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疫情的影響讓我們所有教師都擁有了特殊的加長版假期,居家學習, 居家辦公,居家的日子讓我們的生活有了特別的意義,這個意義也許來自你對親情的用心感悟,也許來自你對自我的重新認知,也許來自于你對生活的全新體驗……</p><p> 這里記錄了松江實驗小學全體教師假期里最有意義的事,當你走進他們的家庭,走進他們的生活 ,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你會感受到愛的幸福、美的陶冶、成長的滿足……</p><p> 這里有愛,有溫暖,有希望……</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幼兒教師:沙春藝</b></p><p> 作為幼兒教師的我深深的知道幼兒教師是幼兒的第一任啟蒙老師, 利用這“不一般的寒假”,我靜下心來讀了這本《透視幼兒心理世界》,這本書從幼兒怎樣認識世界、怎樣感受世界、怎樣應對世界這三個方面,精選了36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通過小實例很直觀的從案例中了解幼兒的心理,案例之后還有專家對教師和家長的指導意見。通過對幼兒心理透視和專家分析,讓我學會站在幼兒的角度看世界,了解幼兒做這些事情背后的原因。其中讓我印象深刻是在“幼兒是怎樣應對世界的”這個部分,作者描述了孩子的行為特點。一方面幼兒開始挑戰(zhàn)大人的權威,學會說“不”;另一方面,他們社會經(jīng)驗缺乏,常常需要模仿大人解決問題,他們是在嘗試與錯誤的過程中學習的。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整個假期學到了不少幼兒心理面的知識,讓我更加了解幼兒的心理,通過專家的分析及建議,使我在面臨幼兒出現(xiàn)的狀況時掌握了更多的解決辦法。</p> <p><b style="color: rgb(1, 1, 1);">班主任: 鄭春蘭</b></p><p> 抗擊疫情的特殊假期,我有一個很大的收獲,就是——讀書。平時因為這忙那忙的,總有借口不讀書。這個漫長的假期,足不出戶,遠離人群,書,成為了我最好的朋友,最好的陪伴。從學校布置的語文學習讀物《講臺上方的星空》到蒙塵已久的《自控力》,從學誠法師的《好好說話》到大師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以及自傳體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為教師,不能只讀教育教學方面的一類書,更需要通古今,曉東西,明歷史,懂哲學,博覽群書,靜心思考。教師有了一桶水,才能給出學生一杯水??!越讀書,越覺得自己的淺薄,想要讀更多的書填補這種無知。假期還沒有結束,我們?nèi)栽趫允?,愿與書長相伴,以讀攻“毒”終將勝!</p> <p><b style="color: rgb(1, 1, 1);">班主任:王萍</b></p><p> 這樣的特殊時期,學生不能上學,不能出去找伙伴玩耍,不能課外輔導,孩子們每天都有大把的時間,而時間是閱讀最好的溫床。我決定讓書成為孩子們無聊時的朋友,成為他們解悶兒的“玩具”,特別那些平時不愛閱讀的孩子,我趁此機會,將他們引領到故事的王國。不喜看書的孩子,就要找情節(jié)強烈的書去吸引他。我選擇了一米閱讀中《名叫彼得的狼》,開展全班同讀一本書活動,帶動孩子們在假期里讀書,每天的打卡,每天的積攢米幣,每天的讀書排行榜都在激勵著孩子按時完成讀書任務,習慣不知不覺養(yǎng)成了。讀書貴在堅持,只要堅持讀書的孩子我都發(fā)朋友圈,這樣做不但激勵他們,同時也讓他們作為榜樣而影響他人。我還把每天堅持讀書的孩子評為讀書小明星,孩子們熱情高漲,讀的書也越來越厚了,并能和其他孩子交流讀書的心得,把自己讀過的好書推薦給了同伴?,F(xiàn)在家長說孩子在家能呆住了,不再吵著往外跑了,有的家長說孩子在家安靜了下來,不會要求在家里滑旱冰了。宅在家里的生活因書香而精彩!</p> <p><b style="color: rgb(1, 1, 1);">班主任:劉郁卉</b></p><p> 在這個特殊的長假里,終于又有時間整理心情穩(wěn)穩(wěn)的坐下來讀書了。信手拈來,入手的是肖川的《教育的真情與智慧》。從書中的闡述中,我明了了智慧的形成固然是不斷思考不斷積累的過程,但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對教育的追求必須要充滿真情,必須要充滿仁愛之心,歷時半個月之久,終于讀完。</p><p> 我是個直性人,往往在不知不覺間就得罪了人而不自知。于是又選擇了《不會說話,你就輸了~別讓性格害了你》。生活中,邏輯無處不在。尤其在說話時,是否有邏輯更顯得尤為關鍵。