h3><br></h3><h3>這張照片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張彩色照片。</h3> <h3>1985年4月,丙一工段團支部和保全工段團支部,搞聯(lián)誼活動時的情景。三十五年過去了,丙一工段的那些人和事,真的很讓我感動。那時候,二十歲左右,天真爛漫,做人簡單快樂,即使工作有點辛苦,仍然開心快樂著,年輕真是太好了。</h3> <h3>小捻的姐妹們參加工段團支部活動時的合影。</h3> <h3>1987年5月4日,我和朱德英作為丙一工段的團員代表,參加化纖廠第六屆團代會時的留影。</h3><h3><br></h3><h3>朱德英于1990年10月調離化纖廠。</h3> <h3>1982年拍下的捻織大院,丙一工段女單身宿舍內外。用老領導李斯特的話說:“這里是女兒國,是一個由女人們主宰的王國?!?lt;/h3><h3><br></h3><h3>左上圖:二師姐陳明英在206房間,屬于她的那塊地盤上。</h3><h3>右上圖:我在106房間。每間單身宿舍有4張床,上下鋪住8人。雖然擁擠卻也樂趣多多。</h3><h3><br></h3><h3>左下圖:門前的水池</h3><h3>右下圖:樓梯處</h3><h3><br></h3><h3>1981年一1990年,我在這里住了整十個年頭。</h3><h3>2019年6月,我到捻織大院,特意到丙一工段的女單身宿舍樓看看,樓上樓下走走。水池還在,水管里沒水,到處垃圾成堆,沒有人住,看了讓人傷感。</h3> <h3>1984年4月,我和侯慧、邵元芬在一起,拍于現(xiàn)在辦公樓后的山坡上。</h3> <h3>1982年,我和溫幸娟、劉春霞、羅永慧在武當山。當年,下了夜班趕火車到武當山,當天爬上金頂,第二天早起看日出,觀景,下山,返回化纖廠,休息一晚上,接著上早班,真是年輕是“本錢”,精神氣十足。</h3><h3><br></h3><h3>溫幸娟、羅永慧于八十年代中期調離化纖廠。</h3> <h3>丙一工段團支部組織團員青年在武當山。回憶八十年代,娛樂生活相對匱乏,化纖廠的同事,身邊的姐妹們,喜歡利用輪班倒休的機會攀爬武當山。</h3> <h3>和好朋友侯慧、葉本秀、占宗連、溫幸娟、劉春霞在一起的合影。</h3><h3><br></h3><h3>左上圖:1984年8月,襄陽火車站</h3><h3>左下圖:1986年5月,丙一工段女單身宿舍前</h3><h3>右 圖:1986年4月,化纖廠金環(huán)賓館前</h3><h3><br></h3> <h3>這組我和宋愛枝姐姐、張明蓮姐姐、候慧、邵元芬在一起的照片不記得時間了。那天,我?guī)Я塑娧b、軍帽,和邵元芬、侯慧拍穿軍裝的像。相片是張吉順師傅照的。我抱的小孩梳著小辮,穿著裙子,其實是張師傅(張明蓮的愛人)的兒子叫東東。因東東長的秀氣又靦腆,加之他們夫妻喜歡女孩,就拿東東當女孩打扮。現(xiàn)在一家三代居住在化纖廠。</h3><h3><br></h3><h3>兩位張師傅是我的紅娘,感恩多年來給我們全家的關愛。剛進廠時,我和宋師傅同在大捻一班。她特別心靈手巧,編織、刺繡樣樣棒;對我們新工在工作、生活上都給予給大幫助。他腌的咸鴨蛋、包的粽子,我都吃過,心存感激。</h3> <h3>感謝大林姐提供的這張化纖廠早期開運動會的場景。這樣的情景,我們八十年代進廠的不太熟悉了。真是往日的故事成了今天的歷史紀念。</h3> <h3>1978年,大林姐和工段的姐妹們在武當山。前排幾位河口老鄉(xiāng)都認識;后排右二的楊月亮是我中專同學,回憶起來都是故事。</h3> <h3>1990年,化纖廠先進工作者游洛陽、少林寺。圖中王國華、李冬梅、大林三位姐姐都是丙一工段的頂梁柱,當選先進受到嘉獎當之無愧。</h3> <h3>大林姐和她的兩位美女師傅。孫淑華師傅長的漂亮又甜美,給我的印象很深刻,是丙一工段的大美女。