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騎行尋找歷史的遺跡

默漠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疫情期間,天氣漸暖,于是每天上午沿鴨綠江邊濱海公路向虎山長城方向騎行。到虎山休息時,一車友說起九連城的日本碑俄國墳還有殷家大院事情。出于好奇我先到百度APP,有事搜一搜,沒事看一看。度娘幫助我們變不知為知之!在網(wǎng)上看了很多相關(guān)的記載,身居丹東,了解丹東的文化和歷史,騎行去尋找歷史的遺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們騎行到九連城鎮(zhèn)東山的山腳下,向路邊的老鄉(xiāng)詢問上山的路,老鄉(xiāng)是當?shù)卦∶瘢?3歲身體很硬朗,思維和記憶都很清晰。知道我們的來意,很詳細地講述那段歷史,連年代都記得非常清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張九連城的老照片是從網(wǎng)上下載的。歷史上記載九連城地方曾經(jīng)有九個城堡且有土城墻相聯(lián),就叫九聯(lián)城,后來就叫九連城;老鄉(xiāng)講傳說是當?shù)匾粋€有錢人娶了九個老婆,九個老婆各住自己的城堡,后來就叫九連城。我想這興許是野史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九連城曾是六朝古鎮(zhèn),這和水陸交通、中朝商貿(mào)都有關(guān)系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是九連城鎮(zhèn)內(nèi),騎行在九連城的鎮(zhèn)內(nèi),看不到一點歷史的遺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關(guān)殷家大院的故事,網(wǎng)上也有很多說法,從地圖上很容易就搜到殷家大院的地理位置。按著老鄉(xiāng)指的方向,騎行一段時間還是沒有看到殷家大院的炮樓。只好又向老鄉(xiāng)問路,老鄉(xiāng)回話說,他就在殷家大院住,原來的炮樓前幾年都拆了,房子也重建了,因為不是文物保護建筑。的確什么舊的痕跡也沒有。殷家大院門前有一條路,對面山邊有一條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兩張照片是從網(wǎng)上搜的,是很多年前鴨綠江晚報報道,九連城驚現(xiàn)二百多年的建筑。有關(guān)殷家大院的故事,那位老鄉(xiāng)說殷家是發(fā)了戰(zhàn)爭的財。日俄戰(zhàn)爭期間,殷家兄弟給日本人運輸糧食,遭到土匪搶劫,土匪把日本人殺了,搶走了糧食放了殷家兄弟。遭搶劫時殷家兄弟把貴重值錢的什么的丟到草叢藏起來,后來建起了殷家大院,四周有四個炮樓,這也是兵荒馬亂年代百姓的防衛(wèi)。戰(zhàn)爭對平民百姓的傷害還是很多,當時沙俄在九連城駐軍,俄國的軍馬長的很大,而且訓(xùn)練有素,騎兵用手拍一拍,軍馬就會明白用意。地里的莊稼被割喂軍馬,房屋被拆被燒,特別是婦女到處躲藏,害怕老毛子啊!老鄉(xiāng)還講朝鮮的牛長的很大,這可能是中朝商貿(mào)的原因吧。說中國的驢長的大,我是一臉的蒙圈?是不是搞錯了啊,如果說中國的騾子長的大,我或許會相信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鎮(zhèn)東山的山腳下,有條通往日本碑的山路,汽車可以直接開到。我們看見森林防火的汽車開往里邊。我們倆把單車推到半山腰一塊比較平坦的地方放躺,操近路步行上山。前兩天剛剛下過雨,山土松松軟軟的不好走。</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日本碑的左側(cè)有“日俄戰(zhàn)爭遺址”字樣的石。文字記載了日俄戰(zhàn)爭的倆處遺址。日本碑俄國墳,這是帝國主義侵略我國的鐵證,也是晚清政府國弱國貧無能的恥辱的象征,這也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的反面歷史教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04年至1905年日本與沙俄為了侵占中國東北和朝鮮,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帝國主義戰(zhàn)爭。以沙皇俄國的失敗而告終。當時晚清政府采取中立態(tài)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鄉(xiāng)講起九連城戰(zhàn)役開戰(zhàn)時間,小鬼子提前一小時開戰(zhàn),而且小鬼子的炮車很輕,俄國的炮車又大又重。俄軍的指揮所被擊中。當時俄國軍隊待遇高,沙皇的一些親屬都在軍隊,戰(zhàn)斗力遠不及日本。網(wǎng)上講由于日俄戰(zhàn)爭沙俄的戰(zhàn)敗,促進了俄國的十月革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06年日本軍隊為紀念九連城戰(zhàn)役,在鎮(zhèn)東山的半山腰修建了日本碑。1916年石碑被日本滿洲戰(zhàn)線保存會移到現(xiàn)在的山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據(jù)老鄉(xiāng)講當時從三股流(丹東出產(chǎn)花崗巖的地名)運來一大塊巖石,用滾杠沿著修好的路運到山上。不知什么原因分割成塊石狀,砌成現(xiàn)在的這個樣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底座是八邊形的水泥基礎(chǔ),碑的高度7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碑的正面用凸出的巖石塊寫有鴨綠江戰(zhàn)績五個字??冏诌€是耳刀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是碑的背面,框的里面有文字記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由于年久字跡模糊,老鄉(xiāng)說是陣亡人員名單。