這本書幫助我們提升各種場合的口才能力,邊閱讀,邊對照自身,邊回憶曾經(jīng)的過往,收獲很多。</p><p> 讀書的時候,心里是安靜的,不帶雜思,沒有煩憂,有的只是品味,有的只是清寧。一書、一椅、一香凝,一時、一世、不傷情。讀書,甚好!</p> <p><b style="color: rgb(1, 1, 1);">心理教師:孫嬌陽</b></p><p> 很少有機會能像現(xiàn)在這樣,一本書、一杯茶、一豆燈火,從龐雜喧囂的信息轟炸中解脫出來,告別高速度、快節(jié)奏的生活,窩在沙發(fā)里,獨坐書桌前靜靜地讀書,全心貫注地看喜歡的紀錄片。在特殊的日子里,我一共看了5本書,7部紀錄片。閱讀不為了某種目的,選擇的書也不拘于哪種類型,只要自己想看就好,哪怕彼此跨度很大。紀錄片的選擇全靠眼緣,不局限在某種風格,從軍事到歷史,從天文到生物。在這個過程中,我體會到了一種很久都沒感受到的酣暢感和滿足感,它讓我瀕臨枯竭的心靈喝飽了水,也讓我再一次嘗試著打破生活的壁壘,學會慢下來?!靶挠忻突?,細嗅薔薇”,這個假期,讓我明白,原來高速運轉的夢想和詩意安然的生活并不是背道而馳的兩種狀態(tài),我們也可以“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p> <p><b style="color: rgb(1, 1, 1);">綜信教師:李健</b></p><p> 2020年的春天我經(jīng)歷了教師生涯的第一次超長假期。敬畏自然,珍愛生命,兩個多月的舉國上下戰(zhàn)疫讓我又明白了很多真諦!居家隔離的時間里,我認真完成學校布置的工作任務,我每天閱讀團體心理輔導和兒童心理建設的專業(yè)書籍,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歐文亞隆的《成為我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就是做自己!作為一名教師能夠做自己,也能告訴自己的學生怎樣做自己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疫情是一面鏡子:可以照見最真實的自我!褪去了熙熙攘攘的川流人群,獨享寧靜的心靈時光,發(fā)現(xiàn)未曾看到的自我,穩(wěn)得住心的人才能擁有屬于自己的人生。</p> <p><b style="color: rgb(1, 1, 1);">道法教師:蘭洋</b></p><p> 為了通過網(wǎng)絡更好的把知識養(yǎng)分和師愛傳達給學子們,無論是工作和生活,都引我輾轉思考并付諸行動,期間許多經(jīng)歷令我難忘,也使我堅信,雖然已知天命,但仍要不斷向前。為國出力,無論高下……在居家教學期間,終于將家中散落四處的書籍粗略整理了一下,捫心自問,雖不敢說嗜書如命,卻也夠得上喜書愛書之人,整理之下,還真是有趣。大到典藏名著,小到報刊雜志不知不覺中都有涉獵和“儲存”。信手翻看,竟然在書中發(fā)現(xiàn)了二十幾年前的手筆,時間似乎一下子被拉回到那個靜謐悠長的午后,那時捧讀的心情竟還歷歷在心……時光雖老去了容顏,卻留下不變的情懷,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p> <p><b style="color: rgb(1, 1, 1);">班主任:徐琦</b></p><p> 這個最不尋常的假期,卻變成了一個最有意義的假期,每天做的都是和孩子有關的事!學電腦,學微課,學各種軟件操作。似乎開啟了瘋狂的學習模式。然而最想說是和孩子一起讀書這件事。假期以來孩子們讀的書越來越豐富,感受越來越深刻。有的孩子每天居然讀到15萬字。他們瘋狂的讀書,瘋狂的成長架勢。真真兒嚇到我了。當老師的我不得不考量,何曾如此“我為書狂”。加油(? ??_??)?,決不能落后。于是這個假期我聆聽了余秋雨的《北大授課》。遇見了吉絲塔芙的《烏合之眾》。和加繆一起抗擊心靈上的《鼠疫》。向帕烏斯托夫斯基汲取《金薔薇》上綻放的生命力量。聽周春梅詩一般講述《講臺下的星空》。進一步探討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去奧威爾的《動物農(nóng)場》了解人性。和扎米亞京探討《我們》中“個人”和“集體”的關系……</p><p> 四月是我們班的讀書月,我們口號是:“不能在郊外的春天里奔跑,那就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p> <p> 居家辦公,讀書正當時!讓我們抓住契機,在美好的春光里,在讀書中,求新知,求進步,求愉悅,求發(fā)展!</p> <p>特殊的假期,難忘的記憶,這段經(jīng)歷記錄下來,變成我們松江人的集體記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