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喜歡旅行,喜歡那種每天在行走的快樂,喜歡旅行時的自由自在,喜歡那種與塵俗的遠離,喜歡那種每天醒來都有驚喜的日子,深刻地喜歡。</p><p> 我的行旅起點要追溯到上個世紀末的九九年暑假,路線是北京-大連-上海,此后的每年暑假都會出游,迄今已是二十一個年頭,勉強也稱得上是走過了萬水和千山,但記憶最深刻的,還是十年前的那次云南之旅,我的旅行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深度旅行,當時曾在QQ空間留下一些樸拙的文字記錄,今日制成美篇書,以為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虎跳峽?豪由心生</p><p> 7月7號天還沒亮,我們一行八人,開啟了我們的云南之旅。火車從南昌始發(fā),經南寧、昆明輾轉到麗江,已是7月9號下午六點多了,緊接著包車去香格里拉的虎跳峽鎮(zhèn),路況很糟,加之連日里的旅途勞頓,N年沒有暈過車的我和另兩位好友開始較上勁了,一路嘔吐不止,天黑到達鎮(zhèn)上的咪瑪酒店時,已是欲生欲死狀了,一頭趴在床上,再也無法動彈,第一天就整趴下了,很是沮喪,昏睡到凌晨四點多,才緩過勁來,為了第二天不至于掉隊,強打精神起來洗澡,吃了一些餅干和一杯VC。第二天早上八點多,很慶幸自己還能清醒地起床,在一個美麗的小院吃了早餐,按原計劃,十點多我們開始虎跳峽的徒步穿越之旅。</p> <p> 虎跳峽大峽谷,以奇險雄壯著稱于世,湍急的金沙江流經石鼓鎮(zhèn)長江第一灣之后,忽然掉頭北上,從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之間的夾縫中硬擠了過去,形成了世界上最壯觀的大峽谷,全長約二十公里的峽谷中,谷坡陡峭,礁石林立,水流湍急,驚濤拍岸,有一種攝人心魄的壯美。</p><p> 我們選擇的是一條高路徒步線路,這條線路可以居高臨下俯瞰虎跳峽的壯麗景色,是近年來國外驢友首選的一條徒步線路。從虎跳峽鎮(zhèn)出發(fā)走高路,中途在納西雅閣客棧小憩,然后徒步28道拐,這一段雖然強度很大,一路上拐,天氣還算給力,偶爾一陣細雨,雨披來回折騰了好幾次,路況還不錯,昨晚大傷元氣的我尚能勝任,美景在前,竟然越走越覺神清氣爽了,下午四點就到了茶馬客棧。</p> <p> 見到這個客棧小院子的第一眼,就喜歡上了它,喜歡小院里清一色的原木板建成的客房,喜歡小院中央那套不事雕琢的天然原木餐桌,喜歡小院里靜默一隅開得潑潑灑灑的三角梅。進入云南,幾乎隨處可見這種花,偶然知曉此花花語是“沒有真愛是一種悲傷?!笨此破匠s極有個性的花,驀地喜歡。</p><p><br></p><p><br></p> <p> 傍晚時分,在這個溫馨的小院,我們面山而坐,喝茶閑聊,觀夕照玉龍雪山的美景,不經意間瞥見山頂忽現彩虹,眾人很是驚喜,開心異常。憶起那年跟團旅行,裹著大披風,在寒風中瑟瑟地排了一兩個小時的隊,終于坐上纜車,去觀玉龍雪山,看到的卻只是煙霧繚繞,茫茫一片,敗興而歸,現在雪山就這樣清晰地矗立在我們眼前,似乎觸手可及,那時那刻,有一種深深的滿足在心。</p> <p> 第二天早上八點多,我們繼續(xù)前進,基本是下山路了,虎跳峽素以“艱險”著稱,一路上鮮見中國驢友,就是很好的證明。但這一路走來,整個峽谷的山路,窄是窄了一點,懸崖峭壁一路相隨,走著倒也沒覺得特別險,驀然回望,卻是唏噓不已,幾乎看不到來時路,都成劃拉在山腰的一根線了,所以至多只能稱之為“線路”。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很有點敬佩自己了。 </p><p> </p><p> </p> <p> 路上風景較昨天更美,更開闊了,草地、野花、溪水、山羊進入視野,令我時不時地駐足流連。一路上全是昨天已見過面的國外驢友,俯瞰谷底奔騰的金沙江和小蟲子一般的旅游車,這一刻,最深切的感受是四個字:豪由心生。</p> <p> 中午入住tina's,下午從“張老師小道”往下走,要一直下到中虎跳,這段路非常陡,不好走,終于走到江邊了,零距離接觸金沙江,只見江流與巨石相互撞擊,雪浪翻飛,漩渦漫卷,山轟谷鳴,陣陣風過,仿佛老虎剛跳過去,還把凜凜的長嘯留在澗底。這壯麗的圖景,磅礴的氣勢,讓我想到了蘇軾《念奴嬌》中的那句“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不免浩氣溢懷。</p><p> 午后的陽光照亮了落水洞幽暗的深淵,撞碎的浪花讓我們再次看到彩虹,浪花滔天之上的壯麗彩虹。我們覺得自己真是幸運之至。</p><p><br></p><p> </p> <p> 離開金沙江,我們要從天梯返回山頂,天梯極其陡,是私人修建的,沒有安全保障,申明一切后果自負。提示牌上標明是85°角,每一級之間間距很大,手腳并用,爬得人膽顫心驚,至今心悸不已,不再有勇氣爬第二次。走到神川大橋,站在橋上俯視來時路,竟有了一種劫后余生的釋懷。</p> <p> 晚上,在客棧通暢的廊間餐桌小坐,聽竹林風聲,山澗溪鳴,鄰桌的少數民族兄弟一邊喝酒,一邊開始縱情放歌,我們深受感染,情不自禁地拍掌相和,宛如多年好友不期然的相遇,然后恣意暢然地歡笑一場。