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引言</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近日,我在梁山縣政協(xié)文史研究員工作聯(lián)系群中發(fā)現(xiàn)了許安民同志的“梁山革命烈士陵園里的‘張秋縣殉難烈士紀念碑’”這篇文章,認為適逢清明時節(jié),又遇“新冠”特殊時期,為弘揚正能量,有必要將其配上實圖做成美篇,增強可讀性,進一步啟迪教育人們“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b></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 —雙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正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梁山革命烈士陵園里的“張秋縣殉難烈士紀念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許安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隨著清明的臨近,我去梁山革命烈士陵園瞻仰“張秋縣殉難烈士紀念碑”的愿望也越發(fā)強烈起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張秋縣,建于1941年6月。當時,中共魯西區(qū)黨委為加強對東阿、陽谷、壽張三縣交界地區(qū)的領導,開辟和鞏固抗日根據(jù)地,在三縣交界之壽張三區(qū)、陽谷五區(qū)、東阿二區(qū)組建張秋縣,并建立了中共張秋縣工作委員會和張秋縣抗日民主政府。同年9月,工委改稱為縣委。1941年6月至1945年8月,張秋縣轄6個區(q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張秋縣委、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積極開展武裝斗爭和組織動員群眾抗日救國,并迅速建立健全了縣、區(qū)、村三級抗日政權。與張秋縣同時期成立的,還有后來成為梁山縣前身的昆山縣等。張秋縣于1947年秋撤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張秋縣殉難烈士紀念碑”于1945年4月立在我們村——原張秋縣二區(qū)石廟村(后隸屬于梁山縣銀山公社,現(xiàn)屬東平縣銀山鎮(zhè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時,每逢農(nóng)歷一、六,來石廟趕集的人很多,村里依鐵山山勢而建、東西向的上下兩條街道上和街道兩邊的商鋪里熙熙攘攘,人聲鼎沸,是方圓幾十里內有名的集市,時隔六七十年,“石廟集——一溜(一、六)”的歇后語仍在民間流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聽老人們說,剛立碑時那幾年,瞻仰者絡繹不絕。后來,隨著張秋縣的撤銷、集市的搬遷(挪到了銀山),石廟集風光不再;又由于黃河漲水后的泥沙淤積,紀念碑底座幾被淤平,除了清明節(jié),平時就很少有人到石廟瞻仰紀念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5年,根據(jù)實際情況和上級有關要求,“張秋縣殉難烈士紀念碑”被整體搬遷進了梁山革命烈士陵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小的時候,經(jīng)常和小伙伴們到紀念碑前玩(那時不知道“瞻仰”);年齡漸大,后又在外地讀書,見紀念碑的次數(shù)也少了,當時也不覺得有什么;反而是近年來,倒越來越想看看那座紀念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1945年到2017年,七十多年過去了,經(jīng)過新舊社會的更替和區(qū)劃的頻繁調整,“張秋縣”已經(jīng)成為歷史,連功能強大的互聯(lián)網(wǎng),也沒有張秋縣的專門詞條;除了有關專家和當?shù)厣狭四昙o的老人,知道張秋縣的人越來越少,知道“張秋縣殉難烈士紀念碑”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許是人老了容易懷舊,我心里總想著今天的平安生活來之不易,殉難烈士的熱血不能白流,我們不能忘了他們,因為“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p> <p><br></p><p>2017年4月4日,清明節(jié)。上午,我走進了座落在水泊梁山之青龍山南麓的梁山革命烈士陵園——2015年,這里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抗戰(zhàn)紀念設施”。</p><p><br></p><p>梁山革命烈士陵園背倚青龍山,南望虎頭峰,塔碑高聳,松柏蒼翠,綠草如茵,郁郁蔥蔥,極為壯觀。</p><p><br></p><p>盡管小雨時斷時續(xù),但人們還是成群結隊地到陵園里來瞻仰、祭拜,革命烈士紀念塔前擺放著花圈和鮮花,不少烈士墓前還擺放著花束或祭品。陵園內的烈士墓和紀念設施依山勢而建,共有四層平臺,張秋縣殉難烈士紀念碑位于第三層平臺的西側。這里是陵園內的瞻仰區(qū)。</p> <p><br></p><p>我在紀念碑前肅立默哀,然后仔細瞻仰了這座紀念碑。張秋縣殉難烈士紀念碑底座有四層,碑身為正八棱柱形,圓頂,大青石結構,通高六米。碑的八面均刻有文字,我一一細看,并做了記錄。</p> <p><br></p><p>碑的正南面,刻著“張秋縣殉難烈士紀念碑”十個大字 。碑的正北面(背面),刻著“中華民國叁拾肆年歲次乙酉四月上浣榖旦敬立”?(1)。</p> <p><br></p><p>碑的西北側,刻有“你們的熱血換取群眾的自由解放 你們的精神永遠活在群眾的心中”的題詞,署名:宋任窮? (2)楊 勇(3)王宏坤(4)蘇振華(5)</p> <p><br></p><p>碑的東北側,上部刻有“諸烈士紀念 你們的死重于泰山”的題詞,署名:孟夫唐⑥。下部刻有第一區(qū)八里廟等四個村的5位烈士英名;第二區(qū)玄家橋等四個村的5位烈士英名;第三區(qū)西楊莊等四個村的五位烈士英名;第四區(qū)劉子余等四個村的5位烈士英名。</p> <p><br></p><p>碑的正東側,上部刻有“諸位烈士紀念 為國捐軀”的題詞,署名:賈心齋⑦。下部刻有第二區(qū)石廟、銀山、斑鳩店、吳垻等18個村的20位烈士英名;第一區(qū)、第二區(qū)皇姑冢、黨家店等五個村的5位烈士英名;第三區(qū)、第四區(qū)宋那里、顧莊等五個村的5位烈士英名。</p> <p><br></p><p>碑的東南側,上部刻有“諸烈士紀念 英靈薈萃”,署名:徐達本⑧。下部刻有紀念碑碑文:“溯自倭寇侵華以來,占我城池,奪我疆土,掠我錢糧,奸淫燒殺,無所不用其極。一九四二年,實為我抗戰(zhàn)人員最艱苦的階段。