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3月8日,因為疫情嚴重,連續(xù)上了六個星期班的我,終于等到一個可以休假的周末,恰好遇上三八婦女節(jié),雖然天氣陰陰沉沉還下雨,我還是決定出去走走散散心。</p> <p>早上八點二十分,道道帶隊,我們七人分乘兩臺車,從陽江水廠出發(fā)雙捷攔河壩,準備反方向沿漠陽江南面徒步回陽江市區(qū)。</p> <p>雙捷可以說是我第二個故鄉(xiāng),在這里,我度過了從小學三年級到初中畢業(yè)的六年時光,而這攔河壩作為雙捷的標志性產(chǎn)物,也必然會在心里有著重要的位置,每次不論回來或經(jīng)過雙捷都要來這里走走看看,倚欄遠眺或俯瞰河灘,往往憶想連篇思緒萬千。</p> <p>這夜景圖是去年新大壩剛建成時來這里拍的。晚上燈光璀璨的新大壩成為了附近居民晚上散步的好去處,也成為了陽江的網(wǎng)紅打卡景點。</p><p><br></p> <p>這幅舊欄河壩照片拍于2012年,是我們記憶中的大壩。舊壩建成于1960年,以當時的條件,只能用土奎法建筑,使用了五十多年依然屹立不倒已屬奇跡。雖然橋面又窄又簡陋,騎輛單車上去都覺得顫顫悠悠,可我們還是喜歡樂此不疲的來這里跑上跑下,喜歡看上游平靜如鏡的水面和倒影,也喜歡看下游放閘時的驚濤駭浪一瀉千里,還喜歡在上面騎單車比賽,別人眼里的危險在我眼里那叫好玩,總之這里就是我們發(fā)瘋的好去處。</p> <p>2015年,大壩開始在原壩址拆除重建,歷時四年完工,由原來的72孔改為28孔,橋面由原來的兩米擴寬到現(xiàn)在的6米,大壩總長度413.0米。</p> <p>橋頭那棵木棉花開得好燦爛,滿地鋪滿紅彤彤的木棉花,讓我看得好生歡喜。</p> <p>來一張?zhí)厥鈺r期戴口罩的合影。</p> <p>過了橋,沿著漠陽江河畔往麻汕方向走。</p> <p>徒步的驢友從來不會老老實實的走在平坦馬路上的,我們也一樣,哪里有風景就往那里鉆,才不會管路好不好走。</p> <p>昔日的沙灘,我們小時候的樂園,如今變成了大草原。一群群牛在悠閑地品嘗春草的味道,這里儼然變成附近村民的天然牧場了。</p> <p>看到我們這些入侵者,這一家三口連草都不吃了,虎視眈眈的盯著我們,好像隨時要向我們進攻一樣,看樣子被打擾得不輕,我還是走遠一點比較安全。</p> <p>這一家四口也在警惕著我們,爸爸在負責放哨,媽媽則趁機對兩小家伙進行安全教育,估計我們就是牛媽媽嘴里的反面教材人物。</p> <p>放眼望去,江水滔滔,綠草茵茵,牛兒成群,不知從哪飛來幾只白鶴,落在牛的身邊,相映成趣,好一幅美麗鄉(xiāng)村圖。美中不足的是沒有藍天白云,陰陰沉沉的天空很是煞風景。</p> <p>水面魚泛花,釣魚不想家。閑暇時悠閑地坐在這里垂釣,該是怎樣的一種愜意。</p> <p>禾木:”牛哥哥,讓我騎上去照個相好嗎?就一會兒很快的”,??哥哥:“不行啊大妹子,你是美女又不是男的,讓你騎上去我家母牛會生氣的,別害得我今晚連牛棚都進不去。”??</p> <p>華哥現(xiàn)在迷上瑜伽了,逮住機會總要露兩個動作,好吧,陪你練兩個雙人瑜伽動作。</p> <p>道道在幫我采艾草,準備帶回去做艾餅。春天的艾草特別嫩綠,我很喜歡那種特殊的艾草清香,做餅或煮飯煮雞蛋都好好吃??上Р缓貌桑驗楝F(xiàn)在采摘的人太多了,艾草很少了。</p> <p>邊走邊玩,看見一個阿婆在鋤地,地里種著甘蔗,趕緊去問阿婆買幾根,正渴著呢,雪中送炭的感覺有木有。</p> <p>迎著江風,邊走邊啃甘蔗,簡直甜到心里去了。</p> <p>時過中午,麻汕圩到了,這可是我的老地盤,決定帶他們逛逛麻汕老圩。</p> <p>雙捷是我第二故鄉(xiāng),那麻汕就是我的正宗老家了,我家就在離麻汕圩不遠的一個村子。那時候,小小年紀的我經(jīng)常會跟著大人或和小伙伴們結(jié)伴去逛圩。在那物質(zhì)貧乏的年代,這個小圩集可以滿足我所有的物質(zhì)幻想和需求。