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黃 花 嶺</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 李德才 謝桂花</p><p><br></p><p> 黃花嶺,它地處呂梁山最東南端,位于山西省臨汾市鄉(xiāng)寧縣的光華鎮(zhèn)、雙鶴鄉(xiāng)和臺頭鎮(zhèn)之一鄉(xiāng)兩鎮(zhèn)交界處;登上峰頂環(huán)顧四周可以看到黃花嶺北靠金崗嶺,東依秦王山,西鄰高天山,南眺汾河川;黃花嶺主峰地處光華鎮(zhèn)坪坡村委境內(nèi),距離光華鎮(zhèn)只有幾公里。為何要撰述黃花嶺呢?因為我倆就是黃花嶺前面的坡頭村人,黃花嶺溝底的耕地、樹木全都是我們村的。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一、 黃花嶺的得名</b></p><p><br></p><p> 黃花嶺這個天然山脈,不知形成于多少萬年之前。傳說早在公元前300多年時,就有駐軍在黃花嶺上屯過兵、練過將。究竟是何年、何月、何人為這座山脈起的這么好聽的美名呢?今已無考。不過關(guān)于嶺上的黃花,倒是有一個神話,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位神仙(藥王爺),他為了拯救染上疾疫的百姓,曾在這里居住過;現(xiàn)在滿山遍野的黃花,就是藥王爺種下的”。傳說中的黃花就是連翹,它又名:黃花條、連殼、青翹、老翹、落翹、黃奇丹等。由于花瓣顏色金黃,因此,人稱“黃花”;春季里百花爭艷,黃花開花最早,人也稱之“迎春花”的,二三月間春寒料峭,所有的花兒尚未開放,連翹花開得嫩黃耀眼,一串串、一枝枝、一叢叢、一片片,像金縷、像綢緞、像金色的云霞飄落在一面面山坡,把山嶺裝扮成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到了秋季,黃花果實初熟尚帶綠色時就可采收,曬干后不裂口者為"青翹";果實熟透時采收,色棕黃、殼分裂成兩瓣,種子已脫落者為"老翹"。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疏散風(fēng)熱、強心、利尿、鎮(zhèn)吐等藥理作用,用于治療熱病初起,風(fēng)熱感冒,發(fā)熱心煩,咽喉腫痛,瘡癰腫毒,淋巴結(jié)核,尿路感染等癥,有"瘡家圣藥"之美譽,是一種非常名貴的中藥材。</p><p> 還有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2010年春天,葉木發(fā)芽的時候,有個臨汾朋友突然得了個不知名的皮膚病,前胸、后背、兩腿、兩臂都有面積不同的一片片紅腫、瘙癢、疼痛難忍的癥狀;他去醫(yī)院吃藥、打針、輸液三周,沒有明顯效果;我領(lǐng)他去找俺的好朋友王大夫,王大夫是個中西醫(yī)專家,他看了后,笑著說:“你這病好治,不用花錢,但是得受點麻煩。你明天早晨在太陽出來以前,到黃花嶺山上,采上一些帶枝帶葉的黃花條,要是能找見帶花的更好,回來用水煎熬上十幾分鐘,用煎下的水洗,每天洗上幾次,就好了”;患者按王大夫說的,采回黃花條,用煎熬的黃花水洗了兩三天,他的難治的皮膚病竟然神奇地痊愈了。他無比欣喜地給俺說:你們黃花嶺山上的黃花條真的是太好了。</p> <p> 黃花,不僅花、葉、枝、果全是藥材,而且還有一個神奇的功能,就是能把蛇??降伏了,這不知是啥科學(xué)道理,老百姓說黃花木辟邪,因此,周圍村民都稱黃花木為“降龍木”;我們小時候,若是在山上遇到了蛇,趕緊折兩枝黃花條,只要在蛇身上抽打幾下,蛇就老老實實趴在地上不會動了;記得有一回生產(chǎn)隊的牛被蛇咬了,村里的老中醫(yī)就是用黃花葉和蝎子草擦敷、用艾葉熏灸治好的。