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要說這段時間最有話題度的電視劇,《安家》當(dāng)屬其一。</h3><br><h3>這是孫儷三年來首次回歸小熒幕的作品,她所飾演的角色房似錦沒有刻意地營造完美人設(shè),雖說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卻十分接地氣。</h3><br><h3>而最近,孫儷的一條微博,更是放出了驚喜彩蛋——飾演少年房似錦的演員,正是她的19歲的妹妹孫艷。</h3><h3></h3><h3></h3> <span style="font-size: 17px;">其實(shí),這并不是孫儷第一次帶妹妹孫艷演戲。</span><br><br><h3>九年前大火的宮廷劇《甄嬛傳》,孫艷就曾飾演過童年甄玉嬈。</h3><h3><br></h3><h3>事實(shí)上,孫儷對妹妹能做到呵護(hù)多年實(shí)屬難得。很少有人知道,孫艷不過是孫儷同父異母的妹妹。</h3><h3><br>而孫儷的童年卻因?yàn)楦赣H的離開過得并不幸福,也因此對父親充滿怨恨。<br><br></h3><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1 放下,是這種成長</font></b></h1><br><h3>“童年給我最深刻的記憶,就是爸爸媽媽吵架,他們總是在吵?!?lt;/h3><br><h3>12歲那年,孫儷爸爸留下2000塊撫養(yǎng)費(fèi)離開,從此對妻女不聞不問。<br><br></h3><h3>九十年代,2000塊錢,居無定所,一個離異女人帶著孩子討生活實(shí)在太難!<br><br></h3><h3><strong>為了維持生計(jì),孫儷媽媽白天在商場做售貨員,一個月掙一百多塊錢,晚上再去朋友的公司當(dāng)保潔員。</strong></h3><br><h3>最難的七年,孫儷媽媽咬著牙帶著孫儷熬了過去。那一頭的父親,卻再婚組建了新的家庭,還有了孫艷。</h3><br><h3>媽媽的辛勞孫儷看在眼里,她一度怨恨父親的不負(fù)責(zé)任,曾發(fā)誓一輩子不婚不育,甚至幻想過報復(fù):</h3><br><h3>“等有錢了我開著一輛跑車在街頭飛馳,等紅綠燈時看見路邊站著的爸爸,他也正在看著我,然后綠燈亮了,我開著車揚(yáng)長而去,爸爸在后面默默地注視著我,神情傷感……</h3><br><h3></h3> <h3>可真等到她出演《玉觀音》大火,可以揚(yáng)眉吐氣的時候,她卻發(fā)現(xiàn),自己心里并沒有報復(fù)的快感,甚至對父親還有一絲牽掛。</h3><br><h3>后來,有不懷好意的媒體去采訪父親,父親竟在鏡頭前維護(hù)她:<strong>“對這個女兒我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zé)任,她能取得現(xiàn)在的成績?nèi)克约旱呐退膵寢尩母冻?,看她現(xiàn)在很好,我覺得很欣慰……” </strong></h3><br><h3>再多的恨,在那一瞬間似乎都土崩瓦解。在鄧超的開解下,她終于嘗試著去諒解父親:</h3><br><h3>人都是需要感情的,人一輩子就這么幾十年,為什么要委曲求全,在痛苦中煎熬呢?</h3><br><h3>父母把我養(yǎng)大,我應(yīng)該感恩,至于他們的感情,我永遠(yuǎn)不懂,他們應(yīng)該去選擇自己的生活?!?lt;/h3><br><h3>后來,她還給父親買了房子,也經(jīng)常帶著妹妹出游、看演唱會,孫艷媽媽甚至?xí)驅(qū)O儷媽媽討教教育方法。</h3><br><h3>“我慶幸自己的寬容讓童年時曾經(jīng)破碎的那個世界,在我成年之后,重歸完整?!?lt;/h3><br><h3></h3> <h3>柏拉圖說:“如果不幸福、不快樂,那就放手吧。人生最遺憾的,莫過于,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zhí)地堅(jiān)持了不該堅(jiān)持的?!庇行﹤σ苍S我們永遠(yuǎn)無法原諒,但一味困頓在沒有結(jié)果的執(zhí)念里,折磨的不過是自己罷了。有時候,放下并不意味著犧牲,反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擁有。</h3><h3><strong><br></strong></h3><h3><strong>放下,是一種成長。</strong></h3><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2 放下過去,就是放過自己</font></b></h1><br><h3>在《奇葩說》中,馬東曾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曾經(jīng)傷害過我們的人。”</h3><br><h3>蔡康永卻說:“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lt;strong>人有的時候,需要對自己說出那一句“算了”。</strong></h3><br><h3>29年前,劉嘉玲曾因得罪黑幫被綁架,留下了許多照片。<br>后來,香港某雜志為奪人眼球,把照片刊登在封面發(fā)表,還瘋狂加印售賣。<br></h3><br><h3><strong>劉嘉玲一度陷入崩潰,甚至想要輕生。</strong>幸好有梁朝偉陪伴和朋友的力挺,她才捱過了那些陰暗的日子。</h3><br><h3>多年后,再談起這件事情,50歲的她坐在鏡頭前,化著精致的妝容,臉上滿是云淡風(fēng)輕:<br><br></h3><h3><strong>“因?yàn)槟羌拢曳炊L大了,然后我整個人豁然開朗?!?lt;/strong></h3><br><h3><h3></h3></h3> <h3>她原諒了所有人,包括刊登照片的工作人員和綁架她的人。</h3><br><h3>“生活常使得我們渾身是傷,但到后來,那些受傷的地方,將成為我們最強(qiáng)壯的地方?!?lt;/h3><br><h3><strong>20年,劉嘉玲放下了過去,放過了自己,也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strong></h3><br><h3>前半生的好與壞,已經(jīng)定格,無法改變。