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清晨,旭日初升中的大雁塔。</p> <p>大雁塔的南廣場比較小,只有玄奘一尊塑像。北廣場就大得多了,除了中央的音樂噴泉,兩邊花壇林立,唐代的名人雕塑鑲嵌在其間。</p><p>從北廣場的東南角向北出發(fā),一路看到:</p><p><br></p> <p>大唐茶圣陸羽</p><p><br></p><p>陸羽(733年-804年),字鴻漸,復(fù)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學(xué)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p> <p>在中國茶文化史上,陸羽所創(chuàng)造的一套茶學(xué)、茶藝、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經(jīng)》,是一個劃時代的標(biāo)志。</p> <p>大唐書法家懷素</p><p>懷素(737-799 ,一說725-785),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圣”。自幼出家為僧,經(jīng)禪之暇,愛好書法。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p><p><br></p> <p>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fēng),隨手萬變。他的書法雖率意顛逸,千變?nèi)f化,而法度具備。懷素與張旭形成唐代書法雙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p><p>傳世書法作品有《自敘帖》《苦筍帖》《圣母帖》《論書帖》《小草千文》諸帖。</p> <p>大唐詩佛王維</p><p>王維(701-761年,一說699-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p> <p>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后人亦稱王維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是言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dá)了后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維不僅是公認(rèn)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鐘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書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p> <p>大唐詩仙李白</p><p>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p> <p>李白,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璀璨的明星,百年難遇的杰出天才,也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何謂浪漫?即想常人之不敢想,說常人之不敢說,做常人之不敢做,飄逸出世,超脫如仙。</p> <p>如果要寫一部關(guān)于酒與中國文化的論文,那絕對是一部鴻篇巨制,難以寫盡,難以寫全。中國古代的文人大多嗜酒,他們悲傷時候喝酒,得意時喝酒,甚至為了激發(fā)詩情無事也喝酒。因為酒是一個浪漫的液體,在酒精的作用下,文人會露出他們最真實的一面,率性的一面。他們心中壓抑的情感,蓄積的宏愿會毫無保留的表露出來。</p><p><br></p><p>若要選出一個作品與酒結(jié)合最為密切、最為完美的詩人,那毫無疑問,是“詩仙”李白。</p> <p>從這里向西,由北向南,依次看到:</p> <p>大唐詩圣杜甫</p><p>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p> <p>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詩風(fēng)沉郁頓挫,憂國憂民。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宏偉抱負(fù)。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xiàn)象都給予揭露和批評。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為解救人民的苦難做出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以最普通的老百姓為主角,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p> <p>大唐文學(xué)家韓愈</p><p>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哲學(xué)家、政治家。</p> <p>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傳統(tǒng),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內(nèi)容的駢體文。韓愈文章氣勢雄偉,說理透徹,邏輯性強(qiáng),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p> <p>大唐天文學(xué)家僧一行</p><p>僧一行,本名張遂,(683年-727年)是中國唐代的天文學(xué)家和比丘(佛教指和尚)。漢族,邢州巨鹿人(今河北省邢臺市),唐高宗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出生于魏州昌樂(今河北魏縣)。青年時期出家當(dāng)了和尚,一行是他的法名。</p> <p>一行在天文、歷法、儀器制造和數(shù)學(xué)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功績,是一位在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史上卓有建樹的著名天文學(xué)家。</p> <p>大唐藥王孫思邈</p><p>孫思邈(581-682),京兆華原(現(xiàn)陜西銅川市耀州區(qū))人,唐代醫(yī)藥學(xué)家,被后人稱為“藥王”。</p> <p>編寫著名《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還有《老子注》、《莊子注》、《枕中素書》 1 卷、《會三教論》1 卷、《福祿論》3 卷、《攝生真錄》1 卷、《龜經(jīng)》2卷等。</p> <p>北廣場的北端,高聳矗立的大柱子上,還有許多浮雕。因為數(shù)量多,距離大,高處的很難看清,也不好拍照,只有放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