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序:上黨區(qū)共有254個行政村,得名各有原由,含義各不相同,村牌形狀各具特色,字體書寫各有千秋。有興將家鄉(xiāng)全部村牌及簡介整理成冊,留作永久記載,自今日起,分六個美篇以圖文形式詳細介紹給大家,請大家鑒賞并提出寶貴意見。</p><p class="ql-block">排序不分大鎮(zhèn)小鄉(xiāng),村莊不分大小先后,希望大家理解。</p><p class="ql-block"> 【老保一拍】</p><p class="ql-block"> 2020.3.18</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介紹:(韓店鎮(zhèn) )篇</p> <p> 上黨區(qū),隸屬于山西省長治市,地處山西東南部,太行山西麓,上黨盆地南緣。東靠壺關縣,西連長子縣,北與長治市潞州區(qū)接壤,南和高平市、陵川縣相鄰。介于東經(jīng)112°57'07"~131°11'48",北緯35°51'56"~36°10'13"之間。全區(qū)總面積483平方公里,總人口35.6萬,上黨區(qū)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冬長夏短,春長秋短。氣候溫和,雨熱同季,春干多風,夏熱多雨,秋涼早霜,冬冷干燥。境內氣候垂直變化不太顯著。截至現(xiàn)在,上黨區(qū)下轄6個鎮(zhèn)、4個鄉(xiāng)、1個街道和2個開發(fā)區(qū),區(qū)政府駐韓店鎮(zhèn)。</p> <p> 2018年11月23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長治縣正式更名為上黨區(qū)。</p> <p>長治市上黨區(qū)“天下潞商”雕塑廣場</p> <p> 上黨區(qū)高速路口,二廣C5高速貫通上黨南北,給上黨區(qū)出行帶來了快捷便利,它的建成通車打通了縣區(qū)間、景區(qū)間、區(qū)域路口等交通瓶頸,為經(jīng)濟增長、區(qū)域旅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不僅對宣傳上黨形象、彰顯上黨文化底蘊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也為推動長治市創(chuàng)建國家文明城市起到了重要意義。</p> <p> 太焦高鐵貫通全區(qū)南北,現(xiàn)已全部鋪軌完成,今年十二月將通車運行,高鐵的建成大大方便了上黨人們的出行,為我區(qū)的經(jīng)濟建設助了一臂之力。</p> <p> 上黨區(qū)全部村名稱</p><p>太行明珠上黨區(qū),山川秀美好風光。</p><p>六鎮(zhèn)四鄉(xiāng)一街道,村村都有好名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故縣,西故縣,一河相隔東西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仙泉,北仙泉,兩眼仙泉競甘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坊李坊和經(jīng)坊,三坊村民好街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郝店蘇店和韓店,文明村鎮(zhèn)三家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韓川申川和羊川,三個川村都念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說罷川村再說山,十二山村記心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山北山劉家山,東山底山崔家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團山龍山宋家山,范家屈家楊家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縣城東南十三掌,東掌西掌太義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北大掌峰上掌,東西蠻掌郜則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掌長掌紅臺掌,最大一掌是賈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七村名帶莊,城鄉(xiāng)一體工農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師莊寺莊原家莊,辛莊新莊柳林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莊西莊梁家莊,南莊丁莊平家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錦家劉家宋家莊,任家胡家郝家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下兩個趙家莊,東西兩個申家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水泉南泉南王莊,河北省會石家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縣聞名三座城,日進斗金是蔭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煙花綻放罩安城,繁華都市是縣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龍鳳呈祥四個村,辛呈東呈和北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有一村叫南呈,四十年前很出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大小小十一嶺,東西橫嶺唐王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嶺西嶺十泉嶺,李家仝家王家?guī)X。