</p><p> 完成了虎跳峽的徒步穿越,我不禁豪由心生。它讓我懂得,前方總有一個未知的自己在等待,我們永遠不可能完全地了解自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伊拉草原·馳騁快樂</p><p> 7月12日早上八點多,我們在中峽青旅社吃過早餐,計劃前往香格里拉縣城。請老板娘幫我們聯系好了一輛小巴,司機是個納西族女子,皮膚黝黑,芳齡三十三,駕齡卻有十來年了,第一印象:沉穩(wěn)干練。</p><p> 一路上,有同伴暈車,她每次都會很耐心地停車等待,并且還下車去幫我們買口服葡萄糖和暈車貼,在她的熱心推薦下,沿途我們在三壩鄉(xiāng)下車,去游覽了中國最大的華泉臺地——東巴圣地白水臺。</p><p> 介紹文字里說此地屬于裸露地表的喀斯特地貌,是由地下水中的碳酸氫鈣還原成白色粉末碳酸鈣堆積而成的獨特地貌,呈神奇的梯田狀,被稱作“仙人遺田”,可我看到它的第一眼,竟想到了我很喜歡吃的一種蛋糕,層層疊疊地堆在我眼前,只是怎么也想不起那蛋糕的名字,心中覺得好笑。</p> <p> 一路上都是畫一樣美的村落,途中邂逅極美的風景,司機都會主動停車,邀請我們下車觀景拍照,她也拿出相機讓我們幫忙拍了一些照片,這一舉動令我很有點意外,這一路行程,看到的當地女子,大多給我留下的印象是:皮膚黝黑,純樸粗糙,吃苦耐勞。說實話,我從來沒有想過,她們也會有如此悠閑觀景的雅致心境,為自己的偏見汗顏。</p> <p> 下午三點多,我們到達香格里拉老城區(qū)——獨克宗古城。在客棧住下后,找了一家重慶菜館吃飯,特意品嘗了此地的一道特色菜——松茸燉雞,很鮮美??磿r候還早,我們聽從司機的建議,決定去伊拉大草原。說到還早,有必要說明一下,去過云南的人都知道,在彩云之南,夏天日照時間是很長的,每天日落時間是晚上九點。 </p><p> </p> <p> 我們繼續(xù)租了這個女司機的車,和她議價時,她竟然說不要錢,說是不算遠,距縣城不到十公里,反正她今天也是要住下的,閑著無事,送我們去。這讓我們很不適應,也讓我們感受到少數民族姊妹們的淳厚,我們當然過意不去,一再要求之下,司機說那就給五十吧,最后我們堅持付了她八十元車費,心里才安穩(wěn)了。事實證明,這個價絕對是值得的,司機送我們到草原,然后足足等了我們兩個多小時再返程。</p> <p> 云南最廣闊的牧區(qū)就在香格里拉,伊拉草原是香格里拉最大的一個草原。它和納帕海相依相擁,茫茫草原,清幽寧靜,深邃神秘,讓我只是看了一眼,內心就翻騰起策馬揚鞭的激情。我們每人租了一匹馬,想去淺淺地體驗一下藏民馬背上的生活。牽馬的卓瑪為我們唱起了嘹亮動聽的民歌,牧歌起處,風情無限。七月的伊拉草原,藍天白云,無邊無垠,馬兒悠閑地行走著,情歌谷瓊花瑤草爭奇斗艷,令人心醉不已。</p><p> </p> <p> 我們都很想和馬兒合個影,但又難免有幾分小女兒情態(tài),膽怯不敢靠近,幽默的涂隊教了一招,并親自示范,輕撫馬背,對馬兒溫柔耳語:“馬兒馬兒,大姐來了?!痹捳Z一出,我們笑得前仰后合,歡聲笑語蕩漾在浪漫的情歌谷上空,花開一般地美好。別說這種懷柔術還挺管用的,隨后大伙都順順當當地和馬兒合影留念。</p> <p> 這張照片是此行最珍貴的一張合影,八缺一。缺的是我們的涂隊,為了拍下這張珍貴的合影,涂隊毅然翻身下馬,一路猛奔向前,意欲和我們保持一個攝影的距離,在如此廣闊無垠的草原上,三千三百米的海拔高度,還得七匹馬湊在一塊進入鏡頭,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騎的那匹小馬,年紀最小,才四歲,極其頑劣不羈,總想逞英雄,可勁地往前奔,很多次都是因為它,涂隊無法停下疲憊的腳步,為此多戰(zhàn)了好幾個回合。</p> <p> 走出景區(qū)大門的時候,不經意地一抬頭,天空竟然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這是進入云南以來,我們第三次看見彩虹了,看來我們和云南是格外有緣的,不然老天怎會如此眷顧我們!可惜照片沒拍好,糊了,沒法傳上來與大家分享。</p><p> 我想很多年后,憶起當天的那一幕,我依然會很開心,很感動,很珍惜。夢中的香格里拉,美麗的伊拉草原,那一天我們沉醉在這人間天堂,讓快樂馳騁……</p><p><br></p><p> </p> <p> (后記: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沒有走完草原,也沒有去走近納帕海,幸運的是19號下午我們從德欽返回香格里拉時,因為修路的緣故,車要繞道走,繞的竟然是整個伊拉草原景區(qū),包括草原腹地納帕海。這一意外收獲,讓我們欣喜若狂。車速很慢,天氣很好,我們坐在車上悠然賞景拍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獨克宗古城·古樸寧靜 </p><p> 按計劃,我們的行程下一站是雨崩,南宗埡口最高海拔有3700米,聽說很多人會有高原反應。為此,大家決定在古城住上兩天,做一個體能上的調適,再向雨崩進發(fā)。 </p><p> 獨克宗古城始建于唐朝,是一座名符其實的古城,這里曾經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zhèn),收藏了一千三百多年歷史時光雕刻的滄桑痕跡。獨克宗古城建在大龜山上,據說是中國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獨克宗”藏語意為白色石頭城,寓意月光城,因此也被稱為建在石頭上的月光之城,“月光之城”聽起來多么詩意,我由衷地喜歡。 </p><p> 走進古城,深邃而悠遠的巷子,光滑卻不平整的石板路,藏味濃郁的古老民居,無一不在向我們透露著一種歲月的滄桑,述說著一段厚重的歷史,走在這樣的古城,恍如走在一條貫通古今的時光隧道,只留一顆淡然的心去聆聽巷子里漸行漸遠的馬幫鈴聲。古城游客絡繹不絕,但我們的心卻能寧靜地穿越,這種寧靜竟可以輕易地騰起于塵囂之上?;腥婚g感覺自己似乎已經在這里生活很久了,忘卻了自己只不過是一個正在行走的旅人,只是路過。</p> <p> 我們住在古城的花園客棧,客棧環(huán)境很好,是那種藏漢合璧的建筑風格,尤其好看的是那色彩華麗的窗,房子的墻壁上有很多我們看不懂的圖案,應該是藏民們心中的圖騰, 客棧的每一個房間不像我們在別處的酒店那樣標房號,它們都有各自的名字,藍天、白云、月亮、星星、雪山、草原……非常別致,引人遐思。</p><p> 走廊里有一個別具一格的老樹樁子,引起我的特別關注,樹樁子周身嵌滿硬幣和彈殼,還有一個紅色的國徽鑲嵌在側旁,金錢、政權和武力的象征嗎?不得而知。在我眼里,它是一件有幾分野性和霸氣的藝術品,讓我很容易就聯想到了粗獷的康巴漢子。</p><p> </p> <p> 客棧中央有一個小院子,頂棚是透明的,是一個洗晾衣服、娛樂休憩的場所,角角落落種滿了各種花草,陽光照射進來,寧靜而明媚,我把它稱之為“花房”。不出門的時候,我們喜歡圍坐在那張藏式茶幾前,喝茶聊天,寧定愜意!</p> <p> 13號,涂隊一大早就起來,想去買好昆明至南昌返程的火車票,費盡周折四處打聽,結果這個讓多少旅人魂牽夢縈的香格里拉,竟然沒有一個火車票代售點,令人匪夷所思,還真是一座古老原始之城。</p><p><br></p><p> 這一天,我們就在古城悠閑地逛,石板路兩旁店鋪林立, 除了一些戶外用品店之外,店內商品以藏刀、土特產、手工藝品、銀制飾品、古鈴居多,琳瑯滿目,非常有藏鄉(xiāng)特色。讓我們格外流連的,還是那些色彩繽紛的手工圍巾店,美得令人炫目,店門口通常都有一塊大木牌,上面寫著動人的“摩梭故事”,大木牌的后面往往是一架簡陋的織機,坐著一位盛裝的摩梭女子,正在忙碌地織錦,向旅人們展示著摩梭女人的勤勞和獨立,還有智慧和靈氣。 購物是女人天生的愛好,一整天悠然地閑逛,讓我們收獲頗豐,以至于登山包已不堪重負,不得不去郵局打包寄回家。從這一點看來,我們心有旁騖,還算不上純粹的旅人。 </p><p><br></p><p><br></p><p><br></p><p><br></p> <p> 沿著古城的這條石板路一直往前走,我們來到一個大廣場,名曰“月光廣場”,廣場旁邊的那座山上有一個公園,叫“龜山公園”,在大龜山頂有一座吉祥勝幢,藏語稱“吉參”,有勝利、發(fā)展的意思,是獨克宗古城的地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p><p> 涂隊說那個轉經筒下面一定有很多人在賣力地轉著,抬頭仰望山頂,看圣幢一直在慢悠悠地轉著,我和波都有點不信涂隊的話,認為它應該是自轉的。為了驗證答案,朝著圣幢的方向,我們拾級而上,沒想到,只是這短短的百來級臺階,卻令曾經在虎跳峽徒步時豪氣沖天的我氣喘吁吁,還真是服了,這躲不過的高反啊,一遇到坡道就現形了。</p><p><br></p> <p> 來到巨大的經筒前,那轉經筒大約有二十米高,全身披金,筒身四周從上到下都布滿各種神佛雕像。藏傳佛教中,轉經筒都是按順時針方向轉,轉單不轉雙。有不少人在經筒周圍,手里拽著布環(huán)打轉,我和波、婷也加入其間親身體驗,筒身轉速很快,手上根本無需著力,我們一圈圈跟著飛跑,連轉三圈,竟然沒拍下一張清晰的照片來,三圈下來,已是上氣不接下氣,然后我們告訴涂隊驗證答案——明明就是自轉的嘛。</p><p> 緊接下來的幾個同伴去體驗后卻告訴我們,自己是如何如何費力得在拉那根帶子,大汗淋漓了才好不容易把經筒轉動起來。我們大惑不解,我們的汗可是跑出來的呀!經過一番實地教研,終于解惑,原因竟然是我們轉圈的時候人特多特壯,所以就不勞我們三位小女子了,看來實踐要出真知,也不是那么簡單啊。</p> <p> 晚上,大伙約好分頭覓美食,我們四人在扎溪卡牦牛肉火鍋店坐定,品嘗了當地特色小吃——臘排骨火鍋,老板拍著胸脯說不好吃不要錢,火鍋是用古樸的石鍋盛上來的,還有新鮮出爐的青稞餅,味道的確很正,是必須要錢的味道,我們大快朵頤。</p><p> </p> <p> 飯后, 我們循著樂聲來到古城的四方街,居民們正在歡快地起舞,這種舞蹈當地叫“鍋莊舞”,是藏族三大民間舞蹈之一,表現藏民們的勞動和生活的一種民間舞蹈。在獨克宗古城,每天傍晚時分,居民們都會自發(fā)的來到四方街,伴著音樂的節(jié)拍,縱情歌舞,釋放一天的疲憊和辛勞。