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正確領導下,舉國上下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國內疫情形勢持續(xù)向好。在這場偉大的人民抗疫阻擊戰(zhàn)中,我們充分體會到了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更加堅定了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借鑒3月24日吉林省中小學校2020春季學期開學準備工作視頻培訓會上長春十一中和第三十中學開學前對防疫工作的安排部署,本著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原則,結合省教育廳、白城市教育局、大安市教育局相關文件指示精神,細化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中央,省市各項防控要求在我校精準實施,最大程度上降低廣大師生在校園感染幾率,確保復學準備整體到位,特制定此份學校復學開課工作指南。</p> 加強組織、科學防疫 <p> 1.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校長牽頭,負責綜合協(xié)調、日常防控、應急處置、教育宣傳、物資保障和線上線下教學督導。</p><p> 2.認真學習文件,保證科學防疫。組織小組成員認真學習《幼兒園、中小學校和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關于對全省中小學校校園疫情防控和開學準備工作開展專項督導檢查的通知》、《白城市學校、幼兒園復學疫情防控指南》、《白城市2020年春季學期返校開學工作實施方案》、《大安市2020年春季學期返校開學工作實施方案》等各級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大安市燒鍋鎮(zhèn)鄉(xiāng)中心校2020春季學期開學指南》(試行),使我們的工作有目標,有方向,有抓手。</p> 精細安排,具體落實 <p> 1.開學前一周對所有教職工、學生及家長進行開學復課網(wǎng)上培訓,確保每一名教職工清楚開學后工作職責,每一名學生清楚開學后校園內每一個時間段活動要求,每一位家長清楚開學前開學后需準備事宜。</p><p> 2.開學前頭一天,家長要利用班級微信群在網(wǎng)上完成學生14天內無高燒、流涕等異常癥狀承諾書,提前掌握教職工(包括教師,以及食堂、校車、保潔等后勤服務人員)健康狀況,要求所有教師入校前至少14天的自我健康檢測和行蹤報告,并如實上報學校。開學第一天上學前家長對學生測量體溫,如實在班級微信群匯報學生當天體溫狀況,體溫≧37.3℃暫緩上學,要及時送醫(yī)院就醫(yī),有過湖北、黑龍江、吉林市等疫區(qū)接觸史的(以下簡稱接觸史)要立即向教育局疫情控制組、屬地醫(yī)療機構、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市疾控中心報告,并按衛(wèi)健部門指令做好應急處置工作。</p><p> 3.學生體溫正常,家長給學生穿好校服、佩戴好口罩送學生出門上學。乘坐校車的按照規(guī)定時間到指定站點等車,非乘校車學生在7:10-7:30入校,幼兒在7:30—7:40入園。</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體溫檢測</b></p><p> <b>(1)入校。</b>家長送學生上學的,到學校大門口警戒線以外止步,學校門衛(wèi)老師在校門口先引導學生走過腳底消毒墊,再對學生進行第一次體溫檢測(崔立勇、高國軍老師負責)。體溫正常,佩戴口罩方可進入校園,體溫≧37.3℃的要勸導家長及時送醫(yī)院就醫(yī),有過接觸史的要立即向教育局疫情控制組、屬地醫(yī)療機構、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市疾控中心報告,并按衛(wèi)健部門指令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學生進入校園后到樓前指定測溫點先領取消毒濕巾進行手消,然后再接受1次測溫。乘坐校車的學生,進入校園下車后站好隊,先走過腳底消毒墊,再到教學樓門前指定位置領取消毒濕巾并接受體溫檢測。具體負責:一組:數(shù)學1組教師、語文1組教師、綜合組教師、后勤教師。一年一班、一年二班、三年二班、四年一班、六年一班、六年二班。負責教師王曉陽、馬哲峰、白云東;二組:數(shù)學2組教師、語文2組教師、英語組+非研修教師、學校領導。二年一班、二年二班、三年一班、四年二班、五年一班、五年二班。負責教師:張鐸、張洪峰、劉健男、學前組范曉芳、李海華。并做好登記,測溫結束后把登記表送到衛(wèi)生室朱海燕老師處存檔保管。體溫正常的學生可以進入教學樓到班級,體溫≧37.3℃的要送到隔離室進行隔離并及時通知家長送醫(yī)院就醫(yī),有過接觸史的要立即向教育局疫情控制組、屬地醫(yī)療機構、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市疾控中心報告,并按衛(wèi)健部門指令做好應急處置工作。