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老爸老媽在確定了我們哥兩個的花生油都夠吃之后,決定賣掉50斤。 前年的還有多半桶,年前榨的一大桶還沒有動,實在是吃不了。這是多少年來的第一次賣油。</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老兩口每年種上畝八的花生,打上百八十斤的花生油,留出第二年的花生種,再留出兩大袋子花生熟絡(luò)人情,這家一兜生的,那家一袋炒熟的,雖然不多,卻成了父母每年與家人親友之間來往時必不可少的生香禮品,每年還會灌上三兩桶花生油給兩個兒子或答謝人情。老爸炒花生的水平堪稱一流,年輕時候集市上的人們都追著買老爸炒的色、香、味俱佳的花生作為過大年時家里不可或缺的待客食品,及至現(xiàn)在還有親友過年時讓老爸來炒花生。</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賣花生油的事情提到議事日程,安排三五好友給宣傳一下,將近一周依然沒找到買家,妻子提議:求助萬能的朋友圈吧。果然,信息剛剛發(fā)出,好朋友就有了回復(fù),他的朋友正想買些花生油。我把消息告訴了父母,并說別人剛剛花12元一斤買的,父母沒有遲疑的在電話里答復(fù):都是你的朋友,少留一塊吧。我當(dāng)時也很糾結(jié),想起了父母土地中勞作的不容易,但我還是遵從了父母的意愿。</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值完夜班后,半夜開始下起的春雨還在不停的下著,據(jù)說還是中雨。我想忙碌了這些時日了,正好雨中駕車回家取油,捎帶浸潤、放松一下疲憊的身心。一路上雨霧迷蒙,水花飛濺,看著穿著雨衣騎行的路人,想起曾在這條路上雪花漫舞、大雨滂沱中頂風(fēng)前行的年輕的自己,心里松弛了很多。過了羅文口村后,成片初綻的桃花不間斷的映入眼簾,雖只是瞬間飄過,那份春雨沐浴后的清新卻化作最精致的風(fēng)景,成為這段不同尋常歲月里的柔順劑。真的是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雖然在電話里父母說已經(jīng)吃過早飯了,我到家時鍋里面依然冒著熱氣,老媽給我蒸了一個菜餅子,一塊肉餅,一個豆包子,一碗熬豆芽也早已放在桌面上,在父母的眼里,我或許還是那個吃飯沒飽的孩子吧!</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灌油前父母把三個20斤的油桶依次排開,拿出了陪伴他們幾十年的老稱,把每個桶進(jìn)行了稱重。在我認(rèn)為沒必要時,他們解釋說有的桶灌滿后達(dá)不到分量,不能讓人家吃虧。兩個鐵皮大油桶并排放著,年前新打的一桶在里面,前年的多半桶在外面。我們一起費了好大的勁把里面的拽了出來,因為父母執(zhí)意給人家灌新油。說實際的,新油與老油口感上沒有區(qū)別,最大的區(qū)別或許只在一念之間的抉擇。桶蓋打開,滿桶的油清澈透明,香氣醇厚,看著就是滿滿的喜愛,老爸還自言自語一句“從上到下一點油渣沒有”,意在強(qiáng)調(diào)自己油品的優(yōu)質(zhì)。老爸老媽用大塑料瓶的上半部分做漏斗開始灌油,一個扶著,一個舀油、倒油,在這個香氣彌漫的屋子里,再次重復(fù)這一生數(shù)不盡的默契配合。</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兩個裝滿、一個半下后開始稱重了,兩個滿桶去掉桶重后差不到一兩,10斤的恰到好處。老爸又舀了少半下,晶瑩剔透的順著漏斗倒了下去:家里出的,寧可多給點,不能差一點!那份坦然與自得,讓我做兒子的也感到很舒適、踏實。油香氤氳中,忽又想起老爸他們年輕時炒花生的有趣經(jīng)歷:為了減少水分的流失,花生出鍋時,要趁熱在花生表面輕微撣上點滴熱水,而后馬上裝好袋子,放在院子里冷凍一宿,第二天早晨花生酥脆,口感更佳,并且絲毫沒有濕潮的感覺。和老爸一起趕集賣炒花生的馬顯貴二大爺有一天大老早的來敲門:“老大,你自己去趕集吧,我去不了了,整袋兒花生都凍在一起了!”哈哈,老爸多年不曾有過一次這樣的“失手”經(jīng)歷,我想是老爸雖有“商奸”之嫌內(nèi)心卻總放著一把嚴(yán)格的尺子吧!</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當(dāng)我開車把花生油送到間接朋友手里的時候,我知道他的一句謝謝之語,只是表象的應(yīng)酬,只有我自己真正知道這50斤花生油的醇香味道!</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