我們也深受感染,情不自禁地加入到隊伍中,踩著音樂的節(jié)拍,與當地居民一起舞蹈,融入到他們的快樂中,也讓自己的心,快樂在旅途。 跳完鍋莊舞,四方街恢復了它的寧靜,月光下的古城也恢復了它的寧靜。 </p><p> 明天又將是美好如昨的一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雨崩·神秘圣潔 </p><p> 14號早上,我們把部分行李寄存在客棧,前往香格里拉客運站,乘坐八點二十的大巴去德欽縣飛來寺,行程有近兩百公里,中途到奔子欄路段,因為前方路段塌方,無法通行,還得背上行李徒步繞道三四十分鐘,再換乘一輛指定車號的車繼續(xù)車程。這一程,是我們出發(fā)至今,路況最差也最艱險的一段。陰雨天氣,都是盤山路,柏油路很少,土石路居多,一邊懸崖,一邊山體滑坡是常見的景象,時不時地還可以看見前方“注意碎石滾落”的告示牌,汽車沿著山路忽上忽下地盤旋,感覺就像坐在激戰(zhàn)中一架英勇的戰(zhàn)斗機里。</p><p> 況且,這個“戰(zhàn)斗機”的駕駛員還有更英勇的表現。司機是個帥氣的藏族小伙,平均每二十分鐘不到,就會有一個電話進來,還個個都是長話,可謂是日理萬機了。左手扶盤,右手接電話,換擋全靠靈活的右手肘部關節(jié)完成,看的我們是心驚肉跳。一路再三鄭重提醒,還是不以為然,我行我素,無奈之下,我們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禱神佑了。??????</p><p> 所幸,下午五點半到達目的地時,整整九個小時的行程,大家還能毫發(fā)無損。好在大家之前都是有共識的,去雨崩村的這段行程注定會是最艱苦卓絕的。</p><p> (補記:說來有趣,返程的時候,在車站我們再次與這個司機小伙相遇,他還主動與我們打招呼,我們意外地發(fā)現,他的前車窗前竟然有一個文明車的榮譽牌,原來人家還是先進駕駛員哦,看來完全是我們杞人憂天了。??) </p><p> 一下車,感覺氣溫極低,寒氣逼人。后來知道,德欽這個縣城,全年平均溫度僅有8度,如此天氣,至多也就十來度吧。 我們在飛來寺的天籟客棧住下,大家把能御寒的衣服全穿上了,我沒敢洗澡,因為高反很明顯了,呼吸有點困難,頭暈得厲害,四肢乏力,趕緊泡了兩包板藍根,吃了四粒紅景天。</p><p> 內心產生一個很強烈的念頭——永別了,西藏!這次選擇滇藏公路沿線,本想為我的西藏之旅做一些鋪墊,此處海拔才3400米,我就如此頹敗,何談進藏?。。ú贿^,時隔四年之后,勇敢的我還是冒險進藏了,此為后話。)</p><p> </p> <p> 第二天晨起,天空還在下著雨,大家不住地祈禱:老天爺啊,快快放晴吧!??早飯后,我們前往極負盛名的飛來寺參觀,這是一個明朝的建筑,是藏民們祭司山神的地方,也是梅里雪山最佳的觀景點,但因天氣不佳,看到的只是霧蒙蒙一片,很是失望沮喪。 寺廟四面墻壁被轉經筒包圍,我口中默念新學的六字真言,“嗡(ōng)嘛(m?。┠兀╪ī)叭(bēi)咪(mēi)吽(hòng)”,很虔誠地挨個摸著轉了一遍,祈求神佑,轉完一圈發(fā)現涂隊也有異曲同工之舉,還在當地居民的指引下,買了柏樹枝及青稞等農作物,寓意是松柏長青,五谷豐登,吉祥如意,在寺廟前的煨桑臺燒香祈福。</p> <p> 中午,我們選擇了一家叫梅里往事的飯店午餐,進店后才知道,這間客棧是一個廣東女人出資開的,店員都是義工,客棧的全部收入都會捐給當地的希望小學,現在店里這個掌廚的小伙子,家在福建,大學畢業(yè)后沒去找工作,就來到了這個地方做點公益事業(yè)。我們坐在暖暖的爐邊等上菜,身體暖了,心更暖意無限。 </p><p> 愛旅行的人,常說一句話:旅行就是找尋自己的過程。在這樣的人和事面前,我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許我們很多人,都需要依靠一次次深刻的旅行,來找尋真正的自己。</p> <p> 飯后,大家商議決定,不再駐留此地苦等天晴了,冒雨進雨崩,旅行的意義在于體驗,沒有磨難,再美的彩虹也會乏味。很多時候,不必太在意時間和天氣,只要帶著一顆虔誠的心就足矣。</p> <p> 立馬請客棧老板幫忙聯系了一輛車,趕往徒步雨崩村的起點西當村,下午五點多我們在西當溫泉客棧住下,老板是一個外表邋遢神情猥瑣的糟老頭,我們趕到的時候,他正手舞足蹈,醉得不成人樣,讓我突然就想到了那個丑陋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客棧吃住條件極差,旁邊的小白房子就是這里最好的標間,里面小而臟且恐怖,我們選擇了住旁邊的多人間,盡管一樓居然是馬棚,盡管房間簡陋破敗至極,被褥濕噠噠的,散發(fā)出一種刺鼻酸臭的奶腥味,但好歹人多能壯壯膽。</p><p><br></p> <p> 晚餐無人搭理,酒鬼老板說你們隨便,我們只好自己進廚房解決,廚房很臟亂,大伙在無奈中忙碌了一陣,覺得可惱又可笑,所有的食材只夠炒一鍋蛋炒飯了,唯一的下飯菜是三盤素炒包菜?;氖?,這一餐飯我們吃得特別香,因為自進入高海拔地區(qū)以來,我們吃的都是夾生飯,發(fā)現還就這蛋炒飯口感特好,惹得旁邊的兩個廣東MM垂涎欲滴,忍不住向我們討要。