過去人走山路,特別是走夜路,手里大都拄著一根黃花木棍子,就連過去煤窯剜碳的尖镢把子都是用黃花木做到,可見老百姓對黃花木是何等的崇拜。這就是:世上有萬物,一物降一物。也許黃花嶺名稱的由來與這神奇的黃花有關(guān)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二、 天然寶庫</b></p><p><br></p><p> 黃花嶺大約海拔1300多米,是適宜人類居住的最佳高度。這里節(jié)令分明、氣候宜人,每年換季、交節(jié)時的氣候變化應(yīng)時合節(jié)、非常準確。春、夏、秋、冬之溫、熱、涼、寒特別明顯。天最熱的時候,氣溫只有三十一、二度,天最冷的時候,也就是零下五、六度;黃花嶺是最佳的觀象臺,周邊的村子預(yù)測天氣,就看黃花嶺上的天色,明天天氣好不好?近幾日天氣怎么樣?年長的村民們一看就知道,這已成寶貴的歷史經(jīng)驗傳承了下來。聽老人們說,黃花嶺一直風(fēng)調(diào)雨順、氣候宜人,從沒有過狂風(fēng)暴雨,也沒有過冰雹和暴雪,這可能與它的地理位置和天然植被有關(guān)吧。</p><p> </p><p> 黃花嶺周圍是一山連一山、一峰接一峰,這些山峰的高低、遠近,生長得恰到好處;山峰之間的山溝溝都不太深,但每條溝里都有小溪流水,更為神奇的是:黃花嶺背后的山頭上就有一眼泉水,泉水不大,可是當你舀走一擔(dān),它很快又流滿一擔(dān),這就是“人頭有血、山頭有水”的自然現(xiàn)象吧。</p><p> </p><p> 黃花嶺的嶺前有:小生圪垯山、帽峰圪垯山、火焰山、煙溪山、西莊山、澗溝山,這些山上全是白松樹;黃花嶺的嶺后有:裴家坡山、禪峪河山、嶺上山、石崖溝山、石門桿山,這些山上全是油松樹;黃花嶺的東面是:亂石灘、石崖溝、西莊溝、山雞溝;黃花嶺的西面是:蟬峪河、嶺上溝、裴家坡溝、腰里溝。</p><p> </p><p><br></p><p><br></p> <p> 黃花嶺的山梁上,貫穿著一條通南、達北的“官道”,這條“官道”開通于什么年代?歷史悠久,無法考證。如今誰也說不清楚,不過人們說它是開天辟地的天然通道,好像倒也有點道理;這條天然通道南通襄汾、臨汾、運城、萬榮、永濟等平川縣市,北達吉州、蒲州、隰州、大寧、永和等山區(qū)州縣;這條大路是歷代商品流轉(zhuǎn)的交通要道,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發(fā)展、繁榮起到了極其重大的作用;十幾年前這條大路上的拉煤車、運焦車、拉鐵礦車、送山貨的車,晝夜來往不斷,路旁的小飯店數(shù)數(shù)皆是,車隆馬叫,熱鬧非凡,大家高興的稱它是一條致富大道。</p> <p> 黃花嶺周圍翠綠的松樹林,是一道四季常青的風(fēng)景線;它一年四季美如畫卷:春有百花、夏有綠蔭、秋有野果、冬有青松。特別是春夏秋三季,滿山遍野的山花爛漫,處處如同仙境,美得令人陶醉。春節(jié)剛過,就有一坡連一坡的如金似火的連翹花、馬茹花喜開怒放;接著就是云霞一般粉紅迷人的山桃花和芳香撲鼻的紫荊花爭奇斗艷;隨至就是鋪天蓋地的、潔白如雪的山杏花、金銀花、杜梨花、剪子花、翅果花、沙棘花、山槐花、野山楂等山花爛漫,簇擁綻放;隨后是奇香宜人的山李子花、山櫻桃花、山核桃花、山葡萄花、荊梢花、狼牙花、松樹花會同各種各樣的野花爭先恐后盛開;入秋后的多種野秋菊“歡天喜地、比艷開放”,滿坡滿溝的茶香撲面而來;真可謂:“花疊交輝、花的世界,花香四溢、花的海洋”。