大林姐到加工車間后,比她小很多的方艷霞成了大林姐的小師傅。</h3> <h3>1986年,我和溫幸娟、劉春霞帶著劉怡(大林姐的女兒)在廠公園玩。劉怡漂亮又聰明,看,她那么小多會照相!</h3><h3><br></h3><h3>我和侯慧去大林姐家玩,劉怡戴上太陽帽,手拿一把蒲扇,邊唱巜濟公》插曲:鞋兒破、帽兒破?邊跳,真的太形象。這情景終生不忘。</h3> <h3>劉青萍、朱華婷兩位姐姐和她們的女兒;劉臘梅姐姐和劉怡(大林姐的女兒)在金環(huán)公園。</h3> <h3>大林姐幸福的一家。劉怡具高顏值、高智商、高能力于一身,是成功女性的代表。</h3><h3><br></h3><h3>大林姐的外孫牛牛,名字起的牛,小小的年紀,人也超級牛。一家人歐洲旅行,牛牛給外婆當英語翻譯,夠牛的吧!</h3> <h3>王國華姐姐、蘇大哥和她們的兒女、子孫們,幸福的一大家子,場面即溫馨又幸福。</h3><h3><br></h3><h3>右下圖,王國華姐姐抱著蘇暢、我和邵元芬,在宋師傅家的合影。蘇暢小時候眼睛大大的,眼窩深深的,非常討人喜歡,大家都叫她“洋娃娃”。</h3><h3><br></h3><h3>現(xiàn)如今,蘇暢的女兒都這么大了。成家立業(yè)后,孝心的蘇暢便把爸爸、媽媽接到身邊,同享生活快樂?,F(xiàn)在王國華姐姐一家生活在深圳,兒孫滿堂,其樂融融。</h3> <h3>1988年的春天,我二師姐陳明英帶著女兒貝貝,和好友李連群、張國英在水庫邊的合影。</h3><h3>左下圖:侯亞敏、王久菊、程昌剛在水庫邊的合影。<br></h3><h3><br></h3><h3>我們一師五徒弟,自然成了五姐妹。二師姐陳明英多才多藝,人美歌甜,聞歌起舞,尤其擅長新疆等民族舞,凡事追求盡善盡美,是位完美主義者,是五姐妹中最俏麗的一位。多年來,我們師姐妹情義不斷。</h3><h3><br></h3><h3>程昌剛多年前離開化纖廠,現(xiàn)生活在浙江寧波。亞敏、連群、國英、久菊等姐妹都是情深義重的好朋友。借助微信平臺,姐妹們都在丙一工段好友群里每天隔屏相聚,十分的開心、愉快!</h3><h3><br></h3><h3><br></h3> <h3>文玉華、寧萬榮、袁秀英三位好朋友在廠公園。她們三位在小捻相對結觸少些,進廠也晚些。退休后,大家都在丙一工段群里,隔屏相見,開心快樂著。</h3><h3><br></h3><h3>每次朋友們相聚在一起,文玉華騎著電動車,把孫女帶上趕來和朋友團聚,實在讓人感動。她的孫女圓圓是姐妹們看著長大的。</h3> <h3>朱德英的這組照片讓我心中驚喜。德英的美麗是一方面,還有劉曉紅、程昌剛、徐強華,都好多年不見了,真的很想念這些朋友們。張麗君、寧萬榮因在廠里有機會見到的。</h3> <h3>這幅圖中的姐妹們都是丙一工段里的帶頭人、優(yōu)秀員工。她們是丙一工段的核心力量;是我曾經的好姐妹。</h3><h3><br></h3><h3>感謝大林姐、陳明英、朱德英、文玉華、劉春霞、別忠蘭、劉臘梅、侯亞敏、楊萬平提供珍貴的老照片,讓姐妹們能夠分享到更多丙一工段的故事。</h3><h3><br></h3><h3>分享丙一工段故事的同時,也深深地懷念因病早逝的張永紅、韓紅艷、楊國軍、管明成、李玉萍幾位姐姐。愿你們在天國里一切安好!</h3> <h3>巜沸騰的工地》這本書是講述湖北化纖廠的故事,是為慶祝建廠三十周年而出版;為贊美老一代化纖人而撰文。</h3><h3><br></h3><h3>2000年9月23日,該書在化纖廠舉行首發(fā)式,我有幸作為職工代表在現(xiàn)場,并獲贈書一本,得以在第一時間拜讀了書中的故事。</h3><h3><br></h3><h3>丙一工段老領導李斯特的文章巜女兒國的故事》收錄其中。我讀后感悟很多,深深的化纖情結不能釋懷,細細品味:“在這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女兒國里,曾經演譯出一個個純系女人的故事……”</h3> <h3>2015年10月20日,丙一工段的老同事們在武漢相聚。