我粗略看一看,是記載戰(zhàn)役的概況,有日軍第一軍(駐朝鮮)司令黑木為楨大將,還有沙俄戰(zhàn)敗逃往鳳凰城方向?;旧隙际菨h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07年沙俄為祭奠在這次戰(zhàn)爭陣亡的軍人,在九連城關(guān)家溝山頂修建一座陵園。到處收集和收購骨頭,老百姓就把各種骨頭賣給俄國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間是用石頭堆砌的一個大墳(有點像藏族的瑪尼堆)上邊的十字架上有俄文,在墳前有一個水泥桌。周圍有七個也是用石頭堆砌的小墳堆,有的十字架已沒有了。老鄉(xiāng)講這七個是衛(wèi)兵。網(wǎng)上記載陣亡的最高將領(lǐng)是沙皇的一個駙馬。</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站在關(guān)家溝村里的水泥路,面向鴨綠江,左手邊是日本碑,右手邊是俄國墳。一碑一墳相距千余米,遙遙相對,默默無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俄國墳四周套有大約1.5米高的圍墻,留有一鐵欄桿的門。那位老鄉(xiāng)講小時候還上這里搬石頭玩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去俄國墳的小土山?jīng)]有路,順著鄉(xiāng)村水泥路往山邊走,穿過一片板栗園就看見圍墻。俄國墳?zāi)厦娴纳狡率悄滤沽值墓埂?lt;/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們問住在附近的老鄉(xiāng),俄國墳有沒有來祭祀的,老鄉(xiāng)說從來沒有看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與當?shù)乩相l(xiāng)交談中,明顯感覺到北方人熱情與質(zhì)樸。我問當年打仗炮火連天,你們往哪跑啊,老鄉(xiāng)說那時候這溝里就一兩戶人家,后來越來越多的山東人來這里,使得這里的人口增多。</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04年4月29日,日軍從朝鮮義洲郡在九連城馬市、虎山、安平河三處渡過鴨綠江,向俄軍開戰(zhàn)。</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是馬市村浮橋遺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5月1日,日軍攻陷九連城,取得了第一次戰(zhàn)役勝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馬市村地段江面較寬,水流平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日俄戰(zhàn)爭日軍從朝鮮義洲郡渡過鴨綠江,那么義洲郡和新義州是怎樣的關(guān)系呢?原來現(xiàn)在的新義州在日俄戰(zhàn)爭時,是一個小村子,在1910年將義洲郡移至現(xiàn)在的就是鴨綠江橋?qū)γ娴男铝x州市。由此我將時間捋一捋,1984年甲午戰(zhàn)爭割讓遼東半島,1904年日俄戰(zhàn)爭,1907年丹東開埠,1910年義洲郡移至現(xiàn)在的新義州,1911年鴨綠江大橋建成,1931年九一八,1937年七七事變?nèi)婵箲?zhàn),這些歷史想一想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野心是由來已久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張照片來自丹東博物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是新義州近幾年新建的建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鴨綠江大橋。1911年由日本駐朝鮮總督鐵路局建成的大橋,在1950年抗美援朝時被美軍的飛機炸斷,僅剩四孔就是現(xiàn)在的旅游景點斷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這是開往鎮(zhèn)東山的213路公交車。始發(fā)站在丹東站北橋洞,2字頭的車是發(fā)往郊區(qū)的車輛。終點是鎮(zhèn)東山。</span></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騎行虎山長城方向,路過璦河,上尖村和下尖村的標記十分醒目。在地圖上曾看到上尖村古城址。于是前行看一看。僅僅就是一塊石碑,璦河尖古城址。什么年代什么人居住,沒有任何其他文字記載。當?shù)厝苏f一些土城早已移平種地或蓋房子,以前蓋房子挖地基時曾挖出古錢幣瓷器瓦罐等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騎行不僅僅是鍛煉了身體,也鍛煉了我們的意志品質(zhì)。有一次我們騎行鳳城金家,在往丹東返回時,為了走近路需要翻山到邊門,那哪叫騎行啊,分明是單車騎我啊,扛著單車翻山越嶺,突然發(fā)現(xiàn)一小段大約有十幾米長,用石頭干茬磊的防御工事,很古老的城墻吧。一同騎行的韓國車友好運說,這里在1600多年前是高句麗國。一個外國人對中國的歷史如此了解,的確歷史上的高句麗國曾經(jīng)很強大。翻過山到了邊門,歷史上稱高麗門,丹東開埠前也是一個商貿(mào)交易繁華的小鎮(zhèn)。</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騎行者苦不苦累不累,我覺得騎行者都是好樣的!騎行人經(jīng)常說,痛并快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們是歷史上的知青,不是研究歷史的,不研究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把騎行途中看到的感興趣的點滴作為切入點,了解一段歷史,也是一種樂趣,也是騎行花絮。</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