</p> <p> 說到黃花嶺山上的野花,筆者想告訴大家,這里有好多野生花卉,非常美觀,可是,俺問過不少老者,竟沒有人能說出它們的名子;記得1970年剛?cè)肭锏囊惶?,筆者給生產(chǎn)隊放羊,趕著羊群,剛剛走到黃花嶺左面的亂石灘,老遠就看見一株盛開怒放的野花,非常水紅、鮮艷;它有兩尺多高,花冠大小和牡丹花相差不多,花葉比手掌稍微小些,長勢十分挺拔、有力;我趕的126只山羊群,眼看就要走到野花跟前了,我單怕羊群把野花給毀了,趕緊跑前去,劃計把羊群擋開;正在這時,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眼前:所有的大小山羊,看見這株野花后,全都止而遠視,避而繞行,沒有一只羊敢于近前。我抱著好奇心,走到野花跟前,隨手摸了一下,啊!多么難聞的氣味!這種怪味實在是無法形容,只聞了一下,頭都有點悶了,摸了野花的手指,當即就有些微微麻木的感覺,我清醒地感覺到這花有毒!趕快跑到不遠的小溪邊挖泥洗手,因為俺知道,泥土和清水是解毒的天然物;后來我問過亂石灘下的西莊村一位老人,他說那花他放牛時也見過,但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子,他也看見牛、羊、野兔都不敢到花跟前去。聽老人們說,黃花嶺山上有野生的“倒掛金鐘”花呢,可是我?guī)缀跽冶榱藥X上嶺下、嶺前、嶺后也沒找見;聽說野生的倒掛金鐘花,是一種治療刀、槍創(chuàng)傷的、非常珍貴的藥材!黃花嶺山上的野生中藥材倒是不少:連翹、蒼術(shù)、生地、薄荷、荊芥、柴胡、泰黃、桑葉、茵陳、葛根、車前草、金銀花、蒲公英、山菊花、野黨參、山棉花、山蘿卜、益母草、枸杞子、野山楂等等,到處皆是,它們的色、香、形、味各具別致;好了,黃花嶺上的花卉說的不少了,該說說黃花嶺山上的野生動物了。</p><p><br></p><p> 黃花嶺山上的野生動物,遠的不說,僅據(jù)周圍村莊的群眾介紹,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就有:野狼、野豬、野羊、野兔、野雞和狐貍,狐貍有:黃色狐貍、白色狐貍和黑色狐貍,聽老人們說,狐貍是千年白、萬年黑,老獵人碰見白色和黑色的狐貍,都不敢打;黃花嶺山上,時不時也有金錢豹出沒,黃花嶺山上在天熱的時候,各式各樣的大小毒蛇隨處可見。1980年的“5.1”放假期間,我和村里幾個人,到黃花嶺后邊的石崖溝,計劃采一些金銀花,當我們過了亂石灘,大約是下午3點來鐘、快進石崖溝時,猛然碰到比碗口還要粗的一條大白蛇,它駕在兩顆高大的松樹上,來回擺動,周圍的松樹也隨著搖擺,??!太可怕了!我們嚇的趕緊往回跑,把我們幾個人都嚇哭了,誰也不敢回頭看!村里老年人說,這白蛇是一對,見過的人不少呢;山上樹林子里的各種鳥群,比翼戲飛、鳴叫連天、歡快起舞、不知其數(shù)。特別是春暖花開后的黃花嶺,那真是碧水青山、鳥語花香、天然勝景、名副其實。</p><p><br></p><p> 接下來想說說黃花嶺的地下寶藏。先說黃花嶺山里的原煤,一是不知貯藏量有多大,二是只知道煤質(zhì)非常優(yōu);不說以前、老先人在這里挖過多少煤?單說改革開放后、有名、有姓、有手續(xù)的煤礦就有:蟬峪河煤礦(一口、二口),腰里煤礦、山雞溝煤礦、郭元煤礦、西莊煤礦、坡頭煤礦、澗溝煤礦;還有不少沒名姓、沒手續(xù)的小煤礦;這些煤礦全都采的是黃花嶺山里的煤炭資源。黃花嶺山里面不僅有著特別豐富的優(yōu)質(zhì)煤炭資源,而且還有非常豐厚的鐵礦石、鋁礦石、石灰石、磨刀石、青巖石和各種木材、黃柴、翅果、沙棘、酸棗、山桃仁、野山楂等天然資源;不夸張的說,黃花嶺的確是一個神圣的天然寶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廟會歷史</b></p><p><br></p><p> 有句圣語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黃花嶺這座神圣的名山,就是應(yīng)驗了“有仙則名”的圣語了。