</p><p> <b>(2)晨檢。</b>學生進入班級。班主任老師在班級檢查學生手消毒并組織學生對自己桌椅用消毒濕巾擦拭消毒。安排固定值日生收取使用過的紙巾,7:40把垃圾袋放到各樓層放置的垃圾箱處,交給學校負責人并簽字登記。負責人收到垃圾后放到垃圾箱內。具體負責:王晶負責東側樓梯,常海利負責西側樓梯主要監(jiān)管學生是否戴口罩、行走路線是否正確、是否打鬧、垃圾投放。</p> <p> <b>(3)午檢。</b>第六節(jié)課下課前5分鐘,學校相關測溫人員和班主任老師要對各年級學生進行中午體溫檢測,并做好學生體溫每日午檢記錄。午檢如有體溫≧37.3℃的要送到隔離室進行隔離(學生及時通知家長送醫(yī)院就醫(yī)),有過接觸史的要立即向教育局疫情控制組、屬地醫(yī)療機構、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市疾控中心報告,并按衛(wèi)健部門指令做好應急處置工作。一年一班白賀楠、一年二班朱海燕、二年一班張曉霞、二年二楊玉輝、三年一班劉春波、三年二班孫秋、四年一班龐丹、四年二班陳瑩瑩、五年一班高金鳳、五年二班孫武青、六年一班扈東梅、六年二班孔祥新、學前組李海華。測溫人員幫助班主任老師做好每日午檢記錄。班級測完后測溫人員要把記錄交到衛(wèi)生室朱海燕老師處存檔保管。</p><p> <b>(4)上報。</b>相關測溫人員和班主任老師對全體師生的體溫檢測登記后要及時報送衛(wèi)生室朱海燕老師處。第七節(jié)課時朱海燕老師要對全校報送情況進行匯總登記,然后把結果報送學校體衛(wèi)藝負責人劉健男老師處,經(jīng)李天野校長簽字后報送市教育局和市疾控中心。</p><p> <b>(5)信息。</b>班主任老師要把本班學生的家庭住址、家長姓名、聯(lián)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打印張貼在班級的醒目位置。 </p><p> <b>(6)隔離。</b>把原少年宮活動區(qū)舞蹈室改建成隔離室,負責人朱海燕、張曉霞、白賀楠。在駐校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老師要對學生從旁進行心理疏導,校醫(yī)詢問有無接觸史,如果沒有,通過家長陪同就醫(yī),如果有要立即向教育局疫情控制組、屬地醫(yī)療機構、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市疾控中心報告,并按衛(wèi)健部門指令做好應急處置工作。</p><p> 處理隔離學生時工作人員要做好二級防護: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戴N95口罩→戴護目鏡→穿醫(yī)用防護服→戴一次性乳膠手套→穿一次性鞋套。</p><p> 隔離室的終末消毒:發(fā)熱學生離開后→開窗通風30分鐘→紫外線燈消毒40分鐘→密閉60分鐘→開窗通風→物表擦拭、地面擦拭→開窗通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上課要求</b></p><p> (1)各教室學生桌椅擺放,前面位置能看清黑板為宜,后面、左右靠墻擺放,單人單桌,距離盡可能拉開。</p> <p> (2)教師上課要佩戴口罩與學生保持安全距離,盡量少在學生間走動,由于帶口罩影響可以佩戴擴音器。</p><p> (3)體育課,每周1節(jié)。體育課教師到班級將學生按照指定路線將學生帶到操場,嚴格按照課程內容上課,體育動作要舒緩,避免劇烈運動?;顒悠陂g要保證兩人間不小于1.5米的距離,下課后要在老師的帶領下按照指定路線,將學生帶回班級。</p><p> (4)做好線上教學和復課教學的銜接。對前期線上教學知識點再梳理,對線上知識進行檢測,查找知識盲點,共性問題引導學生重新學習理解,對個別沒有參與線上學習的學生重點輔導,保證一個不掉隊。做好學生學習習慣的銜接,知識的銜接和思想教育的銜接(詳見《大安市燒鍋鎮(zhèn)鄉(xiāng)中心校關于做好疫情防控結束后與線下正常教學銜接的實施方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3.人員交流</b></p><p> 課上、課下教師間、師生間、學生間交流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盡可能減少群體性聚集活動。</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4.間操要求</b></p><p> 間操由班主任老師按指定路線領學生到操場指定班級位置。做完操后可以直接到本班活動區(qū)活動、去廁所、返回班級。返回時按指定路線行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5.課間活動</b></p><p> <b>(1)錯時下課。</b>各樓層采取錯時下課的方法,課間休息15分鐘。