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藍田九間房鄉(xiāng)流峪,《水經(jīng)注》中又名劉谷,后衍化為流峪,我以為這種演變充滿陜西人的智慧和風雅。劉谷給人之意好似峪里多為劉姓人家,其實不然。而流峪的叫法則更顯神韻,流有潺潺的幽靜之美,也有滾滾的山洪之畏,意境畢現(xiàn)。更何況早在26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藍田猿人就在流峪口的公王嶺灞河一級臺地生活著。流峪對于三秦文化的遺傳和貢獻可見一斑。</p><p> 三鳳山是流峪的門戶又是孕育革命的根據(jù)地,東、西、北三峰鼎力,故名三峰山或三鳳山,這是他的大名。當?shù)厝烁阜Q之為歪咀崖,概因無量祖師在山頂修廟,德高望重將山體壓斜而得名。</p><p> 因新冠疫情在家隔離數(shù)十日,令人倍加想念秦嶺?;昀蠋熞黄p山桃花的帖子迅速把三鳳山炒得火熱,疫情稍有控制,便吸引近百人前去賞春。3月14日,約好友自駕由柿園子村登山口開始攀爬。盡管是穿越路線,難度并不大,一路悠閑散漫,見花拍花、遇水嬉戲。</p><p> 剛進山口,零零散散的山桃花便映入眼簾,開得正盛。拐至山坳,一簇簇山桃花在陽光下妖嬈嫵媚,如粉黛如白玉,搖曳生姿。</p> <p> 人面桃花相映紅</p> <p> 經(jīng)過一段緩拔,置身整片桃林,然而高處氣溫低,桃樹才僅僅掛著小骨朵,古人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看來我們是著急了些,離盛開還得十幾天。那時,穿行在粉色的花廊中,徜徉在無盡的花海里,是何等愜意和浪漫!</p><p> 向陽處偶有綻放者,獨占枝頭。</p> <p> 山頂玉皇廟聚集了近百人,有的埋鍋造飯,有的品茗喝茶,有的高談闊論,有的閉目養(yǎng)神,有的極目遠眺,有的寫詩作畫……不一而足……看遠山層層疊疊、宏闊起伏,是心靈深處秦嶺的樣子!</p> <p> 泰戈爾說:只有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活在世界上!</p> <p> 下山的路較為平緩,但充滿著小驚喜。目之所及,白的杏花粉的桃花黃的連翹,鮮活爛漫。精巧的小鳥窩惹人憐愛</p> <p> 路邊的芒草還在努力展現(xiàn)秋冬的痕跡,然而春天的腳步誰又能阻擋呢?。</p> <p> 如此色彩艷麗的山花竟然名為白頭翁,但據(jù)說是杜甫所起。膾炙人口的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的詩句里也能找到她的影子。</p> <p> 很快下至溝底,由峪口村出山。阿文告訴我,太休閑了,連汗都沒出。既如此,你來開車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