</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山頂上楊家?guī)X,黎都腳下是黎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單字村名很好聽,朗朗上口十六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鮑村霍村和吳村,須村朔村和馮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村西村和趙村,高村上村倆中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桑梓一村和二村,千年古槐在原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說罷村來再說溝,溝溝壑壑竟風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溝橋溝琚家溝,東溝西溝子樂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溝寨溝青龍溝,北窯南窯張家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后溝旁曹家溝,西旺溝邊石窩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家溝旁白家溝,北漳溝邊下西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一溝行政村,最美村名櫻桃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一村莊都帶頭,北頭關頭長井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坡頭莊頭地南頭,北嶺南嶺樹家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橋頭邊上看河頭,無限風光在前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長春長青伴長壽,山后廟后封皇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鎮(zhèn)里會里望溝里,黎都風光映池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禮儀之鄉(xiāng)多大義,八義太義講信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峪北峪石炭峪,三池之畔有沙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個村莊都帶底,南北樓底峰北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源西八都帶西,莫把西陜叫陜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余家彭家和郎家,平家關家共六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龍山下東西賈,千里行馬到司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縣境內十二河,南北天河映輝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河高河莊子河,南北蒼河流沙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湍湍橫河歸南河,碧波蕩漾陶清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西南北中五和,小康社會求諧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上北坡下西坡,稀罕坡道是木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北王慶擁王慶,前后土門兩扇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坪西坪兩道屏,北宋南宋皆大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廟上嶺上小墳上,上秦墳上安宅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墳西墳曹家堰,小宋看寺觀義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董王董伴常蔣,青崗藏龍臥雙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張麻胡兆周南,土橋河下到河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斷爐永峰多向陽,內王王董鬧狗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