一樓的一年、二年、三年一班先下課,2分鐘后二樓三年二、四年、五年再下課、再過2分鐘后六年再下課。課間去廁所的同學中間要相隔一個蹲位,回來后要馬上到盥洗室采用七步法進行洗手。</p> <p> <b>(2)學生上下課行走路線。</b>一樓大廳的門同時打開,兩側小門為出口,一年、三年二、四年一走東側門;二年、三年一、四年二、五年、六年走西側門。中間大門為入口,上課鈴聲響后,學生走中間門進入教學樓,離門口近的班級先走,按遠近順序排好隊有序入樓,學生之間要學會禮讓,大學生禮讓小學生,學生出入要禮讓老師。出入相鄰兩人間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p><p> <b>(3)課間指定班級活動區(qū)域。</b>按照先下課、低樓層的年級到離門遠的地方,晚下課、高樓層的年級到離門近的地方活動的原則劃分活動區(qū)域。各班學生只能在本班活動區(qū)域活動,不得到其它班級活動區(qū)域活動。</p><p> <b>(4)課間設置黨員、領導監(jiān)督崗。</b>對各樓層,學生室外活動區(qū)安排黨員、領導監(jiān)督學生活動。三樓劉健男,二樓東側高繼峰,二樓西側龐丹,一樓東側王晶,一樓西側孔祥新,大廳白賀楠,室外白云東、常海利、王曉陽。責任教師課間要到指定崗位監(jiān)督學生按順序出入教室,到指定區(qū)域活動,保證學生文明活動,不聚集,老師有課要及時找人自行調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6.就餐要求</b></p><p> (1)學生中午用餐采用錯時分餐的原則。11:30——11:50一年一班、一年二班、二年一班、二年二班在南食堂用餐,三年一班、四年一班、四年二班,在北食堂用餐;11:50——12:10三年二班、五年一班、五年二班、在北食堂用餐;六年一班、六年二班在南食堂用餐。</p><p> (2)學生排好隊走過消毒墊進入食堂,要先洗手然后有序的到本班位置就餐,就餐時要面朝同一方向,間隔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用餐后把餐具放到指定位置,有序離開。用餐后,學生到本班劃定區(qū)域活動,監(jiān)督崗的負責人要照看好自己負責的區(qū)域。</p><p> (3)學生用餐后,食堂工作人員清潔消毒物表及地面,開窗通風30分鐘。</p><p> (4)工作人員進入更衣室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換工裝,進入工作區(qū)前再次進行手消毒及鞋底消毒,工裝每日清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7.離校要求</b></p><p> (1)學生放學采用錯時放學的原則。學前16:05;一樓放學時間16:15;二樓放學時間16:17;三樓放學時間16:19。學生站好隊由班主任老師從班級帶領學生按照各年級課間行走路線走出教學樓。坐校車的學生按車號上車,不坐校車的同學到教學樓前站隊。乘第二趟校車的同學可以在班級等候,等車期間不可以隨意亂走。</p><p> (2)家長接學生在16:20之前到學校大門口警戒線外等待。家長要配戴口罩,不要聚集,有秩序的分散開。門衛(wèi)高國軍、崔立勇老師負責維持學校大門口秩序。</p><p> (3)學生放學后不得參加任何形式的課后輔導或聚集性娛樂活動,直接回家。 </p><p> (4)在家晚飯后和早餐后家長要負責對學生進行兩次測溫,同時在班級微信群上報檢測結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8.通風消毒</b></p><p> (1)教室、辦公室、各類功能室、餐廳、教師宿舍要加強通風換氣。分別在每天(指工作日,下類同)7:00、12:10、4:00通風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鐘,教室、辦公室課間盡量開窗通風。</p><p> (2)加強物體表面清潔消毒。應當保持教室、辦公室、功能室、食堂、宿舍等場所環(huán)境整潔衛(wèi)生,地面和物表消毒擦拭后再使用清水擦拭一遍。學生的課桌椅自己用酒精消毒濕巾擦拭,老師監(jiān)督,每天早上消毒1次。教室、教師辦公室在下班前進行1次消毒。各功能室、食堂早晚各消毒1次,樓梯扶手、水龍頭、門把手分別在早、午和放學前各消毒1次。教師宿舍每天早、午各消毒1次。學生離校教師下班后對門衛(wèi)室及周邊、師生廁所進行消毒。</p><p> (3)通風及消毒各區(qū)域負責人員:教室對應走廊由班主任負責,低年組辦公室孔祥新,中年組辦公室孫武青,高年組辦公室扈東梅,音樂教室陳瑩瑩,實驗室張曉霞,圖書室、衛(wèi)生室朱海燕,美術教室扈東梅,黨建室高繼峰,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王曉陽,教導處白云東,樓梯、門把手、水房張洪峰,餐廳馬哲峰,教師食堂、校車、門衛(wèi)、廁所常海利,教師宿舍梁明、李澤凡。張鐸、王曉陽、劉秀、李澤凡負責教學樓教室、辦公室、各功能室早通風和晚通風、關窗;梁明負責學前教室、辦公室早通風和晚通風、關窗。