老先人傳下來的神話說:“數(shù)千年前,黃花嶺這座仙境寶地,就有神仙在這里居住過,而且,來回過往的神和仙也在這里傳過經(jīng)、講過道、歇息過”。這個傳說是真是假呢?俺也不清楚,信不信由你。不過,早在五百多年前,黃花嶺山上就修建了一座神仙廟,廟宇不算很大,但是,廟里既有神、又有仙,常年神光普照、仙氣佑人;尊曰黃花嶺廟里的三位娘娘,真是:菩薩心腸、保佑眾生;送子賜福、有求必應(yīng);黃花嶺神廟的靈驗,方圓百里,人人皆知。</p><p><br></p><p> 黃花嶺神廟建成后,每年農(nóng)歷三月十八擬為廟會日。自從神廟開光普彩、祭祀神靈那日起,就有眾多善民相續(xù)前來跪求兒孫、祈禱賜福;上百年前的老祖先們,每年三月十八都要莊嚴組織祭獻神靈、祈禱平安的隆重廟會,這一盛舉,歷朝歷代幾乎很少間斷;尤其是在清末到民國年間,正是黃花嶺廟會的鼎盛時期,每年都要唱上好幾天大戲,十分隆重,熱鬧非凡;廟會一般都是從三月十六日到三月二十日為期五天;黃花嶺廟起會時,首先是祭獻神靈;這時,周邊村子的威風(fēng)鑼鼓隊和善男、信女們都帶上饃饃、點心、花紅及香表、鞭炮前來獻神;那場面: 十架鑼鼓震天響,燃香燒表放鞭炮。善男信女跪一片,禱告祈求表心愿;可想而知是多么隆重非凡的盛會??!廟會起戲后,南來的北往的,山上的山下的,路遠的年長的,老太太小媳婦,條件好的都騎著騾、馬或毛驢,帶上饃饃干糧和牲口草料準時前來趕廟會,周邊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穿上新衣服、喜聚在黃花嶺上;廟會期間,不僅白天晚上有演唱蒲劇、眉戶的大劇團,而且還有插孔敲鑼賣唱和耍把戲的民間特色藝人;不僅在廟前、廟后、廟左、廟右擺滿了各類百貨、雜貨、香表、鞭炮、玩具攤和花樣多且誘人的飲料、醪糟、麻花、油糕、小飯店,而且在前梁右山、后峰左灘的松樹林里面,擺設(shè)有:丟骰子、推牌九、打麻將、翻撲克、下殘棋等不同類型的賭具及游戲灘;廟會期間,不敢說是人山人海,但可以說逛會的人是聚集在廟院內(nèi)、外,遍布在山嶺的四面。廟院右邊的溝底下,栓著上百匹騾、馬和毛驢,蹦跳撒歡、叫聲不斷。</p><p> </p><p> 敘到這里,俺想講幾個傳說。頭一個傳說是:“黃花嶺上逢廟會唱大戲時,先后有兩回廟神顯靈。頭回是正當大戲唱到叫彩時,突然出現(xiàn)兩只白老虎,靜臥在神殿上面;又一個傳說:也是當戲唱到高潮時,突然有兩條大白蛇趴繞在舞臺的大梁上面”;還有個傳說是:“在黃花嶺廟門外,有時候就能聽見廟里面有竊竊細語的言笑聲或似有人來回走動的腳步聲,可是,當人們走進廟里后,只看見各位泰然至若的、慈眉善面的神像,其他的什么也沒看見”;還有幾個比較真實的傳說:一個是一九五九年聽廟官老謝說,他有時候半夜里瞅見娘娘廟的神殿里面有燈光呢;廟官老謝戶籍是坡頭村,他家祖輩都是看守神廟的廟官;再一個傳說:有個唱戲的“小生”,據(jù)說他來到廟里后牢騷滿腹、出言不遜,他在戲臺上翻跟頭時突然死了,這個“小生”就埋在小生疙瘩山坡上;還有個傳說:有一年廟會前兩天,讓各村的騾子、馬到山下馱戲箱,有個姓劉的小伙,他家有匹好騾子,他不想去,就說騾子腿跛了沒去馱戲箱,可是他家的騾子,莫名其妙的腿真的就跛了,后來是越跛越厲害,再也不能干活了??赡苓€有不少傳說,筆者就不清楚了。上述這些傳說,是真是假?有誰能說清楚呢。</p><p> </p><p> 新中國成立后,黃花嶺上的廟會還熱鬧了好幾年,到了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全國掀起了掃除迷信、大破四舊的群眾運動,一個建筑完好的黃花嶺廟宇,被拆除的凌亂不堪!好的是:黃花嶺廟里拆下的磚瓦、木料都拉到光華村修建了人民公社和光華完?。▽W(xué)校)了;自打那時,黃花嶺上的廟會也就自然停了;不過,我們坡頭村的善男信女們,每年正月十五,總是要敲上鑼鼓,端上獻的(饅頭),帶上香表,拿上鞭炮到黃花嶺廟里去祭祀神靈,全村人敬香、磕頭祈求神靈保佑一方幸福、平安。