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萬花文化文化園發(fā)起人王樹貴</h3> <h3 > 為迎接建黨一百周年,認真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現(xiàn)全面小康,我決定重走當年黨中央轉(zhuǎn)戰(zhàn)陜北道路,重溫那段光輝歷史,圓我多年來一場愛國愛黨之夢。</h3><h3 > 憶往昔,聆聽先輩們講述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非凡偉跡,共產(chǎn)黨人用實際行動創(chuàng)造了"延安精神",建立了新中國,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上一個又一個偉大奇跡,為實現(xiàn)"國富民強"的中國夢,譜寫了光輝歷史篇章。做為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延安兒女,我一直對革命先驅(qū)的革命歷程和傳奇事跡充滿了向往。我曾騎自行車沿路走過"延安一一子長一一靖邊—一清澗——綏德一一米脂一一吳堡",沿著中共中央在延安的革命活動足跡,走過不少地方,憑吊先賢,領悟"延安精神"的實質(zhì),堅定了我以后的人生信仰。</h3><h3 > 2020年,恰逢新春伊始,本想邀請幾位志同道合的好友重走革命道路,領悟革命精神,感受時代使命,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我的心愿擱置,我的企業(yè)也蒙受巨大損失。但這相比國家損失,輕如鴻毛,何足掛齒。此時,唯有蝸居在家,通過公眾號和微信等互聯(lián)網(wǎng)媒體,分享尋找初心,砥礪前行的感悟,為中國加油,為武漢加油!</h3><h3 >巍巍寶塔高佇云霄,湍湍延河悠悠東流。心情神馳于遠處的紅色革命大道,我的思緒似乎已經(jīng)轉(zhuǎn)展飄回騎行于延安到吳堡的路上。我堅信疫情就要過去,待到山花爛漫時,正常的生活秩序即將來臨。</h3><h3 >我有志于繼續(xù)再走一次中共中央轉(zhuǎn)戰(zhàn)陜北之路,重溫歷史,感受人生,搜集珍貴資料,發(fā)現(xiàn)和挖掘遺失歷史痕跡和文物珍品,見證中國革命的艱辛偉大歷程,感受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就,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加快發(fā)展,為全面實現(xiàn)小康社會,實現(xiàn)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h3><h3 > 樹貴企盼與有此想法的同仁,攜手共進,一起重走中共中央轉(zhuǎn)戰(zhàn)陜北路,為黨的一百周年紀念獻上一份微薄之禮。</h3><h3 > </h3><h3 > 王樹貴</h3><h3 > 2020年3月5日于延安萬花文化園</h3> <h3>收集陜北資料</h3> <h3>延安一一吳堡</h3> <h3>計劃制作一批個性化郵票和郵冊</h3> <h3>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以突然襲擊手段,進攻中共在中原地區(qū)的一個集結(jié)區(qū),全面內(nèi)戰(zhàn)爆發(fā)。1947年, 蔣介石集中23萬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發(fā)動了瘋狂的進犯。毛主席本著 “放棄一個延安換取整個中國”的原則,于1947年3月 18日率中其中央機關(guān)和人民解放軍總部主動撤離延安,踏上了轉(zhuǎn)戰(zhàn)陜北的艱辛歷程。