工段長王國華是這樣留言的:“三十年,重相聚!回首激情燃燒的歲月,愰然如昨天。姐妹情誼因相聚而更深厚,更難忘!期待下一次相聚。姐妹們,保重!”</h3><h3><br></h3><h3>我看到這情景很是感動,照片上的幾位姐姐:宋愛枝、王鄂、曾玉華、肖望珍是我在丙一工段大捻一班的前輩。這里是我步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的第一站。在這個團結友愛的班里,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上,她們都給予我很大的關愛和幫助。</h3><h3><br></h3><h3>借此機會,隔屏傳信息,向姐姐們表示感謝!還有曾經在丙一工段同一戰(zhàn)壕里的戰(zhàn)友,祝大家開心快樂!祝生活在祖國各地的老師傅、姐妹們家家安康幸福,吉祥如意!</h3> <h3>四十個年頭過去了,看著眼前的照片,熟悉又親切的面孔,姐妹情誼油燃而生。工段長王國華姐姐依然精神抖擻;大林、楊小平、肖新亞、劉青平、丁玉華、熊秋霞幾位姐姐是我老河口老鄉(xiāng);和王鄂姐姐常常車挨車擋車,得到她不少幫助。閔鳳英姐姐、高永華姐姐,你們還是那樣年輕,依舊美麗,還是在丙一工段時的樣子。</h3><h3><br></h3><h3><br></h3> <h3>這張照片上,除工段長王國華姐姐外,宋愛枝、曾玉華、肖望珍幾位姐姐也是我非常熟悉的,看到她們好高興。</h3> <h3>這張照片上,有工段老領導李斯特等姐姐們;有我們的父輩曾經是戰(zhàn)友的付軍姐;有最熱心腸、人氣超高的大林姐;還有諸多位丙一工段的姐姐們,看到你們太高興。祝姐姐們開心快樂、幸福安康!</h3><h3><br></h3><h3>歡迎生活在祖國各地的姐姐們到襄陽做客,再回到曾經工作、生活的化纖廠看看。</h3> <h3>2019年5月,丙一工段的老同事從全國各地相聚在貴州。從照片上看,有我熟悉的丙一工段老領導李斯特、劉景梅、王國華及肖望珍、熊秋霞等姐姐們。</h3><h3><br></h3><h3>此時,我也在貴州,只因不是一個團隊,行程不在一個時間點上,前后相差一天在黃果樹大瀑布景點擦肩而過。</h3> <h3>2020年元月4日,丙一工段的老友們相聚武漢賀新年。老領導劉景梅致賀詞。</h3> <h3>姐妹們的每一次相聚總是在期盼、高興中到來;在開心、快樂中度過;再在殷切的等待中迎來下一次,為此感動了全工段。</h3> <h3>每一次的好友相聚都是張羅忙活許久,精心準備節(jié)目,處處體現(xiàn)出喜悅的心情;彰顯出姐姐們的高雅氣質和藝術魅力,真是激動人心的場面。</h3> <h3>讓丙一工段的姐妹們通過屏幕同框相聚,共同分享快樂與美好!</h3><h3><br></h3><h3>瞧,王國華、周愛玲等姐姐從深圳走來;李斯特、肖望珍等姐姐從武漢走來;襄陽的姐妹們也來這里相聚了……</h3> <h3>2016年6月20日,在襄陽長虹大灑店,我們老友相聚終于和我?guī)煾敌旃怿P夫妻相見了。我多年想見師父的愿望得以實現(xiàn),真的是一大喜事。</h3><h3><br></h3><h3>1981年元月,師傅帶我們五位徒弟,短短的學徒期滿便分到各自班組。隨后的幾年又相繼調離化纖廠回到襄陽。</h3><h3><br></h3><h3>邵元芬,1985年12月調離化纖廠</h3><h3>陳秀格,1986年12月調離化纖廠</h3><h3>師 傅,1987年10月調離化纖廠</h3><h3>楊明琴,1990年10月調離化纖廠</h3><h3><br></h3><h3>自師傅和三位師姐相繼調出化纖后,只在九十年代初,我和四師姐邵元芬各自帶著孩子在人民廣場公園偶遇過一次,彼此也沒留下聯(lián)系電話。三十個年頭過去了,退休閑居家中,越發(fā)思念師傅及我的幾位師姐。