漳西定流岔口少,光明大道官道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西下郝挨上郝,郭良郭堡石后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琚寨寨子荊圪倒,大小北崖南圪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郭北郭北宋壁,柳林林移東西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西南池三個池,長白山上有天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耳北耳側耳聽,黎都放歌好聲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倉桑巨變好村莊,自然村莊更風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小村莊皆兄弟,齊心協(xié)力奔小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長治縣全部村名</p> <p>韓店鎮(zhèn):</p><p> 韓店鎮(zhèn)隸屬于長治市上黨區(qū),是上黨區(qū)人民政府所在地,全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全鎮(zhèn)轄4個社區(qū)、19個行政村,面積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210人,長安街居委會 、府后街居委會、新市街居委會、長樂街居委會、韓店村 、池里村 、黎嶺村、西苗村、東苗村 、水泉莊村 、經(jīng)坊村 、韓川村 、東漢村 、南溝村 、南王莊村 、橋溝村 、柳林村 、東呈村、鮑村、林移村 、柳林、寺莊村、郭堡村。</p><p><br></p><p>上黨區(qū)韓店鎮(zhèn)政府辦公大樓</p> <p> 韓店鎮(zhèn)設置時間只有30多年,但韓店卻是很有些歷史了。據(jù)說在隋唐時,這里是通往京都長安的大道,每日里車轔轔,馬蕭蕭。最早在這里開店的人姓韓,有一天傍晚,突然來了一主一仆兩個人,舉止行為很有些氣派,開店的韓老漢熱情款待,第二天一早,兩位客人離店時,問明了老漢姓韓,其中氣宇軒昂的那一位,從灶火中撿起一塊火炭,在店鋪墻上大大地寫了兩個字:韓店。兩個人走后,韓老漢才知道來客是當今皇上李世民。消息傳開,人們紛紛前來,于是這里成為上黨大鎮(zhèn)。當然,這只是傳說而已。</p> <p> 韓店村是長治市上黨區(qū)區(qū)政府所在地,是上黨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民主法治示范村”,“十佳文明村”、“省級衛(wèi)生村”、“市級平安村”區(qū)委,區(qū)政府授于“紅旗黨總支,韓店村共有人口1675戶,5280人。耕地1205余畝。</p><p><br></p> <p> 近幾年來,村兩委班子以實現(xiàn)“基礎設施標準化、村莊整潔城鎮(zhèn)化、民主管理制度化、群眾文藝特色化”為目標,團結帶領全村人民,克難奮進,努力拼搏,逐步實現(xiàn)了基礎設施建設、產業(yè)結構調整、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小康村莊建設四大突破。</p> <p> 池里村西邊高速口近在村口,北是黎都公園,南與海子河公園容為一體,是典型的花園村,山青水秀的新農村。池里村,耕地面積920畝,人口1180人。</p> <p> 南王莊村位于上黨區(qū)城南1公里處,隸屬韓店鎮(zhèn)管轄,全村擁有300戶、970余口人,耕地面積1200畝,全村共分四個村民小組,村東有豐富的礦藏石料資源,村西與207國道相鄰,聞名遐邇的唐代古剎---——“龍泉寺”位居村東部,這里交通便利,實謂人杰地靈。</p> <p> 南溝村位于縣城東南方向黑腦山腳下,距縣城僅1公里。村莊占地0.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00畝,山嶺、垛、平川各占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全村382戶,1161人,人均糧田面積1.2畝,是一個交通便利,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村莊。</p> <p class="ql-block"> 柳林村位于上黨區(qū)城北三公里,韓司公路穿村而過,207國道緊鄰西,全村共有農戶685戶,1950人,耕地2150畝。</p><p class="ql-block"> 近年來,村黨支部、村委會以“三個代表”為指針,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持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兩個文明建設為導向,調整產業(yè)結構,拓寬致富門路。團結帶領廣大村民走科技興農之路。抓政治學習、樹文明新風,搞好社會治理,把柳林建設成為一處穩(wěn)定、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乘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東風,使改革的步伐加快推進。</p> <p class="ql-block"> 上黨區(qū)韓店鎮(zhèn)柳林村,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曾經(jīng)來過的地方,他在這里留下來贊美柳林的千古絕唱,周邊是一大片廣袤的農田,村東是一大片崛起的樓房,村北是上黨區(qū)4路公交直達高速路口的起始站點。