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久雨遇天晴。來一場去年就想走今天才走的旅行;去長沙平塘鎮(zhèn)的桐溪寺曾國藩墓看看。</p> <p>電影小鎮(zhèn)?可能是以某個影片中的場景規(guī)劃設計的旅游場所吧!</p> <p>路上某樓盤前的銅塑,一個洋人舉手揚鞭駕駛著一輛由幾匹駿馬拉著的巨大黃包車。</p> <p>20公里距離眨眼就到。桐溪寺規(guī)模不小,占地上十畝吧?琉璃瓦金碧輝煌,墻上、經(jīng)樓滿是彩繪浮雕,整個建筑顏色鮮艷奪目。</p> <p>桐溪寺的一扇側門,上書一聯(lián);人生百年如朝露活在當下,世間萬象皆浮云樂住心中,橫批:般若為導。般若為道?或許可能大概的意思是,只有看破紅塵五蘊皆空,以般若波羅蜜經(jīng)為導引,你才能走上一條平安的道路而不至于掉入萬丈深淵……。</p> <p>正門前坪的香爐</p> <p>進門左邊經(jīng)樓</p> <p>疫情期間,桐溪寺也是不例外開放,只能到外圍瀏覽一下。</p> <p>桐溪寺正門</p> <p>進門左邊側門一白話聯(lián):知福惜福再造福才是有福,憶佛念佛又作佛終必成佛。橫批;因果不虛。這一點我深信,平生命運皆為因果。(只是對聯(lián)的平仄韻腳,什么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在此聯(lián)上應該都沒有體現(xiàn)吧?我也不懂!</p> <p>站在公路上眺望寺廟內院</p> <p>寺廟后面就是曾公墓</p> <p>兩棵古羅漢松,牌子上顯示樹齡510年。這里是古桐溪寺遺址,前邊的是異地重建的新桐溪寺。有資料記載說,曾國藩在湘江操練水軍時期,經(jīng)常到桐溪寺來溜達,一來二往和寺里的寶月方丈成了朋友,以致經(jīng)常聚一起聊天下棋??梢韵胂蟮牡剑麄z當年肯定在這兩株羅漢松樹下聊過天。</p> <p>沿羅漢松石階而上,穿過一小牌坊上到一小平臺,靠里邊右側有頂獅石柱上刻`曾太傅墓東闕。</p> <p>另一頭相同牌坊石柱上刻“曾太傅墓西闕”</p> <p>再拾階而上去到曾公墓冢</p> <p>在我前面有拜謁者很“正式”,小供臺上放了三個大紅富士和一把香蕉,我沒帶供品,只是恭恭敬敬跪下給曾公磕了三個頭。</p> <p>墓首連排五塊轎頂碑石,兩米多高,正中石碑上書;皇清太傅大學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歐陽夫人之墓,主碑兩側石碑是浮雕祥云和龍的圖案。據(jù)說此墓穴位是曾國藩和寶月方丈兩人共同看好的風水寶穴,相約誰先做古就誰占止穴,給果還是曾公“捷足先登”了,看如今曾公后裔人才輩出,如果真是墓穴風水所致,那幸虧曾公得了此地。寶月方丈沒有后人的,豈不是白白浪費了一方寶地。(憨笑)</p> <p>墓前方新桐溪寺,氣象莊嚴炫麗輝煌,只是必竟是新時代的建筑,沒有那種歷史厚重的感覺。曾公墓冢所占的是一座小山包叫獅子山,曾公墓碑齊山頂,山頂上是一小片平地若兩百平方,山后凹下去幾米后崛起來更高的一座山叫伏龍山,右邊小山包叫白虎山,與之南北對應的叫龍虎山,墓冢朝向的是金盆嶺。</p> <p>當年曾國藩組建湘軍滅掉太平天國后,四十多萬軍權在握,他弟曾國荃及一些將領都暗示他更進一步,但曾公最終沒有反叛清朝。他將自己的墓穴選擇在這伏龍山下的獅子山,騎獅倚虎望金盆。此間是否還有更深層次的淵源與用意呢?不胡思亂想了,曾國藩是中央干部軍委主席,而我只是一普通老百姓,即使曾公不死還健在,我也和他搭不上話!</p><p><br></p> <p>在桐溪寺偶遇一婁底老鄉(xiāng),他告訴我三公里路程有個巴溪洲,風景不錯建議我去看一看。我欣然前往,果不其然,這里是游人如織小帳篷好多打牌垂釣賞花放風箏,道路兩邊車輛塞得水泄不通,只是因為冠毒疫情景區(qū)沒開放,只可以在沿河外圍看看。</p> <p>這是個什么房子?搭配這一方水景看起來很美。</p> <p>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p><p>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很愜意的一天??斓绞程猛盹堻c,回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