</h3><h3><br></h3><h3>2016年5月,我巧遇侯亞敏(朋友們叫敏姐)。她告訴我見著我?guī)煾盗?,還有她的電話。我興奮不已,即刻聯(lián)系師傅,當聽到師傅的聲音時,我是真激動?;ハ鄦柡蛞环螅冶阒譁蕚湎嗑鄣氖?。</h3><h3><br></h3><h3>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各方聯(lián)系,很快找到了失聯(lián)三十年的三位師姐。在尋找?guī)煾岛蛶熃愕倪^程中,特別感謝敏姐,德英的幫助,才得以師徒、老友相聚。</h3><h3><br></h3><h3>這次相聚意義重大,實現(xiàn)了我們五位師姐妹和師傅徐光鳳相見的心愿,完善了丙一工段姐妹群的建立。在群主侯慧的領導下,眾姐妹們的共同扶持參與中,才有了一次次的開心相聚。</h3><h3><br></h3><h3>侯慧的左側是我愛人;右側是紡絲車間蔡振國。</h3> <h3>非常高興,這次老友相聚,還見到了朱德英(1990年10月調離化纖廠),劉長青、葉本秀、張國英等姐妹們。相聚后,我想著師傅,姐妹們每一個人的音容笑貎,興奮、激動了好多天。</h3> <h3>師傅和她的五位徒弟終于團聚了。三十年后再見師傅,依然瘦弱。師傅說:她們夫妻身體都不是很好。真誠祝福步入老年的師傅夫妻,身體健康,福壽雙全!</h3><h3><br></h3><h3>不幸的是,師傅的愛人黃大哥于2017年7月因心臟病去世。</h3><h3><br></h3><h3>我看見師傅,便想起了1981年,師傅帶我們五位徒弟時語重深長的話:“擋車工是熟練工種,要想干好這一行,靠的就是眼尖、手快、腿勤。”五個徒弟牢記師傅的教誨,并照此去做,果然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績,為師傅爭了光。</h3> <h3>俗話講:“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五位師姐妹視師傅為親人,感恩師傅對我們的幫敎,這份恩情終生銘記。</h3> <h3>2016年6月29日,丙一工段的姐妹們相聚襄陽華凱大灑店。今天的相聚,是6月20日的延續(xù)和補充,是姐妹們太久沒相見的渴望。讓人感動的是吳平、杜新華、劉新云等姐姐從化纖廠趕來。李光蘭姐姐還帶著小孫子來的。大家見面時,高興的心情,哈哈的笑聲灬氣氛友好,激動人心?</h3><h3><br></h3><h3><br></h3> <h3>瞧瞧,這情景、這笑容,只有朋友相聚才能這樣開心快樂!</h3> <h3>李玉萍、張景華因上午有事,下午匆忙趕來和姐妹們相見。</h3> <h3>2016年7月21日,幾位好友在我家相聚。</h3><h3>1984年底,溫幸娟調離化纖廠。</h3><h3>1986年4月,溫幸娟到過化纖廠一次,我們相見。</h3><h3>1986年一2016年,三十年了,我們再沒見過面。初見相擁尋找失去的友情,細細相看還是原來的樣子。</h3><h3><br></h3><h3>文玉華是溫幸娟的徒弟。在今天這個高興的日子里,師徒得以相見,圓了三十年的重溫夢想。</h3> <h3>2016年7月21日,丙一工段的姐妹們相聚在柿鋪張國英家。吳平、羅金蘭從化纖廠趕來。李連群帶著外孫女、別忠蘭帶著孫子趕來。姐妹們在一起開心愉快的說著在化纖廠的生活,在丙一工段的故事?</h3><h3><br></h3><h3>感謝陳銘、國英為姐妹們付出的辛苦,象待親人一樣,好吃、好喝?做了一大桌子。謝謝丙一工段的好姐妹。</h3> <h3>2017年9月28日,姐妹們在萬達廣場參加張國英女兒、女婿結婚時的合影。丙一工段姐妹們的孩子大多在化纖廠出生、成長,是我們看著長大的孩子。</h3><h3><br></h3><h3>孩子們長大了,我們做阿姨的從心里高興。祝福一對新人新婚快樂!