</p> <p><br></p><p>迨一九四三年,不但我國家民族未至滅亡,而我解放區(qū)又日漸擴大,實賴共產(chǎn)黨領導正確,軍政民團結鞏固,堅持敵后游擊戰(zhàn)爭,努力奮斗!</p><p><br></p><p>每次戰(zhàn)役均發(fā)揮其保衛(wèi)祖國,民眾之偉大精神,于槍林彈雨之中,不避艱險,勇往直前,沖鋒陷陣 ,奮不顧身,抱定為祖國爭光榮,為民族爭解放,生為殺敵英雄,死為救國烈士之決心。</p><p><br></p><p>在此抗戰(zhàn)八年中,斃俘敵偽無數(shù),收獲巨大輝煌戰(zhàn)果,而我縣軍政民人員之代價亦有數(shù)十人。故各界人士目睹其壯烈犧牲,不忍其英靈泯沒,共謀勒銘貞珉,揚民族氣節(jié)以志紀念云。</p> <p><br></p><p>碑的正西面,刻有“氣壯河山”的題詞,落款為“冀魯豫軍區(qū)第八軍分區(qū)⑨ 曽思玉⑩ 董君毅⑾ 何光宇(12) 潘 焱(13) 李 覺(14) 范陽春(15) 楊俊生(16) 暨全體指戰(zhàn)員 題”。</p> <p><br></p><p>碑的西南面,上部刻有“諸烈士紀念 忠昭日月 氣貫長虹”的題詞,署名為“冀魯豫邊區(qū)第八專區(qū)專員 成 潤(17) 敬題”。下部刻有第五區(qū)五里營、北海子、前沙窩、西門村等11個村的13位烈士英名。</p> <p><br></p><p>我合上筆記本,又在紀念碑前肅立良久,反復地默讀著宋任窮等四位開國上將聯(lián)名為張秋縣殉難烈士題寫的“你們的熱血換取群眾的自由解放,你們的精神永遠活在群眾的心中”,心里想:我要把這座紀念碑的內容寫成文字,發(fā)布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先烈,學習先烈們?yōu)閲覟槊褡甯试父皽富稹⒂掠讷I身的崇高精神,“揮淚繼承先烈志,誓將遺愿化宏圖!”</p><p> </p><p> 革命烈士們,安息吧。</p><p> </p><p> (二〇一七年四月六日)</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注釋】 </b></p><p>?</p><p>(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華民國叁拾肆年:公元1945年。</span> 歲次:也叫年次,中國傳統(tǒng)的表示年份的用語?!皻q次乙酉”,表明這一年是農(nóng)歷乙酉年(雞年)。 上浣:上旬。一個月的頭十天。 榖旦:晴朗美好的日子。吉日、好日子的代稱。</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2)</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宋任窮</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1909——2005):時任冀魯豫軍區(qū)司令員。湖南省瀏陽縣烏石垅村人。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任東北局第一書記,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等職。</span></p> <p>(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楊勇</span>(1913——1983):時任冀魯豫軍區(qū)副司令員。湖南省瀏陽縣文家市人。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北京軍區(qū)司令員,中央軍委常委、副秘書長,中央書記處書記等職。</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④</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宏坤</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1909——1993):時任冀魯豫軍區(qū)副司令員。湖北省麻城縣乘馬崗區(qū)石槽沖村人。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任海軍副司令員,海軍第二政委等職。</span></p> <p>⑤<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蘇振華</span>(1912年——1979):時任冀魯豫軍區(qū)副政委兼中共中央平原分局黨校校長。湖南平江人。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常委,海軍第一政委,海軍黨委第一書記,上海市委第一書記、上海市革委會主任等職。</p> <p>⑥<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孟夫唐</span>(1896——1980):時任冀魯豫邊區(qū)行署主任(冀魯豫邊區(qū)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武裝在河北、山東、河南三省交界的廣大地區(qū)創(chuàng)建的一個抗日根據(jù)地)。河北省永年縣劉漢鄉(xiāng)劉固二分村人。先后創(chuàng)建過北方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前身)、中原大學、湖北大學等。曾任湖北省副省長等職。</p> <p>⑦<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賈心齋</span>(1884——1964):時任冀魯豫邊區(qū)行署副主任。河南省滑縣人,愛國民主人士。曾任平原省政協(xié)副主席,平原省人民委員會第一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長等職。</p> <p>⑧<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徐達本</span>(1913——2013):時任冀魯豫邊區(qū)行署副主任。河北省唐山市灤縣人。曾任農(nóng)機部副部長,燃料工業(yè)部副部長,煤炭工業(yè)部副部長等職。</p> <p><br></p><p>⑨<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冀魯豫軍區(qū)第八軍分區(qū)</span>:當時轄濮縣、范縣、壽張、張秋等17個縣的武裝。</p> <p>⑩<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曽思玉</span>(1911——2012):時任冀魯豫軍區(qū)第八軍分區(qū)司令員。