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文/一禾</p><p>攝影/亞翔 王勇 良平 攸忠 楊豪 普慶 昌偉</p> <p><br></p><p><br></p><p>春天,讓人蠢蠢欲動,有的驅(qū)車千里,就為那片油菜黃。</p><p>俗話說,家花不如野花香。前些年,我們趕“野花”就象趕場子一樣,一會兒趕到婺源,一會兒趕到云南羅平湖北沙洋,隔三差五還要顧及周邊地區(qū)的“野花”,身心俱疲不說,戲也不好看。</p><p>有時候,氣候變化無常,花開的季節(jié)也隨之有些小波動,有的早幾天有的遲幾天。好幾次,在一個地方安營扎寨還要多住上幾天,糧草都吃完了,也沒拍到滿意的作品。</p><p>這幾年,情況有些變化,不拍“野花”專門拍“家花”了,主要是家鄉(xiāng)石門,易市二都連片油菜花氣勢越來越壯觀,很吸引人。對于我們本地攝影師來說,最大的便利就是足不出戶,就能拍到美景。</p><p>近幾年來,幾位本土攝影師的作品時不時還在各類攝影大賽中獲獎,既節(jié)約銀子又過了拍油菜花兒的癮,真是兩全其美。</p><p>最近年把,小城的建設(shè)突飛猛進,七縱八橫的擴容占了一些油菜花田,加上老百姓栽種油菜的積極性沒有種植其它經(jīng)濟作物強,連片油菜花田的面積有點“縮水”,對于攝影人來說是個小遺憾,但對于縣域經(jīng)濟的發(fā)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畢竟社會是前進的,拍照是次要的。</p><p>記得五年前,我還專門給分管農(nóng)業(yè)的副縣長建議過,把二都易市的油菜花田好好規(guī)劃一下,把那些空域閑置的“邊角余料”也灑上油菜花種子,然后在十九峰山上建幾個觀景亭,站在亭子里可以府瞰整個澧陽平原。如果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隱隱約約看見澧縣的高樓瓊宇,到時候石門又多了一個火爆的旅游景點,不僅提高了人氣,而且還會帶動第三產(chǎn)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因為成千上萬的追花者會不請自來,抓住了人們“尋花問柳”最原始最樸質(zhì)的情懷。當(dāng)然建議歸建議,現(xiàn)實才是最現(xiàn)實的。</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趕到婺源和沙洋,人山人海,旅游的、拍照的、畫畫的,好不容易找到農(nóng)家樂,還沒地方住,客源爆滿!</p> <p><br></p><p><br></p><p><br></p><p>如果您來石門拍攝油菜花,二個地點必去不可。</p><p>一是十九峰山上的紫和寺山頂。</p><p>二是離石門火車北站不足三公里的楊二叉居委會地段。</p> <p>楊昌偉,2014年3月24日站在紫和寺山頂拍攝的二都坪油菜花《住在花園里》獲得十八香港全國攝影大賽建筑類百佳作品獎和“大美常德”全國攝影大賽銅獎。</p> <p>唐亞翔,去年3月22日在易市鎮(zhèn)拍攝的《橘鄉(xiāng)點亮山城石門》,一箭雙雕,獲得了全國農(nóng)民攝影書法作品征集三等獎和愛上湖南攝影大賽三等獎。</p> <p>王勇,2019年3月11日拍攝的《沅澧新干線》獲“大道瀟湘”攝影大賽常德站三等獎。</p> <p>楊禹豪,去年3月23日在易家渡鎮(zhèn)拍攝的《家鄉(xiāng)有條致富路》獲得“魅力三農(nóng) 幸福常德”攝影大賽一等獎。</p> <p>林攸忠,3月27日拍攝的巜醉美田園》獲“共建共享新湖南”攝影大賽二等獎。</p> <p><br></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以下是多位攝影師拍攝的易市二都連片油菜花作品。</span></p> <p>石門攝協(xié)監(jiān)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