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竇莊村位于山西省沁水縣嘉峰鎮(zhèn)境內(nèi),西距沁水約50公里,西依榼山,三面環(huán)水,是晉東南地區(qū)明代中后期著名的大型古堡建筑群。2008年名列國家歷史文化名村(第四批)名錄。</p><p>中文名稱</p><p>竇莊村</p><p>行政區(qū)類別</p><p>村</p><p>所屬地區(qū)</p><p>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嘉峰鎮(zhèn)</p><p>地理位置</p><p>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嘉峰鎮(zhèn)</p><p>面積</p><p>25萬平方米</p><p>竇氏家族于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遷居于此開始建設(shè)莊園,從此竇氏在這里延續(xù)了一千多年。明代中期以后朝政混亂,曾官居大理寺正卿的張五典告老還鄉(xiāng)后開始構(gòu)筑竇莊城堡,至明代崇禎二年(1629年)才最終建設(shè)完成。現(xiàn)存古建筑面積約40000平方米,80%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建筑除大量民宅外,還有廟宇、樓閣、祠堂、書房、校場、法庭、地牢、城墻、城門樓、牌坊、店鋪和大量的碑刻等。除佛廟主殿及配殿為元代遺構(gòu),其它多為明、清建筑。建筑脈絡(luò)清晰,特色鮮明,被前來考察的專家學者譽為研究明清時期北方民居建筑的最具典型代表作。竇莊古城堡開啟了鄉(xiāng)村城堡建筑的先河,它是鄉(xiāng)村城堡建筑的代表作, 是研究當?shù)厣鐣睢⒔?jīng)濟發(fā)展、民俗民風的重要物證。</p><p>竇莊村西依榼山,其余三面環(huán)水,不僅景色優(yōu)美,而且易守難攻,具有極強的軍事防御功能。竇莊村曾在竇氏兒媳張氏的組織領(lǐng)導下抵御明末張獻忠流寇的數(shù)次進攻,竇莊村后來被稱為“夫人城”。</p><p>竇莊村平面大致呈正方形,東西、南北各長500米,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村莊內(nèi)的建筑基本保持完整,除了城墻以及大量民宅外,還有廟宇、樓閣、祠堂、書房、校場、法庭、地牢、城墻、城門樓、牌坊、店鋪和大量的碑刻等。</p><p>竇莊村的城墻高約12米,墻頭寬約1.5米,周長約2000米,現(xiàn)存500余米。城墻修筑堅固,下為條石,上為青磚,城墻內(nèi)部填有磚和土。城墻的防御功能健全,城門處建有門樓。城墻各拐角處還建有角樓,部分城段還修建有暗道與城內(nèi)建筑及城外建筑相連通,便于防守、出入?,F(xiàn)存南城門一座,小北門一座。南門整體高三丈,下建拱頂門,門頭鑲嵌磚匾上刻“南門”二字,城樓頂建有炮臺瞭望孔;小北門即內(nèi)城門,為磚圈拱頂并裝有鐵門,開門出入方便,閉門無處可通。城門外建有護城河以及吊橋,巍峨聳立,甚為壯觀。</p><p>村內(nèi)的民居建筑以竇氏宅院為主,其中尚書府總面積為3800平方米,是村內(nèi)較大的一組建筑群。尚書府分為上下兩座宅院,上宅總體布局為棋盤六院,府門朝東,高9米,寬5米,高大峻偉,門頭以磚雕斗拱裝飾,石匾陰刻“尚書府”。下宅由三進院落組成,其中南院又包括前后兩進院落。前院街口處設(shè)四柱三門式大門樓,門樓平面呈八字形,為牌坊式,由四根高大石柱支撐起。門樓前掛一豎匾,上部楷書“圣旨”,中部書“旌表”四字。</p><p>此外,竇莊村內(nèi)共有古代廟宇13處,尚存的有佛廟、財神廟、火星廟、觀音堂等。這些建筑除了主殿配殿為元代遺構(gòu),其它多為明、清建筑,被認為是當時北方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作。</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