</h3><h3></h3><h3>轉(zhuǎn)戰(zhàn)陜北共歷時一一年零五天, 途徑12個縣,行程2100多里, 于1947年8月16日到達佳縣境內(nèi),8月20日 在梁家岔指揮了西北戰(zhàn)場上扭轉(zhuǎn)乾坤的沙家店戰(zhàn)役,8月23日移駐朱官寨,并在此居住29天,這里是主席在佳縣居住的第五個地方。</h3> <h3>在朱官寨的日子正是轉(zhuǎn)戰(zhàn)陜北時糧食最緊缺的日子,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和干部群眾起吃黑豆稀飯, “錢錢飯” ,山藥蛋稀飯。但主席再叮嚀,部隊再困難也不能殺一 頭驢和牛,因為毛主席再清楚不過,牛和驢是佳縣人民賴以生存的主要工具。</h3><h3></h3><h3>在朱官寨的近一個月內(nèi),毛主席起草的電文多達90多份,平均每天起草電文超過三份,9月1日毛主席在這里起草了《解放戰(zhàn)爭第二年的戰(zhàn)略方針》,《 方針》向解放軍提出了以主力打到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戰(zhàn)略任務,并在指示中指出:我軍要舉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zhàn)爭引向國民黨區(qū)域。</h3> <h3>9月中旬,華東野戰(zhàn)軍發(fā)來一份電報, 毛主席看完電報后趕快查看軍事地圖,因為窯洞里光線太暗,地圖上的宇又小,看不清楚,警衛(wèi)員正要點燈,主席已經(jīng)搬了一個小凳子坐在門口,他把地圖鋪在膝蓋上,仔細查對電報上:提到的名字,就在這個時候,電影團的陳默端起相機,迅速地對準焦距,按下快門。毛主席聽見動靜,詼諧地對陳默說:“陳默啊陳默, 這相機一響,你可就沉默不了了?!敝飨脑挾簶妨怂腥恕?lt;/h3><h3>在此期間,毛主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部署和實施了“三局配合,兩翼牽制,經(jīng)略中原"的戰(zhàn)略決策,指揮晉賞魯像野戰(zhàn)軍、華東野戰(zhàn)軍和太岳兵團,三路大軍突進中原,把成線由黃河南北推進到長江北岸,使中原大地成為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h3> <h3> 10月17日,毛澤東從神泉堡出發(fā),帶了十幾個隨從,開始了對佳縣黃河沿岸的調(diào)查研究。在佳縣縣城,毛澤東住在城東內(nèi)任恕家。</h3><h3> 途中,毛澤東對閻長林說:以前大家勸我,我不想它:不知為什么,現(xiàn)在倒是很想它,咱們?nèi)タ纯袋S河吧 ! 也到佳縣看看。</h3><h3> ‘毛澤東騎馬跟隨閻長林,李銀橋和劉參謀等,去佳縣的路上,路兩旁有很多棗樹,一些紅棗被風刮落到地上。有個警衛(wèi)順手撿了幾個放入口袋里,邊吃邊說:“ 都說黃河兩岸的棗樹不同,河東的棗長蟲子,河西的棗就不長,還真是這樣。”</h3><h3> 毛澤東轉(zhuǎn)身看見警衛(wèi)員撿棗子,笑著說:“怎么 你們還帶頭違反群眾紀律?</h3><h3> 警衛(wèi)員忙解釋:“是落地上的?!?lt;/h3><h3> “地上的棗是哪里來的?”毛澤東邊走邊說:“棗子熟了, 當然要掉到地下,總不會往天上飛么!”</h3><h3> 警衛(wèi)員戰(zhàn)士有些想不通的嘟嚷:“棗子掉在路 上,踩壞了怪可惜的,還不如吃了好?!?lt;/h3><h3> 毛澤東認真的說:“踩壞 了當然可惜,如果你把它撿起來放到樹底下,不就踩不到了嗎,再說,</h3> <h3>毛澤東在佳縣縣城住過的任恕家(中間)</h3> <h3> 老鄉(xiāng)看見你吃棗子,可不曉得你是路邊撿”的還是樹上摘得,會有意見的哩!”</h3><h3> 經(jīng)過毛澤東這么一講,大家都明白了道理,于是便一起動手將掉在路邊的棗子撿了起來,放到棗樹下。