</p> <p> 2013年,李云步根據(jù)長治史書有關潞墨的記載和詩仙李白詩篇,李云步申請注冊了“上黨碧松煙”商標。</p><p> 經(jīng)潛心研究,2014年,李云步終于依照古法制作出來“上黨碧松煙”的墨錠,并于次年在家鄉(xiāng)建造了“上黨碧松煙”生產基地,對古墨制作手法和工藝流程進行了更全面的展示。</p> <p> 東呈村位于上黨區(qū)城北4公里處,全村擁有700戶,1983人,耕地面積2200余畝,村東與長晉一級高速公路、207國道相鄰。這里交通便利,水利條件十分優(yōu)越,土地肥沃,實為人杰地靈。</p> <p>鳳 凰 山</p><p> 東呈村西緊挨著一座山,山的主峰海拔1200多米,從主峰伸向偏西北和偏東南兩個方向各有幾百米長,向東延伸三百米處貼近東呈村,向西一路展開到了北呈村東,四點相連構成一個完整的鳳凰形象:鳳凰頭在東呈村,鳳凰尾到了北呈,鳳凰翅膀北到鮑村,南連接羊頭嶺,如果坐上飛機往下看,一個完整的鳳凰形象盡收眼底。因此,人們就叫她鳳凰山。</p> <p> 林移村,是河南林縣人逃荒到這里聚集而成的一個村莊。最早,這里是一片水泊洼地,雜草叢生,荒無人煙。每到晚上,逃荒人就弄些柴火、圪針點起了篝火,以防野獸的攻擊。</p><p> 林移村早在1958年就以平原綠化受到了國務院的表彰。改革開放后,林移村更是生機勃勃。土地實現(xiàn)了田網(wǎng)化,田邊有樹,綠樹成蔭;樹下有路,道路平坦;路邊有渠,渠內有水。村邊有葡萄園、花果園,村里有幾個小型加工廠。雖然林移比不得長治縣有煤炭資源的那些個村富裕得快速,但也是蒸蒸日上,一道好風景。</p> <p> 鮑村村距離縣城七公里處,東至高速公路南至本鎮(zhèn)東呈村,西至郝家莊鄉(xiāng)、景家溝村搭界北邊是蘇店鎮(zhèn)辛莊村接連,鮑村村現(xiàn)有土地面積2317畝,全村共536戶,總人口1810人,全村有磚廠、養(yǎng)鴨廠、民辦企業(yè)數(shù)個,大小電力安裝隊(組)近10個分布,全省各地成為鮑村村的獨特產業(yè)文明全縣為國家建設和興村富民做出重大貢獻,為構建和諧社會和村民早日達小康,打下了堅實的經(jīng)濟基礎。</p><p> </p> <p> 柳莊村位于縣城北四公里處,交通便利,全村403戶,總人口1308名,耕地1330畝,柳莊村黨支部、村委會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立足實事實辦,徹底改善了村民居住環(huán)境。</p> <p> 東漢村位于縣城南部,隸屬縣城管轄范圍內的行政村之一,東臨長陵公路,西臨縣城光明南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378戶,總人口1248人,總耕地900余畝。</p> <p> 韓川村位于上黨區(qū)城東4公里,屬丘陵山區(qū),長陵公路沿村而過,交通方便,村形四面環(huán)山,村居中間。</p><p> 全村共有1040戶居民,村民2886人。全村設九個村民小組,擁有集體耕地2857.3畝,人均耕地0.9畝;糧食年總產約290萬斤,人均獲糧近千斤,屬韓店鎮(zhèn)轄區(qū)第二大村。</p> <p> 寺莊村位于上黨區(qū)城北5公里處,隸屬韓店鎮(zhèn)管轄。東臨長陵公路,西臨和諧大道,交通便利。全村472戶總人口1300余人。總耕地1750畝。</p> <p> 郭堡村位于上黨區(qū)中部,韓店鎮(zhèn)東北部,東臨長陵公路,南臨縣城北環(huán)路,西臨光明北路延伸線,交通便利,人杰地靈,全村455戶,1210人,耕地1300余畝。</p> <p> 西苗村地處長陵公路西側,上黨區(qū)城北,交通便利,土地平坦,全村共有農戶352戶,人口1080名,耕地1000畝,勞力480個,其中男勞力330個,女勞力150個。</p> <p> 東苗村位于上黨區(qū)城郊,屬韓店鎮(zhèn)所轄,緊靠英雄南路,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優(yōu)越,全村725戶,2200人,耕地面積2056畝。</p> <p> 水泉莊,因村四周山崖,居于溝內,俯視似洞,舊稱洞子溝。該村東有三眼山泉長流不息,故在清代之前,取“水泉”之意,稱名“水泉莊”。經(jīng)縣人民政府批準恢復歷史村名“水泉莊”。</p> <p> 水泉莊屬韓店鎮(zhèn)轄,居鎮(zhèn)東北3千米處。東起長井頭村,南至經(jīng)坊村,西接經(jīng)坊村,北靠東苗村。國土面積為1.07平方千米,人口為515人,農業(yè)以玉米種植為主。主要駐區(qū)單位有衛(wèi)生所。名勝古跡有大佛寺、烈士亭。該村地勢四周高,中間低,東南略高于西北,紅土質丘陵山地,海拔1074米,耕地0.42平方千米,188戶。村聚落形呈“工”字形,草木覆蓋率38%。村設衛(wèi)生所。村中簡易公路與長治-陵川公路相接,東與北仙泉簡易公路相連。</p> <p> 橋溝村位于韓店鎮(zhèn)南,距縣城五公里,全村共有82戶,297人。總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5畝,宜林荒山荒溝1000余畝。</p> <p> 黎嶺村位于韓店鎮(zhèn)北一公里,羊頭嶺角下,西有國道208而過,經(jīng)訪煤礦建在村南,與縣城容為一體,全村人口二千余人,土地2580畝。</p> <p> 2018年11月30日上午,府后街社區(qū)召開中國共產黨上黨區(qū)韓店鎮(zhèn)府后街社區(qū)委員會成立暨選舉大會。</p> <p>現(xiàn)介紹:(南宋)篇</p> <p> 南宋鄉(xiāng)位于上黨區(qū)南部,與高平市接壤,鄉(xiāng)政府駐地距離縣城18公里。