江西信豐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曾任武漢軍區(qū)司令員,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委會主任,濟南軍區(qū)司令員等職。</p> <p>⑾<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董君毅:即段君毅</span>(1910——2004)。時任冀魯豫邊區(qū)第八地委書記兼軍分區(qū)政治委員。河南省范縣白衣閣人。曾任一機部部長、鐵道部部長、河南省委第一書記、北京市委第一書記等職。</p> <p>(12)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何光宇</span>(1910——2008):時任冀魯豫軍區(qū)第八軍分區(qū)副司令員。湖北省大悟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任貴州軍區(qū)司令員,甘肅省軍區(qū)司令員,蘭州軍區(qū)副司令員兼后勤部部長等職。</p> <p>(13)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潘 焱</span>(1916——1999):時任冀魯豫軍區(qū)第八軍分區(qū)參謀長。河南省新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任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兼北京衛(wèi)戍區(qū)司令員等職。</p> <p>(14)<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 覺</span>(1914——2010):時任冀魯豫軍區(qū)第八軍分區(qū)參謀處長。山東省沂水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任第二機械工業(yè)部核武器研究院院長,二機部副部長,核工業(yè)部顧問等職。</p> <p class="ql-block">(15)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范陽春</span>(1913——1994):時任冀魯豫軍區(qū)第八軍分區(qū)政治部主任。福建省永定縣金砂區(qū)古木督村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任通信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總參謀部通信部副政委等職。</p> <p>(16)<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楊俊生</span>(1916——1998):時任冀魯豫軍區(qū)第八軍分區(qū)政治部副主任。江西省瑞金市合龍鄉(xiāng)下吳坊村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任北京衛(wèi)戍區(qū)政委,第二炮兵司令員,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市革委會副主任等職。</p> <p><br></p><p>(17)<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成 潤</span>(1910——1994):時任冀魯豫邊區(qū)第八專區(qū)專員。河北省大名縣城內人。建國后曾任水利部工程局局長等職。享受副部長待遇。</p><p><br></p><p><br></p> <p>(本文2017年4月10日發(fā)表于《今日梁山吧》-百度貼吧,發(fā)表時配有多幅紀念碑照片)</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后記</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2020年4月1日上午,許安民、馮傳杰、李長義三同志在梁山烈士陵園負責人王峰同志陪同下,還拜謁了其它革命先烈!</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 魯迅</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楊靜齋</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1888-1942),名修穩(wěn),字安亭,別號靜齋,外號楊胡子。1888年生于東平縣楊堤口村(今梁山縣小安山鎮(zhèn)楊堤口村)。</span></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公告</b></p><p><br></p><p><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wǎng)上祭掃活動的通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文稿 許安民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攝影 馮傳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航拍 李長義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美篇制作 雙山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承蒙梁山革命烈士陵園工作人員的支持協(xié)助,并且提供部分祭典圖片;為增強宣傳效果,部分英烈人物形象取自網(wǎng)絡,在此一并表示感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附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 梁山縣烈士陵園管理服務中心關于臨時閉園的公告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 發(fā)布日期: 2022-03-31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 根據(jù)疫情防控需要,梁山縣烈士陵園從即日起臨時性閉園,恢復時間另行通知。烈士親屬及社會各界可通過退役軍人事務部官網(wǎng)、中華英烈網(wǎng)、山東英烈網(wǎng),向英烈寄托哀思、致敬緬懷,由此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 特此公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 咨詢電話:13176772986</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