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p><p>大學畢業(yè)31年了,轉(zhuǎn)悠來轉(zhuǎn)悠去,都沒有走出那三尺講臺。</p><p>可今年不同了,一種病毒、一場疫情,硬是活生生把我推上了直播席,當上正兒八經(jīng)的網(wǎng)絡主播!</p> <p>今天是直播課的第二天,首先提醒同學們關麥,避免了昨天第一次直播課的笑場。昨天為了課堂互動便捷,還特意提醒大家不要關麥,結果,誰家的小弟弟小妹妹在戲耍,呀呀童語;誰家的奶奶在聽豫劇,唱腔嘹亮;誰家的媽媽在做飯,鍋碗瓢盆交響.......,火熱的生活場景紛紛穿越萬水千山飛進了我的直播課堂,好一派熱鬧非凡!</p> <p>原來,直播如此可愛!</p><p>以前,只知道播音員要字正腔圓,聲如畫眉、婉轉(zhuǎn)流利,據(jù)說央視的播音員和主持人普通話必須達到97分以上的一級甲等水平,那樣的聲音才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絕沒想到,有一天,我的啞喉嚨破嗓也能去直播!想想這次夢想成真,還真得感謝那十惡不赦的新冠病毒!</p><p>坐在自己的直播間,只要不開視頻,學生是看不到自己的,哪怕自己蓬頭垢面,哪怕自己面目猙獰,都可以屏蔽在學生的視線之外,只需打開共享屏幕,調(diào)試好聲音,四面八方的學生都可以清晰地共享你的教學課件,清楚地聽到你的教學語言,這樣,你就可以盡情地享受聲音的飛翔了!</p> <p>聲音飛到豫南,盡管那里離武漢很近,但絲毫不用在意病毒的肆虐;聲音飛到豫北,完全可以震撼甲骨文的千年遺夢!</p><p>聲音到了齊魯大地,那里是孔孟故里,敢于跟孔老夫子的青青杏壇媲美,真佩服我的自不量力!</p><p>聲音去了江南的小橋流水,在烏篷船的搖曳里,與吳儂軟語一比高低!</p><p>聲音走進蒙古包,伴著酥油茶的清香、馬頭琴的悠揚,在茫茫草原飄蕩!</p><p>聲音穿越了蒼蒼秦嶺,不需開山鑿洞、遇河架橋,什么“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那只是李白的感嘆!</p><p>聲音撞到了賀蘭山,真正踐行了岳飛“踏破賀蘭山闕”的錚錚誓言,沙坡頭的流沙聽到了,黃河上的羊皮筏子也聽到了......</p><p>聲音跟隨絲綢之路蜿蜒西行,悄然滲入千年敦煌的藏經(jīng)洞,喚醒了沉睡的敦煌飛天,更不用說鳴沙山的駝鈴、月牙泉的笑靨!</p><p>盡管“春風不度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早已沉淀在唐詩的深處,但新疆就不去了,因為這一屆沒有新疆的同學,即便是有,那岑參筆下“一川石頭大如斗”的戈壁沙塵暴,能把我的聲音給粉碎嗎?不得而知!</p><p>......</p><p>愛上直播,從2020年3月2日開始!</p>