大家聊了一會兒,她們是剛從雨崩出來的驢友,問及她們的感受,其中一個MM搖著頭說了五個字:“很痛苦,想死?!边@句話聽得我們懵了,再上下打量這個MM,褲腿和鞋子全都被泥糊住了,我們不敢往下想了。 </p><p> </p> <p> 想起天涯驢友說的一句話:不去天堂,就去雨崩。堪比天堂的雨崩,怎令人如此痛不欲生?! ??????</p><p> 晚上,在那源源不息的天然溫泉水邊簡單洗漱之后,聽著窗外嘩嘩作響的風雨聲,忍受著滿屋子充斥的異味,我躺在被子上面和衣而睡。那一夜,百感交集的心緒,刻骨銘心,不堪回首。</p> <p> 第二天晨起,還是雨,在一戶村民家吃了一碗難以下咽的夾生面條,我們雇了一匹馬駝行李,八點半穿上雨披輕裝啟程,繼續(xù)我們艱苦的雨崩之旅。</p> <p> 據之前的了解,雨崩村是一個坐落于梅里雪山腳下的原始藏族村落,全村只有二十幾戶人家,幾乎與世隔絕,自古只有一條18公里長的驛道與外面的世界相通,只能徒步或騎馬進入,被譽為“曠世桃源”。 進雨崩村的這18公里山路,其中12公里全是純粹的上坡路,6公里的下坡路,幾乎全是爛泥路,爛泥里還和著馬糞馬尿,有點惡心,這是我活了半輩子見過的最爛的路了。</p> <p> 一路都是在原始森林里穿行,植被保護得很好,松蘿密布,五樹同根,蔚為奇觀,天氣的原因,沒有看到特別的風景,加上如此路況,也無暇抬頭觀景了,只能全神貫注地看好腳下的路,生怕一失足,就“遺臭萬年”了,心里只盼著:苦難快快過去,快點到天堂吧!</p><p><br></p><p><br></p><p><br></p><p><br></p><p><br></p><p> </p> <p> 十一點多,我們到達途中的一個休息站,這里可以提供酥油茶、牛肉湯、方便面等食品,疲憊不堪、饑寒交迫的我們停下來補充食物,烤火歇息,看到一道獨特的風景,簡陋的木棚里,數以萬計的面桶摞成兩面墻,很是壯觀,也不知是何人的創(chuàng)意。 </p> <p> 接近十二點半的時候,我們終于走到了海拔3700米的南宗埡口,這就意味著最痛苦最艱辛的上山路結束了,也意味著之后的幾天我們就要玩失蹤了,因為埡口之下就沒有手機信號了,大家紛紛拿出手機發(fā)短信回家報個平安。只剩下六公里的下山路了,這時候雨停了,天高云闊,大家心里輕松了許多。</p> <p> 一路上每隔一段路,就能看到一個這樣的垃圾簍,有垃圾簍不奇怪,奇怪的是,每個簍子上都編了號,還有一個名字,猜想是村子里把這項環(huán)保工作落實到戶的舉措吧,更令我奇怪的是,這個一號簍子上的名字叫“弟弟”,莫非還有取這名字的人?忍俊不禁。看到一號垃圾簍的時候,我知道我們魂牽夢繞的謎一樣的雨崩村,就要揭開神秘的面紗了。</p> <p> 兩點半,經過五個多小時地艱難跋涉,我們終于到達上雨崩村口。這時候,天空完全放晴,陽光朗照,我們都說是涂隊在飛來寺燒香顯靈了。神秘的雨崩村就那樣閑靜美好地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藍天白云,看到了壯麗的雪山,看到了遠處畫一樣美的下雨崩村,正如五柳先生初見桃源時,那樣豁然開朗的感覺,很震撼。 </p><p><br></p><p><br></p><p><br></p><p> </p> <p> 我們就在上雨崩村的桃花島客棧住下,名字很武俠哦,不知道有沒有黃藥師。后來老板給了張名片,仔細一看,啞然失笑,自稱“桃花島島主”李某某,有點意思,私下認為應該叫李藥師就更妥了。</p><p> 客棧地理位置我們很滿意,兩層的木板樓房,客房基本在樓上,周邊全是莊稼地和菜園子,樓上有一個很大的露天平臺,一抬眼就能看見對面的梅里雪山。最美不勝收的風景還在房子的右側,壯麗的雪山,蔥郁的樹林,金色的麥田,黃綠的青稞,不知名的紅色花海(N年以后,我才弄清楚那就是蕎麥花),這些物象錯落在一起,鋪呈在你眼前,美得讓你無法言語,無法呼吸。 </p> <p> 洗漱過后,收拾停當,顧不上一路的苦痛煎熬,我就迫不及待地邀上兩個旅伴,汲著一雙拖鞋,背上相機,往后山那醉人的花海奔去。我要去盡情享受一下天堂的陽光,天堂的藍天,天堂的花香,盡情呼吸一下天堂純凈的空氣……</p><p><br></p> <p> 遠遠的平臺上,同伴對著后山在呼喚我們:吃飯嘍!我們才戀戀不舍地回到客棧。晚餐很豐盛,島主在他家的菜園子里,現抓了一只土雞來燉湯,蔬菜都是自家菜地種的,還有家釀的青稞酒、葡萄酒,豐盛地讓我們萬分驚訝,之前一直以為到了雨崩村,物資匱乏,吃住會極其艱苦,沒曾想……酒足飯飽,我們圍坐在二樓的平臺泡上一壺普洱茶,頭頂和煦的陽光,美麗的雪山在高處,青山綠樹環(huán)抱,志趣相投的朋友在旁,那時那刻,我想,即便再庸常平淡的茶,也賽過極品香茗了。</p> <p> 有人曾總結說雨崩有十宗罪(最):最折騰、最耗時、最煙塵、最險峻、最爛路、最漫長、最難行、最郁悶、最花錢、最鄉(xiāng)土!進入雨崩村的那一瞬間,我就知道,即使還有再多的罪,我也會心甘情愿地去領受。 曠世桃源雨崩村,讓我甘心做個“最(罪)人”,長醉不醒。 </p><p> 紀錄片 《行者》里面有句話我很喜歡:“給自己的辛苦不是辛苦,是幸福!”雖然旅途辛苦異常,但是心始終是快樂的。步履維艱的時候,告訴自己,最美麗的風景總是在難以到達的地方,只有經歷了考驗才知道幸福的珍貴,所以,依然幸福。