</h3><h3> 毛澤東:“看來是小事, 稍不注意,就會造成不好的影響,解放軍是有嚴格紀律的,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在我這里工作,更要模范的遵守紀律,“正要先正己’事情就好辦了?!?lt;/h3><h3> 毛澤東在佳縣縣委書記張俊賢陪同下,游覽了城外黃河邊上的香爐寺。10月18日晨, 毛主席應邀來到縣委書記張俊賢的辦公室,親筆題詞“站在最大多數(shù)勞動人民的一面”</h3><h3></h3><h3> 吃過早飯后,毛澤東離開佳縣城,沿黃河考察了白云山后,住在譚家坪。</h3> <h3>毛澤東在佳縣譚家坪住過的賀加厚家(右四)</h3> <h3><br></h3><h3> 10月18日,毛澤東一行在佳縣黃河渡口送江青去河東迎接女兒李訥后,沿黃河南下,途經(jīng)南溝底到白云山,行20里,下午到達譚家坪,住在賀加厚家(圖中右起第四孔窯洞)里。</h3><h3> 在譚家坪居住期間,毛澤東曾在五里路外的峪口參觀了造紙廠。造紙廠為手工抄紙作紡,但在當時為陜甘寧邊區(qū)軍民生產(chǎn)過識字課本、票證和制幣用紙等,作出了很大貢獻。</h3><h3> 在譚家坪,至今仍然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房東老太太用火鐮在打火,老人眼花手又抖,打了好久打不著。那時,火柴極少,人們大都用火鐮打火生。毛澤東知道后,就讓警衛(wèi)員送幾盒火柴給老人。老太太用了火柴后很稀軍,高興得不得了,趕忙端了一小筐紅棗送給毛澤東。毛澤東邊嘗邊稱贊:“佳縣棗好!義讓警衛(wèi)員給老太送去一些餅干。</h3><h3> 現(xiàn)在,紅棗已經(jīng)成為佳縣農(nóng)民的主導產(chǎn)</h3><h3>全縣紅棗面積已達48萬畝。在公路邊看到</h3><h3>“毛主席瓷,”佳縣的棗好?!钡膹V告牌。</h3> <h3>佳縣白云山</h3> <h3>熱鬧非凡的白云山廟會</h3> <h3>毛澤東在佳縣南河底住過的李正興家(右一)</h3> <h3> 10月21日,毛澤東一行從譚家坪出發(fā),沿黃河北上,行走不到10里,到達佳縣南河底村,居住村口路邊李正興家(圖中右起第-孔窯洞)里。</h3><h3> 在2009年6月13日,我們來到南河底時,李正興的孫子李宗周(75歲)正在家。李宗周說:“毛主席來的那年,我才十來歲。毛主席住在我們家東邊第一-孔窯洞, 坑上鋪兩塊門板,睡在門板上。毛主席帶的部隊給我們村的農(nóng)民收莊稼,打場,什么都干。李銀橋他們都叫毛主席‘老頭’。我和李銀橋很熟,常跟上看毛主席, (李銀橋)叫我是小鬼,還給我一個蘋果,我舍不得吃,保存了三天才和幾個兄妹一起分得吃了?!?lt;/h3><h3> 毛澤東來到南河底村的第二天,恰逢重陽節(jié)白云山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廟會。有人反對毛主席去跟會,認為廟會期間人太多,怕不安全。毛澤東說:“趕廟會就是湊 個熱鬧,人少了還有什么意思!”</h3><h3> 10月22日早晨,毛澤東拄著他那條木棍前往白云山去趕廟會。</h3><h3> ,佳縣白云云山是道教圣地, “關(guān)西名勝”,為西北地區(qū)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比青海的塔爾寺還早三十一年。</h3><h3> 一路上人們?nèi)宄扇海械奶魮?,有的趕著毛驢,向白云山云集。廟會上,香客絡繹不絕,擠滿了做生意的人群,熙熙攘攘。</h3><h3> 木頭峪群眾劇團正在演出晉劇《反徐州》。毛澤東剛來到戲樓下站穩(wěn),突然一觀眾喊:“呀!毛主席來啦!”頓時觀眾都轉(zhuǎn)身向毛主席這里擁來,臺上的演員也停止了表演,站在舞臺邊觀望。臺上臺下沸騰了,人人都喊著“毛主席!毛主席!”</h3> <h3> 毛澤東一直站在戲臺的左側(cè)看完戲。</h3><h3> 看完戲之后,毛澤東還走上戲樓與演員們一握手, 并給木頭峪群眾劇團贈送了一面上書“與時并進”的錦旗。