但后半生的我們,只有迎著苦難,乘風(fēng)破浪,才能不被生活吞噬。</h3><br><h3><strong>別為別人的過錯折磨自己,笑到最后的,永遠(yuǎn)是懂得放下的人。</strong></h3><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3 放下執(zhí)念,才能重獲新生</font></b></h1><br><h3>提起徐志摩,人們想起的都是林徽因和陸小曼。事實(shí)上,他的人生里還有一個重要的女人——張幼儀。</h3><br><h3>張幼儀的前半生,不可謂不悲涼:新婚之夜,徐志摩不入洞房。為了出國留學(xué),才勉強(qiáng)與她有了夫妻之實(shí)。</h3><br><h3>留學(xué)第二年,張幼儀來到倫敦,徐志摩卻愛上了16歲的林徽因。</h3><br><h3><strong>為了追求真愛,徐志摩勒令張幼儀打掉肚子里的孩子,張幼儀遠(yuǎn)走柏林,徐志摩就追到柏林,只為逼迫她離婚。</strong></h3><br><h3>面對眼前的為了“愛情”已經(jīng)瘋癲的男人,張幼儀答應(yīng)了。<br></h3><h3></h3> 張幼儀與徐志摩合影</h3></br><h3>離了婚后,張幼儀沒有時間沉淪,她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br></br></h3></br><h3>她用最快的速度學(xué)德文,考進(jìn)大學(xué)專攻幼兒教育,學(xué)管理。</h3></br><h3>孩子不幸夭折,她也沒有被打倒,她咬著牙,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不斷地自我提升。</h3></br><h3>回國后,張幼儀終于爆發(fā)了她所有的能量:她先在東吳大學(xué)當(dāng)?shù)挛睦蠋煟髞磙k起了著名的云裳服裝公司,接著成為了女子商業(yè)儲蓄銀行的副總裁。</h3></br><h3>后來,徐志摩飛機(jī)失事,新婚妻子陸小曼卻不愿前來收尸,也是她去料理的前夫的后事。</h3></br><h3>徐志摩給過的錐心之痛,她大可選擇冷眼旁觀,但她選擇了放下。</h3></br><h3>多年后,談起徐志摩,她臉上只有歷經(jīng)歲月后的淡定與從容:</h3></br><h3><strong>“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若不是離婚,我可能永遠(yuǎn)都沒有辦法找到我自己,也沒有辦法成長。”</strong></h3></br><h3>正因?yàn)樗寫蚜嗽?jīng)的不可能,才尋找到了余生的其他可能。</h3></br><h3>割舍的時候也許會有陣痛,可時間終究磨平了那些傷口,讓她走得更加昂首闊步。</h3></br><strong>放下,是為了迎接更好的自己。</strong>04放下他過,才能解脫己心<h3>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h3></br><h3>小學(xué)徒出門取貨的路上被一只狗咬了。小學(xué)徒包扎好傷口,抄起一根竹竿想去打狗。</h3></br><h3>要出門時,恰巧被師傅撞見了。師傅問他,傷口是不是還疼?</h3></br><h3>小學(xué)徒搖搖頭說:“不疼了。”</h3></br><h3>“既然不疼了,為什么還要去打狗?”</h3></br><h3>“它咬了我,我得去教訓(xùn)它一頓?!?lt;/h3></br><h3>“那你知道獅子為什么從來不和狗打架嗎?”</h3></br><h3>師傅這個問題,把小學(xué)徒問懵了,不知如何回答。</h3></br><h3>師傅笑著說:因?yàn)椴皇钦l都配做獅子的對手,打敗一只狗并不光榮,但被狗咬到一口卻很倒霉。獅子不和狗較勁,這是原則,更何況你是人,為什么要和一只狗計(jì)較呢?”</h3></br><h3>村上春樹曾說:“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lt;/h3></br><h3>我們難免會遇到爛人爛事,你可以去跟它糾纏,可糾纏到最后,不過是把自己磨成了曾經(jīng)自己最討厭的樣子。</h3></br><h3>只與同好爭高下,莫與傻瓜論短長。</h3></br><h3>放下,不是軟弱,而是對自己的成全。</h3></br><h3>05</h3></br><h3>很喜歡加措活佛的一段話:</h3></br><h3>“放下是一道難題,的確人世間有太多的東西與念想,不為我們所控制</h3></br><h3>放下談何容易,所以我們需要修行。</h3></br><h3>放下雖難,卻不是不能,最起碼我們可以從最“惡”之處放下。</h3></br><h3>如放下仇恨、放下憂愁、放下猜忌、放下嫉妒、放下痛苦。</h3></br><h3>這樣我們才有空間,來承載“善”的東西,如快樂、寧靜、幸福還有慈悲……”</h3></br><h3>有些傷害,不必原諒,但你可以試著去放下。而那些如今無法釋懷的,終有一天時間會替我們擺平。</h3></br><h3>也許此刻的你正躊躇煎熬,但請相信,陪著你的絕不只有黑夜和孤獨(dú),還有繁星滿天,只是未曾抬頭看看。</h3></br><h3>人生苦短,苦樂皆由自己。學(xué)會放下,才能活得自在。</h3></br><h3>文末點(diǎn)個<strong>“在看”</strong>吧,余生路長,愿你能有摒除執(zhí)念的勇氣,輕裝上陣;</h3></br><h3><strong>愿你既有往前跨一步的勇氣,又有往后退一步的從容。</strong></h3></br><h3><strong>愿你能懂得,放下,是對自己最大的溫柔。</strong></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o4zbj55a6t0gTbJi8Kg5hQ" >查看原文</a> 原文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