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我國傳統(tǒng)樂種中的民樂合奏,以小型多樣,地域性強,地方特色濃郁為特點。民族管弦樂隊吸取了傳統(tǒng)樂種中各類樂器組合的優(yōu)點,根據(jù)民族樂器的性能、特點和音色等情況,并考慮到高、中、低聲部的配合與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xié)調(diào)等因素,包括四個組:吹管樂組、彈撥樂組、拉弦樂組、打擊樂組</p> <p>今天老師將帶領(lǐng)大家一起去欣賞一首由民族管弦樂合奏的樂曲《春江花月夜》</p>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歌曲簡介◇</span></p><p>《春江花月夜》是一支典雅優(yōu)美的民族古典抒情樂曲, 原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陽簫鼓》,后被改編成民族管弦樂曲。它宛如一幅色彩斑斕的山水畫卷,一首詞情婉恰的唯美抒情詩章。在舒緩明快的旋律中,把我們帶入春天夜晚那個靜謐甜美天地。</p><p>樂曲以優(yōu)美流暢的旋律,巧妙細膩的器樂組合,形象地描繪了“夕陽”、“漁舟”、“暮鼓”、“花影”等春江迷人的景色,盡情贊頌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姿異態(tài) 。由于改編的版本很多,通常我們聽到的版本只有八個樂段,分別是:引子與江樓鐘鼓、月上東山、花影層臺、水深云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欸乃歸舟、尾聲。</p>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細細聆聽◇</span></p><p>聆聽《春江花月夜》第一樂段江樓鐘鼓,聽音樂思考,樂曲由那些樂器演奏?分別描繪了什么音樂形象?</p> <p>琵琶清脆的彈挑音模擬鼓聲,由慢漸快,簫和古箏奏出輕巧的波音,刻畫了夕陽映江面,微風拂漣漪的動人景象。樂隊合奏出令人贊嘆的主題,揭開整首樂曲的序幕。</p>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發(fā)現(xiàn)變化◇</span></p><p>唱唱音樂主題,看看有什么變化?</p> <p>“魚咬尾”</p><p>樂句一頭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貫穿連接的,這就是我們學過的“魚咬尾”,聽起來十分和諧。能從各個不同角度揭示樂曲的意境,深化音樂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內(nèi)容。</p> <p>聽一聽</p><p>老師彈奏的是下面那兩個樂句,請將答案寫在本子上</p> <p>A</p> <p>B</p> <p>C</p> <p>D</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唱一唱</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請同學們學唱下面旋律</span></p><p><br></p> <p>有人說:欣賞這首作品猶如欣賞一幅山水長卷,讓人流連忘返《春江花月夜》是樂,亦是畫,更是詩。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強大生 命力,也可以感受到經(jīng)典音樂必須立足于民族特色,從民族的、本土的、傳統(tǒng)的文化中去汲取營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締造出民族音樂的美麗神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