</p><p> (4)設置防疫物資儲存室,由朱海燕老師負責,每周一、周三最后一節(jié)到防疫物資儲存室領取消毒物資,負責人提前做好消毒液濃度配比,并做好物資出入庫記錄。班級由班主任領取,后勤由常海利負責領取辦公室由王曉陽領??;領導組由劉健男領取,食堂由馬哲峰領取。</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9.垃圾處理</b></p><p> 在教學樓每個樓層放2個防控廢棄物垃圾箱,學前班放2個,食堂每個飯廳各放1個。防控物品垃圾箱只允許投放廢棄口罩、一次性手套等廢棄物品。禁止其它垃圾投放。廢棄物品由校工負責處理,嚴格要求收運人員做好自身防護措施,對容器及廢棄口罩先消毒后裝車,用塑料袋密封后送垃圾場焚燒。處理完以后對垃圾箱進行消毒放回原處。并做好消毒記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0.校車管理</b></p><p> (1)開學前對校車司機、跟車人員進行詢問,開學前14天外出情況,身體健康狀況,有無高燒,惡心,嘔吐等癥狀,簽定承諾書。</p><p> (2)校車服務人員在入校前要在門衛(wèi)處走過消毒墊,再接受門衛(wèi)老師的體溫檢測,體溫正常,佩戴口罩方可進入校園。如有體溫≧37.3℃的要勸導其到醫(yī)院就醫(yī),有過接觸史的要立即向教育局疫情控制組、屬地醫(yī)療機構、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市疾控中心報告,并按衛(wèi)健部門指令做好應急處置工作。上車前還要經(jīng)過跟車老師的體溫檢測。</p><p> (3)跟車人員要組織好學生有序上下車。要求學生在車上彼此保持最大距離,不得亂竄座位。</p><p> (4)每輛校車由學校安排1名跟車教師,每天對校車司機跟車人員、學生在上車前測量一次體溫,體溫符合要求,全程佩戴口罩方可上崗乘車。具體安排:朱百俊負責1號校車,畢家軍負責2號校車,高躍波負責3號校車,王鳳波負責4號校車,孫青負責5號校車。跟車教師返回后到樓前測溫。晚上不用跟車。</p><p> (5)司機早上接完學生、晚上送完學生后要分別對校車進行消毒,不留死角。把車開進車庫,關閉車庫大門。再次啟動前,要打開車門、車窗通風5分鐘后啟動校車。</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1.人員管控要求</b></p><p> (1)相關人員風險排查。建立學生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及相關人員健康狀況和風險接觸信息報告制度,每天由家長向班主任報告。學生或共同生活人員出現(xiàn)發(fā)熱等可疑癥狀時,要及時、如實報告學校,并送醫(yī)就診。</p><p> (2)加強家校聯(lián)動。提醒家長加強自我防護,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動,做好親子溝通。</p><p> (3)加強預防近視。疫情期間,學生戶外活動減少,電子產(chǎn)品使用過多,增加近視發(fā)生和進展的風險,師生家長要引導學生注意做好近視的防控。適當科學運動,平衡營養(yǎng)膳食,安排好作息,提高機體免疫力。</p><p> (4)途中防護要求。上下學途中要堅持家校“兩點線”,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動。 </p><p> (5)鼓勵教職員工自愿接受核酸檢測。</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2.出現(xiàn)疑似癥狀應急處置</b></p><p> 教職工或學生中如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乏力、閉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應當立即上報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時間采取隔離,在駐校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處置就醫(yī)。</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附:</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安市燒鍋鎮(zhèn)中心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span></p><p>組 長:李天野</p><p>副組長:高繼峰</p><p>組 員:白云東 常海利 王 晶 范曉芳 </p><p> 劉健男 張洪峰 馬哲峰</p><p>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p><p>主 任:白云東</p><p>成 員:王 晶 劉健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