全鄉(xiāng)國土面積46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耕地19800畝,18000余人。</p><p> 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利,207國道、長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資源豐富,工業(yè)發(fā)達,以煤炭儲量大、煤質好聞名省內外;環(huán)境優(yōu)美,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達45%;歷史悠久,遺存豐厚,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三晉名樓“五鳳樓”就坐落于此;民風淳仆,文化深厚,剪紙、花燈、秧歌等民俗文化多次走進央視,享有“民俗文化之鄉(xiāng)”的美譽。</p> <p> 南宋鄉(xiāng)下轄19個行政村:南宋村、長青村、永豐村、長掌村、東掌村、東溝村、平家村、西溝村、底山村、趙村、北坡村、太義村、北蒼和村、南蒼和村、子樂溝村、關頭村、太義掌村、北宋村、北山村。</p> <p> 東掌村隸屬于長治市上黨區(qū)南宋鄉(xiāng),全村共有居民310戶,1287口人,耕地970畝,是國家級生態(tài)村、省級文明村、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2017年11月,東掌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zhèn)。</p><p> 2011東掌村實現(xiàn)總產值4.5億元,上繳國家稅收1.2億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3萬元。</p><p> 上黨區(qū)東掌村位于太行山脈中段“避暑名山”大雄山麓,氣候特征四季分明,村中小河清清流過,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村落規(guī)整,環(huán)境干凈,村里村外鮮花盛開,綠樹成蔭,是大雄山一帶林木覆蓋率最高的村莊。</p> <p> 上黨區(qū)東掌村位于太行山西麓,上黨盆地南緣,隸屬上黨區(qū)南宋鄉(xiāng),三面環(huán)山,植被蔥郁,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雄山秀水,生態(tài)純凈,物產豐腴,人杰地靈,自然環(huán)境得天獨厚,最適宜人類生活居住。 素有“無扇之城”、“天然氧吧”、“桃源仙境”之稱。從2013年至今連續(xù)四年入圍 “中國避暑小鎮(zhèn)” 百佳榜,2017年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xiāng)村”、全國“一村一品”發(fā)展“休閑農業(yè)和鄉(xiāng)村旅游”專業(yè)村稱號。東掌村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起步較早,從2011年起,開始實施產業(yè)轉型,至今,已成功構建成“以多元發(fā)展為架構,以生態(tài)農業(yè)為基礎,以休閑旅游為主導,以養(yǎng)生度假為目的”的田園綜合體。 主要娛樂項目有:以油菜花、杏花、桃花、菊花等果木花卉形成的春秋花海觀賞區(qū);以水上樂園、書法筆會、詩歌朗誦、果蔬采摘、農耕農事、親情健步、篝火晚會組成的休閑娛樂體驗區(qū);以杏、桃、李子、核桃、山楂、梨等水果組成綠色采摘園;以“鄉(xiāng)村記憶”、紅色收藏、農耕文明等為主題的鄉(xiāng)情鄉(xiāng)韻體驗區(qū)。以果園小廚、蠶姑探秘、雨山戲沙為主題的鄉(xiāng)間民俗體驗項目;以油坊、石磨面坊、豆腐坊、老酒坊、工藝繡坊等為主題的老手藝體驗區(qū)。該村2016年接待游客11萬人次,旅游收入達1000萬元以上,帶動休閑農業(yè)經(jīng)營的農戶(業(yè)主)收入年遞增20%以上。</p> <p> 東掌村隸屬于長治市上黨區(qū)南宋鄉(xiāng),全村共有居民310戶,1287口人,耕地970畝,是國家級生態(tài)村、省級文明村、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2017年11月,東掌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zhèn)。</p> <p> 南宋鄉(xiāng)永豐村位于上黨區(qū)最南端,北接長晉高速,南與高平市相鄰,全村人口667人,戶數(shù)153戶,占地面積2.25平方公里,土地面積769畝。這里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有得天獨厚的森林條件,可謂人杰地靈、物產豐富。2011年全村集體經(jīng)濟總收入1.8億元,農民人均年收入2.5萬元。永豐村已初步實現(xiàn)了農村城市化、農業(yè)產業(yè)化、農民市民化?,F(xiàn)在永豐村人民群眾安居樂業(yè),生活日新月異,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小康景象。</p> <p> 永豐村是一個田園氣息濃郁又頗具城市風格的村莊。進村口的花崗巖石牌樓大方氣派,村外的水泥路平坦筆直,村內主街道寬闊整潔,全村條條小巷規(guī)劃有序,四通八達。每一條街巷內,路燈、花草等城市生活設施無不顯示著鄉(xiāng)下人的富足與文明。幽雅的辦公大樓、高標準的小學、氣派的文化娛樂中心、綠草如茵的街心廣場,無不透露著全村人奔小康的決心與信心。