</p> <p> 當晚,我們滿懷愉悅地住下,臨睡的時候才發(fā)現,房間沒有燈線,熄燈的方式很特別——站在凳子上把燈泡直接取下來。這種熄燈方式令人啼笑皆非,結果自然是晚上要摸黑的了,雖然村子里自家發(fā)的電很珍貴,但是給旅客帶來如此的不便利,還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半夜突然下起了大雨,很擔心第二天的行程會受到影響,睡得有些迷糊。</p><p> </p> <p> 早上六點半,睡意朦朧中,聽見外面輝哥激動地呼喊:“快起來看日照金山?。 北娙艘还锹蹬榔饋?,迅速穿上衣服往外沖。 只看見一道金光籠罩在雪峰之上,山峰下薄薄淡淡的云霧環(huán)繞著雪山,雪峰完全沐浴在金色的光芒中,彼時藍寶石一樣的天空,月亮還沒有隱退,柔美至極,好一番剛柔相濟、日月同輝的壯麗景象,腦海里突兀地蹦出四個字:驚世駭俗。</p><p> </p> <p> 那一刻,突然明白了什么是“佛光”;那一刻,我們屏住呼吸,用心去感受這神奇壯觀的景象;那一刻,我失魂于雪山前,迷失了自己。喜歡這樣迷失的感覺,因為迷失,才會找尋;因為找尋,才會執(zhí)著;因為執(zhí)著,才有信念,有了信念才會愈發(fā)堅定。</p> <p> 此處雖然不能把梅里雪山太子十三峰群峰盡覽,但我們已經很滿足了。面對梅里雪山主峰——雄偉的卡瓦格博,我心生敬畏。當地居民都說,能有幸看到日照金山的人,都是山神賜福之人。我的內心溢滿感動,感謝山神的眷顧,在那一瞬間,我真的相信雪山是有靈魂的,也明白了為何藏民稱卡瓦格博為“雪山之神”! 原來雨崩就是我心中的一個夢,一個可以接近梅里雪山的夢!</p> <p> 早餐后,我們按原定計劃去瞻仰神瀑。出門前找島主要房門鑰匙,島主回答:“沒有鑰匙,也不需要?!蔽覀冞€真有點不適應。果真是世外桃源,民風淳樸,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想必桃源之外的人來到這圣潔之地,靈魂也會受到滌蕩與升華,純凈而高尚起來。 </p><p> 神瀑位于卡瓦格博主峰的南側,距離上雨崩約七公里,傳說雨崩神瀑是卡瓦格博山神從上天取回的圣水,能消災免難,賜福眾生,還能占卜人的命運。藏民轉山朝圣必拜神瀑,并且要在神瀑下沿順時針方向心中默念六字真言轉三圈,如果心誠,神瀑的水會突然變大,如果心不誠或者將有危難,從神瀑下經過,水會變小甚至停止。只有有福之人來到,瀑布才會有水,人被瀑布沖刷之后也會更加幸福,因此,神瀑變成了藏民沐浴凈化心靈、檢驗心誠的圣地。 </p><p> 七點半,帶著一顆虔誠的朝圣之心,我們出發(fā)了。 途中第一站是下雨崩,兩個村子看起來離得不遠,海拔高度卻相差大概一百五十米,路很陡很泥濘,下去容易,返回的時候一路上坡可就艱難了,好在一路風景很美。</p><p> </p> <p> 這是我們去下雨崩路上拍到的雪山,陽光朗照,山尖的皚皚白雪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圣潔無比。后來考證了一下,這座秀美的山峰就是緬茨姆峰,也叫神女峰,是傳說故事中卡瓦格博的愛妻。</p> <p> 出了下雨崩,路況開始好轉,和進雨崩的路有著天壤之別,都是很硬朗的碎石土路,且寬闊平整,通達明亮,兩旁是豐富靜謐的原始森林,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可以在此幸福安詳地壽終正寢。</p><p> 一路山花爛漫,溪水泠泠作響,進入到一種所謂“風拂長松靜,泉響落花香”的神奇美境,行走其間,宛如身在天堂。 許是天氣晴朗的緣故,一路上行人挺多,男女老幼,中外驢友,各族同胞,遇上了都會互相道一聲:扎西德勒?。ú卣Z:吉祥如意)所有的路人就像親戚家人一樣,那種感覺很親切祥和,內心無比寧靜安謐。</p><p><br></p> <p> 途中,遇見一處開闊的河灘,河灘上有一個瑪尼堆群,規(guī)模很是壯觀。瑪尼堆可以說是藏傳文化的符號之一,就像經幡、白塔、轉經筒,人跡所至,隨處可見。在藏民們的心目中,石頭是有靈魂的,是神圣的,瑪尼堆的每顆石子都凝結著信徒們發(fā)自內心的祈愿,它是藏民們刻在石頭上的追求和夢想,堆起一個瑪尼堆,就可以讓你的靈魂有安息之處。低頭凝視著清冽的雪山融水,不遠處有牦牛正趟過,陽光下,水面泛起神秘圣潔的光暈。我在想:人生的愿望是如此之多,越是不可企及,越是心生向往,那就讓我們的愿望在此圣地找個安身之所吧。我們也開始行動起來,堆起自己的瑪尼堆,許下心愿。 </p><p><br></p> <p> 一路走走停停,大約走了三個小時,發(fā)現神瀑已經抬眼可見了,風光也更為壯闊旖旎,草豐水美,牛兒馬兒愜意悠閑,漫步其間。</p><p> </p> <p> 有一種不知名的花,漫山遍野地盛開著,吸引了我的目光,這種花盛開的過程是由深變淺的,先是暗紅再到粉紅,最后綻放的是白色花朵。開花的過程并不算奇特,但集所有的過程于一朵同步展示,層次了然,是我從沒見過或是未曾注意過的。人的生命歷程是不可能若此的,走過了便無法回望,這個小生命令我驀地感慨不已。</p> <p> 還沒靠近神瀑腳下,我們先被一大片連綿的冰川懾服。