</p> <p> 說到這里,我想告訴大家,我們坡頭村的廟里就是三位娘娘坐正,和黃花嶺上神廟里供獻的都是同樣的神靈。黃花嶺廟前的山和地,就是坡頭村里的。借此機會再想給大家講個真正的故事。那是1991年收麥后的暑假期間,由于好幾個月沒有下雨,地里莊稼旱的葉子都卷到一起了,有的莊稼葉子都快干了。這時,坡頭村村長就帶領(lǐng)村民敲上鑼鼓,端上供品到黃花嶺廟里去“求雨”,村長和村民們跪到廟院里一再禱告祈求神靈給坡頭村下場雨;可是抬頭一看晴空萬里,沒有半點云,哪里會有雨呢?村民們獻完神,剛剛走出廟院沒多遠,突然就下起了雨,而且是中雨,大概下了有半小時,上山求雨的人都是從頭到腳淋了個凈濕!不過,大家都是滿臉喜悅的笑容和十分高興的心情;那場雨下的真是太神奇了:一是天空沒有一絲云就下雨了,太神了!二是求雨的人還沒回到村里就開始下雨了,太及時了!三是那場雨只下到坡頭村的地界內(nèi),周邊的鄰村都沒有下一滴雨,真是太神奇了!就這一真實的現(xiàn)象,有誰能說清楚是咋回事呢?大家可想而知,坡頭村到黃花嶺廟里求雨的事情,很快就一傳十,十傳百,傳到了周邊很多村里,這信息不僅是越傳越遠、而且是越傳越神;自打那天起,我們坡頭村就有了修復(fù)黃花嶺廟的意愿了,全村人都同意著手修復(fù)黃花嶺廟!如何修復(fù)黃花嶺廟呢?村長同村民們經(jīng)過多次協(xié)商,最后制定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及自愿出資,盡錢修繕,年年籌資,抓緊修建”的修復(fù)方案。于是,村長在農(nóng)閑時就帶領(lǐng)村民們上山開始修廟了;凡是到廟里干活的人,一不管飯、二不發(fā)錢,全是自愿。到了1997年3月,廟里的神殿、走廊、臺階、廟院和簡易舞臺都基本上恢復(fù)的差不多了。于是,三月十八,就聯(lián)系劇團逢廟會,祭祀神靈唱大戲。由于黃花嶺廟四十來年沒有逢過廟會,唱過大戲,這次廟會上,前山后嶺的,山上山下的,光華、臺頭、雙鶴的,周邊所有村里的善男信女們都來了,廟院里里外外滿是擁擠的人群,廟前兩大空地上擺滿了各種攤點和各種飯店,廟外的大路上,停滿了近百輛大、小車輛,到了中午十二點獻神時,不僅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而且男男女女、老老小小跪了一大片,那陣勢非常感人壯觀。</p> <p> 黃花嶺神廟經(jīng)過連續(xù)幾年的修復(fù),神殿、神像、神臺、走廊、廟院、舞臺都基本恢復(fù)好了,于二零零五年七月十五由郭元村舉辦了第二次廟會;從二零零七年至今,每年三月十八日,都由坪坡村委組織舉辦廟會。每次廟會,前來祭神祈福、求子還愿、趕會看戲和慷慨解囊、自愿捐資的人是越來越多了,捐戲還愿和祈福求平安的捐資人名,瞬間就登滿了兩面大黑板;廟會的規(guī)模是越來越隆重了!越來越盛大了!越來越紅火了!</p><p><br></p><p> </p><p><br></p><p> 廟會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的民俗文化活動。民俗是一個國家或民族,被廣大民眾所創(chuàng)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廟會就是這種生活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廟會的產(chǎn)生、存在和演變都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p> <p> 廟會,源于東漢時期,它是佛教同道教競相發(fā)展的自然產(chǎn)物;廟會,它全盛于唐、宋時期;廟會的真正定型、完善、發(fā)展則是在明、清以至民國近代。