</p> <p>麻汕圩這個圩鎮(zhèn)雖然又破又小,可是歷史還是挺悠久的,在清光緒年間就已經(jīng)建成圩集了,原來叫麻汕堡。因為建在漠陽江邊,也是沒有什么好走的路,一般出行都搭船走水路,我小時候常跟著家里人來這里搭船,所以以前麻汕碼頭很興旺的,自然麻汕圩也很興旺,只是現(xiàn)在到處通了公路,水路不方便,碼頭早就荒廢了。</p> <p>隨著碼頭的荒廢,這個圩集因為交通等各種原因,行政機構(gòu)幾度變遷,雖還保持圩集,但已經(jīng)很少人往來,也很少人在這里住了,破破爛爛的跟廢了也沒什么兩樣。</p> <p>這是以前的百貨公司,小時候我眼里天堂一般的地方。那時候的我還沒有里面的柜臺高,總是踮起腳眼巴巴的望著里面,那些琳瑯滿目(現(xiàn)在想起來其實那時候的貨品很單調(diào))的吃的玩的太有吸引力了。可是現(xiàn)在這里變成了一堆廢墟……</p> <p>這些曾經(jīng)的黃金鋪位,已經(jīng)逐漸變成一堆垃圾,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p> <p>這棵巨大的鳳凰樹已經(jīng)將近百年樹齡了,承受了百年風雨的洗禮,默默矗立在江邊,望著滾滾的漠陽江,無數(shù)次花開花落中,見證著這個圩集曾經(jīng)的繁榮昌盛歷史興衰。樹下的這個破房子,以前是麻汕圩最有名的飯店,因為是我老家鄉(xiāng)親開的,我每次跟人來趁圩都來這里吃上一碗粉,沒錢不要緊,我爸會來給錢的,哎喲那個香啊……現(xiàn)在想起來還流口水。</p> <p>小心翼翼的爬上樓頂照相,真的好怕會掉下去,到底是危樓呢。</p> <p>等到五六月份鳳凰花開的季節(jié),這滿樹的紅花似火該是怎樣的耀眼,期待中……</p> <p>想去尋找一下以前搭船的碼頭,可是找不到一點痕跡。</p> <p>有人說過,故鄉(xiāng)就是那個你罵千遍不嫌少,人嫌一句就嫌多的地方。是的,就算離開了她幾十年,就算她又窮又破,可在記憶深處,她依然不可替代。</p> <p>-站在這里,記憶如潮水般涌上心頭,每個角角落落都那么熟悉,那么親切,又那么傷感……</p> <p>離開麻汕圩,就不能再沿江邊走了。道道開始帶我們穿越田野走進村莊,探訪新農(nóng)村。</p> <p>路邊種著很多風鈴花,很美!</p> <p>我們梅姐人比花嬌</p> <p>村子里很多這種古色古香的青磚瓦房,依稀可見房檐上的雕花,都是以前的大戶人家的房子。</p> <p>這條水渠我小時候走過,對面石角村有我家一個親戚,爸媽有時候會帶我去。這橋面只有一米多一點寬,以前橋上是沒有防護欄桿的,看上去又高又長,下面是踹急的河水,我當時走上去都覺得心驚膽跳腳底發(fā)軟,居然還有人敢在上面騎自行車和摩托車,我覺得那些人實在太厲害了,一直到現(xiàn)在還是佩服得不行。</p> <p>現(xiàn)在才知道這條水渠叫大八河渡水槽</p> <p>道道肯定是城市長大的,看見這樣一個水井竟然興奮得不行,在我們這些農(nóng)村人眼里 ,這也太常見了好吧,以前誰家沒有這個玩意呢。</p> <p>走了一個又一個村子,因為還處于特殊時期,我們這些陌生人收獲了好多異樣的目光,當然也有很多善意的笑臉和問候,我們都一并收下。</p> <p>新農(nóng)村建設看樣子搞得不錯,以前又臟又亂的村子現(xiàn)在都干凈利索了許多,又漂亮又整潔。</p> <p>不知不覺走到了龍濤村,這里的“龍濤秋月”是陽江八景之一,里面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到了龍濤村就已經(jīng)進入陽江市區(qū)了,我們今天的徒步也接近尾聲了。</p> <p>路線全程約25公里,用時8個鐘。走的都是熟悉的地方,屬于尋憶之旅。關(guān)于這條路線,新華哥說計劃了三年,今天總算因為天氣不好而完成了,要是天氣好的話還要繼續(xù)計劃,因為今天本來要走陽西線的,因下雨改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