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魯靜,1976年6月15日出生,1995年10月參加工作,201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現(xiàn)為66團幼兒園負責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開來。在防疫警報拉響后,魯靜毫不畏懼,全身心投入到這場無硝煙的戰(zhàn)爭中,沖鋒在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黨員的責任與擔當,雖然黨齡僅有兩年多,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句話她早已銘刻于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為66團幼兒園的負責人,她深知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根據(jù)師團防控疫情的工作部署,她迅速安排部署園內(nèi)工作,堅持在單位值班,參加摸底排查工作,耐心地打電話詢問教職工及家長、幼兒的身體健康狀況,確?!岸档着挪椴宦┮蝗耍麄靼l(fā)動不疏一時”。認真摸底各項數(shù)據(jù)、仔細核對相關信息、及時上報各項材料,經(jīng)常工作到深夜。她說:“自己雖不能像醫(yī)護人員那般奮戰(zhàn)抗疫在一線,但要用一名黨員的全部力量堅守自己的崗位?!彼€和幼兒園教師一同積極應對春季延期開學的形勢,貫徹落實上級的具體安排和要求,通過視頻會議等形式安排部署,要求教師認真對待宅家幼兒的教育和關愛工作,確保孩子們居家一日生活豐富多彩,有質有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突發(fā),不僅威脅著團場職工群眾的身體健康,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及時加強心理疏導,做好人文關懷,是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重要一環(huán)。根據(jù)需要,66團要成立人文關懷小組,并召集有經(jīng)驗的人參加自愿服務。在看到召集令的那一刻,她毫不猶豫的報了名,于是她成了66團人文關懷小組的一員。她希望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特長,架起心理援助熱線,為居家隔離的居民戴上“心理口罩”,給予“心靈雞湯”,引導他們消除焦慮、解除困惑,筑牢心理防線,以平和陽光心態(tài)戰(zhàn)勝疫情。于是,從那天起,她的電話快“爆炸”了。每天少則十幾個,多則幾十個的電話,有的時候還得上門面對面的疏導,常常忙的連水都顧不上喝,一天下來嗓子干的冒煙……回到家,有時累的飯都不想吃,倒頭就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兩年才回來一次,都不能跟父母親在一起,你說我回來還有什么意義?”“我已經(jīng)自行居家隔離了,為什么還要再把我接出來集中隔離?”“該不會就讓我一直待在這里不讓我回家吧?”……面對這一個個的問題,甚至是質問、謾罵,她有時覺得很委屈,但是委屈的苦水只得往心里咽,解決他們的問題,安撫他們的情緒,才是她的職責。當一個個問題被她解決后,當一份份不安與焦慮被她撫平,聽著他(她)的一句:“謝謝”,她覺得什么都值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那么一件事情,更是讓她覺得自己這份工作的責任與重要。有一個小姑娘(小張)是從武漢大學返鄉(xiāng)回團的一名大學生,因疫情防控需要被隔離,當時隔離點已住滿,就把她安排在親戚家的閑置空房里實行集中隔離,因為跟父母分開,情緒一直不穩(wěn)定,甚至產(chǎn)生輕生的念頭。當魯靜得知這一情況后,她感覺事情非同小可,于是她趕緊聯(lián)系小張所在小區(qū)工作人員,經(jīng)過社區(qū)工作人員共同商討,得到工作人員許可之后,首先她先做好個人防護措施,買上零食來到了小姑娘的住所,剛進門的那一刻,她記憶猶新,小張沒給她好臉,沒好氣的說:“我們不是有病毒嗎,你還敢來,來干什么?”面對這樣刻薄的話語,魯靜只是笑了笑說道:“看,姐給你帶好吃的了……”,就這樣不是電話溝通就是微信聯(lián)系,通過微信聊天得知小張喜歡人文歷史和當代文學,又想辦法通過社區(qū)工作人員給她送去喜歡看的書本。小張的情緒漸漸穩(wěn)定下來了,有的時候還會主動找她聊天:“姐,在忙什么呢?……”。是的,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魯靜不僅幫助小張戰(zhàn)勝了心魔,在小張的眼里,她更是自己的親人,是自己的姐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這不僅僅只是魯靜一個人,這也代表著每一位教職工、每一個教育人、每一個中國人的信念,相信防疫路上眾志成城,最后一定能取得勝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