村里的小康住宅區(qū),樣式新穎、裝修典雅的一百五十戶的小別墅讓人耳目一新。就是這個小村,率先在上黨區(qū)實現(xiàn)了農村城市化,過著比城里人還滋潤,連城市人都羨慕的生活,這一切都展現(xiàn)出永豐在改革的大潮中激流勇進,超常規(guī)、高速度、跳躍式發(fā)展的強勁勢頭。</p><p> 在生活方面,全村153戶全部免費住進了200平米的別墅化住宅樓。全村群眾免費用上了天然氣,讓群眾用上了環(huán)保潔凈的能源。免費為全村群眾冬季集中供暖。</p> <p> 南宋村隸屬于長治市上黨區(qū)南宋鄉(xiāng),地處上黨區(qū)南部,全村719戶,2632口人。年工農業(yè)總產值8000余萬元,上交國家稅收120余萬元,是享益上黨地區(qū)、聞名全省的“文明村”,是公認的全區(qū)電話第一村,上交國家稅收第一村,經(jīng)濟發(fā)展首富村。</p> <p> 北宋村隸屬于上黨區(qū)南宋鄉(xiāng)。位于南半山區(qū),坐落于雄山西腳下。北靠山巒,三面環(huán)灘,北、西部高、南部較平,西、南三條條河流在村東匯聚成了一個水庫。北距長陵公路五公里,西距207國道四公里,距縣城20公里,距鄉(xiāng)政府2、5公里。版圖面積約3、7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2平方公里,平川面積2、55平方公里。</p> <p> 北山村位于上黨區(qū)南宋鄉(xiāng),全村共有152戶,人口591人,為減輕農民負擔,全村在我縣惠農政策的引導下,全面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社會養(yǎng)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8%,水費、電費全免的優(yōu)惠政策,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p> <p> 趙村村位于上黨區(qū)西南山區(qū),全村637戶,2367人,耕地面積1500畝。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便捷,東鄰蔭城,西鄰207國道,趙村村在國家的轉型大趨勢下,趙村村集體經(jīng)濟向經(jīng)濟林等方面發(fā)展。</p> <p> 太義掌村,位于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qū)南宋鄉(xiāng)。交通便利,環(huán)境宜人,與高平市、208國道、長晉高速公路相毗鄰,距鄉(xiāng)政府5公里。</p><p>2018年12月,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擬將太義掌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p> <p> 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qū)南宋鄉(xiāng)下轄村。北蒼和村位于西南部,南接高平市,交通便利,與207國道、長晉高速相毗鄰,距離鄉(xiāng)政府7公里。</p> <p> 關頭村位于上黨區(qū)最南端,與高平市接壤,緊鄰207國道,交通十分便利,村內環(huán)境舒適,全村共有總人口523人,戶數(shù)126戶,耕地364畝,林地綠化1500畝,果園100余畝</p><p> 為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全村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社會養(yǎng)老保險,水、電費,電視收視費等多達十余項的免費,并每年每人發(fā)放大米、白面各一袋、食油一桶,供應煤炭每人半噸,大大減輕了農民負擔,農民從中得到了實惠。</p> <p> 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qū)南宋鄉(xiāng)下轄村,南蒼和村位于上黨區(qū)南端,與高平市相連,東臨207國道,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yōu)越,地下煤炭資源豐富。</p> <p>東溝村位于山西省長治市長治縣最南端,隸屬南宋鄉(xiāng)管轄范圍,全村191戶,780余口人,耕地面積880畝。</p><p> 東溝村四面環(huán)山,掩映在綠樹蔥蔥的老雄山腳下,森林覆蓋面積達到80%以上,是光武帝劉秀的足跡曾經(jīng)踏上過的地方,在其山上還有享負盛名的“馬刨泉”。東溝村依托優(yōu)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從而盛產玉米、小米等農作物并且品質優(yōu)良,還盛產特色野菜香椿,是南宋鄉(xiāng)著名景點“上黨南界”所在地。</p><p> 近年來東溝村支村兩委班子成員,努力學習落實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抓住新農村建設的契機,修建了村民休閑娛樂文化廣場,改善了學校硬件設施,使村容村貌進一步得到了改善。</p> <p> 南宋鄉(xiāng)平家村進處上黨飛最南端,雄山肢下,交通便利,全村分為四個村民小組,農業(yè)人口495人,共有耕地面種740畝,平家村在級黨委的領導下,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的方針要求,村支部、村委會帶領全村干部群眾共同努力開展新農村建設工程,取得了一定成績,一、生主發(fā)展有序,高效農業(yè)種植面積的擴大,平家村小米在方圓面里生有名氣,土質好、無污染、無公害的綠色產品,年產量在3萬公斤以上,備受消費者青睞,是走新訪友養(yǎng)生聞佳產品。