幸福到永遠!</h3><h3><br></h3><h3>如今,國英的外孫有半歲了,她和女兒一家在深圳開心快樂的生活著。</h3> <h3>2017年2月4日,姐妹們玩在東津。這天是春節(jié)過后的正月初八,我們一行來到敏姐的新家。敏姐家在這里買了大房子,溫馨漂亮。敏姐又能干,會做好吃的,姐妹們太喜歡來她家玩了。</h3><h3><br></h3><h3>東津是襄陽的新區(qū),環(huán)境優(yōu)美,空氣清新,有多處襄陽市的地標建筑。</h3> <h3>敏姐家院里的美景。</h3> <h3>2017年2月6日,姐妹們在萬山梅園觀賞早春梅花。萬山梅園是襄陽第一山,是襄陽市著名的賞梅地。</h3> <h3>2017年4月2日,姐妹們參加侯慧兒子、兒媳婚禮時,在萬達廣場的合影。恭喜侯慧當婆婆了!祝福一對新人新婚快樂,恩愛幸福!</h3> <h3>2017年7月9日,這天是丙一工段最值得紀念的日子。老段長王國華姐姐從深圳回到化纖廠。姐妹們得知消息,都想把對老領導的想念變成美好的現(xiàn)實;把難忘的過去即刻變成眼前的開心相聚。</h3><h3><br></h3><h3>為了和姐妹們相聚,王國華姐姐從化纖廠來到襄陽,同行的還有肖新亞、羅金蘭、肖瓊、魏紅梅姐妹們。邀請到從棗陽趕來的小趙霞;還邀請到了在襄陽的湯杰玲姐姐,我?guī)煾敌旃怿P。</h3><h3><br></h3><h3>這次丙一工段有27人,在襄陽和王國華等姐妹們相聚。大家高興的心情自不必說。王國華姐姐講話向大家問好?;貞洷还ざ谓忝脗儾⒓绻ぷ鲿r的激情歲月,有太多的難忘故事。王國華姐姐把美好的祝福送給全工段的姐妹們:“祝大家身體健康,生活愉快!”</h3> <h3>姐妹們和王國華姐姐在一起的快樂時刻,情真意切,好難忘。</h3> <h3>臉上笑容來自內心的歡喜,太高興了。</h3> <h3>2017年7月15日,敏姐(侯亞敏)的外孫女寶寶過12歲生日時。姐妹們前來祝賀,相聚時的合影。跟著敏姐沾光,我們這些姥姥、外婆們發(fā)自內心的祝福:祝寶寶生日快樂!健康成長!學習進歩!</h3><h3><br></h3><h3><br></h3> <h3>2017年8月15日,我大師姐楊明琴的新家。祝賀大師姐一家從襄北農場搬到襄陽城內,喬遷新居大喜!</h3><h3><br></h3><h3>上圖:前排左起:楊明琴夫妻、張國英夫妻、董海燕夫妻。</h3> <h3>2018年8月18日,我和劉春霞、溫幸娟在西藏布達拉宮、羊卓雍措、納木措的留影。</h3><h3><br></h3><h3>西藏是一個人人向往的圣地,藍天、圣湖、雪山…吸引太多的游客。高原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是一個人一生值得去一次的地方。</h3><h3><br></h3><h3>圖中,穿藍衣服的姐姐,是我家在化纖廠二十年的好鄰居,情似親姐妹。</h3> <h3>2018年10月15日,姐妹們相約襄陽月亮灣公園,歡迎石廷輝從深圳回到家鄉(xiāng)。姐妹們上午在月亮灣濕地公園觀秋景。漢江邊、臥龍大橋下、蘆葦蕩、漂亮的長廊,每一處都是美景。</h3><h3><br></h3><h3>下午,姐妹們聊天、唱歌?開心快樂的結束了難忘的一天。</h3><h3><br></h3><h3>石廷輝現(xiàn)在武漢從事家政行業(yè)管理。姐妹們有意向參與,或家中需要請保姆的,可聯(lián)系她。定能得到很好的服務。</h3> <h3>姐妹們在月亮灣公園留下開心、快樂的時刻。</h3> <h3>2018年11月12日,姐妹們相聚襄州區(qū)浩然公園。這里位于襄陽市、襄州區(qū)政府對面,是以唐朝詩人孟浩然命名的。公園內文化底蘊濃厚,是襄州區(qū)的地標性景觀。</h3> <h3>2018年12月10日,姐妹們在襄城西門護城河邊。襄陽古老的城墻下,初冬明媚的陽光給姐妹們帶來好心情,歡歌笑語中留下姐妹深情。