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銘記歷史.砥礪前行</p> <p>侵華日軍在山東省廣饒縣老城墻上</p> <p class="ql-block">侵華日軍在山東省廣饒縣拍的廣饒街景</p> <p>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抵擋侵華日軍的瘋狂侵略,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在山東省廣饒縣修建的戰(zhàn)壕。</p> <p class="ql-block">侵華日軍在山東省廣饒縣修建的戰(zhàn)壕</p> <p class="ql-block">侵華日軍在山東省廣饒縣拍的街景</p> <p>侵華日軍在山東省廣饒縣修建的戰(zhàn)壕</p> <p class="ql-block">侵華日軍在山東省廣饒縣瘋狂掃蕩</p> <p class="ql-block">侵華日軍在山東省廣饒縣瘋狂掃蕩</p> <p class="ql-block">侵華日軍在山東省廣饒縣瘋狂掃蕩</p> <p class="ql-block">侵華日軍在山東省時廣饒縣瘋狂掃蕩</p> <p class="ql-block">侵華日軍在山東省廣饒縣瘋狂掃蕩</p> <p class="ql-block">侵華日軍在小清河</p> <p>抗日戰(zhàn)爭時期廣饒縣軍.民挖戰(zhàn)壕</p> <p>許世友</p> <p>楊國夫</p> <p>景曉村</p> <p>全國勞動模范董力生</p> <p class="ql-block">開國上將相瑋</p> <p>李延年,字吉普,1924年考上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yè)后參加了1925年的東征,1926年的北伐戰(zhàn)爭。攻破武昌后22歲的李延年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一軍二師五團團長。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李延年參加淞滬會戰(zhàn),1938年5月,奉命日夜兼程趕赴徐州,增援臺兒莊戰(zhàn)役,1940年進駐湖南省。1949年4月21日解放軍強渡長江,國民黨軍全線崩潰,李延年率部向福建退敗,同年8月解放軍攻破福州,進軍平潭。李延年指揮失誤,撤退臺灣,1974年11月17日病逝。</p> <p>呂乙亭(1915-1939)原名呂東甲,從小受到一些進步思想的熏陶,勤奮好學,性格開朗,立志為拯救中華民族而奮斗終生。</p> <p>廣饒縣廣北農場共和國第一代拖拉機手周作元</p> <p>鄧小平接見張?zhí)銓④?lt;/p> <p class="ql-block">廣饒縣政府</p> <p>廣饒街景</p> <p>廣饒街景</p> <p>廣饒縣廣饒街道十九村,原名尹蔡村,尹家莊子。尹姓始祖志玘公,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隸保定府棗強縣,遷居廣饒,距今已有630余年,尹家莊子與蔣家莊子還有蔡家莊子合為一村,稱為蔣蔡尹村,后稱尹蔡村,今廣饒縣廣饒街道十九村。</p> <p class="ql-block">小清河</p> <p>廣饒縣樂安街道三里村在小清河復航工程中,發(fā)現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的節(jié)孝碑,碑的正面刻有四個大字“清標彤管”</p> <p>原廣饒縣烈士陵園</p> <p class="ql-block">在廣饒縣軍屯村兵工廠</p> <p class="ql-block">1966年8月份廣饒縣中學成立紅衛(wèi)兵</p> <p class="ql-block">日本飛行員被我八路軍俘虜</p> <p>倪寬(公元前169年—公元前103年)又名兒寬,字仲文,西漢千乘(今廣饒縣)人,任御史大夫8年,卒后歸葬故里(廣饒縣開發(fā)區(qū))</p> <p>劉集支部在早期革命斗爭中,使用和保存了我國首版中文譯本(共產黨宣言)是陳望道先生首譯,1920年8月出版,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唯一由農村黨組織傳播,使用和保存的珍貴文獻,屬于國家一級革命文物。</p> <p class="ql-block">80年代著名電影演員方舒來廣饒演出現場</p> <p class="ql-block">清河區(qū)行政公署成立</p> <p class="ql-block">廣饒縣老圖書館</p> <p>廣饒3000人大參軍</p> <p>廣饒縣花官(柏寢臺)是東周時期一處夯筑古臺丘。距今已有2600余年的歷史。</p> <p>廣饒縣化肥廠原宿舍樓</p> <p>廣饒大參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