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春之歌,牡丹妍,雍容華貴冠群芳?!叭碎g四月芳菲盡”,等梨花散落一地,牡丹才姍姍來遲?;ㄩ_富貴,開在云淡風(fēng)輕,開在草長鶯飛,日光和煦。正如劉禹錫筆下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這正是:牡丹初放綻玉容,含苞朵朵似嬌娘。靈蜂飛舞忙尋蜜,待到紅遍滿園時。</p> <p> 春之魅,牡丹怒放迎朝陽,絢光朵朵綻笑容;天姿國色奇香異,花王一笑傾全城;綠葉印得紅花媚,芳香溢濃送春風(fēng)。牡丹,當(dāng)之無愧是花中之王,我國的國花,有“競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之稱。看著朵朵牡丹妍,碩大飽滿的花冠,仿佛想起有著大唐風(fēng)韻的豐腴少婦;觀牡丹,艷而不俗的色澤,仿佛瞧見了那顧盼的眸子和似嬌還羞的眉容;看牡丹,略帶褶皺的花瓣邊緣,仿佛是在歌舞升平中翩翩起舞的牡丹仙子。</p> <p> “說牡丹富貴,因是帝王之花,是女皇的獨寵。武則天下令移居洛陽。”這是一位朋友在我的一篇隨意而敲的文字后留下的墨香。帝王之花,何等的榮耀,位居百花之首,就牡丹的大氣、華麗來說,是當(dāng)之無愧的。但卻遭致女皇的妒忌,權(quán)威之下,富麗堂皇的牡丹被貶入偏僻的角落里,女皇也許以為從此便沒有任何能與自己相媲美了,她威儀天下,好不風(fēng)光。</p> <p> 可是,牡丹,在那不為人知的荒蕪之地,依然默默地生長著,默默地開出自己的本色之花,默默地散發(fā)著自己的馨香。終于,有一天,“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重新又擁有了王冠。是金子,放在哪兒都會發(fā)光,人心相背,不是靠權(quán)威,不是靠身價,而是靠人的本色。一個人,盡管看上去默默無聞,卻在眾人的心里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被天下人認(rèn)可,這就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成功者。</p> <p>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乘畫舫,賞牡丹。此景雖美,但時光飛逝,春光易失。你輕輕垂下了你高貴的頭顱,你最后的最后深深地親吻了那淺淺的花瓣,便一瓣瓣的凋落下來。曾經(jīng)傾城傾國的容顏,曾經(jīng)攝人心弦的氣魄,曾經(jīng)蒼勁傲然的神韻,往事隨風(fēng)。</p> <p> 牡丹,不愧被稱為百花之首,在眾多繽紛的春花之中,沒有一種花能向牡丹那樣絢麗、雍容華貴。它幾十片、上百片花瓣組成的花朵碩大,嬌媚。引人駐足,令人贊嘆。它的花色繽紛艷麗,黃的莊重矝持,紅的如火如荼,粉的嬌柔娥娜,紫的白的一塵不染。而花型更是俊秀婆娑,荷花型娉婷嬌美,皇冠型富貴典雅。</p> <p> 牡丹花雍容典雅,端莊貴氣;牡丹花香氣馥郁芬芳,沁人心脾。牡丹花語有完美,濃情和富貴之說。牡丹花實在是國色天香,她千百年來迷倒了不知多少人,有多少文人墨客拜在她的裙下。她不愧“花中之王”的美譽,她是富貴榮華,吉祥如意的象征。從古到今,我國人們對牡丹花的描寫,刻畫和歌唱的作品多如天上繁星。</p> <p> 昂貴的市場價格,促使人們更加珍惜起這美麗的花朵。為了觀賞牡丹,曾寫過《琵琶行》、《長恨歌》的大詩人白居易有過這樣的描述“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惟有兩只殘。明朝風(fēng)起應(yīng)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詩人惋惜行將衰敗的牡丹,夜色中擎持著火把,再仔細(xì)的看一眼明日就要被風(fēng)吹落的紅牡丹。