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4月7日,府谷四小三年級(3)班召開了“家校合作戰(zhàn)疫情,師生同心提質量”為主題的線上視頻家長會,出席會議的有全體科任老師、全體家長,家長會是學校根據工作需要安排,是在新冠疫情學生未返學期間,方便教師與家長溝通學生在家學習情況召開的,對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健康的成長起到了積極作用。</p> <p> 根據會議議程,首先由科任教師發(fā)言,英語科張佳老師認為,我們班的孩子表現好,大部分孩子能課前預習,課堂上能積極發(fā)言,課后都能在群里朗讀,她最后希望孩子們要多聽、多說、多寫。</p> <p> 語文科鄔譽葶老師認為我們班的學生學習情況好,大部分孩子能按時交作業(yè),她對學生提出三點希望:一是不懂的問題多問老師,錯題及時改正;二是要一邊學習新知識,一邊要復習舊知識;三是堅持閱讀課外書,因為閱讀是學習語文的根本。</p> <p> 科學科劉蘭英老師、道德與法治科王美琳老師強調,認真聽課后再做作業(yè),充分理解課文后要熟記知識。</p> <p> 學生代表陳雨軒同學分享了她的線上學習經驗,疫情剛發(fā)生就聽了媽媽的建議,提前做好了學習計劃,遵守作息時間,按時上課、完成作業(yè),課后積極鍛煉身體,也參加一些有益的戶外活動,不能讓老師和爸爸媽媽失望。</p> <p> 郝晨茜的媽媽代表家長發(fā)了言,她從小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也很自覺,孩子每天早早的起床后就朗讀語文、英語課文,有課前預習的習慣,上課時能認真聽講,勤記筆記,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后還能自己找一些題做,每周末能自覺歸類復習。</p> <p> 最后班主任老師強調,孩子們要按作息時間和課程表上課、交作業(yè),不能因疫情在家而在學習上打折扣,要重視非語數科目的課程學習;要積極參加主題活動,這些都是德育教育和行為習慣教育的活動,是小學生應必備的核心素養(yǎng);家長們要配合班主任進行“一班一品”的行為習慣教育;孩子們要加強閱讀,完成學習任務后可以閱讀學校配發(fā)的各類課本;疫情防控不能松懈,盡量不外出,出門必戴口罩,勤洗手,不去人員密集場所;養(yǎng)成每天測量體溫并進行記錄的習慣,儲備兩周的口罩,為返學做好準備。</p> <p> 劉品萱家長</p> <p> 郭怡璞家長</p> <p> 王浩宇家長</p> <p> 王宇涵家長</p> <p> 賈涵宇家長</p> <p> 蘇奕瑄家長</p> <p> 姜沫璞家長</p> <p> 王萬玲家長</p> <p> 楊晨翼家長</p> <p> 郝心容家長</p> <p> 郭宇洋家長</p> <p> 楊紫川家長</p> <p> 張嘉怡家長</p> <p> 王雨彤家長</p> <p> 安如雪家長</p> <p> 閆祿歆閆欲歆家長</p> <p> 尚星宇家長</p> <p> 劉戴嘉家長</p> <p> 劉洛瑀家長</p> <p> 張沁儒家長</p> <p> 郝宇祥家長</p> <p> 齊子嘉家長</p> <p> 郭佳月家長</p> <p> 郝彤家長</p> <p> 韓宜州家長</p> <p> 黃凱濤家長</p> <p> 班琦佳家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