</h3> <h3>2019年3月18日,姐妹們在被譽為襄陽人民的“城市客廳”,人民廣場留下美麗的身影。</h3><h3><br></h3><h3>趙玲、剛建玲兩位姐妹,因調離丙一工段較早,也有三十多年沒見面了。今天相聚格外高興呀!</h3> <h3>三月的襄陽,春意盎然、百花爭艷,護城河水隨風助波。桃花樹下、仲宣樓邊、“華夏第一城池”,哪里有美景,哪里便有丙一工段姐妹們俏麗的身影。</h3> <h3>2019年3月24日,相聚在化纖廠公園的姐妹們。我們幾人從退休至今有十多個年頭,大多居住在襄陽。以前,在化纖廠工作時,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再熟悉不過的,十多年過去了,一景一物仍然如此,只是心境不同罷了。</h3><h3><br></h3><h3><br></h3> <h3>化纖廠“金環(huán)公園”里亭子、曲橋、滑梯、藍球場、山上的花草:?盡收眼底,攝入鏡頭,永遠留在記憶里。</h3> <h3>2019年4月6日,歡迎大林姐姐從上?;氐交w廠而相聚。姐妹們期待著這一天很久了,終于見到大林姐了。大林姐是丙一工段眾多姐妹中,最心地善良;最愛為他人著想;最具人格魅力;最值得我們尊重和信賴的暖心姐姐。</h3><h3><br></h3><h3>我和大林姐分別也有近二十年了,見面時的激動和興奮,釋放在緊緊的擁抱中。本來就不胖的姐姐,因前段時間胃不舒服更加消瘦,讓人心疼。</h3><h3><br></h3><h3>我、敏姐、周艷鮮、朱德英、侯慧,從襄陽回到化纖廠,在“金環(huán)賓館”和大林姐相見?;氐皆浌ぷ鳌⑸盍巳甑幕w廠,真是感概多多。王純姐姐帶著孫子也來相聚了。</h3><h3><br></h3><h3>“金環(huán)賓館”、“金環(huán)公園”、櫻花樹下、辦公大樓前?再次留下姐妹情。大林姐以她超高人氣,贏得了朋友們對她的喜愛。丙一工段的姐妹們、加工車間的同事們,還有最要好的鄰居們,五十多人齊聚一堂,暢所欲言,歡迎大林姐回歸故地。</h3><h3><br></h3> <h3>這次和大林姐半天短暫相聚,有好多話沒來得及說,她便匆忙返回上海。姐妹們都期待大林姐再次回來常相聚。</h3> <h3>2019年5月20日,5.20是個愛意暖暖的日子。姐妹們相約魚梁洲。襄陽魚梁洲有“漢江明珠”之美譽。這里三面環(huán)水,是襄陽實現(xiàn)“五洲構想:“生態(tài)之洲、文化之洲、運動之洲、休閑人洲、浪漫之洲”的風景帶。</h3> <h3>侯慧為姐妹們帶來了愛心巧克力。在5.20這樣一個帶有浪漫情調的開心時刻,我要大聲喊出:“我愛我的好姐妹”,讓這份友情相伴到永遠。</h3> <h3>2019年6月13日,我和二師姐陳明英、周艷鮮夫妻,四人結伴到廣西北海、越南下龍灣游玩。這是在北海銀灘的一組照片。廣西素有“北有桂林山水,南有北海銀灘”之美景。北海銀灘地域遼闊號稱“天下第一灘”,是著名的海濱度假旅游勝地。</h3><h3><br></h3> <h3>2019年6月15日,我們四人出境來到越南下龍灣。下龍灣山海秀麗,景色酷似桂林山水,被稱作“海上桂林”在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中排名第二。</h3><h3><br></h3><h3>下龍灣的美景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這里有藍天、奇山,碧水、大海的美麗;有熱帶水果的香甜;有海鮮的美味?是海上觀景的最佳選擇。</h3> <h3>2019年6月21日,東津世紀新城,景色怡人。姐妹們最喜歡到敏姐在東津的新家玩。敏姐是丙一工段群在襄陽的朋友中,最有擔當、最講情義、最能干的姐姐。</h3> <h3>每次去敏姐家吃、玩一天,全家人都跟著辛苦。趙哥包餃子最拿手。姐妹們吃不了“兜”著走,如同自己家;丹丹車接車送、忙前忙后?