</p> <p> 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使牡丹這種觀賞植物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最初的單瓣野生牡丹演化出三百多種具有耐寒、耐熱、抗旱的品種。如今的牡丹色彩更加豐富,總想用一幅圖片把牡丹那富貴豐滿的容顏,鮮艷壯觀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來,于是年年我都會在牡丹園內(nèi),在《牡丹之歌》的歌聲中,尋找著,尋找著。</p> <p> 牡丹,是芍藥科、芍藥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ㄉ珴善G麗,玉笑珠香,風(fēng)流瀟灑,富麗堂皇。牡丹是我國的傳統(tǒng)名花,她芳姿艷質(zhì),頸骨傲心。牡丹還是中國洛陽、菏澤、銅陵、寧國、牡丹江等市的市花。牡丹,以她那淡雅的氣質(zhì),主宰著春天的神韻,她靈動迷人,猶如一位飄逸的仙子。</p> <p> 牡丹原產(chǎn)地為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shù)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從歷史源源來看,牡丹繁于大唐盛世,是盛世之花,乃眾花之王,此時就家喻戶曉。清朝時有一位親王到極樂寺觀賞牡丹,題匾曰:“國花寺”,可見遠(yuǎn)在清朝,牡丹就已戴上了國花的桂冠。</p> <p> 在唐代,牡丹就成為皇宮珍貴的花卉,在驪山專門開辟了牡丹園。唐明皇李隆基和楊貴妃曾在牡丹花下歡宴,李白奉詔進(jìn)宮,揮筆寫下了名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中書舍人詠牡丹詩中也道:“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碑?dāng)時唐明皇聽了,大加贊賞,并叫貴妃在妝鏡臺前喝一紫金盞酒,表現(xiàn)詩中描寫的意境,牡丹從此贏得了“國色天香”的美譽。</p> <p> 北宋時的洛陽,種牡丹,賞牡丹,蔚然成風(fēng),真是“洛陽牡丹甲天下”,“春城無處不飛花”。洛陽家家戶戶都種牡丹,它與揚州芍藥齊名,并稱“天下第一”?!奥尻柕孛}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詩人歐陽修不僅寫下了這種盛況,還著有《洛陽牡丹記》等,曾游遍城中10多個花園,對姚家的千葉黃牡丹和魏家的千葉肉紅色牡丹特別推崇。姚黃被譽為花王,魏紫被譽為花后。</p> <p> 明代,亳州的牡丹風(fēng)行一時,以后曹州的牡丹崛起,被稱為“牡丹之鄉(xiāng)”?!昂稳瞬粣勰档せǎ紨喑侵泻梦锶A。疑是洛城女神作,千姿百態(tài)破朝霞。”徐凝的這首詩精當(dāng)簡約地評點了牡丹花廣受歡迎的程度。正是因為有了牡丹,才使得風(fēng)物并非綺麗的洛陽獨具魅力,風(fēng)華絕代,綿延至今。一代名花成就了一座城市的繁榮,這更像是一出優(yōu)美絢麗的花之傳奇。</p> <p> 國色天香數(shù)牡丹,春光占進(jìn)玉葩妍。風(fēng)姿綽俏容華貴,秀雅端莊貌若仙。粉萼流霞妖嫵媚,冰肌映月韻無邊。佳人相伴良宵度,一片癡情賦麗顏。牡丹花作為高雅、尊貴的花卉載入史冊,我為國花而自豪。國花,牡丹,你是祖國之寶,你是我中華子孫的瑰寶。因為你,古代才有那么多詩詞歌賦,因為你,中華文明才源遠(yuǎn)流長。</p><p> (全文完)</p> <p>攝 影:海闊天空(劉佳)</p><p>散 文:海闊天空(劉佳)</p><p>插 曲:翟杰《牡丹》</p><p>拍攝地:鄒城市護駕山公園牡丹園、曲阜市石門山牡丹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