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三水源旅游度假區(qū)座落在博山鎮(zhèn)五老峪村,景點正門設在博沂公路東線上莊站附近。</p><p><br></p> <p>本圖文(一)介紹了三水源的水,本篇著重介紹三水源的人和仙。</p> <p>三水源座落在五老峪,五老峪建村前就有五位耄耋老人在此居住。這五位老人分別是金鍂鑫、木林森、水沝淼、火炎焱和土圭垚。</p><p>遠處的小草亭是他們休息喝茶、談古論今、切磋生存之道、商討濟世良方的地方。</p> <p>農(nóng)閑之時,或演奏起悠揚的仙樂 ,借以陶冶情操、抒發(fā)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情懷;或效華佗所創(chuàng)五禽戲,強身健體。</p> <p>靈椿湖常映他們的身影、飄蕩他們踩動水車嘩嘩的水聲。</p> <p>仿佛看得見五老在九曲棧道散步。</p> <p>五百年前留仙橋還是沒有留住勤勞善良、行醫(yī)施藥、除強扶弱、扶危濟困、和睦鄉(xiāng)里的五位老人。</p><p>雖然五老駕鶴成仙去了,但是他們的精神留給了后人,激勵著一代代五老峪人。</p><p><br></p> <p>娘娘石,前身是為玉帝執(zhí)掌“五行八卦乾坤地理扇”的掌扇玉女。</p><p>這把扇子是天宮的能工巧匠精心扎制而成,骨架用的是南海珞珈山的翠竹,扇面是由天庭畫圣精心繪制的五行八卦乾坤地理圖。</p><p>東漢順帝時期,孫悟空不滿王母娘娘沒有邀請自己參加蟠桃會,揮舞金箍棒一路打上凌霄寶殿。在他揮棒打向玉帝的時候,掌扇玉女用手中障扇遮擋,障扇被打落南天門外。</p><p>掌扇玉女追下界來,不料這柄障扇落地生根,扇面上的花鳥蟲魚、青山碧水都活了起來。</p><p>玉女不忍離去,于是化作石像,守護著這里的萬事萬物。</p><p>如果說這里冬暖夏涼有夸張之嫌的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卻是實至名歸。</p> <p>來到五仙湖東側(cè),遠遠看到一位老人在專心致志地釣魚,走到跟前才認出是助周伐紂的姜尚。</p><p>眾所周知,姜太公學成文武藝是為了貨與帝王家的,可是工作并不好找,一直到七十高齡了還是高不成低不就。</p><p>于是他獨辟蹊徑,跑到潘溪去釣魚。為了造成轟動效應,他釣魚用的是直鉤,于是有了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歇后語。果如所愿,消息很快傳到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耳朵里。文王親自三請拜為丞相。</p><p>西周建立后實行分封制,封姜尚為齊侯,住臨淄。</p><p>此后,他處理完政務后常沿淄河溯流而上,到碧水清澈見底的五仙湖釣魚。</p><p><br></p> <p>出于好奇,我湊過去仔細觀察,他老人家居然只用魚竿,連魚鉤、魚線都不用了。</p><p>我弱弱地問“您老人家用直鉤釣魚還可以愿者上鉤,只用魚竿怎么釣?”一陣風掠過水面風聲中似乎有“年輕人,太教條,魚無鉤可上不會上桿嗎?”</p><p><br></p> <p>佇立湖畔面對眼前的木棚,遙望遠處的柳林,我久久地回味著姜太公釣魚的方式、太公的眼神和無鉤可上就上桿的一席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