</h3><h3> 在陜北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說毛主席一行看完戲后, 走進真武大殿,毛主席抽了一簽,‘第四十三簽,上吉。道長<br></h3><h3>說:“這是上上簽,日出扶</h3><h3>桑天下紅;萬事如意,大吉</h3><h3>之兆啊!”據(jù)當年跟隨毛主</h3><h3>席轉(zhuǎn)戰(zhàn)陜北的作戰(zhàn)參謀劉長</h3><h3>明說“主席正殿是進過,但</h3><h3>毛主席是不會抽簽的”。</h3><h3> 毛澤東當年在白云山抽</h3><h3>沒有抽簽并不重要,重要的</h3><h3>是老百姓對毛澤東、共產(chǎn)黨</h3><h3>奪取天下的堅定信念,重要</h3><h3>的是人民群眾對新中國早日</h3><h3></h3><h3>來到的美好愿望。!</h3> <h3> 10月29日上午,毛澤東一行從南河底出發(fā),行程10里,到達佳縣呂家坪村,住在張裕普家(圖中右起第一孔窯洞)內(nèi)。</h3><h3> 呂家坪位于佳縣山城腳下,佳蘆河畔。在2009年6月,我在綠樹中找到了毛澤東當年居住過的窯洞,同時也找到了房東張繼財。就在大門一進去的碾盤上,張繼財給我述說了毛主席當年來時的情景。他說,毛主席來的那年他才八歲,正是秋天,我們家正在院子里打莊稼時,毛主席來了。警衛(wèi)員說(打莊稼)怕影響首長的工作,我們就停了幾天。....毛主席來的第二天,他婆姨(江青)來了,帶來個女娃娃(李訥)。...娃娃喊著“爸爸”撲向毛主席懷里,毛主席眼睛濕潤了。</h3> <h3><br></h3><h3> 10月31日,毛澤東一行離開呂家坪,重返神泉堡,還居住在高繼榮家。</h3><h3> 11月14日, 毛澤東及中央機關(guān)離開神泉堡,行程20里,來到佳縣閻家峁村,居住在閻揆要家(圖中左起第三孔窯洞)里。</h3><h3> 該村85歲的閻斗要介紹:“這一片院子,分上、中、下三個院。下院是閻揆要的舊地方,.....現(xiàn)在院里不住人了。”</h3><h3></h3><h3> 閻揆要畢業(yè)于黃埔一期,參加過清澗起義,擔任過西北工農(nóng)革命軍游擊第一支隊 參謀長,曾在楊虎城部任過警衛(wèi)團長,八路軍參謀處長,西北野戰(zhàn)軍參謀長。1955年授中將。</h3> <h3>毛澤東在訂閻家岇住過的閻揆要家(左三)</h3> <h3><br></h3><h3> 11月20日, 毛澤東率領</h3><h3>中央前委機關(guān)離開閻家峁,</h3><h3>經(jīng)劉家山、張王家溝,行程</h3><h3>20里,到達佳縣烏龍鋪,居</h3><h3>住在陳占禎家(圖中右起第一</h3><h3>孔窯洞)。</h3><h3> 烏龍鋪現(xiàn)在改稱烏鎮(zhèn),</h3><h3>位于佳縣通往米脂的公路邊</h3><h3>上。烏龍河自西向東繞過小</h3><h3>鎮(zhèn),在峪口注入黃河。從河</h3><h3>畔到半山腰,一排排不規(guī)則</h3><h3>的土窯洞修得滿滿的,為典</h3><h3>型的陜北農(nóng)村窯洞群。</h3><h3> 毛澤東曾兩次到過烏龍鋪。第一次是1947年8月16日,為擺脫國民黨鐘松部隊的糾纏,毛主席從米脂陳家岔匆匆經(jīng)過烏龍鋪,向西北野戰(zhàn)軍主力靠攏。</h3><h3> 毛澤東于11月21日早飯后離開烏龍鋪,向米脂縣方向走去。</h3> <h3>毛澤東在烏龍鋪住過的陳占禎家(右一)</h3> <h3>烏龍鋪(烏鎮(zhèn))</h3> <h3> 11月21日,毛澤東率領中央前委離開烏龍鋪,經(jīng)樓家坪、下高寨、趙家河,南行30多里地,來到米脂縣桃花峁鎮(zhèn)申家鹼村,夜宿申樹紅家,即圖中第二孔窯洞。<br></h3><h3>11月22日,毛澤東離開申家鹼,前往楊家溝。</h3> <h3>毛澤東在米脂縣申家鹼住過的申樹紅家(左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