神瀑海拔才3400米,這是世界罕見的低海拔低緯度的海洋性現代冰川,雖不能與浩大的明永冰川相比,但對于第一次親見冰川的我,卻是驚喜萬分。冰川有一定的厚度,但踏上去的那一瞬間,我們還是有點膽顫,在冰川上嬉鬧了一陣,我們另辟蹊徑,以示心誠,從冰川開始直走,向神瀑沖刺了。 這一段路看起來很短,神瀑似乎已是觸手可及了,但卻極其陡峭艱險,是對朝圣者心誠與否的最后考驗吧,大家你拉我扯地終于安全攀登了上來。 </p><p> </p><p> </p> <p> 色彩艷麗的經幡交錯在眼前,圣潔的神瀑到了,氣溫驟降,水汽隨風拂面,寒氣逼人。這是一個寬廣的圓弧形谷底,旁邊的緬茨姆峰和五冠峰清晰可見,那色純氣清的雪山之水從千米懸崖傾瀉而下,呈現出霞客筆下“長如流,飄如練,白如云”的曼妙風姿,尤為神奇壯觀。</p> <p> 據說神瀑是內轉經路上最權威的“神諭所”,在藏傳佛教中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藏民心中,只有有福之人來到,瀑布才會有水,人被瀑布沖刷之后也會更加幸福。心誠則靈,我們看到了如此盛大的水流,應該都是有福之人了。猜想那些騎著馬兒進村來神瀑朝圣的旅人,一定是看不到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我想這就是了。</p> <p> 凝望神瀑,很想像藏民們那樣去繞著那圣水轉上三圈,接受一次眾生所盼的圣浴,可瞅瞅身上單薄的衣,還是沒有勇氣,這時候,涂隊站了出來,說:“我穿了沖鋒衣褲,我代表大家去轉轉,為大家祈福?!本驮谕筷犛⒂碌貨_進那圣水中的瞬間,我仿佛看見了一座閃著銀白色圣光的宮殿,那筆直的崖壁就是它神秘的大門,晶瑩白亮的大門正在向俗世徐徐開啟……我趕緊跟上前,端起了相機,記錄下這攝人心魄的神圣一幕。我相信,神一定會將幸福格外地恩賜于最虔誠的他。 </p><p> 從神瀑歸來,我的心有說不出來的充實和安寧,是神秘圣潔的雨崩,予我淺薄的靈魂一次深刻的洗禮。</p> <p> 回到客棧,又開始下雨了,不得不感嘆我們的好運氣,接受了神瀑的恩澤就是不一樣。原定計劃是第二天去笑農大本營和冰湖的,冰湖距此來回有二十多公里,可是因為下雨的緣故,加上兩天徒步三十多公里的強度,我們這六個女隊員已經有點體力不支,涂隊決定放棄冰湖。</p> <p> 18號一早,我們冒雨走出雨崩村,下午五點多在德欽縣城住下,晚上品嘗了美味的烏骨雞大火鍋,旅途中食物帶給人的滿足感,總是格外深刻而難忘。</p><p> 19號早上,我們坐車返回香格里拉,不曾想這一天天氣奇好,晴空萬里,來時那險象環(huán)生迷蒙一片的公路,竟然是一路奇美的風景,美得令人暈眩,一路上都在后悔昨晚沒住在飛來寺,那樣今晨就可以看到更為壯觀的日照金山全景了,繼而又后悔沒有包車,可以隨時下車觀景。人生啊,總是遺憾無數。</p> <p> 慶幸的是,在途中的霧濃頂觀景臺,善解的司機讓乘客們下車小憩,我們一陣歡呼。在這里可以看到氣勢磅礴的十三白塔迎賓臺,還可以看到梅里十三峰全景,小有遺憾的是,當時一團云氣正上升,雪山只能是若隱若現了,我們沒時間等它完全散開。</p> <p> 在車途中還拍到的另一座雪山——白茫雪山。我在心里呼喊:魅力德欽,看不夠的絕美雪山啊!每一個角度,每一個轉身,似乎都能看見一幅值得一生銘記的風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束河·浪漫風情 </p><p> 7月20號上午,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獨克宗古城,與美麗的香格里拉作別。</p><p> 下午,我們返回到麗江,下車后直奔束河古鎮(zhèn),束河古鎮(zhèn)位于麗江城北約四公里處,是古老的明清建筑群村落,也叫清泉之鄉(xiāng)。我們在鎮(zhèn)上的同??蜅W∠拢@個客棧,是此次云南之旅所住過的客棧里,我最喜歡的一家。</p><p> 客棧呈四合院的格局,木板屋子,黛瓦飛檐,小院中央白色的秋千架,舒適的躺椅,大大的遮陽傘,就那樣靜靜地沐浴在暖暖的陽光下,院子中央地面有一個特意用深色碎石鋪就的碩大的福字,別具匠心,東側有一個小小的果園子,樹上已是碩果累累,桃李芬芳,令人垂涎。</p><p> 次日清晨,“居心叵測”的我們,征得主人同意,以幫主人摘果子為由,在果園子里好一陣鬧騰,吃上了主人家甜美的李子。</p><p> 院子里花草遍布,整潔而別致,屋子里的寢具是碎花棉布的,親切而溫馨,一切的一切都讓人有了家的感覺——那是童年記憶里老外婆有院子的家。</p> <p> 陽光暖暖的午后時光,在小院一角的書架上,取下一本書,坐在秋千上安靜地閱讀,間或發(fā)發(fā)呆,體悟“一日平安一日福,一日無事一日仙”的愜意,任誰也會樂不思蜀的。我們在這個小鎮(zhèn)上住到22號晚上才離開。</p> <p> 麗江有三個著名的古鎮(zhèn)——大研、束河、白沙,大研名氣最盛,規(guī)模最大,準確地說我八年前去的麗江古城,是大研古鎮(zhèn),因為同伴中還有好幾個是沒來過麗江的,21號下午我們在束河吃過午飯,便坐小巴去大研古鎮(zhèn),很近,票價才兩元。</p><p> 我們來到古城的四方街。