有兩個果園,果味香甜可口,銷路甚廣,養(yǎng)殖業(yè)有豬、羊、兔等。增加了農村收入,集體經(jīng)濟收入30萬元,全村剩余勞力基本就業(yè),二、群眾生活比較寬裕,人均耕地面種1.5畝,村民純收入6300元,基本人人都想有合用醫(yī)療保險和基本養(yǎng)老保險及新型農保。全村戶戶都吃上了衛(wèi)生自來水,三、村風文明在全村積極開展公民首先教育,積極創(chuàng)建平家村、法制村、和諧村。全村無一期群訪事件,無一例刑事案年。四、村容整潔,全村設4名保潔員,垃圾點4個,在村民集中區(qū)安置了健身器材,東西街進行了綠化,安上了路燈,村級公路進行了路面硬化,為村民提供了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安居生活場所。五、村級事務管理民主,積極推進“三務公開”積極加強了兩分班子成員學習,班子成員無違紀違法行為,村委會一班人能積極工作,幫助群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在上一級政府的領導和兩委班子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協(xié)調發(fā)展,村容整潔、村風淳樸、村民生活比較寬裕,新的一年我們交換繼續(xù)始終和,開拓創(chuàng)新、銳意進取,再創(chuàng)輝煌!</p> <p>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qū)南宋鄉(xiāng)下轄村。底山村位于南宋鄉(xiāng)東北方向,全村共有土地194畝、73戶、213人。</p> <p>太義村全村人口721人,213戶,耕地面積334.9畝,林業(yè)800余畝,2個千頭養(yǎng)豬場,2個雞場,新建一座農新生物有限公司。</p> <p> 北坡村位于上黨區(qū)西南,距長晉公路1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全村現(xiàn)有270戶,人口1030人,耕地面積884畝,人均收入6900元,土壤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性強,利于耕作,農業(yè)主要盛產玉米為主</p> <p>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穩(wěn)步推進,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改建了衛(wèi)生所,覆蓋全村的小街巷硬化工程全面結束,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后,支村兩委將帶領群眾結合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努力建設一個富裕、文明、和諧的新村。</p> <p> 子樂溝村位于上黨區(qū)最南端,高平市北邊界,東與城皇嶺,西與羊頭嶺,村道與國道長晉207公路相通,現(xiàn)全村103戶,黨員21名,耕地面積417畝,全村人民安居樂業(yè),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景象。</p> <p> 東溝村位于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qū)最南邊,所以我們村就是歷史遺留下來的“上黨南界”所在地。交通便利,從長治市到上黨區(qū)的快速路,一直走到蔭城鎮(zhèn)內王村南邊一直往南到頭就到了。我村三山夾一溝。山后東邊是西火村,西火是個歷史悠久古村落。山后東南是振興新區(qū),振興是個全國典型的新農村。山后西南是東掌村,東掌是全國有名的新村莊。山后西邊是南宋村,南宋有全國僅有的三坐五鳳樓其中之一。北邊是相鄰西溝村。東北是珍珠小米產地平家。東北邊有上黨主峰“雄山”?,F(xiàn)有一處“游世家池”。歷史悠久,農作物有五谷雜糧,大豆小豆綠都赤小豆小米玉土豆紅薯等……</p> <p>東溝村是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qū)南宋鄉(xiāng)下轄村,全村191戶,780余口人。</p> <p> 南宋鄉(xiāng)西溝村位于太行山腹地,老雄山下,全村1000人,耕地面積1300畝。</p> <p>長青村位于上黨區(qū)南宋鄉(xiāng)西部山溝里,距鄉(xiāng)政府所在地2.5公里。溝內山戀起伏,大部分村民居住在七溝八梁一面坡上。被方圓幾十里的村落稱為“山王村”,村里三面環(huán)山。一面是溝,交通閉塞,文化落后。經(jīng)過三十年農村改革,而今的長青村總戶數(shù)82戶,總人口350人,耕地面積460畝,人均收入5500元,集體收入80余萬元,林業(yè)經(jīng)濟林35畝,荒山造林450余畝。呈現(xiàn)出家家有存款、戶戶有新房,使我們村基本實現(xiàn)“基礎實施標準化、村莊村容整潔化、民主管理制度化、群眾文藝特色化”為新目標。</p><p> 原名西掌村雖然村小,但文化底蘊豐厚,村內北面山坡上有舉世聞名的城隍廟,廟內建筑風格別具一格,并有文物考古的扁額“幽明監(jiān)察”四個大字。據(jù)民間傳說,與西漢年間劉秀路過此地有關,才修起了城隍廟。而我們長治縣境內有第二座城隍廟,與天子嶺上的天下都城隍各居雄山東西,遙遙相望,獨步天下。只留下荒荒遺跡,只待我們開發(fā)旅游,弘揚民族文化內涵。</p> <p>2019年5月與中國民歌大王石占明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