早期廟會僅僅是一種祭祀活動,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交流的需要,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這時的廟會又得名為“廟市”,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隨著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又在廟會上增加了許多娛樂性活動;全國各地區(qū)的廟會,具體內(nèi)容大同小異,各有特色。如今的廟會,它不僅是善男信女們的祭祀需要,也是社會交往的民間活動;而且,有助于推動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更為重要的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需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四、結(jié)束語</b></p><p> 言歸正傳,我們黃花嶺的確是一片天然寶地,它不但歷史悠久,而且遠近聞名。</p><p> 春季,滿山一片金黃,百花奇芳醉人;</p><p> 夏季,青松翠綠欲滴,清爽涼風(fēng)宜人;</p><p> 秋季,山果相繼成熟,累累香甜饞人;</p><p> 冬季,靜聞松濤陣陣,仙景北國迷人。</p><p> 流光溢彩壯觀,天然視野盛宴;心曠神怡圣地,游客留戀忘返。 </p><p> </p><p> 二零二零庚子年 春月於 昌寧</p><p> (防控疫情期間)</p> <p><b>作者簡介: </b></p><p> 李德才,男、1953年生,坡頭村人,共產(chǎn)黨員,1972年參加金融工作,歷任人民銀行縣支行行長、黨組書記,于2013年,在臨汾中心支行退休?,F(xiàn)任鄉(xiāng)寧縣光華鎮(zhèn)文史研究會副會長。</p> <p><b>作者簡介:</b></p><p> 謝桂花,女、1953年生,坡頭村人,1971年參加工作,曾任工商銀行所長,于2008年,在鄉(xiāng)寧工商銀行退休(李德才愛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趙學(xué)義老師的書法作品“觀滄?!保?lt;/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杜明杰老師書法作品)</b></p> <p>編者簡介:</p><p> 網(wǎng)名:曹操語錄,倒過來念是“路遇曹操”,本名曹東平,山西臨汾鄉(xiāng)寧縣雙鶴鄉(xiāng)章冠西卜頭村人。男,六十年代生人,大專學(xué)歷,喜愛文學(xué),擅長寫作,長于宣傳策劃。分別為鄉(xiāng)寧縣三晉文化研究會、鄉(xiāng)寧縣文化研究會、鄉(xiāng)寧縣詩詞楹聯(lián)協(xié)會、鄉(xiāng)寧縣作家協(xié)會和鄉(xiāng)寧縣中和文化研究會會員。曾在縣、市、省和國家級報刊、電臺、網(wǎng)絡(luò)發(fā)表新聞、散文、論文、雜文、詩詞多篇。2015年被山西省中小企業(yè)服務(wù)中心確定為“第一批山西省中小企業(yè)公共服務(wù)平臺首席服務(wù)專家”。2018年和2019年連續(xù)兩年榮獲《小小支點》公眾平臺舉辦的宸輝杯征文大賽第一名。做人理念:自強自立,善待親友。自尊敬人,惠人達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