四方街是麗江古城的心臟,交通四通八達,周圍小巷通幽,街道全用五彩石鋪砌,平坦?jié)崈簦绮粨P塵,雨不積水,幾乎每條街道一側都伴有潺潺流水。四方街中央身著民族服裝的當地居民正圍成一圈,頂著正午的驕陽打跳。</p><p> 舊地重游,兀地就產生了年華似水,物似人非,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嘆。</p> <p> 今日的古城已非昔比,商業(yè)氣息濃郁,酒吧文化達到極盛,我們決定待到晚上,感受一下麗江的夜。在街巷里穿梭閑逛,我最歡喜做的一件事就是坐進狹小的音樂淘吧,擠在排放著的巴西手鼓間,賞聽老板推薦的一曲曲音樂,然后買下一打心儀的黑膠碟片。</p><p> 夜幕終于降臨,麗江的夜就在眼前。整個酒吧街燈紅酒綠,人頭攢動,這里的酒吧和別處最大的不同在于,別處的酒吧都是要做隔音處理的,而這些酒吧都是敞開式的,隔著一條河道,樂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甚囂塵上。</p><p> 想起納蘭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很是懷念八年前那個純樸安詳的古城。 大研古鎮(zhèn),讓我們有了深深的失望和逃離感,好在還有一個束河古鎮(zhèn),讓我可以重拾舊日情懷。</p> <p> 對于束河,我最想說三句話:文字的天堂,攝影者的天堂,音樂人的天堂。 </p><p> 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逍遙地行走,讀每一棟房子及它上面的文字:“盛夏光年”“初見”“鄉(xiāng)村天空” “一坐一望” “飛鳥與魚”“庭院深深”“格林小筑”“1/3理想”“清如許” “那些記憶”……這些文字或文雅清麗,或詼諧怡人,或詩意浪漫。不經意間,還邂逅了這樣一段浪漫、美麗、深情的文字:“一盤三文魚 一壺普洱茶 一瓶紅酒 二個人一輩子”,幾個清淡的詞語,一句雋永的情話,一份簡單的幸福,看后我再也沒能忘記。文字在這個古老的小鎮(zhèn)被渲染到極致。</p><p> </p> <p> 這里的物品雖大多和別處一樣,卻滿是別處沒有的風情和浪漫。</p><p> 那些別致的建筑,多被翠蔓綠樹簇擁著,點綴著輕靈的花朵,門牌設計風格特立,處處透著精致,十足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帶給我無限欣喜和回味。</p><p> 有一家名曰“漂泊驛站 布農小院”的庭院,小院的外墻劃了一個圓弧,原始的土石墻,木格窗戶一扇扇向外支著,窗下是潺潺透徹的溪水,漂浮其間的青青水草,綠得沁人心脾,每兩扇窗之間近水處有一個花缽,用麻繩垂吊著,紅花綠葉正盛。小院雅致且婉約,讓我們情不自禁地駐足,想來漂泊的心,定能在此處安歇。 </p><p> </p> <p> 小鎮(zhèn)上有一座青龍古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青龍橋的橋面經過數百年風雨的洗刷,變得斑駁蒼老,卻不失它的莊嚴和厚重,橋下潭水清澈,水草曼舞,游魚逍遙,走在那鑒可照人的石板上,你會陡然合上它的節(jié)拍,仿佛走在歷史的畫卷之上,恍如隔世。古橋一旁的村落,田疇潤綠,炊煙裊裊,雞犬相鳴,似一曲田園牧歌,令人心醉神迷。世俗遠了,天地近了。</p> <p> 和大研古鎮(zhèn)相比,束河古鎮(zhèn)是極寧靜恬淡的。煙柳拂波,花木扶疏,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詩中意境自在其中,任由你去遐思沉吟。你可以頭戴風情萬種的寬檐帽,披著色彩張揚的坎肩,穿著長度及踝的波西米亞裙,光腳趿拉著人字拖,徜徉于龍泉之畔,漫步于古街,把時光一一鐫刻在那斑駁的石板路上。</p><p><br></p> <p> 在古鎮(zhèn),你是可以很隨性的,或行走或歡笑或發(fā)呆,沒有人會在意你的打扮,也沒有人會在意你的一笑一顰,你就像那水邊的一棵柳,靜默無語或是搖曳生姿,都隨著你的心意,生命暢快而美好。</p> <p> 晚上的束河愈加地清靜,也是音樂人的天堂。路燈投射的光是淺淡的,酒吧也有,但不似大研的喧鬧,幾分內斂,人不多,音樂也干凈清澈。最吸引我的還是那些個性斐然的音樂火塘,形式不拘,室內、露天的都有,架上一盆盆篝火,擺上一圈矮墩子,舉著啤酒就著吉他或是手鼓的樂聲放歌,多么恣意。這樣的音樂自然比別處更純粹蝕骨。 </p> <p> 有人說:城市里的人總是走得太快,快到光都攆不上,于是他們總是被陰影籠罩。有人說:只要有一顆溫暖的心,便可以在每一座冰冷的城市,尋找到束河的溫暖陽光。我只知道,在束河溫柔慵懶的陽光里,我開始學會放慢匆匆的腳步。 </p><p> 我們總在羨慕行者,總在夢見天堂,其實行者比別人,只是少點偽裝,多點真實,少點羈絆,多點果敢,天堂也總是在某個平凡的時候與我們邂逅?;蛟S浪漫風情的束河古鎮(zhèn),就是我們夢中的天堂,只有一直行走的人,才不會錯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