</h3><h3><br></h3><h3>我常常被丙一工段姐妹之間的情義感動著。借此機會,向敏姐全家道聲:謝謝!祝好人一生平安!祝幸福之家永遠安康幸福!</h3> <h3>2019年7月10日,姐妹們來到尹集鄉(xiāng)姚庵村荷花湖,漫步在荷花叢中,欣賞荷花的美麗,感受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這里還是襄陽市歷屆荷花文化節(jié)的舉辦地。</h3> <h3>2019年9月2日,我和楊明琴、周艷鮮、溫幸娟、劉春霞等12人結伴新疆之行。新疆地大物博,美景比比皆是;美食盡情享受。我們非常榮幸的行走在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上。</h3><h3><br></h3><h3>這里是五彩灘、喀納斯公園、建設兵團185團的景點。</h3> <h3>新疆是個好地方,一個去了還想去的地方。這是新疆火焰山、天山天池、五彩灘的美景。</h3> <h3>2019年10月12日,我和楊冬梅在安徽黃山新安江的游輪上。新安江是安微省的一條最美觀景江。兩岸微派古民居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有著“東方多瑙河之稱”。</h3><h3><br></h3><h3>這里,一年四季,景色各異,似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故稱之為:“新安江百里畫廊。”</h3> <h3>2019年11月,陳明英、文玉華來到北京。用她倆的話講:“圓了幾十年的美好愿望?!北本鎳氖锥?。天安門、故宮、長城灬吸引著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能到北京旅游是無比光榮的;能在天安門前留影是無比自豪的;能登上長城留影那就成了好漢呀!</h3> <h3>2019年12月5日,姐妹們再次相聚東津世紀新城,喜歡這里的美景,更喜歡住在這里的好友。這里地理位置優(yōu)越,襄陽市的新型地標建筑云集在這里。</h3><h3><br></h3><h3>姐妹們的每次相逢都是一曲歡快的歌,每一個鏡頭下的美好瞬間,都是我心中的一份驚喜。感謝友情讓我們開心快樂著!</h3> <h3>2020年1月12日,新年伊始,今天是董海燕姐姐六十大壽。姐妹們?yōu)楹Q嘟憬銘c生祝壽得以相聚。</h3><h3><br></h3><h3>海燕姐姐的六十大壽,在親人的陪伴下,在眾好友的祝福中;身穿大紅棉衣,手捧姐妹們送的紅玟瑰,真是喜慶、漂亮!</h3><h3><br></h3><h3>海燕姐姐從丙一工段調走的比較早,當年也是丙一工段的美女之一。</h3> <h3>瞧,這氣氛,歡慶、喜悅、興高采烈,兄弟姐妹們齊唱生日歌祝海燕姐姐生日快樂!永遠美麗如初!</h3><h3><br></h3><h3><br></h3> <h3>陳銘作為丙一工段的“女婿”,姐妹們的老朋友,和大家歡聚在一起。他們夫妻二人好人緣,是姐妹們信賴的好友。</h3><h3><br></h3><h3>前排右一:大師姐的外孫。</h3> <h3>2020年1月16日,真是好事連連,繼海燕姐姐生日后,我大師姐楊明琴的外孫過十二歲生日。姐妹們?yōu)閷氊悜c祝生日歡聚在一起。感謝大師姐夫妻為姐妹們提供相聚的機會。</h3><h3><br></h3><h3>國英趕巧當天從深圳回來了,大家很長時間沒見到她,彼此高興的不得了。還有丙一工段老同事鄧書琴夫妻,真是難得。</h3><h3><br></h3><h3>姐妹們都祝寶貝生日快樂!健康成長!學習進步!</h3><h3>大師姐好福氣,全家幸福,其樂融融!</h3><h3><br></h3> <h3>2020年1月23日(農歷臘月29),春節(jié)將至,本應與往年一樣,祈福大中華國泰民安,闔家團圓。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之災難突降中華大地。由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武漢出現(xiàn),為確保防控,這一天武漢“封城”。</h3><h3><br></h3><h3>“封城”后的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干萬居民的生活保障、生命安全陷入窘境。在這危急時刻,一大批英雄的武漢人舍生忘死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張寶虹就是其中的一位。</h3><h3><br></h3><h3>張寶虹姐姐曾經在湖北化纖廠奉獻過青春,是原丙一工段的優(yōu)秀員工;是原捻織車間團總支書記。1980年2月,調回武漢。</h3><h3><br></h3><h3>年近七旬的張寶虹姐姐,發(fā)揚化纖人不怕吃苦,勇于犧牲的精神,用她的真誠善良;用她的無私奉獻,服務周圍被困居民,走家串戶,噓寒問暖、把守卡口、登記測體溫??恪盡職守。</h3><h3><br></h3><h3>張寶虹身為武漢人,主動申請當一名志愿者,在國家危難時刻,用實際行動履行了一名老黨員的職責,為抗擊疫情取得勝利做出了很大的貢獻。</h3><h3><br></h3><h3>張寶虹姐姐,是從丙一工段走出去的英雄,是丙一工段姐妹們的光榮和驕傲。大家向您學習、向您致敬!</h3> <h3>這位獲得“洪山好人”稱號的80后帥小伙,是出生并成長于湖北化纖廠的子弟;是原捻織車間丁一工段徐道枝的兒子,李人杰。</h3><h3><br></h3><h3>李人杰,現(xiàn)任職于武漢洪山區(qū),保利心語西區(qū)社區(qū)黨組書記。當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加速蔓延的危急時刻,他勇挑重擔,敢做“最美逆行者”,在家人的牽掛中,義無反顧地不管白天黑夜,擔當起居民的重托。</h3><h3><br></h3><h3>1月26日凌晨4時33分,轄區(qū)居民趙女士95歲的父親,在同濟醫(yī)院去世(非新冠病毒)。她亟需前往醫(yī)院,卻面臨無車可用的窘境。李人杰得知情況二話不說開起自家車,送趙女士趕往醫(yī)院為老人料理后事。</h3><h3><br></h3><h3>1月26日早上9時許,該轄區(qū)一位產婦汪女士,亟需送醫(yī)院檢查拆線,并接新生兒回家,但出租車停止運營,她沒有私家車。李人杰得知情況,又馬不停蹄地協(xié)調、安排,及時把產婦送到醫(yī)院。</h3> <h3>特殊時期的社區(qū)書記,擔負著轄區(qū)居民的生老病死、吃喝拉撒,疫情防控當頭,方方面面都與百姓性命息息相關。</h3><h3><br></h3><h3>李人杰用忠誠擔當和必勝信念,為轄區(qū)居民的生活提供保障;為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為保一方平安,拚命忘我地踐行著一位社區(qū)書記的神圣使命。被社區(qū)居民稱贊為“真情幫助社區(qū)人,一心為黨惠民生”的好書記。</h3><h3><br></h3><h3>今天,中華大地抗擊疫情取得勝利,許許多多抗疫勇士的故事,聽來摧人淚下?!澳挠惺裁礆q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張寶虹、李人杰等從化纖廠走出來的平凡人,在抗擊疫情面前做出了不平凡壯舉。我視你們?yōu)樯磉呑蠲烙⑿?,向你們致敬!全國人民永遠會銘記你們在國家危難時刻做出的無私奉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